楊家民 付宇
[摘要] 目的 探討瑞舒伐他汀治療腦梗死合并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臨床效果。 方法 選擇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發(fā)病2周之內的腦梗死患者60例,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各30例。對照組給予腸溶阿司匹林0.1 g,1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給予口服瑞舒伐他汀20 mg/d。治療前及治療后6個月檢測兩組患者的血清總膽固醇(TC)及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進行頸部血管超聲檢查,檢測頸動脈內中膜厚度(IMT),對兩組進行比較。 結果 對照組治療前后血脂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TC、TG、LDL-C低于治療前,而HDL-C高于治療前(P<0.05);且TC、TG、LDL-C低于對照組,HDL-C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前,對照組的頸動脈IMT平均值為(1.59±0.49)mm,治療后為(1.63±0.43)mm,治療前后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觀察組的頸動脈IMT平均值為(1.65±0.39)mm,治療后為(1.09±0.29)mm,治療后頸動脈IMT明顯低于治療前,且低于對照組(P<0.05)。 結論 瑞舒伐他汀具有降脂作用,可延緩和阻斷粥樣硬化的進展、穩(wěn)定斑塊、降低腦梗死發(fā)生率。
[關鍵詞] 腦梗死;瑞舒伐他?。活i動脈內中膜厚度;血脂
[中圖分類號] R743.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4)01(b)-0080-03
腦梗死是常見的缺血性腦血管疾病,動脈粥樣硬化是引起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1-3]。頸動脈粥樣硬化是缺血性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3-5]。增強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穩(wěn)定性對腦卒中二級預防起重要作用。他汀類藥物具有降脂作用,同時能起到較好的穩(wěn)定、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5]。本研究對伴有頸部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腦梗死患者給予瑞舒伐他汀治療,觀察其對血脂及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內中膜厚度(IMT)的影響,以了解短期應用他汀類藥物對腦梗死患者的調脂作用。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發(fā)病2周之內的腦梗死患者60例,腦梗死的診斷符合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制訂的《各類缺血性腦血管病診斷要點》標準[7],經頭顱CT或MRI掃描有明確的梗死部位,患者或家屬對治療知情同意。排除標準:排除心源性腦梗死或其他原因的梗死,排除嚴重肝、腎功能不全,心臟疾病患者。根據治療方案的不同,將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各30例。對照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平均年齡(45.9±7.5)歲;觀察組:男性13例,女性17例,平均年齡(48.4±5.9)歲,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腸溶阿司匹林(商品名:拜阿司匹林,德國拜爾有限公司,批號091215)0.1 g,1次/d。合并糖尿病患者常規(guī)降血糖,伴顱內壓增高者視病情程度給予脫水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上述治療措施的基礎上給予口服瑞舒伐他?。ㄉ唐访嚎啥ǎ⑺估抵扑幱邢薰?,批號1307003)20 mg/d。對照組及治療組共給予6個月的治療。于治療后6個月進行相關血脂檢查和頸部血管超聲檢查。
1.3 觀察指標
用日本7600型全自動生化儀,采用酶法檢測兩組患者血清總膽固醇(TC)及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頸部血管超聲檢查: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監(jiān)測患者雙側頸動脈,檢查頸動脈全程,再分別測定兩側頸動脈分叉處,近心端1.0 cm處和遠心端1.0 cm處的頸動脈內中膜厚度(IMT),取其平均值作為平均IMT。IMT≥1.0 mm為血管內膜增厚;IMT≥1.2 mm為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陽性[8]。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數據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包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前后各項血脂水平的比較
對照組治療前后血脂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TC、TG、LDL-C水平低于治療前,而HDL-C水平高于治療前(P<0.05);治療后,觀察組TC、TG、LDL-C水平低于對照組,而HDL-C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及治療后6個月血脂水平的比較(mmol/L,x±s)
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同期比較,#P<0.05
2.2 兩組治療前后頸動脈IMT的比較
對照組治療前頸動脈IMT平均值為(1.59±0.49)mm,治療后為(1.63±0.43)mm,治療前后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前頸動脈IMT平均值為(1.65±0.39)mm,治療后為(1.09±0.29)mm,治療后頸動脈IMT明顯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治療后IMT低于對照組(P<0.05)。
3 討論
動脈粥樣硬化主要累及大中動脈,是心腦血管的主要病理學基礎,因此防治動脈粥樣硬化是防治心腦血管病的重要措施。頸動脈粥樣硬化可反映頸動脈內部局部動脈粥樣硬化的進展,可早期對全身動脈粥樣硬化進行評價和預測[9]。頸動脈彩色多普勒超聲可檢測頸動脈IMT,是診斷早期動脈硬化的有效指標,具有快速、安全、無創(chuàng)的優(yōu)點,而且具有較高的準確率[10-11],同時斑塊的不穩(wěn)定性是引起腦梗死等嚴重神經系統(tǒng)損害的危險因素,因此,有必要將不穩(wěn)定斑塊化為穩(wěn)定斑塊,或縮小斑塊,以達到治療頸動脈粥樣硬化的關鍵作用。
他汀類藥物具有調脂作用,具有穩(wěn)定血管內皮的功能,可有效緩解和阻止血小板聚集及血栓的形成,能穩(wěn)定動脈粥樣硬化板塊,從而降低腦梗死的發(fā)生率。瑞舒伐他汀是一種選擇性的HMG-CoA還原酶抑制劑,具有強效的降脂作用,能有效降低LDL-C的水平,改善血脂。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后6個月的TC、TG、LDL-C較治療前顯著降低,而HLD-C水平顯著升高,證實瑞舒伐他汀具有明顯的降脂作用。
與X射線成像相比,超聲成像具有無創(chuàng)、便攜式、多功能等優(yōu)點,而且不產生任何有害輻射,因此,超聲成像往往是優(yōu)于其他醫(yī)療成像的診斷方式。血管IMT的測量是一種重要的醫(yī)療診斷技術,常被用于心血管疾病診斷。IMT是指頸動脈血管腔內膜邊緣和外膜邊緣的距離,現(xiàn)已廣泛用于臨床實踐,人們通過測量IMT的異常變化來判斷血管疾病的發(fā)生。近年研究表明,血管IMT增加與粥樣斑形成是動脈粥樣硬化過程中的主要形態(tài)學改變。本研究結果顯示,瑞舒伐他汀可以減少橫截面積(CSA)斑塊的IMT,其機制與他汀類藥物具有改善血管內皮功能、抑制動脈粥樣硬化的炎癥反應和抑制成纖維細胞增殖、促進細胞凋亡等作用有關。
綜上所述,瑞舒伐他汀具有降脂作用,可延緩和阻斷粥樣硬化的進展,穩(wěn)定斑塊,降低腦梗死的發(fā)生率,但本研究仍存在不足,本研究的治療觀察時間較短,僅為6個月,對于瑞舒伐他汀對患者血脂及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遠期影響尚不明確,因此,對其治療機制的研究還有待延長觀察時間,并進行長時間的隨訪觀察,以進一步深入探討。
[參考文獻]
[1] Tansy AP,Liebeskind DS.The goldilocks dilemma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J].Front Neurol,2013,4:164.
[2] Markus HS,M?覿kel?覿 KM,Bevan S,et al.Evidence HDAC9 genetic variant associated with ischemic stroke increases risk via promoting carotid atherosclerosis[J].Stroke,2013, 44(5):1220-1225.
[3] Lee SH,Cho KI,Kim JY,et al.Non-lipid effects of rosuvastatin-fenofibrate combination therapy in high-risk Asian patients with mixed hyperlipidemia[J].Atherosclerosis,2012,221(1):169-175.
[4] Meadows TA,Bhatt DL.CIinical aspects of platelet inhibitors and thrombus formation[J].Circ Res,2007,100(9):1261-1275.
[5] 馮亞利.瑞舒伐他汀治療腦梗死合并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21):527-528.
[6] 吳衛(wèi),盧理英,鄒穎.阿托代他汀治療腦梗死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臨床觀察[J].海峽藥學,2012,24(5):204-205.
[7] 中華神經科學會,中華神經外科學會.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J].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6):379-380.
[8] 華揚.實用頸動脈與顱腦血管超聲診斷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150.
[9] 張艷,閔連秋.阿托伐他汀對急性腦梗死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0,7(10):125-126.
[10] 李馨,司良毅,高云華.高頻超聲檢測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及外周血管內皮功能評價動脈粥樣硬化[J].中國超聲醫(yī)學雜志,2004,20(1):42-44.
[11] Deahl ST 2nd.Panoramic radiography is sensitive and specific for detection of calcified carotid arteries when compared with the screening test of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J].J Evid Based Dent Pract,2012,12(3):167-168.
(收稿日期:2013-10-30 本文編輯:許俊琴)
他汀類藥物具有調脂作用,具有穩(wěn)定血管內皮的功能,可有效緩解和阻止血小板聚集及血栓的形成,能穩(wěn)定動脈粥樣硬化板塊,從而降低腦梗死的發(fā)生率。瑞舒伐他汀是一種選擇性的HMG-CoA還原酶抑制劑,具有強效的降脂作用,能有效降低LDL-C的水平,改善血脂。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后6個月的TC、TG、LDL-C較治療前顯著降低,而HLD-C水平顯著升高,證實瑞舒伐他汀具有明顯的降脂作用。
與X射線成像相比,超聲成像具有無創(chuàng)、便攜式、多功能等優(yōu)點,而且不產生任何有害輻射,因此,超聲成像往往是優(yōu)于其他醫(yī)療成像的診斷方式。血管IMT的測量是一種重要的醫(yī)療診斷技術,常被用于心血管疾病診斷。IMT是指頸動脈血管腔內膜邊緣和外膜邊緣的距離,現(xiàn)已廣泛用于臨床實踐,人們通過測量IMT的異常變化來判斷血管疾病的發(fā)生。近年研究表明,血管IMT增加與粥樣斑形成是動脈粥樣硬化過程中的主要形態(tài)學改變。本研究結果顯示,瑞舒伐他汀可以減少橫截面積(CSA)斑塊的IMT,其機制與他汀類藥物具有改善血管內皮功能、抑制動脈粥樣硬化的炎癥反應和抑制成纖維細胞增殖、促進細胞凋亡等作用有關。
綜上所述,瑞舒伐他汀具有降脂作用,可延緩和阻斷粥樣硬化的進展,穩(wěn)定斑塊,降低腦梗死的發(fā)生率,但本研究仍存在不足,本研究的治療觀察時間較短,僅為6個月,對于瑞舒伐他汀對患者血脂及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遠期影響尚不明確,因此,對其治療機制的研究還有待延長觀察時間,并進行長時間的隨訪觀察,以進一步深入探討。
[參考文獻]
[1] Tansy AP,Liebeskind DS.The goldilocks dilemma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J].Front Neurol,2013,4:164.
[2] Markus HS,M?覿kel?覿 KM,Bevan S,et al.Evidence HDAC9 genetic variant associated with ischemic stroke increases risk via promoting carotid atherosclerosis[J].Stroke,2013, 44(5):1220-1225.
[3] Lee SH,Cho KI,Kim JY,et al.Non-lipid effects of rosuvastatin-fenofibrate combination therapy in high-risk Asian patients with mixed hyperlipidemia[J].Atherosclerosis,2012,221(1):169-175.
[4] Meadows TA,Bhatt DL.CIinical aspects of platelet inhibitors and thrombus formation[J].Circ Res,2007,100(9):1261-1275.
[5] 馮亞利.瑞舒伐他汀治療腦梗死合并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21):527-528.
[6] 吳衛(wèi),盧理英,鄒穎.阿托代他汀治療腦梗死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臨床觀察[J].海峽藥學,2012,24(5):204-205.
[7] 中華神經科學會,中華神經外科學會.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J].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6):379-380.
[8] 華揚.實用頸動脈與顱腦血管超聲診斷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150.
[9] 張艷,閔連秋.阿托伐他汀對急性腦梗死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0,7(10):125-126.
[10] 李馨,司良毅,高云華.高頻超聲檢測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及外周血管內皮功能評價動脈粥樣硬化[J].中國超聲醫(yī)學雜志,2004,20(1):42-44.
[11] Deahl ST 2nd.Panoramic radiography is sensitive and specific for detection of calcified carotid arteries when compared with the screening test of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J].J Evid Based Dent Pract,2012,12(3):167-168.
(收稿日期:2013-10-30 本文編輯:許俊琴)
他汀類藥物具有調脂作用,具有穩(wěn)定血管內皮的功能,可有效緩解和阻止血小板聚集及血栓的形成,能穩(wěn)定動脈粥樣硬化板塊,從而降低腦梗死的發(fā)生率。瑞舒伐他汀是一種選擇性的HMG-CoA還原酶抑制劑,具有強效的降脂作用,能有效降低LDL-C的水平,改善血脂。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后6個月的TC、TG、LDL-C較治療前顯著降低,而HLD-C水平顯著升高,證實瑞舒伐他汀具有明顯的降脂作用。
與X射線成像相比,超聲成像具有無創(chuàng)、便攜式、多功能等優(yōu)點,而且不產生任何有害輻射,因此,超聲成像往往是優(yōu)于其他醫(yī)療成像的診斷方式。血管IMT的測量是一種重要的醫(yī)療診斷技術,常被用于心血管疾病診斷。IMT是指頸動脈血管腔內膜邊緣和外膜邊緣的距離,現(xiàn)已廣泛用于臨床實踐,人們通過測量IMT的異常變化來判斷血管疾病的發(fā)生。近年研究表明,血管IMT增加與粥樣斑形成是動脈粥樣硬化過程中的主要形態(tài)學改變。本研究結果顯示,瑞舒伐他汀可以減少橫截面積(CSA)斑塊的IMT,其機制與他汀類藥物具有改善血管內皮功能、抑制動脈粥樣硬化的炎癥反應和抑制成纖維細胞增殖、促進細胞凋亡等作用有關。
綜上所述,瑞舒伐他汀具有降脂作用,可延緩和阻斷粥樣硬化的進展,穩(wěn)定斑塊,降低腦梗死的發(fā)生率,但本研究仍存在不足,本研究的治療觀察時間較短,僅為6個月,對于瑞舒伐他汀對患者血脂及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遠期影響尚不明確,因此,對其治療機制的研究還有待延長觀察時間,并進行長時間的隨訪觀察,以進一步深入探討。
[參考文獻]
[1] Tansy AP,Liebeskind DS.The goldilocks dilemma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J].Front Neurol,2013,4:164.
[2] Markus HS,M?覿kel?覿 KM,Bevan S,et al.Evidence HDAC9 genetic variant associated with ischemic stroke increases risk via promoting carotid atherosclerosis[J].Stroke,2013, 44(5):1220-1225.
[3] Lee SH,Cho KI,Kim JY,et al.Non-lipid effects of rosuvastatin-fenofibrate combination therapy in high-risk Asian patients with mixed hyperlipidemia[J].Atherosclerosis,2012,221(1):169-175.
[4] Meadows TA,Bhatt DL.CIinical aspects of platelet inhibitors and thrombus formation[J].Circ Res,2007,100(9):1261-1275.
[5] 馮亞利.瑞舒伐他汀治療腦梗死合并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21):527-528.
[6] 吳衛(wèi),盧理英,鄒穎.阿托代他汀治療腦梗死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臨床觀察[J].海峽藥學,2012,24(5):204-205.
[7] 中華神經科學會,中華神經外科學會.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J].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6):379-380.
[8] 華揚.實用頸動脈與顱腦血管超聲診斷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150.
[9] 張艷,閔連秋.阿托伐他汀對急性腦梗死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0,7(10):125-126.
[10] 李馨,司良毅,高云華.高頻超聲檢測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及外周血管內皮功能評價動脈粥樣硬化[J].中國超聲醫(yī)學雜志,2004,20(1):42-44.
[11] Deahl ST 2nd.Panoramic radiography is sensitive and specific for detection of calcified carotid arteries when compared with the screening test of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J].J Evid Based Dent Pract,2012,12(3):167-168.
(收稿日期:2013-10-30 本文編輯:許俊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