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文革
(山西省霍州煤電集團云廈公司水泥廠,山西 霍州 031400)
某建筑面積28291m2的住宅小區(qū),為5 層的框架結構,內(nèi)墻屬于非承重空心磚砌體,外墻由保溫砂漿、釉面磚構成,除了樓梯地面采用地磚,其他樓體地面均采用水泥砂漿鋪筑。工程承包合同擬定施工工期為2014年4月19日~2015年6月25日,總工期434 天,計劃投入365.67萬元。
為確定工程的投標控制價,在此借助回歸分析法進行分析:
自變量:X1k,表示建筑面積;X2k表示建筑層數(shù);
因變量:Yk,表示建筑工程造價。
最后確定二元回歸方程如下:
在明確案例建筑工程招投標階段造價控制背景概況的基礎上,在投標報價置信區(qū)間的范圍內(nèi),展開一系列的造價控制工作,其中包括招標文件編制、投標過程控制、開標與評標控制等,具體的控制方法如下:
根據(jù)本工程的實際情況,尤其是對工程造價控制工作具有明顯影響的工程內(nèi)容,編制好招標的文件。工程在《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guī)范》的要求范圍內(nèi),結合工程量清單中的綜合單價進行計價,其中招標需要控制在圖紙土建施工內(nèi)容的范圍內(nèi)。由于本工程采用固定單價合同,其項目的結算,只需要對工程量進行合理調整,以投標報價上的單價作為綜合單價,且該單價保持恒定,期間即便工程施工材料價格出現(xiàn)明顯的波動,也不需要調整總額和單價,最終以實際完成工程量與綜合單價的乘積,確定項目的價款。至于工程款的撥付方式,按照工程的進展情況而定,其中自工程開始施工后,至±0.000 以上,可撥付60%工程款;完成主體結構,可累計撥付70%工程款;工程竣工并驗收合格后,可累計撥付80%工程款;決算審計完成后,可撥付95%工程款,剩余的5%工程款,在保修期滿后的15 內(nèi)付清。如果在施工期間,工程質量不符合規(guī)定的標準,則承包單位需要無條件返工,同時承擔返工產(chǎn)生的全部費用,若返工后的工程質量仍不達標,則發(fā)包方有權終止合同,并且不需要支付承包商任何費用,承包商還需要賠償發(fā)包方的全部損失和罰款。
首先是資格的預審,目的是把關投標者資質條件的過關,在投標者報名之前,本工程邀請了5 家單位實際考察施工現(xiàn)場,同時審查這些單位的資質等級、公司業(yè)績、項目負責人業(yè)績等資料,以此初步掌握參與投標單位的信譽水平、資金周轉情況和企業(yè)管理能力等,經(jīng)預審,基本確定這5 家單位符合投標的資格標準,但為了避免這些單位互相串通而抬高投標報價,本工程僅以電話聯(lián)絡的方式,答復投標人提出的疑問。其次是招標控制價的確定,本工程造價管理人員,在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編制出工程的招標最高限價,本工程投標的估計最高限價是357.92萬元,投標者在投標時,不得超出這個最高限價;最后是投標情況的整理,以上5 家投標單位在開標之前,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將商務標與技術標遞交到指定的開標大廳,且確定5 家投標單位的投標保證金,已經(jīng)匯至指定銀行賬戶,以及拿到投標保證金的銀行保函。
本工程的開標時,由專業(yè)人員主持招標,在現(xiàn)場檢查投遞招標文件后,拆封和宣讀所有投標文件的內(nèi)容,其中投標單位A 投標報價318.9萬元、投標單位B 投標報價310.5萬元、投標單位C 投標報價313.3萬元、投標單位D 投標報價298.8萬元、投標單位E 投標報價320.8萬元。開標后,由4 位技術專家和3 位經(jīng)濟專家,組成評標委員會(開標前完全保密),然后分別進行技術標評審和商務標評審:
1.技術標評審。本工程對5 家投標單位技術標的合格性評審,內(nèi)容有:工程總體組織設計、分部分項工程施工方法及擬采用技術、工程進度計劃及計劃開展保障條件、工程質量與工程技術保障措施、工程安全施工和環(huán)保性施工保障措施、工程冬季和雨季等特殊氣候條件下施工保障技術、施工現(xiàn)場平面與臨時設施布置方法、符合工程實際施工的專業(yè)技術、適合本工程的新技術和新材料的應用建議。通過一系列的評審,確定5 家投標單位的技術標合格。
2.商務標評審。本工程商務標評審的標準,以工程招投標之前回歸分析所得的招標保價信區(qū)間為(萬元)作為參考值,以及根據(jù)合同確定的投標控制價329.41萬元,然后通過評審選擇投標報價最低者作為中標單位,其中招標最低控制價計算函數(shù)為:
該函數(shù)中,A 表示全部在招標控制價以內(nèi)投標單位投標報價的平均值;B 表示投標控制價;Q1取值30%、35%、34%、40%、50%;Q2=1-Q1;K1取值95%~98%;K2取值90%~100%。由于在開標之前,Q1 和K1的取值都是未知的,需要評審時在5 家投標單位中,隨機選取1 家作為代表;K2的取值則在招標文件中有明確規(guī)定。
本工程隨機抽取的Q1=35%、K1=97%,招標文件規(guī)定K2=94%、B=329.41,另外通過計算得出A=(318.9+310.5+313.3+298.8+320.8)/ 5=312.5萬元,經(jīng)計算,確定最低控制價C=307.36萬元。參與本工程投標的5 家單位,投標單位D 投標報價298.8萬元,低于最低控制價307.36 元,為廢標;剩下4 家投標單位在投標報價合理區(qū)間范圍內(nèi),投標單位B 投標報價310.5萬元最低,次之為投標單位C投標報價313.3萬元。在這兩家投標單位確定的基礎上,選取本工程10 項分部分項工程量清單,對投標單位B 和投標單位C 的綜合單位展開進一步分析,最終確定投標單位B 為中標單位。
以上案例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的招投標造價管理工作,從中可提煉出若干有用的經(jīng)驗措施:
一是工程在施工之前,就借助回歸分析法,確定了工程招標造價90%以上置信區(qū)間,同時在此基礎上以合同條款的方式,確定工程招投標控制價,可有效避免參與投標單位任意抬高報價情況的出現(xiàn),即任何一家投標單位,其出價均需要在這個價格之下。
二是在商務標評審過程中,展開全方位的科學計算,最終確定了招標的最低控制價,即任何參與投標的單位,其出價如果低于最低控制價,均視為為了獲得工程中標資格,而脫離工程實際成本價,將出價標準非理性地下調,如果這種報價行為的企業(yè)中標,那么這些企業(yè)可能為了控制工程施工成本,而采用低于合同規(guī)定質量標準的材料、技術和工藝手段等,給工程帶來質量隱患。
三是在投標報價合理區(qū)間范圍確定后,選擇最后兩家報價最低者,同時選擇實際工程的10 項工程量清單,對這兩家的綜合單價進行分析評審,以此調整報價策略的平衡性。
文章通過研究,基本明確了案例工程投標階段造價控制的方法,但鑒于不同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單內(nèi)容和招投標要求的差異性,以上造價控制方法在其他工程中的參考借鑒,還需要結合具體工程的主客觀情況,予以靈活的應用,方可保證這些造價管理方法的適用性。
[1]王紅.招投標與工程造價管理[J].中華建設,2013,(8):124-125.
[2]黃春嬌.淺議建設項目在招標階段的造價控制[J].2013,(11):100-102.
[3]周毅慶.建筑工程招投標階段的造價控制實例分析[J].建筑知識:學術刊,2013,(7):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