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紅英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人民醫(yī)院干部保健二科,新疆烏魯木齊 830000)
離休干部高齡癡呆患者35例心理護理效果分析
雷紅英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人民醫(yī)院干部保健二科,新疆烏魯木齊 830000)
目的:分析離休干部高齡癡呆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及探討針對性心理護理的效果。方法:2011年3月-2012年3月70例離休干部高齡癡呆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35例患者接受常規(guī)老年癡呆疾病護理,實驗組35例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接受綜合性心理護理。結果:治療組患者護理有效率(82.9%)顯著高于對照組(54.3%),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針對離休干部高齡癡呆患者的心理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綜合護理切實有效。
離休干部;高齡;癡呆;心理;護理
老年癡呆是以記憶力損害與認知行為障礙為主的中樞神經(jīng)退行性疾病[1]。近年來,老年癡呆的發(fā)病率呈現(xiàn)逐年上升趨勢。高齡離休干部是我國老年人群中較為特殊的群體,在職時承擔的工作與社會角色不同于普通人群,使他們具有與普通老年人群不同的心理特征[2]。為了進一步研究離休干部高齡癡呆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及護理措施,本研究對2011年3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70例離休干部高齡癡呆患者分組進行常規(guī)護理和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并對護理效果進行了分析,現(xiàn)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2011年3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70例離休干部高齡癡呆患者,其中男66例、女4例,年齡80-95歲,平均(88.5±5.2)歲。所有患者均符合DSM-IV老年癡呆臨床診斷標準。其中20例患者合并高血壓,15例合并腦梗死,17例合并冠心病,12例合并糖尿病。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35例,實驗組35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疾病類型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老年癡呆疾病護理,實驗組患者在此基礎上接受綜合性心理護理。
1.2.1 針對焦慮不安、恐懼患者的心理護理:對這類患者需要耐心進行心理護理,加強對患者的關心與交流。引導患者說出自己內心感受與焦慮原因,耐心聽取患者的傾訴,謹慎詢問。與患者對話時要聲調柔和、語句簡潔,多使用肯定性、安慰性語言或采用肢體暗示,避免患者誤解。多站在患者角度思考問題,贏得患者的信任,避免引起患者不快的交流,穩(wěn)定患者情緒。保持病房安靜、清潔,給予患者細致照顧,提高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1.2.2 針對孤獨患者的護理:通常情況下,這類患者子女或配偶不在身邊,反復的情緒波動或孤獨會使疾病加重。因此,應加強與這類患者干休所的聯(lián)系,請干休所的工作人員給予患者更多的社會關愛[3]。耐心解答患者的疑問,盡最大可能及時消除患者的寂寞、孤獨感,及時疏導患者的悲觀情緒。
1.2.3 針對行為亢奮患者的護理:在護理這類患者時,必須做到足夠的熱情與耐心。通過有效的溝通方式,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盡量避免對患者的語言刺激,多使用簡單明了的語言加強指導。了解患者的喜好與生活習慣,盡可能滿足患者的多種需求。及時將患者的注意力引導到他們感興趣的方面,降低激越行為的出現(xiàn)幾率。
1.2.4 針對欣快患者的心理護理:針對這類患者,護理人員必須充分尊重患者的人格和權利,盡可能滿足患者需求。保持患者穩(wěn)定的情緒,指導患者多參加各種活動,比如讀報、下象棋等。
1.3 療效標準 顯效:患者心理障礙消失,積極配合護理與治療;有效:患者心理障礙基本消失;無效:患者心理障礙惡化或無改變。有效率=(顯效+有效)/n×100%。
1.4 統(tǒng)計分析 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組間行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實驗組患者護理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附表:
附表 兩組患者心理護理效果統(tǒng)計(n=35)
老年癡呆屬于漸進性慢性退化疾病,以智力緩慢性減退為主要標志,最終患者會喪失生活能力。當患者知道自己的疾病狀況時,會產生強烈的心理障礙。由于疾病期長,加上強制性治療的措施,會帶給患者嚴重的心理壓力。離休干部高齡癡呆患者因生活環(huán)境、家庭、社會、疾病等因素的影響,會產生多種類型的心理變化:①焦慮、恐懼等障礙:主要表現(xiàn)為缺乏安全感、失落、來回走動、不信任醫(yī)護人員、害怕死亡等。②激越行為嚴重:表現(xiàn)為固執(zhí)己見,缺乏寬容,不愿就醫(yī),不承認自己有病,情緒非常不穩(wěn)定,經(jīng)常會發(fā)生攻擊行為。③孤獨、寂寞、憂郁:會出現(xiàn)悲觀厭世的情緒,不與其他人交流,出現(xiàn)呆癡、睡眠障礙、食欲減退,對環(huán)境缺乏興趣,容易疲倦。④滿足感較強,易欣快,愛懷舊:喜歡提及過去的成績,面部表情幼稚、話語增多。
大量臨床實踐證實,心理狀態(tài)與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有非常密切的聯(lián)系[4]。心理障礙的存在會導致患者疾病的加劇,而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能夠有效促進患者康復。針對離休干部老齡癡呆患者,必須加強心理護理對策。針對不同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針對性心理分析與護理,進而及時排解、疏導患者不良心理障礙。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護理有效性顯著高于對照組,證明針對性心理護理對離休干部高齡癡呆患者心理癥狀改善切實有效。
[1]王麗霞,鄭現(xiàn)召,龔翔.軟性環(huán)境對住院離休干部的護理實踐[J].醫(yī)藥產業(yè)資訊,2010,3(2):26-28.
[2]梅樹榮.溝通在干部門診護理實踐中的應用[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10,6(7):223-224.
[3]張濤.阿爾茨海默病的護理現(xiàn)狀及護理模式[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6,22(1):41-42.
[4]齊艷,吳美福.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行為和精神癥狀的護理干預[J].中國老年醫(yī)學雜志,2011,25(10):1284-1285.
R473.5
B
1004-6879(2014)06-0504-03
2014-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