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新時期高校女生的發(fā)展狀況及面臨的挑戰(zhàn)

        2014-03-01 07:23:32石彤李潔
        中華女子學院學報 2014年5期
        關鍵詞:研究生

        石彤 李潔

        新時期高校女生的發(fā)展狀況及面臨的挑戰(zhàn)

        石彤 李潔

        高校女生的發(fā)展狀況主要從學業(yè)與能力表現(xiàn)、職業(yè)準備、社會交往、政治和社會事務參與、婚戀狀況、身心健康和社會性別觀念等七個方面衡量。研究發(fā)現(xiàn),高校女生在學習表現(xiàn)上并不落后于男生;絕大部分女生贊同女性也應該有自己的一番事業(yè);通過尋找兼職及獲得職業(yè)證書的方式為自己積累求職資本;更偏好與初級群體建立聯(lián)系,和其他人建立起情感性的密切關系;在政治活動和參與社團活動等方面并不落后,有更多的女生加入社會公益組織;在平衡學業(yè)和情感關系上,高校女生表現(xiàn)出一定的優(yōu)勢;高校女生的社會性別觀念日趨理性、平等。高校女生有著良好的發(fā)展狀況和發(fā)展環(huán)境的同時,也面臨著挑戰(zhàn)和處于不利的發(fā)展環(huán)境。

        高校女生;社會性別觀念;發(fā)展狀況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設計

        近十年來,中國的高等教育逐步從精英教育邁向了大眾化教育的時代,高校女生成為中國高等教育事業(yè)快速發(fā)展的見證者和受益者,她們也面臨著就業(yè)困難、社會傳統(tǒng)性別觀念和既有社會制度的限制和阻礙,劉云杉等學者將此界定為“有限的進步”。[1]把“高校女生”首次作為中國婦女典型群體之一展開研究很有必要。

        本研究嘗試分析高校女生的發(fā)展狀況及其影響因素?!案咝E笔侵竾医y(tǒng)一招收、全日制在讀的高校女性本科生、碩士生和博士生。本研究沿用了第三期婦女社會地位調查全國問卷的主要指標框架和核心問題,并針對高校女生群體的年齡和發(fā)展特點,進行了相關指標體系的豐富與調整。具體框架如下(見圖1)。

        圖1 研究框架示意圖

        調查采用三階段配額抽樣法抽取樣本,共回收有效問卷5031份,其中男性2487人(49.4%),女性2544人(50.6%)。本科生2822人(56.1%),碩士生1543人(30.7%),博士生666人(13.2%)。調查涵蓋了教育部頒布的除軍事學之外的十一大學科門類。調查樣本中有1383名男性本科生、1439名女性本科生、1104名男性研究生(包括碩士生和博士生)和1105名女性研究生。

        二、高校女生的發(fā)展狀況和所處的良好環(huán)境

        (一)高校女生的發(fā)展狀況

        1.學業(yè)與能力

        高校女生的學業(yè)與能力主要從學業(yè)表現(xiàn)和能力發(fā)展兩個角度進行分析,用“學習成績”和“綜合測評”[2]兩組指標來考察高校學生的總體學業(yè)表現(xiàn)情況。

        許多研究發(fā)現(xiàn),普通高等學校中高校女生的學習成績一般不錯,且普遍高于一般男生。[3]本研究發(fā)現(xiàn),在學習成績和綜合測評的學業(yè)表現(xiàn)上,高校女生并不落后于男生,甚至還普遍高于一般男生。在學習成績和綜合測評上,女生獲得優(yōu)秀和中等以上成績的比例更大(見圖2)。

        圖2 高校男女生學習成績和綜合測評比較(%)

        在人們印象中,女生不善于學習理工農醫(yī)等專業(yè)。調查發(fā)現(xiàn),女生在這些專業(yè)的學習成績也相當好,其成績略強于男生(見圖3)。

        圖3 分學科高校男女生的考試成績差異(%)

        來自貧困家庭的女生在學習成績上獲得了不錯的表現(xiàn),均高于一般高校女生群體的學習表現(xiàn),并顯著高于同樣來自貧困家庭的高校男生的表現(xiàn)(見圖4)。

        圖4 貧困家庭女生的學業(yè)表現(xiàn)(%)

        2.職業(yè)準備

        (1)職業(yè)成就動機

        職業(yè)成就動機是指個體在事業(yè)追求上取得成功的驅動力。調查結果表明,高校女生具有較強的職業(yè)成就動機,認為工作和事業(yè)所帶來的成就感對自己而言至關重要。盡管贊成下列說法的女生所占比例仍然略低于男生,但總體而言,新時期的高校學生群體都展現(xiàn)出積極向上的職業(yè)成就動機(見表1)。

        表1 高校學生職業(yè)成就動機的性別比較(%)

        (2)就業(yè)準備

        高校學生的職業(yè)準備不僅包括主觀上的職業(yè)成就動機,還包括工作經驗和職業(yè)資格證書等實際技能的準備,以及他們給自己設定的職業(yè)發(fā)展道路、發(fā)展信心和愿意為之付出的努力。調查顯示,高校男女生在就業(yè)準備上表現(xiàn)出不同的性別特征,高校女生更多通過尋找兼職及獲得職業(yè)證書的方式為自己積累求職資本;高校男生則對自己的職業(yè)發(fā)展更有規(guī)劃和信心。

        在工作經歷上,高校女生的表現(xiàn)略強于高校男生。有71.0%的高校女生有過找工作或兼職的經歷,高于高校男生找工作或兼職的比例(65.2%)。有相當數(shù)量的高校女生(83.8%)愿意為了成就一番事業(yè)付出艱辛的努力。絕大多數(shù)來自貧困家庭的女生(89.6%)認為“工作中獲得的成就感對我來說至關重要”。

        3.社會交往

        (1)交往群體

        本次調查還對高校學生建立社會資本的情況進行了調查。調查表明,高校學生的社會交往是具有性別差異的。有更多的高校女生選擇了父母(女88.9%,男85.4%)和配偶戀人(女45.7%,男42.1%),即高校女生更多偏好與初級群體建立聯(lián)系,更多和其他人建立起情感性的密切關系;而有更多高校男生選擇了同學(女85.2%,男86.8%)和老師(女15.7%,男23.7%),即男性更多的偏好與次級群體建立密切交往關系,更多的獲得物質利益上的幫助。在研究生階段,男女生之間的差異進一步擴大(女23.2%,男36.7%)。這印證了傳統(tǒng)社會性別觀念將女性的活動范圍主要限制在家庭、親密伙伴關系等初級群體的范圍內;而認為男性的發(fā)展勢必要從家庭中脫離出來,邁向更大的人類社會組織。[4]該現(xiàn)象勢必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高校學生今后的學術和職業(yè)發(fā)展道路。

        (2)交往方式

        以吉列根為代表的女性主義研究者發(fā)現(xiàn),男性的自我認同更多地建立在獨立、競爭性的關系基礎之上;而女性的認同則更多的是在和他人的聯(lián)系與關系中建立起來的。[5]調查發(fā)現(xiàn),高校女生經常主動向周圍人提供幫助(女74.2%,男61.1%),同時也更多地就學業(yè)和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向他人尋求幫助(女21.3%,男16.2%)。在高校女生中,有49.9%經常和周圍的人交流學習問題,有31.6%通過聯(lián)系獲得社團活動的支持,有27.8%尋求就業(yè)或深造機會,男生的比例分別是43.5%、28.7%和26.5%,女生的比例均高于男生。也有更多的女性能夠在學習和情感上得到多人的幫助。而有更多的男性能夠在經濟上得到幫助,女生的比例是32.0%,男生的比例是39.5%??傮w而言,高校女生自我同一性的形成更多受到“人際互動、合作和共識”的影響。[6]高校女生在日常生活中傾向于建立情感紐帶關系,而高校男生則更好地建立起利益性的群體關系。

        4.政治和社會事務參與

        高校女生作為女性中的年輕知識分子群體,其參政意識和水平是衡量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7]

        高校女生在政治活動和參與社團活動等方面也并不落后,并表現(xiàn)出自身的一些性別特征。女大學生加入中國共產黨的比例高于男生(女28.0%,男26.1%),在研究生階段女生加入中國共產黨的比例更是明顯高于男生(女72.8%,男65.5%)。女生擔任各級學生干部的比例基本與男性相當(女57.5%,男58.3%),并且有更多的高校女生以加入社會公益組織,參與捐款、無償獻血和志愿者活動等方式來參與公共事務(女64.5%,男59.8%),有更多的男生在網(wǎng)上參與有關公共事務的討論(女31.8%,男44.7%)。高校男、女生擔任集體活動的領導者和策劃者的比例分別是53.3%和49.3%;向所在班級、院系、學?;虻貐^(qū)提意見的高校男、女生比例分別是45.2%和42.0%。

        男、女生在參與社會團體的類型上也表現(xiàn)出各自不同的特點:在社團參與方面,更多的女生參與了社會公益組織(如愛心社、志愿者組織等);在各個學歷層次和專業(yè)類型中,更多的男生參加了專業(yè)行業(yè)組織,如企業(yè)家協(xié)會、歷史學會等(見表2)。

        表2 高校男、女生參加不同社會組織的比例(%)

        5.婚戀狀況

        高校女生大多處于18—30歲的婚育高峰期,意味著這一群體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時,往往還要考慮個人的戀愛、婚姻問題。此外,已婚研究生群體可能還面臨著生養(yǎng)和撫育子女的選擇。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高校女生戀愛價值觀是積極的,且與男生存在著差異。大學生戀愛現(xiàn)象極為普遍,分別有72.2%的高校女生和73.6%的高校男生有戀愛經歷,性別差異并不顯著。高校女生的戀愛動機也在逐漸發(fā)生變化,有以婚姻為目的而戀愛的,也有以純潔愛情為追求目標的,還有為排解寂寞而戀愛的,甚而有從眾心理而戀愛的。在擇偶標準中,男大學生更為關注對方的性格、外貌等條件,女生更為注重對方的能力、人品,但無論男女,均表現(xiàn)出對門當戶對的關注,且表現(xiàn)出對經濟條件的重視。

        在學業(yè)和情感關系的平衡上,高校女生還表現(xiàn)出一定的優(yōu)勢。有更多的高校男生“因為學習太忙,沒有時間發(fā)展個人情感關系”(女50.6%,男58.7%),有更多的高校女生表示“能夠平衡好個人情感和學業(yè)之間的關系”(女47.2%,男38.1%)。

        已婚的女研究生絕大多數(shù)都對自己的家庭地位感到滿意。有34.4%的女性對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感到非常滿意,52.8%的女性感到比較滿意;有22.0%的男性對自己的家庭地位感到非常滿意,62.6%的男性感則到比較滿意。

        6.身心健康

        絕大部分高校女生身體健康,身體狀況良好或一般的分別占54.6%和40.0%,兩項合計占94.6%。

        高校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略低于男生。在問卷中,設計了一組由8個問題組成的心理健康狀況量表,其得分范圍在0—24之間,得分越高說明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反之亦然。高校女生的平均得分為7.78分(SD=4.81),高校男生為6.21分(SD=4.32)。方差檢驗結果進一步證明,高校男、女生之間心理健康水平的得分差異是顯著的。

        高校男女生的焦慮來源存在性別差異。男女生焦慮的不同主要表現(xiàn)在經濟壓力、生活目標和身材相貌這三個方面。男生最焦慮的就是經濟壓力(男21.6%,女11.9%);女生的第四大焦慮來源為“感到生活空虛,缺少目標”(男15.7%,女19.6%),女生還表現(xiàn)出對自己的“身材相貌”更為關注(男3.1%,女6.4%)。

        7.社會性別觀念

        新時期高校女生的社會性別觀念也日趨理性、平等。在第二期中國婦女社會地位調查中,有50.4%的女性贊同“男性應以社會為主,女性應以家庭為主”;在第三期中國婦女地位調查中,贊同這一說法的比例升至54.8%;但同時期的高校女生中,贊同這一說法的比例只有30.0%,遠低于社會上一般女性的水平。

        一方面,高校女生更多地反對傳統(tǒng)社會性別觀念對女性角色的束縛和壓抑,例如,分別有58.2%、57.7%、55.9%的高校女生反對“男人應以事業(yè)為主,女人應以家庭為主”、“掙錢養(yǎng)家主要是男人的事情”、“相夫教子是女人最重要的工作”,從而表現(xiàn)出更強的追求男女平等的意愿。

        另一方面,她們對事業(yè)發(fā)展的追求和向往,也意識到現(xiàn)實環(huán)境的多重壓力,愿意為成功付出更多的努力。例如,在女生中,有96.5%的人高度贊同“女性也應該追求自己的事業(yè)”,有69.4%認為“對女性而言,事業(yè)成功也很重要”,有56.2%反對“事業(yè)成功的女人往往沒有女人味”等社會上的歧視性觀點,有36.5%認為事業(yè)成功的女性一樣可以生活幸福。與同樣接受高等教育的男性相比,女生反對“對女性而言,事業(yè)成功與否并不重要”的比例是69.4%,比男生高出24.5個百分點;女生反對“事業(yè)成功的女人往往沒有女人味”的比例是56.2%,比男生高出27.0個百分點。與未接受高等教育的女性相比,高校女生的社會性別觀念都顯得更為先進,例如,在主問卷調查樣本中,只有25.8%的應答者反對“丈夫的發(fā)展比妻子的發(fā)展更重要”;在高校學生群體中,有51.0%的女性應答者對這一觀點持反對態(tài)度。

        (二)良好的發(fā)展環(huán)境

        1.國家教育政策的受益者和享受均等的教育資源

        國家各級政府在主導政策上,尤其是教育政策上,對女性均采取了公平、公正的態(tài)度和做法。越來越多的女性進入高等教育機構之中,成為高等教育大眾化發(fā)展趨勢的受益者。研究數(shù)據(jù)顯示,在獲得各類獎勵、榮譽,參加校內外學術活動、保送升學及境內外交流等方面,高校男、女生基本實現(xiàn)了機會均等(見圖5)。

        圖5 高校學生享受各類教育資源的比例(%)

        2.國家出臺有效的政策措施支持高校女生的就業(yè)

        近年來,高校女生“就業(yè)難”的問題已經成為社會上廣泛關注的社會問題,國家高度重視高校女生就業(yè)難的問題,出臺了一系列有效的政策措施支持高校女生的就業(yè)。2008年以來,教育部、人社部和全國婦聯(lián)共同開展了高校女生創(chuàng)業(yè)導師行動以及創(chuàng)業(yè)扶持行動;國家出臺了婦女小額擔保貸款貼息的財政政策,對有創(chuàng)業(yè)意愿的高校女生提供支持;全國婦聯(lián)、教育部等共同組織實施“高校女生創(chuàng)業(yè)扶持行動”,為高校女生自主創(chuàng)業(yè)提供支持和指導服務等。

        3.高校通過開設婦女/性別研究課程推進性別平等

        日益增多的高等教育機構注意到推進性別平等與女性發(fā)展的重要性,開始關注高校女生的健康發(fā)展和成長,并開設婦女/性別研究的相關課程。此次調查涉及的15所高校都不同程度地開設了婦女/性別研究課程或講座。其中,南京師范大學(52.0%)開設此類課程的推廣效應最高,華中科技大學(30.7%)、北京大學(28.9%)、南京大學(24.1%)、首都師范大學(23.2%)等婦女/性別培訓基地的課程推廣效應也較高。在回答學校開設過此類課程或講座的學校中,有53.5%的高校女生參加過這類課程或講座,43.1%的高校男生參加過此類課程或講座。

        三、高校女生面臨的挑戰(zhàn)和所處的不利發(fā)展環(huán)境

        (一)面臨的挑戰(zhàn)

        1.學業(yè)優(yōu)異但能力不足

        高校女生學業(yè)優(yōu)異,但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和抗壓能力弱于高校男生。從表3中可以看出,高校男生在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和抗壓能力的各項指標得分上顯著高于高校女生。

        女生在本科階段的成績優(yōu)勢更為明顯,然而在研究生階段則出現(xiàn)了下滑趨勢,這與研究生學習成績中有對科研能力的衡量有關。在課題參與、論文發(fā)表、會議發(fā)言、產品獲得專利等方面,女研究生均落后于男研究生,且卡方檢驗的結果表明性別之間的科研能力差異是顯著的。此外,在研究生階段,男、女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差異也進一步擴大(女24.2%,男41.3%)。

        表3 高校男、女生認為自己在能力上強于同齡人的比例(%)

        來自貧困家庭的女生,對自己的專業(yè)基礎知識評價較高(42.1%),對計算機水平的評價明顯偏低(9.4%),對自己創(chuàng)新能力(18.7%)、人際交往能力(47.7%)和交流溝通能力(46.7%)的評價也比較低,均低于一般女生的自我評價水平。

        2.職業(yè)發(fā)展信心和職業(yè)規(guī)劃欠缺

        高校女生在“做好明確的職業(yè)規(guī)劃”(女44.9%,男54.1%)、“對自己的職業(yè)發(fā)展具有信心”(女54.6%,男67.6%)等方面均低于男生比例,更有62.3%的貧困女生缺少明確的職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

        在研究生群體中,男生的成就動機和就業(yè)準備狀況變化不大,女生則表現(xiàn)出較快的下降趨勢。例如,在女生中,非常贊同“我希望自己在事業(yè)上能有所作為”的比例,從本科階段的43.7%下降到碩士階段的34.9%,繼而下降到博士階段的29.9%;而男生卻并沒有發(fā)生如此明顯的變化。女生非常贊成“為了成就一番事業(yè)我愿意付出艱辛的努力”的比例,從本科階段的39.1%下降到碩士階段的29.2%,繼而下降到博士階段的26.4%;而男性選擇此項的比例則一直穩(wěn)定在40%以上。這一變化在女研究生群體中普遍存在。

        “性別化年齡”的概念有助于理解為什么女研究生的職業(yè)期望和準備會在這一時期發(fā)生變化。這一概念指出,社會文化傳統(tǒng)對不同性別在同樣年齡的言行舉止有不同的期待;同樣的年齡對不同的性別有不同的意義。[8]伴隨著女性逐漸步入婚育年齡,社會文化觀念對其家庭婚育角色開始更為強調,不太看重其社會成就和職業(yè)發(fā)展,對男性事業(yè)、地位的強調則開始日益增強。這種社會期待勢必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女研究生的事業(yè)發(fā)展成就動機。

        3.政治/社會事務參與中的領導能力不斷地弱化

        在本科和研究生階段,男生擔任活動領導者和主動提建議的比例并沒有發(fā)生很大變化,但女生參與這兩種活動的比例卻在研究生階段發(fā)生了較為明顯的變化,導致男、女生的差距進一步增大(見表4)。

        表4 高校男、女生參與社會事務的方式(%)

        從高校男、女生在社團中承擔的角色來看,男生更多地承擔了創(chuàng)始人(男3.0%,女1.6%)、負責人(男28.3%,女24.3%)和活躍成員(男37.7%,女35.2%)的角色,而女生則更多的是社團中的普通成員(女38.9%,男31.0%),這說明女生在公共事務中承當領導者和決策者,以及發(fā)出自己聲音的機會少于男生。

        4.婚姻生育中的壓力增大

        生育對男、女研究生所帶來的影響也存在一些差異。對女研究生而言,生育一方面讓她們更多地學會了高效率的利用時間;另一方面,也讓她們感到身心疲憊和耽誤了自己的學習科研。生育給男研究生帶來的主要是經濟壓力,有67.6%的男性認為子女的出生給自己帶來了更大的經濟壓力,而只有44.3%的女性持相同觀點??梢?,孩子的出生給男性帶來的主要是經濟壓力,而給女性帶來的多是時間和精力上的付出以及生活的重新規(guī)劃、安排。

        5.貧困女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堪憂

        貧困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需要引起特別關注。來自貧困家庭的高校女生在心理健康量表上的得分顯著高于其他女生(來自貧困家庭的女生在心理健康量表上的得分均值為9.84,SD=5.20);并且高于同樣來自貧困家庭的高校男生(來自貧困家庭的男生在心理健康量表上的得分均值為7.12,SD=4.69)。

        在化解焦慮的渠道上,83.0%的貧困高校女生“通過其他方式轉移注意力”,75.5%的人“和家人、朋友交流”,27.4%的貧困女生“悶在心里”。與一般高校女生相比,來自貧困家庭的女生更多地采取自我壓抑的方式,而較少通過和家人、朋友交流來化解焦慮。

        6.社會性別觀念反映出對女性的不利現(xiàn)實

        盡管新時期的高校女生更傾向于認同平等的社會性別觀念,并愿意成就自己的一番事業(yè),但是她們對社會環(huán)境的認識更加清晰,也清楚地認識到在現(xiàn)實環(huán)境下,女性要想取得事業(yè)成功,還需要自己付出更多的努力。在主問卷調查樣本中,57.6%的被訪者認為“目前我國男女兩性的社會地位差不多”,36.4%的女性認為男性的地位比女性高。而在高校女生樣本中,只有32.2%的被訪者認為男女社會地位差不多(男42.3%),54.6%的被訪女性認為“男性社會地位更高”(男37.9%);65.4%的高校女生認同“對女性領導的培養(yǎng)選拔不夠”,比男生高21.2個百分點;83.0%的高校女生認同“女性在事業(yè)上遇到的障礙更多”,比男生高11.9個百分點。

        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在高校女生群體內部,存在著隨著學歷增高、傳統(tǒng)性別觀念回歸的現(xiàn)象。例如,對“男主外,女主內”等傳統(tǒng)性別觀念的表述,在本科生階段,有超過或接近60%的女性都表示反對;到了碩士生階段,反對這些傳統(tǒng)性別觀念的女性基本下降到50%以下;到了博士生階段,則進一步下降到40%左右(見表5)。

        表5 分性別和學歷的高校學生性別觀念(%)

        (二)不利的發(fā)展環(huán)境

        1.來自低收入家庭和農村地區(qū)的女生較少

        在女性進入高等教育機構的機會日趨接近男性的同時,來自低收入家庭和農村地區(qū)的女性在高等教育機構中所占的比例仍然較低。本調查發(fā)現(xiàn):在高校男生中,來自農村戶籍的學生占56.9%,城市戶籍的占41.0%,基本接近我國人口戶籍構成比例;而在高校女生中,來自農村戶籍的學生僅占45.9%,城市戶籍的占52.6%,嚴重偏離人口戶籍比例構成。來自農村地區(qū)的女性在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上不僅低于城市家庭的女生,并且顯著低于同樣來自農村地區(qū)的男生。

        來自低收入家庭的男生在各個學歷層次中都維持在6%左右;而同樣來自低收入家庭的高校女生,在本科階段只占4.9%,到碩士階段和博士階段則減少到3.7%和2.3%。換言之,高校女生的入學機會受家庭社會經濟狀況的影響更為明顯,并且學歷越高,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女生所占比例越低(見圖6)

        圖6 分性別各學歷層次中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學生所占比例(%)

        即便這些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女性進入到高等教育機構之中,階級和性別因素的結合仍然會限制其向上流動的機會。

        2.教師和家長的傳統(tǒng)社會性別觀念的不良影響

        有69.7%的女生聽到過父母、中小學教師關于“女生適合學文科,男生適合學理科”等鞏固傳統(tǒng)性別形象的表述。調查數(shù)據(jù)還發(fā)現(xiàn),社會化經歷和高校女生的社會性別觀念之間并未發(fā)現(xiàn)一致性的統(tǒng)計關聯(lián),但是成長過程中的這些社會性別觀念的確會影響高校男生的性別觀念。例如,在聽過父母或中小學教師說“女孩適合學文科,男孩適合學理科”的高校男生中,有43.1%的人非常贊同或比較贊同“男人應以事業(yè)為主,女人應以家庭為主”,而沒有聽過這種表述的男生中只有32.8%的人持此類觀點,統(tǒng)計差異顯著。

        還有相當數(shù)量的女性在成長過程中聽到過教師、家長對女性的負面評價。例如,有49.2%的女生在中、小學期間,聽到過老師或家長說“女孩不如男孩聰明”。并且,來自農村、鄉(xiāng)鎮(zhèn)的女性更容易聽到教師、家長對女性能力的負面評價(農村鄉(xiāng)鎮(zhèn)占51.4%,縣級以上城市占46.1%)。對女性能力的負面評價的確與高校男生對女性能力的觀點之間有統(tǒng)計關聯(lián)。在成長過程中沒有聽過“女孩不如男孩聰明”的高校男生中,有34.5%的人非常贊同“女性能力不比男性差”,而聽過對女性能力負面評價的男生只有29.2%持相同態(tài)度,統(tǒng)計差異顯著。這是否可以作為原因之一解釋為什么高校男生的社會性別觀念更趨保守?

        目前,在我國高校中還存在教師社會性別觀念發(fā)展不均的現(xiàn)象,在課堂內外仍然存在一些針對女性的發(fā)展和研究能力的“冷漠氛圍”,如一些教師在課堂內外表達一些不利于女性發(fā)展的言論,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導致部分女生認為教師對自己不夠重視,影響了其從事科學研究和專業(yè)發(fā)展的積極性。

        3.性騷擾行為影響著高校女生的健康成長

        針對女性的肢體性騷擾行為仍然存在。被調查者中,有20.4%的高校女生有過“對您進行您不愿意接受的肢體行為”的經歷,有4.3%的高校女生有過“對您提出您不愿意接受的性要求”經歷。

        4.就業(yè)市場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對女生不友好的因素

        盡管高校女生的綜合素質并不落后于男性,但部分高校女生在求職過程中經歷過各種或明或暗的性別歧視,并由此對性別角色分工和職業(yè)追求產生了一些彷徨和懷疑的態(tài)度。調查結果顯示,在有求職經歷的高校女生中,四分之一曾經遭遇過性別歧視(25.0%)。就業(yè)性別歧視經歷對高校女生的影響的確存在,在求職過程中有過性別歧視經歷的高校女生會更多地對女性的職業(yè)追求產生懷疑。例如,對“女性也應該追求自己的一番事業(yè)”這一說法,在沒有經歷性別歧視的高校女生中,有62.9%的應答者表示非常贊同;而在有過性別歧視經歷的女生中,非常贊同的比例降到了51.5%。

        四、對策與建議

        鑒于以上研究,建議各級政府逐步將社會性別意識納入決策主流,通過多層面、多主體的共同努力,改變傳統(tǒng)社會性別觀念,特別是加快改變高校男生和教師的社會性別觀念。建議在取得全國高校教師資格證書的統(tǒng)一培訓過程中,引入社會性別議題的相關培訓課程,為高校女生社會地位的提高創(chuàng)造一個更加良好的外部條件。政府部門應設立專門的機構推動性別公正,強化用人單位消除就業(yè)性別歧視的社會責任。高校女生也需要繼續(xù)提升自己的就業(yè)能力,如制定更為明確的職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拓寬與各種專業(yè)/行業(yè)組織的社會聯(lián)系;注重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心理抗壓能力、領導能力和實操經驗的提升和培養(yǎng),樹立女性人才榜樣,提升職業(yè)發(fā)展信心,指導職業(yè)規(guī)劃,開設女性心理知識講座,設立專門鼓勵高校女生科技創(chuàng)新的知識競賽和項目資助。關注高校貧困女生的成長和發(fā)展,倡導高校、政府與用人單位設立專門針對貧困高校女生的獎學金、創(chuàng)業(yè)機會、實踐項目、培訓安排和出訪計劃等。增強對女研究生群體發(fā)展道路的關注和指導,通過開展成功女性的經驗交流、設立女研究生專項科研資助經費、鼓勵指導教師對女研究生的培養(yǎng)和關注、開設專門針對女研究生群體的職業(yè)規(guī)劃指導等,并為已經婚育的女研究生提供必要的彈性學制、社會保障和子女安頓,解除她們人才發(fā)展道路上的后顧之憂。

        [1]劉云杉,王志明.女性進入精英集體——有限的進步[J].高等教育研究,2008,(2).

        [2]洪盛志,郭聰,黃愛國,孫明福,范軍.大學生綜合素質網(wǎng)上測評與高校德育創(chuàng)新[J].世紀橋,2007,(9).

        [3]安樹芬.中國女性高等教育的歷史與現(xiàn)狀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奧)弗洛伊德.文明與缺憾[M].傅雅芳譯.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6.

        [5](美)卡羅爾·吉列根.不同的聲音——心理學理論與婦女發(fā)展[M].肖巍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9.

        [6]Baxter Magolda.Knowing and Reasoning in College:Gender-related Patterns in Student’s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M].San Francisco:Jossey Bass,1992.

        [7]胡肖華,謝忠華.當代女大學生參政意識現(xiàn)狀及重構[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0,(4).

        [8]何明潔.勞動與姐妹分化——“和記”生產政體個案研究[J].社會學研究,2009,(2).

        責任編輯:張艷玲

        Development Status and Challenges Facing Women College Students in New Era

        SHI Tong,LI Jie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women college students is measured in these ways: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ability;vocational preparation;social interactions;political and social engagement;romantic relationships and marital status;mental and physical health;gender consciousness.The research demonstrates women college students do well in their academic outcomes compared to men college students.Most of the researchers hold the opinion that women should have their own careers;accumulating career capital by way of doing part-time work and acquiring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s;women prefer to establish close relationships with grass-roots groups;many women students take part in volunteer and community service organizations;they also perform better in balancing learning and romantic relationships.The gender consciousness of women students is more rational and equal.On the other hand,they also face challenges and unfavorable environment.

        women college students;gender concept;development status

        10.13277/j.cnki.jcwu.2014.05.010

        2014-07-24

        C913.68

        A

        1007-3698(2014)05-0056-08

        石彤,女,中華女子學院性別與社會發(fā)展學院社會學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女性社會學;李潔,女,中華女子學院性別與社會發(fā)展學院社會學系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社會學研究方法。100101

        本文系2010年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新時期中國婦女社會地位調查研究”(10@ZH020)的子課題“女大學生群體調查”和2010年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女性高層次人才成長規(guī)律與發(fā)展對策研究”(10JZD0045-1)子項目“女性高層次后備人才成長規(guī)律與發(fā)展對策研究”的成果之一。

        猜你喜歡
        研究生
        研究生作品選登
        東方收藏(2024年1期)2024-03-16 11:13:22
        研究生作品選登
        東方收藏(2023年12期)2023-02-26 01:02:47
        研究生作品選登(2)
        東方收藏(2023年12期)2023-02-26 01:02:47
        研究生美術作品欣賞
        大眾文藝(2023年1期)2023-02-08 02:56:36
        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統(tǒng)設計與實現(xiàn)
        論研究生創(chuàng)新人才的培養(yǎng)
        研究生就業(yè)遭拒是因為學歷太高嗎?
        清退超時研究生是必要之舉
        研究生“逃課”需標本兼治
        幸福院里出了個研究生
        中國火炬(2009年8期)2009-07-24 14:29:35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韩国| 免费a级毛片18禁网站| 亚洲男人的天堂av一区| 国产极品少妇一区二区| 狂猛欧美激情性xxxx大豆行情| 亚洲精品国偷拍自产在线观看| 乱人伦视频中文字幕|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91| 亚洲大片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97久久国产精品成人观看| 亚洲一二三四五中文字幕| 91丝袜美腿亚洲一区二区| 一本大道无码人妻精品专区| av蓝导航精品导航|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web| 在线无码免费看黄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四区| 亚洲youwu永久无码精品| 亚洲av日韩av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 黑人巨大亚洲一区二区久| 国产人妖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在线乱码亚洲| 国产熟妇疯狂4p交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观看精品字幕| 精品国产一二三产品区别在哪 | www.五月激情| 免费在线观看蜜桃视频| 中文字幕有码在线亚洲| 亚洲色图片区| 人妻 日韩精品 中文字幕| 韩国主播av福利一区二区| 美女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人妻丝袜成熟乱| 免费中文熟妇在线影片| 亚洲欧美性另类春色| 蜜臀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在线视频| 色噜噜狠狠狠综合曰曰曰| 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 超碰观看| 少妇又色又爽又刺激的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