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麗秀 陳仁利 聶成軍 林新雁 湯一榕 陳琦
福建醫(yī)科大學附屬寧德市醫(yī)院血液風濕科,福建寧德352100
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疾病活動與患者抑郁、焦慮情緒的關系
朱麗秀 陳仁利 聶成軍 林新雁 湯一榕 陳琦
福建醫(yī)科大學附屬寧德市醫(yī)院血液風濕科,福建寧德352100
目的了解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患者的抑郁、焦慮與疾病活動的關系。方法選擇門診和住院的105例SLE確診患者,應用Zung焦慮自評量表(SAS)和郁自評量表(SDS)進行評估。結果SLE組經(jīng)SDS測評判定為抑郁患病率為61.9%,SAS測評判定為焦慮患病率為45.7%,抑郁和焦慮同時存在者患病率為23.8%,SDS和SAS平均總分分別為(49±11.69)和(44±12.84),與正常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并且發(fā)現(xiàn)疾病活動度評分越高,SDS和SAS評分就越高。結論SLE患者存在抑郁、焦慮情緒,且疾病活動越重,焦慮、抑郁情緒越明顯,這對及早對SLE患者進行心理指導具有重要的意義。
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疾病活動;抑郁癥
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指全身性非感染、非腫瘤性侵害皮膚、血管、內(nèi)臟器官和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臨床病象,是一種易復發(fā)、慢性病程的自體免疫性疾病。SLE患者因病情反復發(fā)作、經(jīng)濟的負擔及長期治療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可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抑郁、焦慮情緒如出現(xiàn)消極、絕望感、緊張焦慮厭食甚至出現(xiàn)自殺意念。因此及早認識SLE的患者是否合并抑郁和焦慮癥對于其預后和提高生活質(zhì)量至關重要。本課題主要就SLE患者抑郁、焦慮狀態(tài)及相關因素研究報道如下。
1.1 病例選擇
收集本院2011年1月—2014年6月確診為SLE患者105例,診斷符合1982年美國風濕病學會的分類標準。年齡18~70歲,其中18~45歲占78%;包括男10例,女95例。全部病人中均在治療中,均無狼瘡活動性精神神經(jīng)損害、既往精神病病史、酒精中毒、智能障礙者。
1.2 研究方法
采用問卷調(diào)查法。由專人負責,統(tǒng)一指導和填表方式,讓研究對象完成下列問卷。
1.2.1 一般資料包括姓名、性別、年齡、職業(yè)、婚姻、月收入、文化程度、住房情況等。
1.2.2 對于確診的SLE按疾病活動指數(shù)進行評分理論積分為105分,按期活動情況分為4組:0~4分基本無活動(A組);5~9分輕度活動(B組);10~14分中度活動(C組);大于15分重度活動(D組);并對4組患者應用Zung抑郁自評量表(SDS)和焦慮自評量表(SAS)進行評估。以SDS≥53作為判斷抑郁癥狀的標準,以SAS≥50作為焦慮癥狀的標準,得分越高表示程度越重。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對本組研究中的所有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7.0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組間均數(shù)比較用t檢驗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SLE抑郁焦慮評測情況
105例SLE患者自評結果顯示,經(jīng)SDS測評判定為抑郁的患者65例(61.9%),經(jīng)SAS測評判定為焦慮的患者48例(45.7%),而抑郁和焦慮同時存在者為25例(23.8%)。SDS和SAS平均總分分別為(49±11.69)和(44±12.84),明顯高于正常組(P<0.05),具體見表1。
表1 SLE患者SDS和SAS測評結果
2.2 SLE疾病活動與抑郁、焦慮情緒關系
SDS測評結果中可看出,A、B、C組與重度活動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B組與中度活動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組與B組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SAS測評結果中可看出,A、B組與重度活動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D組評分高于C組,但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A、B組與中度活動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組與B組相比無統(tǒng)計學差異。因此我們可以推測SLE疾病活動程度越重抑郁及焦慮的程度也越重,并且在研究中我們發(fā)現(xiàn)有系統(tǒng)累及(如皮膚粘膜、腎臟、肺臟系統(tǒng))所表現(xiàn)的抑郁及焦慮情緒更明顯。
表2 SLE疾病活動指數(shù)與SDS和SAS測評結果
SLE在中國的患病率遠遠高于西方國家,多見于年輕女性,發(fā)病多在15~35歲之間,因病情反復發(fā)作與緩解交替過程,導致生理、心理和社會問題。此外,SLE本身可累及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導致一系列神經(jīng)精神癥狀,其中最常見的是抑郁癥、焦慮癥、精神病[1]。Beltrao SM等研究顯示SLE患者中包括焦慮、抑郁等精神障礙的發(fā)生率(89%)明顯高于正常人[2]。我國連麗娥等對132例SLE患者調(diào)查其抑郁的發(fā)生率提示也同樣明顯高于對照組[3]。提示SLE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與疾病本身是密切相關的。本文105例中SDS測評判定為抑郁的患者65例(61.9%),經(jīng)SAS測評判定為焦慮的患者48例(45.7%),而抑郁和焦慮并存者為25例(23.8%)。所以我國的SLE患者焦慮抑郁發(fā)生率較高,患者的心理健康問題不容忽視,然而抑郁究竟是通過哪種機制影響SLE患者的認知功能,目前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
SLE疾病活動度是評估患者病情的重要指標,其評分的高低也可從一方面反映患者承受病痛的輕重程度。Carr等[4]對125例SLE患者研究認為抑郁是患者自評疾病活動度的獨立影響因素和唯一預測因素。Mok CC研究發(fā)現(xiàn)SLE患者自殺傾向明顯高于正常人,疾病活動評分越高的患者存在的自殺思想要更明顯[5]。Shen B認為SLE疾病活動可誘發(fā)抑郁情緒,并進一步影響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6]。這些研究均提示SLE疾病活動度與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情緒是密切相關的,但國內(nèi)對SLE疾病活動度與焦慮、抑郁的關系的研究仍不完善。本研究中如表2提示重度活動度組較無、輕疾病活動度組抑郁、焦慮評分高(P<0.05);重度較中度活動度的抑郁、焦慮評分高,但SAS測評未達到統(tǒng)計學意義,尚需大樣本研究。同時本研究發(fā)現(xiàn)有系統(tǒng)累及(如皮膚粘膜、腎臟、肺臟系統(tǒng))所表現(xiàn)的抑郁及焦慮情緒更明顯,這可能與其皮膚損害影響外觀、病情反復、久治不愈等諸多因素給SLE患者帶來壓力有關。本實驗研究提示疾病活動度與焦慮抑郁情緒明顯相關,而且病情越重,焦慮、抑郁情緒越重。
因抑郁、焦慮是患者在長期疾病應激下產(chǎn)生的情緒狀態(tài),容易被SLE的其他癥狀所掩蓋,而不易被臨床醫(yī)生識別。所以應將心理評估手段引入到平常臨床工作中。SLE患者心理干預后,可明顯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況進而提高生活質(zhì)量[7],所以從生物-心理-社會的新型醫(yī)學模式出發(fā),提倡各位醫(yī)師在針對疾病本身治療同時,有必要加強對患者心理疾病的治療。
[1]Zakeri Z,Shakiba M,Narouie B,et al.Prevalence of depressi on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in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Iranian experience[J].Rheumatol Int,2012,32(5):1179-1187.
[2]Beltrao SM,Gigante LB,Zimmer DB,et al.Psychiatric symptoms in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frequency and association with disease activity using the Adult Psychiatric Morbidity Questionnaire[J]. Rev Bras Reumatol,2013,53(4):328-334.
[3]連麗娥.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患者焦慮抑郁狀況及相關因素的調(diào)查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3,8(29):201-202.
[4]Carr FN,Nicassio PM,Ishimori ML,et al.Depression predicts self-reported disease activity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J].Lupus,2011,20(1):80-84.
[5]Mok CC,Chan KL,Cheung EF,et al.Suicidal ideation in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incidence and risk factors[J].Rheumatology (Oxford),2014,53(4):714-721.
[6]Shen B,F(xiàn)eng G,Tang W,et al,The quality of life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is associated with disease activity and psychiatric disorders:a path analysis[J].Clin Exp Rheumatol,2014,32(1): 101-107
[7]張芬燕,康麗榮,閆慧明,等,心理治療在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中的應用[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2,12(7):1603-1604.
R195
A
1672-5654(2014)11(a)-0074-02
2014-08-20)
寧德市科技局科技項目立項(20120056)。
朱麗秀(1986-),女,福建寧德,福建醫(yī)科大學附屬寧德市醫(yī)院,住院醫(yī)師,碩士,研究方向:風濕免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