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盛年
習仲勛:從群眾中走出來的群眾領袖
■ 孫盛年
開欄的話:
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從我們黨豐富而光輝的歷史中尋根問計、汲取營養(yǎng),是一條行之有效的辦法。所以,經常重溫我們黨歷史上老一輩革命家和先進典型人物與人民群眾血肉相聯,密切聯系群眾的好傳統(tǒng)、好作風,對于各級領導干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了解黨的群眾路線形成的歷史軌跡,把握黨的群眾路線的基本觀點,掌握做群眾工作的科學方法,是十分有益和必要的。
習仲勛是中國共產黨的優(yōu)秀黨員,杰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我黨我軍卓越的政治工作領導人,陜甘邊區(qū)革命根據地的主要創(chuàng)建者和領導者之一。在長期的革命斗爭實踐中,他始終把黨的群眾工作放在第一位,深受人民群眾的尊重和愛戴,被毛澤東贊譽為“從群眾中走出來的群眾領袖”。
早在革命戰(zhàn)爭時期,習仲勛就經常深入農村,走街串戶,訪貧問苦,體察人民群眾的疾苦,關心人民群眾的生活。作為陜甘邊區(qū)根據地的創(chuàng)始人,為粉碎敵人對根據地的經濟封鎖,發(fā)展根據地經濟,他領導陜甘邊區(qū)蘇維埃政府制定了商業(yè)、金融、貿易、財政、糧食等方面的法令和政策,強調要切實維護群眾的利益。如在土地政策方面,規(guī)定給農民分配土地時,不能只分田,不分苗,影響農民的生產,而且還將沒收地主富農多余的土地、牛、羊分配給雇農、貧農和缺少土地、牛羊的中農;邊區(qū)政府還在白馬廟、荔園堡等地設立了集貿市場,保護小商人,允許其來蘇區(qū)做生意;發(fā)行蘇區(qū)貨幣,建立蘇區(qū)金融體系。每逢集日,習仲勛都要到集市上去看交易情況,聽取老百姓的各種意見,探討活躍市場的辦法,保證了邊區(qū)經濟貿易的正常發(fā)展。
1942年10月,西北局高干會議期間,黨組織對他做的鑒定中這樣寫到:“習仲勛是從群眾中生長起來的,而且與群眾保持著密切的聯系?!逼渲刑岬搅怂陉P中時期“平時辦公的地方,每天都擠滿了群眾”,“和藹地和他們交談,沒有一點架子,沒有一點官僚主義”,“他很懂得群眾的情緒、習慣和需要。他總是站在群眾觀點和群眾立場來解決群眾問題,總是把群眾的事情看作是自己的事情,而又設身處地為他們設想,設想怎樣才是對的,尤其設想怎樣對群眾有好處,而沒有絲毫的主觀主義氣味?!薄八麄兛偸前阎賱淄究醋髯钪牡呐笥?,而愿意聽從他的意見,聽從他的指揮?!弊詈髮懙剑骸坝捎谶@一切,使得習仲勛同志成為黨的寶貴群眾領袖?!?/p>
正因為習仲勛堅持為人民群眾著想,群眾總是把他當作自己的親人,甘愿冒著殺頭的危險來掩護他。1936年6月,習仲勛隨紅軍西征,有一天連夜趕往甘肅環(huán)縣魏前掌,九、十月的天氣已很冷了,加上夜黑路陡,習仲勛在途中跑丟了鞋,到魏前掌時,已是雞叫時分,凍壞了雙腳。房東魏老漢用被子包住習仲勛的腿,經過一個多時辰,才使他的雙腳恢復知覺。
1943年2月,毛澤東同志親自為習仲勛題詞“黨的利益在第一位”,這是對他密切聯系人民群眾優(yōu)良作風的褒獎。
新中國成立后,習仲勛長期擔任國務院領導工作,政務十分繁重,但他非常重視人民來信來訪工作,認為這是黨和國家領導人傾聽群眾呼聲,了解實際情況,掌握民情民意,密切聯系群眾的一條重要渠道。他在國務院秘書任上,多次要求國務院秘書廳認真做好人民來信來訪工作,暢通聯系群眾的渠道。
一次,有群眾來信反映,國家測繪局在西安要修一處建筑,用推土機一下推了58畝快要成熟的麥子。對此,習仲勛說,即使是花錢買地,這種做法,老百姓也很有意見。他指出,處理人民來信來訪,“不是小事,是大事,不是一般工作,是個重要的政治任務”。
習仲勛為了直接了解和掌握人民群眾來信來訪的實際情況,常常讓自己的秘書到接待室?guī)椭幚韥硇牛袝r星期天都在接待室工作。
三年困難期間,國務院辦公廳收到一封某省群眾反映生活困難的來信,同時寄來一包老百姓用來充饑的東西。工作人員拿去向習仲勛匯報,他仔細閱讀了信件,并打開包裹,把群眾吃的黑黢黢的東西放在手上,仔細觀察,但不知是什么東西,便干脆掰下一塊放到嘴里咀嚼起來。工作人員來不及阻攔,不知如何是好,這時習仲勛已費力地吞咽了下去。他難過地向工作人員說,群眾確實困難,就吃這些東西,“這哪里是人吃的!”他把這些情況匯報給周恩來,立即派出調查組,弄清情況,組織展開了調運糧食的救災工作,使重災區(qū)的群眾得到救濟。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實際上確定了十一屆三中全會的主題。后來,它被譽為“是在‘文化大革命’結束以后,中國面臨向何處去的重大歷史關頭,沖破‘兩個凡是’的禁錮,開辟新時期新道路,開創(chuàng)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理論的宣言書”。
1965年12月7日,習仲勛到洛陽掛職,在洛陽礦山機器廠任副廠長。
廠領導征求習仲勛對工作的安排意見:“你才來,是不是先休息一段,以后可分管設備和安全技術工作,至于參加勞動,每星期到車間勞動一天就行了?!绷曋賱渍f:我來這里主要是勞動鍛煉的,不需要休息,也不承擔行政管理工作,但要保證每天至少有半天時間在車間參加勞動。
廠里為他安排了一間辦公室,他謝絕了,對廠領導說,我的崗位就在車間。直至1966年10月,實在被黨委催得無法推脫時,才接受了分管安全技術科和動力生產科的工作,但是仍堅持每天到車間勞動半天。
習仲勛到車間上班的第一天,對大家說:“我到車間參加勞動,要向各位工人同志學習,拜大家為師,希望多多幫助,不要有什么顧慮?!碑斳囬g送給他勞動服時,他說:“服裝我就不要了,我穿自己的舊衣服就行了?!?/p>
習仲勛每天總是提前來到車間,按照班組長分派的活計,在工人師傅的指導下,邊學習,邊實踐。開始時,班組長趙發(fā)勞有意給他安排些較為輕松干凈的活兒。習仲勛嚴肅地說:“趙師傅,你不要這樣照顧我,我來這兒就是為了向工人學習,就是來干活,你要像對待其他同志一樣對待我、要求我,你要是有意識照顧我,我可就學不到什么東西了?!?/p>
工作之余,他就到工人家里或職工宿舍串門拉家常。一次,他問趙發(fā)勞:“家里生活咋樣?住在哪里?”趙發(fā)勞回答說:“家里四口人,住在附近谷水租賃的民房中,生活不十分寬裕?!彼P切地說:“今晚去你家看看!”
晚上,習仲勛來到趙發(fā)勞家,看到一家人擠在一間屋子里,并得知還要支付不少房租時,他便拿出一百塊錢塞到趙發(fā)勞手里,并寬慰他克服困難。習仲勛走后,趙發(fā)勞愛人問道:“這人是誰呀?說話做事這樣在理。”當得知他就是國務院副總理習仲勛時,她激動得說不出話來。
習仲勛曾飽含深情地說:我是一個“老延安”,延安是我的第二故鄉(xiāng)。
只要陜西來人看望習仲勛,他都詳細地詢問延安的情況和群眾的衣食住行。1978年,習仲勛剛復出到廣東工作,從一份材料上得知陜北老區(qū)有些地方的群眾還吃不上小米時,他十分難過。
1982年11月10日,延安地區(qū)行政公署負責人來北京,習仲勛百忙中抽出時間會見了他們。習仲勛詢問了延安糧食產量、農民收入、畜牧業(yè)發(fā)展、多種經營、植樹造林、石油開發(fā)等情況。聽了匯報,他提出了對延安經濟社會發(fā)展的許多具體意見。
習仲勛說,延安的過去是光榮的,但不能停留在這上頭,過去是模范,現在要搞得更好一點。延安精神是什么?首先還是革命精神。陜北群眾好,過去立了大功,現在工作更要做好……工作要做得更出色一些。
1984年10月23日,中共延安地委、延安行署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振興延安經濟匯報會。習仲勛出席了會議,并在會上發(fā)表了情真意切的講話。他說,對延安的變化和發(fā)展,我很高興……既然是延安人民,就更應該發(fā)揚延安精神。我們用延安精神打敗了日本帝國主義,打倒了國民黨反動派,解放了全中國?,F在我們依然要用延安精神搞改革開放,要勇于改革,銳意創(chuàng)新,把延安的經濟發(fā)展起來。
習仲勛同志提過一個樸實的口號,叫作“把屁股端端正正地坐到老百姓這一方面”。他說:“我們萬萬不能站在老百姓頭上,如果我們的干部叫人家一看,是個‘官’,是個‘老爺’,那就很糟糕?!?/p>
1985年,習仲勛到江西考察。在通往興國縣的路上,小車沿著曲折的山道,從一個個小村莊旁邊駛過。習仲勛注視著這些村舍,看到一些新蓋的磚瓦房,門前兒童嬉戲追逐,他的臉上便浮起笑容。看到有的小村子房舍破舊,他便問這是什么地方,生產狀況如何。
到了興國縣城,陪同人員向他介紹說,這些年,興國縣的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雖然有了提高,糧食基本能夠自給了,但是還沒有改變貧窮落后的面貌。從1981年到1983年,3年的調查統(tǒng)計結果顯示,每年人均純收入在120元以下。
習仲勛說:“你們如實匯報情況,很好。在出發(fā)前,我已經講過,這次下來,我希望能夠真實了解老區(qū)的現狀。一定要實事求是,不回避矛盾,不掩蓋矛盾。有一說一,有二說二;有喜報喜,有憂報憂。只有這樣,才能知道老區(qū)貧困落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我們在工作中還存在哪些問題。情況明,決心大,辦法也就多,步子才會快?!?/p>
這一天,習仲勛一行來到一戶村民家里,戶主是村里的兼職會計,是個黨員。聽說中央領導同志來了,非常興奮。他把磚瓦房的廳堂打掃得干干凈凈,并按當地接待貴賓的習俗,在堂屋的桌子上放了4個碟子:一碟薯片,一碟腌生姜,一碟金橘,一碟花生??吹竭@種情景,習仲勛轉身就走了出來。
陪同來的同志都感到納悶:在別的農戶家里,首長態(tài)度親切,問長問短,問寒問暖。有時掀開鍋蓋看看,有時摸摸被褥薄厚,可到這戶人家,怎么轉身就走了呢?
習仲勛邊走邊對陪同人員說:“我看這戶早有準備,不必看了。我早說過,你們事先安排好的,我不看!”
習仲勛走了,但這種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卻影響著隨行的每一個人。
1985年11月,習仲勛第二次來到江西革命老區(qū)考察。
在中共江西省委書記萬紹芬的陪同下,習仲勛驅車前往井岡山。他對萬紹芬說:“江西老區(qū)人民為革命做出了重大貢獻和犧牲。要加快老區(qū)建設的步伐,不抓緊改變老區(qū)的貧困落后面貌,我們對不起老百姓?。 ?/p>
沿途有好幾處路段正在翻修,車輛較多,前面開道警車不時鳴響警笛,示意讓道。習仲勛頓時嚴肅起來,說道:“怎么能這樣呢,這樣會嚇著群眾,不要因為我們趕路,影響老百姓的正常通行。告訴前面警車上的同志,后面車上坐的不是老爺,不要動輒八面威風。我們是來給老區(qū)百姓辦事的,不能給群眾添麻煩!”當車停下來的時候,習仲勛快步走上前去,對警車上的干警說:“不要再鳴笛了,要考慮群眾的安全嘛!大路朝天,各走半邊。我們不是老爺??!”
在井岡山,習仲勛看望了王佐和袁文才烈士的后代。他囑咐萬紹芬說:“我們一定要把烈士家屬的疾苦放在心上。把老紅軍、老赤衛(wèi)隊員和烈士家屬的生活安排好,讓人民放心,讓黨中央放心,讓烈士在天之靈得到安息?!?/p>
在遂川縣曾憲紱家里,習仲勛看到他身體殘疾,妻子雙目失明,房屋破舊,墻壁殘缺不全,日子過得十分艱難,就關切地對他說:“老鄉(xiāng),你們家的困難我們都看到了?!彼甘疽獛椭鴳椉涍@樣一類特困戶發(fā)展生產,盡快脫貧,眼下先幫助他把房屋修一修。
習仲勛在村口遇到一位包著舊布頭巾、赤著雙腳、衣衫襤褸的老人蜷縮著身子坐在墻角下,來了這么多人,他卻毫無反應,便走上前關切地問道:“老人家,您的身體還好嗎?”這位老人頭也不抬地回答說:“好什么,只怕過不了這個冬天啦!”習仲勛的眉頭一皺,心情很是不安。
習仲勛根據他一路視察所了解的情況,一再囑咐地方領導要找到老區(qū)貧困的原因,研究脫貧的辦法;一定要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11月25日,習仲勛在中共江西省委常委會上根據自己對老區(qū)的調查研究,發(fā)表了《千方百計把老區(qū)的經濟搞上去,使老區(qū)人民盡快富裕起來》的講話,對江西老區(qū)治窮致富提出了具體建議。
兩年后,遂川縣情況發(fā)生了很大變化。曾憲紱家的房屋已煥然一新,床上添了新被褥,孩子們也穿得干凈整齊了,一家人喜氣洋洋。萬紹芬到這里了解情況,曾憲紱特意要她轉告習仲勛,我們已經走上脫貧之路。習仲勛調查時在村口見到的那位老人,生活也得到改善,他向萬紹芬問道:“上回來的那位中央首長好嗎?我現在日子好過了,還想多活好多年呢,謝謝他!”
1989年2月1日至13日,習仲勛又一次回到故土陜西,同家鄉(xiāng)人民一道歡度春節(jié)。
當習仲勛來到鳳翔縣紙坊鄉(xiāng)六營村,一下車就被早已等候在這里的農民群眾圍了起來。習仲勛緊緊握著一雙雙長滿老繭的手向大家說,看到你們一個個喜氣洋洋的神情,就知道你們過得很好。希望你們好好干,日子越過越好。
陪同的領導特意向習仲勛介紹了農民泥塑家胡新民。習仲勛高興地說,好啊,到你家去看看。胡新民對習仲勛介紹說,彩繪泥塑在過去俗稱“耍貨”,我家祖輩以此手藝為生,用這個“耍貨”換些柴米油鹽養(yǎng)家糊口?!拔母铩敝挟敗八呐f”給破了,現在政策好了,我們又搞起來了,而且越搞越大。習仲勛點了點頭說,你這是實話!現在黨和政府支持你們,要大膽地干,往前闖,把我們的民間藝術挖掘出來,并且有所創(chuàng)新,有所提高。
胡新民全家為習仲勛做了彩繪泥塑現場表演??粗粔K塊黃泥巴轉眼間魔術般地變成活靈活現的小泥人、小老虎,習仲勛高興地拍著胡新民的肩膀勉勵說,你們的彩繪工藝很有特色,古色古香,生動質樸,這就是我國民間工藝的魅力,難怪美國總統(tǒng)也感興趣哩!
習仲勛還察看了這個村子的農民住房,詢問了生產生活和農民的收入情況,囑咐陪同的領導說,要幫助農民放開手腳干,泥塑這樣的好東西,還怕沒人要?要把規(guī)模再搞大一些,向批量生產發(fā)展,帶動全村群眾致富。
(作者為國防大學科研部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