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紫珊
家鄉(xiāng)的山頭上、小路邊長著很多竹子,家鄉(xiāng)有個風俗,就是在除夕那天,大家要舉著點燃的竹筒去游山。這是家鄉(xiāng)的一大盛事,那些在外地打工的人都會趕回來。
除夕到了,山頭上聚滿了人。大人們砍下幾十棵老竹子,削去枝葉,系成幾捆,抬到禮堂里。他們把整棵竹子鋸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頂端都是沒有竹節(jié)的。分竹筒了,大人選大竹筒,小孩選小竹筒。我選了一段小竹筒。村長要給竹筒裝上“火油”,這火油像柴油一樣可以燃燒。在盛滿火油的竹筒里插上一根小木棍,再在上端圍上一層紙巾,目的是為了點燃小木棍。
太陽落山,天色暗下來,游竹筒山開始了!打頭陣的是四個男青年,他們抬著神像,這神像有一米多高,用泥做成,涂上顏色,栩栩如生,很威武的樣子。神像后面跟著剛生了男丁的夫婦和想要孩子的夫婦。爺爺經(jīng)常說,結(jié)婚沒生孩子的,游竹筒山后神像就會保佑他們生孩子。再后面就是男女老少了,我也是其中的一員,只有一些年紀太大的老人留在村里。人們沿著彎彎曲曲的山路向前走。小木棍點起來了,整座山頭滿是火光,仿佛一條火龍在游動著,場面十分壯觀。
走了一個多小時,我們又來到了出發(fā)點——禮堂,那兒早就放著幾大籮橘子。人人都去拿橘子吃,吃了橘子寓意大吉大利,身體健康。
我開始盼望明年的除夕快點到來!
指導老師/莫財太 發(fā)稿/沙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