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玉,男,1951年11月出生,大專學歷,內蒙古北方重工業(yè)(集團)公司維修電工高級技師。
多年以來,李文玉在企業(yè)設備數控化改造等工作中,以扎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實踐經驗對十幾臺進口普通車、銑機床進行了數控化改造,在企業(yè)軍民品生產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隨著企業(yè)快速發(fā)展,面對大量引進的國內外200多臺各種類型數控設備的維修任務,他帶頭和數控維修人員發(fā)揮團隊精神,克服數控維修技術復雜、隨機資料不全、系統(tǒng)老化、備件采購難等困難,攻克一個個技術難關,并傳幫帶出一批數控維修技能人才。在重點項目研制、技術改造、攻克設備技術難題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先后獲得“中華技能大獎”、“全區(qū)技師高級技師突出貢獻獎”等榮譽稱號。
盧仁峰,男,1963年2月出生,大專學歷,內蒙古第一機械制造公司焊工高級技師。
盧仁峰從事焊接工作34年來,經過刻苦鉆研,不懈努力,攻克并解決了許多關鍵的技術難題,在焊條電弧焊、融化極氬弧焊、富氬混合氣體保護焊、微束等離子弧焊接技術、單面焊雙面成型技術等方面堪稱一絕。他所帶領的科研攻關班成為國家首批技能大師工作室,有42名徒弟成為工廠的高級技師、技師及技術能手。在理論研究方面,他先后撰寫了《短段逆向項壓力焊接操作法》、《HT火花塞電極板與電極桿焊接技術》、《低合金鋼Q690預防焊接裂紋技術》等高強度、高硬度685鋼焊接變形和焊縫成型技術以及可調試氣體保護焊機懸臂架應用技術,得到了國家、省部級專家的好評,這些既實用又先進的技術資源為企業(yè)創(chuàng)造了巨大經濟效益,更是集團公司生產經營不可缺少的寶貴財富。先后獲得“全國技術能手”、“中華技能大獎”、“國家培養(yǎng)人才突出貢獻獎”、“全區(qū)技師高級技師突出貢獻獎”、“全區(qū)技術能手”和“包頭市技術能手”等榮譽稱號。
宋殿琛,男,1970年9月出生,大專學歷,內蒙古第一機械制造集團公司車工高級技師。
宋殿琛是黨的十八大代表,國家首批技能大師工作室負責人,帶領工作室成員充分發(fā)揮技術優(yōu)勢,積極開展技術創(chuàng)新活動,全力打造技能大師工作室品牌效應,并把多年來積累的知識和技能無私地傳授給其他同志,帶出了一批專業(yè)技術能手。他曾經圓滿完成國家“八五”重點科研項目和科研任務,獲得“全國工人先鋒號”、“紅旗班組(標桿)”、內蒙古自治區(qū)“先進班組”、“創(chuàng)新學習型班組”光榮稱號。他所創(chuàng)新的《小孔徑內溝槽加工法》項目獲得集團公司技能創(chuàng)新一等獎。被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授予“國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貢獻獎”。先后獲得“全國技術能手”、“中華技能大獎”、“全國技師高級技師突出貢獻獎”、“中央企業(yè)十大杰出青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和“全國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
魏建雄,男,1970年12月出生,蒙古族,本科學歷,神華準格爾能源有限責任公司機修鉗工高級技師。
多年來,魏建雄扎根煤礦生產第一線,立足崗位、勤學敬業(yè)、鉆研技術、不斷創(chuàng)新,先后從事國產、進口395BI、WK-10B、DM-H、KY-250A、YZ-35B、KY-200、DM-H2、DM45E等多種穿采設備的組裝、調試和檢修工作。通過自學專業(yè)技術知識和整理操作記錄,編寫出近萬字的《鉆機組裝調試程序》,成為公司員工的崗位操作教材。他排除和解決設備疑難故障上百起,保證了公司正常生產,一年為企業(yè)創(chuàng)造產值1000萬元以上,累計完成設備維修創(chuàng)新和技改技革16項,節(jié)約維修費用300多萬元,增加設備運行時間累計3000多小時,為企業(yè)創(chuàng)造產值6000多萬元。先后獲得“中華技能大獎”、“全國技術能手”、 “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和“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
(本欄編輯/周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