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媽宮粽球:創(chuàng)制于1920年的老店,因毗鄰老媽宮而得名。店內(nèi)賣潮汕傳統(tǒng)的雙烹粽球和五香粽球,餡料豐富。10元一個的雙烹粽球為甜、咸雙拼餡料,其餡料包括蝦米、干貝、香菇、蛋黃、南乳肉、蓮蓉沙、栗子、羔燒白果。
由老媽宮出發(fā),繞老城一圈,沿途看百貨大樓、汕頭大廈、陶芳酒樓、杉排路騎樓群等老建筑,并參觀開埠紀念館,了解汕頭歷史。
1.老媽宮: 老媽是潮汕人對海神媽祖的尊稱,老媽宮是位于汕頭市外馬路頭的天后宮,建于清朝嘉慶年間,是汕頭開埠前最早的建筑之一。其建筑風格和毗連的關(guān)帝廟相似,裝飾上展現(xiàn)了潮汕傳統(tǒng)的嵌瓷、木雕等工藝。
2.百貨大樓:汕頭老城區(qū)的地標性建筑,也稱南生貿(mào)易公司,位于小公園中心區(qū),20世紀30年代建成,2003年停業(yè),是一座典型的騎樓式建筑。
3.汕頭大廈:原永平酒樓,始建于1922年,曾是汕頭紅燈區(qū)大本營,現(xiàn)為中國人民銀行汕頭支行安平區(qū)辦事處。
4.陶芳酒樓:一座四層建筑,地磚、彩色玻璃等都很華麗,樓梯也頗具特色,曾為汕頭著名的三大酒樓之一。其精工制作的魚翅曾聞名汕頭,酒樓早已于1951年歇業(yè),現(xiàn)為民居。
5.杉排路騎樓:杉排路一帶過去是韓江上游流送木材的終點集散地,位于杉排路的騎樓在裝飾上頗具特色,中西合璧特點突出。以前甚至還有天使裝飾,“文革”時被敲毀,但其他大部分裝飾保存尚好。
6.汕頭開埠文化陳列館:位于永平路1號樓,與汕頭開埠的見證物潮海關(guān)鐘樓隔街對望。該陳列館為三層歐陸式建筑。一樓展廳展出有汕頭老城的老照片和書畫作品。二樓展廳展出由各界人士捐贈的汕頭本地文物。
愛西干面 :位于打石街樓,開創(chuàng)至今已有七十多年的歷史,一碗潮式芝麻干撈面配以豬骨熬制的咸菜雜錦湯,是許多老一輩汕頭人記憶中的美味。
香園喝喝茶,再逛逛胡文虎、印刷廠等老建筑,吃吃街邊小吃。
1.香園:建于1936年的西洋別墅,曾是汕頭抽紗公司辦公樓,現(xiàn)今其二樓被改造成茶社。
2.胡文虎大樓:位于民族西路,是一座歷史久遠的地標性建筑,中西合璧的新穎造型使其成為當時汕頭的一大建筑景觀。
3.汕頭印刷廠:曾作為汕頭市總工會創(chuàng)辦的《汕頭工人報》的社址,后改為地方國營汕頭印刷廠至今。
福合埕夜市的阿鴻海鮮小炒:據(jù)說阿鴻是“現(xiàn)代潮菜之父”林自然的徒弟,其經(jīng)營的小炒在汕頭本地人中口碑相當不錯??腿苏驹诼愤呏钢巢狞c餐,主廚師傅守著鍋爐站于其旁,下單、配菜、翻炒、上桌,一氣呵成,頗有夜市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