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曉玉,羅 杰,李英倫
(四川農業(yè)大學動物醫(yī)學院,四川雅安625014)
隨著中醫(yī)藥事業(yè)的迅速發(fā)展,中藥渣廢棄量日益增加。這些藥渣被視為廢物,采取堆放、填埋、焚燒等方式處理,不僅資金投入大,污染環(huán)境,更是一種極大的資源浪費[1];更為嚴重的是,部分中藥藥渣再次進入藥材市場,以次充好,真?zhèn)坞y辨,損害藥品生產企業(yè)以及消費者的利益。中藥主要有植物、動物以及部分礦物藥,其中植物類藥材占87%以上。植物類中藥渣中含有大量粗纖維、粗蛋白、粗脂肪、糖類、氨基酸等營養(yǎng)物質,以及鈣、鎂、鐵、磷等多種無機元素[2];而且由于中藥提取工藝比較單一,許多藥用活性成分仍殘留在藥渣中[3]。據(jù)報道,中藥制藥過程中有效成分的提取率一般為30%~70%,大量活性成分仍殘留在藥渣中[4]。
目前,有關中藥渣綜合利用技術的研究很多,例如作為食用菌(平菇,香菇等)的培養(yǎng)基[5-6]、栽培蔬菜[7]、制造絮凝劑或吸附劑處理廢水[8]、用作動物飼料添加劑[9-11],發(fā)酵生產乙醇[12]等,但大多屬于探索性研究,真正能夠投入實際應用的技術不多,能夠大規(guī)模的消化中藥渣,變廢為寶,減輕環(huán)境壓力的技術更少。
鑒于此,本實驗采用藥用真菌雙向固體發(fā)酵技術[13],以蛹蟲草菌為發(fā)酵菌種,發(fā)酵五味子藥渣,并采用響應面法優(yōu)化發(fā)酵條件,旨在尋求一條綜合利用五味子藥渣的有效途徑,為中藥渣的回收再利用提供參考。
1.1 材料與儀器
蛹蟲草菌[Cordycepsmilitaris(L.)Link] 山東省東方蟲草科技園提供,并經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鑒定;五味子藥渣 雅安三九藥業(yè)有限公司提供;蟲草素標準品(批號:MUST-11072701) 四川省藥品檢驗所,含量≥98%;甲醇 北京京科瑞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色譜純;葡萄糖、重蒸酚、濃硫酸 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均為分析純。
HZS-H水浴振蕩器 哈爾濱市東明醫(yī)療器械廠;SPX型生化培養(yǎng)箱 寧波東南儀器有限公司; LDZX-50KBS立式壓力蒸汽滅菌器 上海申安醫(yī)療器械廠;SHB-3循環(huán)多用真空泵 鄭州杜甫儀器廠; HH-4數(shù)顯恒溫水浴鍋 國華電器有限公司; UV-2000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 優(yōu)尼柯上海儀器有限公司;高效液相色譜儀(LC-2010C HT) SHIMADZU CORPORATION;pHS-25型酸度計 成都方舟科技開發(fā)公司。
1.2 實驗方法
1.2.1 藥渣處理 將五味子藥渣置于烘箱中,50℃烘干至恒重,粉碎過20目篩,備用。
1.2.2 培養(yǎng)基制備 菌種活化培養(yǎng)基(PDA):馬鈴薯20%(煮后過濾取汁),葡萄糖2%,酵母膏0.5%,蛋白胨0.5%,KH2PO40.2%,MgSO40.1%,瓊脂2%,蒸餾水1000m L,pH自然[14]。液體菌種培養(yǎng)基:葡萄糖2%,酵母膏0.5%,蛋白胨0.5%,KH2PO40.2%,MgSO40.1%,蒸餾水1000m L,pH自然[15]。
1.2.3 菌種活化 在超凈工作臺上按無菌操作,將蛹蟲草菌種接種到PDA斜面培養(yǎng)基上,置于生化培養(yǎng)箱中25℃避光培養(yǎng)6d,制成活化菌種[16]。
1.2.4 種子液制備 在裝有200m L液體種子培養(yǎng)基的500m L三角瓶中,放入6粒直徑為3~6mm的玻璃珠,按照無菌操作,接入大小約為5mm×5mm的經活化后的蛹蟲草斜面菌塊,25℃,120r/min振蕩避光培養(yǎng)6d,制成種子液[17]。
1.2.5 單因素實驗確定因素水平范圍 將發(fā)酵基礎條件定為:水料比[蒸餾水體積(m L):五味子藥渣重量(g)]為2m L/g、基質(五味子藥渣)重量為40g、接種量[種子液體積(m L):五味子藥渣重量(g)]為10%、發(fā)酵溫度為25℃、發(fā)酵時間為9d[18]。在此基礎條件下,分別考察各因素的變化對發(fā)酵產物中蟲草素和多糖含量的影響。按照以下因素水平設計實驗:水料比:0.5、1、1.5、2、2.5、3m L/g;基質重量:10、20、30、40、50、60g;接種量:5%、10%、15%、20%、25%、30%、35%;發(fā)酵溫度:20、22、24、26、28、30℃;發(fā)酵時間:5、7、9、11、13、15、17、19d。上述各處理組均用蟲草瓶盛裝培養(yǎng)基,并按照無菌操作方法,接種蛹蟲草菌種子液后,置于生化培養(yǎng)箱中避光培養(yǎng)。發(fā)酵終止后將各組發(fā)酵產物(整個培養(yǎng)基質)置于烘箱中,50℃下烘干至恒重,粉碎,并充分混勻,用于檢測蟲草素及多糖含量。
1.2.6 響應面法優(yōu)化發(fā)酵條件 在單因素實驗的基礎上,采用Box-Benhnken(BBD)實驗設計,以水料比(A)、基質重量(B)、接種量(C)、發(fā)酵溫度(D)4個顯著性因素為考察變量,以發(fā)酵產物中蟲草素含量為響應值(Y),進行4因素3水平實驗,實驗因素及水平見表1。并應用Design-expert V8.0.5b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建立數(shù)學回歸模型確定最佳發(fā)酵條件。
表1 Box-Benhnken實驗設計因素及水平Table1 Factor-levels for Box-Benhnken
1.2.7 蟲草素及多糖含量測定 多糖含量測定:稱取5g經烘干后的發(fā)酵產物樣品,采用水熱回流提取法提取多糖,即加10倍量水,80℃熱回流提取1.5h,重復3次。合并提取液,過濾、濃縮至1∶1(g/m L),加3倍量的分析純乙醇沉淀,離心,傾出上清液,再用乙醇洗沉淀2次,離心,低溫干燥,即得多糖粗品[19]。采用濃硫酸-苯酚法[20]測定多糖含量,以分析純葡萄糖為多糖標準品繪制標準曲線,得回歸方程Y= 0.0078X-0.061(R2=0.9992),根據(jù)該方程計算發(fā)酵產物中多糖含量。
蟲草素含量測定:稱取2.5g經烘干后的發(fā)酵產物樣品,加入90%甲醇50m L,70℃ 回流提取40m in后,過濾取濾液,再加入90%甲醇定容至50m L。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測定蟲草素含量,色譜條件為:Diamonsil C18柱(4.6mm×150mm,5μm),以磷酸鹽緩沖液(pH6.5)(取0.01mol/L磷酸二氫鈉68.5m L與0.01mol/L磷酸氫二鈉31.5m L,混合)-甲醇(17∶3)為流動相,流速為1m L/m in,檢測波長為260nm,進樣量為10μL,柱溫為30℃[21-22]。以蟲草素標準品繪制標準曲線,得回歸方程Y=34473X+34135(R2=0.9988),根據(jù)該方程計算發(fā)酵產物中蟲草素含量。
1.2.8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與分析 本實驗數(shù)據(jù)均為5個平行樣的平均值,采用 Excel 2003及 Design Expert V8.0.5b數(shù)據(jù)分析軟件分析。
2.1 單因素實驗結果及分析
由圖1a~圖1e可以看出,水料比、基質重量、接種量、發(fā)酵溫度4個因素對蛹蟲草菌固體發(fā)酵五味子藥渣產物中蟲草素含量的影響較大(成倍增減);而各因素對發(fā)酵產物中多糖含量的影響相對較小(變化不大),這是由于蛹蟲草菌在生長過程中一方面要分解利用培養(yǎng)基中多糖,另一方面又代謝產生多糖的緣故,進而發(fā)酵基質中多糖含量比較穩(wěn)定。
由圖1a可知,水料比對蟲草素含量的影響很大,當水料比為1.5m L/g時,發(fā)酵產物中蟲草素含量最高。水料比在0.5~1.5m L/g范圍內,發(fā)酵產物中蟲草素含量迅速增加;當水料比高于1.5m L/g時,蟲草素含量顯著降低,可能是由于過高的含水量導致培養(yǎng)基黏度增加,多孔性降低,減少了培養(yǎng)基質內氣體的交換,造成局部缺氧,不利于蛹蟲草菌對中藥渣的降解利用。
圖1 各因素對發(fā)酵產物中蟲草素及多糖含量的影響Fig.1 Effects of various factors on the production of cordycepin and polysaccharide
由圖1b可知,當基質重量為30g時,發(fā)酵產物中蟲草素含量最高。當基質重量低于30g時,蟲草素含量降低,原因在于培養(yǎng)基中營養(yǎng)物質較少,不能滿足蛹蟲草菌的生長需要;當基質重量高于30g時,蟲草素含量顯著降低,究其原因可能是培養(yǎng)基厚度增加,導致培養(yǎng)基底層缺氧,蛹蟲草菌不能滲入培養(yǎng)基底部生長。
由圖1c可知,當接種量為20%時,發(fā)酵產物中蟲草素含量最高。接種量在5%~20%范圍內,蟲草素含量隨著接種量的增加而增多,上升趨勢明顯。當接種量超過20%時,蟲草素含量明顯下降,原因在于菌量較多時,對營養(yǎng)物質的需求也多,而培養(yǎng)基中的營養(yǎng)物質有限,當生長到一定程度后就不能繼續(xù)滿足微生物的正常生長了,同時由于接種量增多,過早進入衰亡期,出現(xiàn)自溶現(xiàn)象,使菌株的正常生長繁殖受到抑制。
由圖1d可知,當培養(yǎng)溫度為24℃時,發(fā)酵產物中蟲草素含量最高。溫度影響酶的活性,從而影響蛹蟲草菌對培養(yǎng)基中營養(yǎng)物質的分解利用。溫度太高或者太低,都不利于蛹蟲草菌生長繁殖。
由圖1e可知,當發(fā)酵時間為15d時,發(fā)酵產物中蟲草素含量最高。之后,蟲草素含量幾乎不變,原因在于隨著發(fā)酵時間的延續(xù),培養(yǎng)基質中營養(yǎng)物質越來越少,以致不能維持蛹蟲草菌生長,因此發(fā)酵時間定為15d。
2.2 響應面法確定最佳發(fā)酵條件
2.2.1 響應面實驗設計及結果 根據(jù)Box-Benhnken實驗設計原理,結合上述單因素實驗結果,將發(fā)酵時間固定為15d,選取水料比(A)、基質重量(B)、接種量(C)、培養(yǎng)溫度(D)四個顯著因素為考察變量,以發(fā)酵產物中蟲草素含量(Y)為響應值,進行四因素三水平實驗設計,實驗設計方案及結果見表2。
2.2.2 模型的建立及其顯著性檢驗 利用 Design Expert V8.0.5b軟件對表2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回歸分析,得到回歸方程為Y=4.76+0.89A+0.32B+0.31C+0.13D+0.23AB-0.09AC+0.42AD+0.26BC+0.24BD +0.091CD-1.05A2-0.70B2-0.37C2-0.43D2(R2= 0.9799,Ad j-R2=0.9598)?;貧w方程的方差分析結果見表3。由表3可知,模型(p<0.0001)極顯著,相關系數(shù)R2=0.9799,說明該模型擬合度好,實驗誤差小;失擬項(p=0.372>0.05)不顯著,表明未知因素對實驗結果干擾小。因此,可用此模型來分析和預測蛹蟲草菌發(fā)酵五味子藥渣的發(fā)酵條件。
2.2.3 蛹蟲草菌發(fā)酵五味子藥渣最佳發(fā)酵條件的預測及驗證實驗 通過回歸模型預測分析,在實驗的因素水平范圍內,最佳發(fā)酵條件:水料比為2m L/g、基質重量為36.68g、接種量為23.15%、發(fā)酵溫度為25.78℃,模型預測發(fā)酵產物中蟲草素含量為5.0962mg/g??紤]到實驗操作的可行性,將此最佳發(fā)酵條件稍作修改:水料比為2m L/g、基質重量為37g、接種量為23%、培養(yǎng)溫度為26℃。在此條件下進行重復驗證實驗,10個重復驗證實驗所得發(fā)酵產物中蟲草素含量平均值為5.1202mg/g,與模型預測值相差0.47%??梢?,模型預測值和實測值之間具有良好的擬合性,從而響應面法優(yōu)化的發(fā)酵條件可為今后蛹蟲草菌發(fā)酵五味子藥渣生產和開發(fā)利用提供必要的理論依據(jù)。
3.1 由于實驗條件限制,本實驗僅考察了水料比、基質重量、接種量、發(fā)酵溫度四個主要因素對蛹蟲草菌固體發(fā)酵五味子藥渣的影響。各因素對發(fā)酵產物中蟲草素含量的影響均較大,響應面法優(yōu)化得出最佳發(fā)酵條件為:水料比2m L/g,基質重量37g,接種量23%,發(fā)酵溫度26℃。在最佳發(fā)酵條件下發(fā)酵所得產物中蟲草素含量為5.1202mg/g。這是因為蛹蟲草菌在生長代謝過程中產生多種酶,如纖維素酶、半纖維素酶、蛋白酶等,可分解利用五味子藥渣中大分子營養(yǎng)物質[23]生長繁殖,進而產生蟲草素。經測定,發(fā)酵前五味子藥渣中多糖含量為22.95mg/g,而發(fā)酵產物中多糖含量為28.68mg/g,比發(fā)酵前的五味子藥渣高24.97%,這可能是蛹蟲草菌產生了蟲草多糖,或是五味子藥渣經蛹蟲草菌產生的各種分解酶作用后,殘留其中的多糖溶出,亦或是二者相加的結果。
表2 Box-Benhnken實驗設計方案及結果Table2 Results of four factors,Box-Benhnken experimental design
3.2 五味子中含有木脂素、多糖、揮發(fā)油等多種活性成分,但目前對五味子的利用主要集中在木脂素,其他藥用活性成分仍部分殘留在藥渣中。蛹蟲草菌產生的纖維素酶、半纖維素酶、蛋白酶等,可使五味子藥材細胞破裂,促使活性成分更多的溶出,而大部分這類物質是不被蛹蟲草菌生長所利用的,如五味子木脂素等,這些物質便在發(fā)酵基質中富集[24]。本實驗僅研究了發(fā)酵前后培養(yǎng)基質中蟲草素和多糖的含量變化,五味子有效活性成分,如木脂素等的含量變化有待進一步研究。
表3 回歸模型的方差分析Table3 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 for the quadratic polynomialmodel
3.3 蟲草素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抗腫瘤等廣泛的生物學活性[25],而多糖亦是一種作用廣泛的免疫促進物質。因此,發(fā)酵產物有望用于動物保健藥或治療藥物的開發(fā)、提取分離蟲草素等,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將五味子藥渣用作蛹蟲草菌固體發(fā)酵培養(yǎng)基,提高了五味子藥渣的利用價值,為中藥渣的回收再利用提供了參考。
[1]譚顯東,王向東,黃健盛,等.中藥渣資源化技術研究進展[J].中成藥,2010,32(5):847-849.
[2]陳繽,賈天柱.中藥渣的綜合利用[J].中成藥,2005,27 (10):1203-1205.
[3]馬遜風,馬宏軍,唐占輝,等.中藥渣剩余成分分析及利用途徑研究[J].東北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36(2): 108-111.
[4]周萍,王成軍,鄧勵.黃芪藥渣中黃芪甲苷含量的測定[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1,39(13):7773-7774.
[5]王建芳,徐春,徐萌萌,等.利用香菇發(fā)酵中藥廢渣提高利用價值的研究[J].四川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44(2): 451-454.
[6]吳焱鑫,冀彥錫,任昂.中藥渣栽培食(藥)用真菌研究的概述[J].中國食用菌,2011,30(4):3-6.
[7]唐懋華,成維東.中藥渣基質對蔬菜育苗及產量的影響[J].江蘇農業(yè)科學,2005,4:81-82.
[8]羅鴻.中藥渣絮凝劑處理造紙廢水的研究[J].四川環(huán)境,1998,17(3):24-26.
[9]李肖梁,余東游,錢婭,等.“十全大補”藥渣對肥育豬生長、胴體特性和肉質的影響[J].浙江大學學報:農業(yè)與生命科學版,2006,32(4):433-437.
[10]陳曉明,李肖梁,湯麗萍,等.中草藥渣對斷奶仔豬生長、腸道菌群和免疫的影響[J].浙江農業(yè)學報,2007,19(1): 50-54.
[11]李艷軍,蘇雙良,倪俊,等.藿香正氣藥渣對泌乳獺兔生產性能的影響[J].中國飼料,2011,11:38-39,42.
[12]張英,吳獻躍,李馨,等.中藥藥渣同步糖化發(fā)酵生產乙醇的工藝研究[J].中成藥,2013,35(9):2053-2056.
[13]莊毅,洪凈.藥用真菌雙向性固體發(fā)酵工程與中成藥藥渣再開發(fā)[J].中國中藥雜志,2006,31(22):1918-1919.
[14]王英臣.關于蛹蟲草菌多糖發(fā)酵及其培養(yǎng)基的研究[J].中國釀造,2005,10:29-31.
[15]徐方旭,劉詩揚,王升厚.蛹蟲草液體菌種培養(yǎng)基的優(yōu)化[J].中草藥,2011(4):199-201.
[16]Mina M,Shonkor K D,Shinya F,et al.Production of cordycepin by a repeated batch culture of a Cordyceps militaris mutant obtained by proton beam irradiation[J].Journal of Bioscience and Bioengineering,2011,111(1):55-60.
[17]康超,文庭池,康冀川,等.不同培養(yǎng)條件和前體對蛹蟲草液體發(fā)酵產蟲草素的影響[J].菌物學報,2012,31(3): 389-397.
[18]樸美子,巴媛媛,王永顯,等.北冬蟲夏草米固態(tài)發(fā)酵最佳工藝[J].食品與生物技術學報,2011,30(2):302-305.
[19]陳小麗,巫光宏,古青霞,等.正交法優(yōu)化蛹蟲草子實體多糖的提取工藝[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0,38(28):15583-15585.
[20]來永斌,王琦,孫月.蛹蟲草多糖含量的測定與分析[J].中成藥,2001,23(7):517-518.
[21]Fan D D,Wang W,Zhong J J.Enhancement of cordycepin production in submerged cultures of Cordyceps militaris by addition of ferrous sulfate[J].Bio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2012,60:30-35.
[22]Shonkor K D,Mina M,Masanori H,et al.Optimization of culture medium for cordycepin production using Cordyceps militaris mutant obtained by ion beam irradiation[J].Process Biochemistry,2010,45:129-132.
[23]陳榮華,吳向陽,仰榴青,等.五味子醇提殘渣中粗多糖的體外抗氧化活性研究[J].時珍國醫(yī)國藥,2009,20(6):1512-1513.
[24]焦巧芳.中藥渣微生物轉化利用菌種篩選研究[D].杭州:浙江師范大學,2010.
[25]康冀川,康超,文庭池,等.蟲草素藥理學研究進展[J].菌物學報,2011,30(2):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