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磊吉
山東省棗莊礦業(yè)集團中心醫(yī)院 277800
銀屑病是皮膚科常見病,病因尚不明確,其臨床治療周期長且易復發(fā),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筆者采用復方甘草酸苷與胸腺肽聯(lián)合窄譜中波紫外線治療尋常型銀屑病取得滿意療效,現(xiàn)報告如下。
1.1 病例入選標準 所有入選者均為我院住院的尋常型銀屑病患者,自愿參加本實驗并遵守醫(yī)囑;年齡16~60歲,符合銀屑病的診斷標準[1],女性為非妊娠或哺乳期;無其他嚴重器質性疾??;治療前1個月內未使用過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及維A酸類藥物。
1.2 病例資料 196例尋常型銀屑病患者中男106例,女90例,年齡16~60歲,平均年齡(37.50±7.53)歲,病程1~300個月,平均病程(84±42)個月。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3組:A組64例,即復方甘草酸苷與窄譜中波紫外線治療組,B組65例,即胸腺肽與窄譜中波紫外線治療組,C組67例,即復方甘草酸苷與胸腺肽聯(lián)合窄譜中波紫外線治療組,3組年齡、性別、皮損數(shù)量及病程無統(tǒng)計學差異。
1.3 治療方法 A組患者使用復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商品名:美能,日本米諾發(fā)源制藥株式會社生產)80ml靜滴,1次/d,療程2周;B組患者使用胸腺肽注射液80mg靜滴,1次/d,療程2周;C組聯(lián)合使用復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和胸腺肽注射液,劑量和療程與A組、B組相同,3組患者均給予窄譜中波紫外線照射(NB-UVB)(采用德國Waldmann UVB治療儀,型號UV100L,波長310~315nm,峰值311nm治療),初始量為0.3~0.5J/cm2,每次照射后以不出現(xiàn)紅斑等不良反應的前提下增加原劑量的10%~20%,隔日照射1次,10次為1個療程,平均住院20d,出院時評定療效。
1.4 療效標準 根據衛(wèi)生部頒布的臨床療效標準,以銀屑病皮損面積及嚴重度指數(shù)(PASI)評分的降低率為依據[2],對所有治療前及治療結束后的癥狀、體征進行評分。療效指數(shù)=(治療前PASI評分-治療后PASI評分)/治療前PASI評分×100%。痊愈:療效指數(shù)≥90%;顯效:療效指數(shù)60%~89%;有效:療效指數(shù)20%~59%;無效:療效指數(shù)<20%,有效率以痊愈加顯效計。
1.5 安全性評價 3組患者均于治療前、療程結束后檢查肝腎功能、離子分析、血尿常規(guī),并記錄治療期間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發(fā)生嚴重不良反應退出觀察者視為無效。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組間顯著性分析采用計數(shù)資料卡方檢驗中的四格表的χ2檢驗。
3組患者療效比較情況,見表1。
表1 3組銀屑病療效比較〔n(%)〕
銀屑病是一種在多基因遺傳背景下,受多種內外環(huán)境因素刺激和誘導的T細胞介導的免疫性皮膚病,其中尋常型占95%以上,尋常型銀屑病的病因和發(fā)病機理至今尚無定論,目前多數(shù)認為是遺傳、感染、免疫功能異常、內分泌因素、代謝障礙等多種因素通過多種途徑引起角質形成細胞過度增殖,角化不全及炎癥反應[3],尤其與TH1和TH2的平衡失調有密切關系[4],Szegedi等[5]觀察到在銀屑病患者血清中干擾素水平明顯高于正常人群。
NB-UVB是20世紀80年代新興的治療方法,應用于銀屑病的治療機制還不完全清楚,有人認為其照射皮膚產生的免疫調節(jié)作用是發(fā)揮治療作用的根本原因[6],抑制淋巴細胞增生,減少皮膚淋巴細胞數(shù)量,從而減少局部的炎癥反應:其一,可以引起照射部位T細胞凋亡,可以抑制CsD4+細胞產生Ⅰ型細胞因子,選擇性抑制炎癥因子的產生;其二,抑制TH1和TH2細胞介導的免疫反應,從而發(fā)揮治療銀屑病的作用;其三,降低自然殺傷細胞的活性,抑制細胞免疫;其四,減少表皮朗罕細胞數(shù)量,抑制細胞呈遞反應,減輕炎癥反應[7]。有人認為它的波長單一性強,能夠透過真皮并能在不導致皮膚燒傷的情況下,釋放出更多的能量,從而抑制了表皮的增生,它還能抑制淋巴細胞的增生,減少炎癥細胞的數(shù)量,減輕銀屑病患者的炎癥反應[8]。
復方甘草酸苷是以甘草酸苷、半胱氨酸和甘氨酸為主要成分的復方制劑,具有抗炎、抗過敏、免疫調節(jié)作用,可調節(jié)T細胞活化、誘發(fā)干擾素(IFN)產生和活化自然殺傷細胞(NK細胞),有類固醇樣作用,無類固醇的不良反應,是治療銀屑病療效好、安全性高的藥物之一[9]。胸腺肽來源于胎牛、新生小?;蜇i的胸腺組織,經科學提取、分離、純化、濃縮等生物技術精制而成,為細胞免疫調節(jié)藥物,具有誘導淋巴細胞分化、增殖與成熟功能,增強細胞免疫等多種生物學活性[10]。復方甘草酸苷聯(lián)合窄譜中波紫外線治療銀屑病有效率為57.81%,胸腺肽聯(lián)合窄譜中波紫外線治療銀屑病有效率為61.54%,而復方甘草酸苷與胸腺肽聯(lián)合窄譜中波紫外線治療尋常型銀屑病的有效率為85.07%。
綜上所述,應用復方甘草酸苷與胸腺肽聯(lián)合窄譜中波紫外線治療尋常型銀屑病,從根本上抑制了表皮細胞異常增生和炎癥反應,一方面是通過甘草酸苷的類激素樣作用和胸腺肽的免疫增強作用,另一方面窄譜中波紫外線照射可以誘導T細胞凋亡[11],從多個環(huán)節(jié)發(fā)揮作用,達到了標本兼治的功效,取得了滿意的療效,患者易于接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吳志華.現(xiàn)代皮膚性病學〔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0:546.
[2] 馮舸,張美華,畢志剛.窄譜中波紫外線治療尋常型銀屑病療效觀察及血清細胞因子變化〔J〕.臨床皮膚科雜志,2004,33(12):735-736.
[3] 趙辨.臨床皮膚病學〔M〕.江蘇:江蘇科技出版社,2001:759-772.
[4] 姚紅娜,蒙秉新.介素多糖核酸聯(lián)合他扎羅汀等治療尋常型銀屑病療效觀察〔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09,23(7):456.
[5] Szegedi A,Aleksza M,Gonda A,et al.Elevated rate of Thelper 1(Th1)lymphocytes and serum IFN-gamma levels in psoriatic patients〔J〕.Immonol Lett,2003,86:277-280.
[6] 王光超.皮膚性病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235.
[7] 宋穎.窄譜中波紫外線照射聯(lián)合復方甘草酸單銨治療尋常型銀屑病療效觀察〔J〕.皮膚病與性病,2011,33(1):40.
[8] 邢亞玲,楊桂芝,張惠.窄譜中波紫外線聯(lián)合藥物治療尋常型銀屑病療效觀察〔J〕.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2009,25(3):217.
[9] 亓玉青,王惠平,侯淑萍,等.復方甘草酸苷治療尋常型銀屑病的療效觀察〔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09,23(2):104.
[10] 孫曉萍,王莉.胸腺肽的臨床應用〔J〕.中國新醫(yī)藥,2003,(1):54-56.
[11] 于葉,閔仲生.窄譜中波紫外線治療銀屑病的作用機制及臨床應用〔J〕.臨床皮膚科雜志,2006,35(2):12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