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共有財產(chǎn) 先析產(chǎn)再繼承
文/吳晨旭
原文:
夫妻在婚姻關(guān)系存續(xù)期間所得的共同所有的財產(chǎn),除有約定的以外,如果分割遺產(chǎn),應當先將共同所有的財產(chǎn)的一半分出為配偶所有,其余的為被繼承人的遺產(chǎn)。
遺產(chǎn)在家庭共有財產(chǎn)之中的,遺產(chǎn)分割時,應當先分出他人的財產(chǎn)。(出自《繼承法》第二十六條)
解讀:
析產(chǎn)即分家析產(chǎn),指的是家庭成員之間因生產(chǎn)、生活或其他方面的需要,分割共同所有的財產(chǎn)的行為。先析產(chǎn)后繼承是指繼承開始之前,應先確定被繼承人個人所有的財產(chǎn)部分,并明確在共同財產(chǎn)中屬于被繼承人的那一部分財產(chǎn),把這一部分財產(chǎn)從共同財產(chǎn)中分離出來,只有對屬于被繼承人所有的財產(chǎn)才存在繼承問題,才能由繼承人繼承。先析產(chǎn)后繼承既是為了維護生存配偶和其他家庭成員的個人所有權(quán),也是為了死亡公民的財產(chǎn)得到公平合理的分配。
案例:
趙女士與前夫生有一子趙軍,后趙女士與前夫離婚,與王先生再婚,并生下兒子王陽。后趙女士去世,未留遺囑,之前其曾與王先生購房四間,趙女士名下有20萬元。趙軍未經(jīng)王先生和王陽同意,私自將20萬元存款取出歸為己有,并要求分割住房兩間。王先生無奈告到法院,要求判令:4間房屋中的2間以及趙女士的20萬存款中的13.3萬元歸王先生所有。
法院審理認定:王先生與趙女士所購的4間房屋和趙女士名下的20萬元存款,均為夫妻共同財產(chǎn)。趙女士去世后,4間房屋中的2間應歸王先生所有。另外,20萬存款中,有10萬元本身就應歸王先生所有;剩下的10萬元應由王先生、趙軍和王陽三人平分。
最終,法院判決,13.3萬元歸王先生所有,王陽、趙軍各分得3.3萬元。
三種不可取的離婚取證手段
文/徐濤
夫妻雙方要離婚時證據(jù)是很重要的,但離婚取證手段仍有一些是不可取的。
一是私人偵探。根據(jù)婚姻法的規(guī)定,在財產(chǎn)分割時應照顧無過錯方,但此類過錯對于夫妻財產(chǎn)侵害的影響并不大。為此,除非雙方當事人曾對外遇的懲罰做出過特別的書面約定。從訴訟角度考慮,專門就外遇取證,本身就不是很有必要。至于通過私人偵探或調(diào)查公司收集外遇的證據(jù),則更有待商榷。
二是捉奸在床。在離婚過錯證據(jù)的搜集中,捉奸在床的想法是與中國人傳統(tǒng)的思想認識和價值觀念分不開的。但實際上,捉奸在床除了激化雙方的矛盾之外,在訴訟中的意義并不大,法官很難憑—兩次的捉奸在床而責令過錯方承擔精神損害賠償責任。
三是引誘犯錯。引誘犯錯是某些“離婚公司”的慣用伎倆。在接受一方的離婚策劃委托后,在找不到對方過錯的情況下,便導演出一些外遇的情境,采取偷拍偷錄的形式,截取片段交給委托人應付了事。引誘犯錯是對當事人人格損害最為嚴重的一種取證方式,其根本沒有效力性不說,對當事人雙方的情感傷害都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