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承丹
四川省成都市慢性病醫(yī)院,四川成都 610500
探究糖化血紅蛋白與血脂在2型糖尿病檢測中的臨床意義
蘇承丹
四川省成都市慢性病醫(yī)院,四川成都 610500
目的 探究與分析糖化血紅蛋白與血脂在2型糖尿病檢測中的臨床意義。方法選取該院自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為試驗組,另選擇同時期收治的糖耐量正常者60例作為對照組,觀察與對比兩組人員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血糖及血脂水平。結果試驗組與對照組糖化中血紅蛋白、空腹血糖、血脂總膽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具有顯著差異(P<0.05)。結論糖化血紅蛋白及血脂相關各指標在糖尿病診斷與治療中具有突出的臨床參考價值。
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血糖;血脂;糖尿病;診斷
糖尿病作為臨床上一類較為常見的內分泌代謝性疾病,可由多種原因所引起,主要以慢性高血糖為特征,且常伴隨著血脂代謝異常的現(xiàn)象,由于血脂代謝異??勺鳛檎T發(fā)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因此,對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代謝檢測已逐漸發(fā)展成為預防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措施。另外,糖化蛋白作為血清蛋白非酶促進糖化的產物,能夠對于糖尿病早期發(fā)作進行及時的檢測。為探究與分析糖化血紅蛋白與血脂在2型糖尿病檢測中的臨床意義?,F(xiàn)該文針對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60例對在2型糖尿病檢測中的臨床意義進行總結與分析,將研究結果總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為試驗組,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齡在49~67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6.5±2.3)歲,病程在1~3年之間,平均病程為(1.9±0.7)年,另選擇同時期收治的糖耐量正常者60例作為對照組,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齡在52~7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3.4±3.1)歲,病程在2~5年之間,平均病程為(2.8±1.1)年,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方面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囑兩組患者禁食12 h后,于第二日抽取其肘靜脈血5 mL,分別測量兩組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血糖、血脂總膽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
1.3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軟件對該次研究所取得的數(shù)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取t檢驗,以均數(shù)±標準差(±s)的形式對數(shù)據進行表示,以P<0.05代表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人員各指標測定結果對比
試驗組與對照組糖化中血紅蛋白、空腹血糖、血脂總膽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具有顯著差異(P<0.05)。見表1。
有報道指出,2型糖尿病常伴隨著血脂代謝紊亂,而造成2型血脂代謝發(fā)生紊亂的主要原因不僅與患者體內胰島素分泌所導致的血脂代謝紊亂相關,同時與患者體內無法對高濃度的血糖進行合理利用導致血脂過度合成相關,這就使得患者日常進食量明顯增加,造成機體內血脂增加[1]。當機體內血糖含量過高時,可使得血紅蛋白和長壽組織蛋白發(fā)生非酶糖化與糖基化,這就促進糖化終產物的不斷生成,對血管壁的正常結構與功能造成損傷,從而引發(fā)動脈粥樣硬化[2]。大量研究報道指出,機體發(fā)生脂代謝紊亂的機制可能與胰島素抵抗有著一定的相關性。由于胰島素可激活脂蛋白脂肪酶的活性,這就使得游離脂肪酸生成量不斷增多,最終造成人體內血脂總膽固醇含量明顯增多[3]。而糖化血紅蛋白作為一類由血紅蛋白中的2條B鏈N端的纈氨酸與葡萄糖非酶華結合而成,此種物質的形成主要受到體內血糖濃度與作用時間相關,在臨床檢測過程中準確反應出體內2~3個月的平均血糖水平[4]。因此,對2型糖尿病患者體內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血糖及血脂含量進行檢測具有突出的臨床應用價值。該次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與對照組糖化中血紅蛋白、空腹血糖、血脂總膽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具有顯著差異(P<0.05)。結果提示,上述各指標在糖尿病診斷與糖耐量正常者相比有著明顯差異,應在臨床工作中引起重視。
表1 兩組人員各指標測定結果對比(±s)
表1 兩組人員各指標測定結果對比(±s)
組別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血糖(mmol/L)血脂總膽固醇(mmol/L)三酰甘油(mmol/L)高密度脂蛋白(mmol/L)低密度脂蛋白(mmol/L)對照組(n=60)試驗組(n=60)5.03±0.404.98±0.434.59±0.371.37±0.660.97±0.252.33±0.49 8.20±1.077.28±0.486.09±0.562.08±0.621.12±0.323.29±0.70
[1]瞿良,王惠萱,朱玉琨,等.糖化血紅蛋白的循證檢驗醫(yī)學觀點[J].國外醫(yī)學臨床生物化學與檢驗學分冊,2005,26(10):718-721.
[2]楊文英.2型糖尿病伴血脂異常的可能機制[J].國外醫(yī)學內分泌分冊, 2004,24(1):附錄1-4.
[3]黃敬澤,王健.2型糖尿病糖化血紅蛋白與全天不同時間血糖水平的關系[J].中國綜合臨床,2006,22(12):1101-1103.
[4]劉輝,程中應,左芳,等.糖尿病肥胖患者血脂含量測定分析[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07,4(2):1541-1542.
R587.1
A
1672-4062(2014)09(b)-0039-01
2014-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