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軍
和布克賽爾縣第二人民醫(yī)院普通內(nèi)科,新疆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 834406
瑞格列奈為新型降糖藥物,患者可通過口服該藥促進胰島β細胞膜特異性受體結合、閉合β 細胞膜的ATP 依賴性鉀通道,避免鉀離子經(jīng)β 細胞外流、開放鈣通道以促進鈣離子內(nèi)流,進而增加胰島素分泌量,最終達到降血糖的目的[1]。本研究使用瑞格列奈口服治療2 型糖尿病,并與口服阿卡波糖片的臨床療效、不良反應情況對比,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 型糖尿病患者共100例,隨機平均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患者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齡28~73歲,平均年齡(50.3±3.4)歲;病程2個月~9年,平均病程(4.3±0.9)年;空腹血糖(9.41±1.20)mmol/L、餐后2h 血糖(12.89±2.54)mmol/L、糖化血紅蛋白(8.88±1.63)%;均無嚴重并發(fā)癥及精神疾病、心腦血管疾病。對照組患者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齡29~75歲,平均年齡(52.3±3.8)歲;病程1個月~10年,平均病程(4.8±0.6)年;空腹血糖(9.31±1.52)mmol/L、餐后2h 血糖(12.77±2.85)mmol/L、糖化血紅蛋白(8.71±1.67)%;均無嚴重并發(fā)癥及精神疾病、心腦血管疾病。2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血糖值班等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治療組:每日三餐前15min 口服丹麥諾和德公司生產(chǎn)的瑞格列奈片(0.5 mg,30 片/盒,批號H20080126)。推薦起始劑量為0.5 mg,以后如需要可每周或每兩周作調(diào)整,3 次/d,一般初始用藥量為0.5 mg/次,之后視血糖情況逐漸調(diào)高,患者每日最大總劑量為16 mg。瑞格列奈應在主餐前服用(即餐前服用)在口服瑞格列奈30 min 內(nèi)即出現(xiàn)促胰島素分泌反應通常在餐前15 min 內(nèi)服用本藥,服藥時間也可掌握在餐前0~30 min 內(nèi)療效為3 個月。
對照組:選用杭州中美華東制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阿卡波糖片(50mg*30 片,批號H20020202)。每次用餐開始時將阿卡波糖片與食物一同嚼服。每次服用量50~100 mg,3 次/d,一般初始用藥量為50 mg/次,之后視血糖情況逐漸調(diào)高,個別患者單次用藥量可增至200 mg。療效為3 個月。
2組患者治療期間均實施個性化飲食與運動指導,3 個月后評估治療效果和用藥安全性。
測定并記錄2組患者治療前后糖化血紅蛋白、餐后2 h 血糖、空腹血糖指標變化;觀察并對比2組患者治療期間的胃腸道反應、低血糖、肝腎功能異常、過敏反應等不良反應情況。
本次數(shù)據(jù)采用SPSS16.0 軟件對本研究的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的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計量資料的對比采用t 檢驗。計量資料以百分比表示,計數(shù)資料應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組治療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糖化血紅蛋白3 項指標均由于對照組同期(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治療前后各項血糖指標對比()
表1 2組患者治療前后各項血糖指標對比()
注:表示該項指標優(yōu)于同期對照組(*P<0.05)。
治療組患者2例患者有腹脹、腹痛的胃腸不適,不良反應率4%,未見過敏反應、低血糖及肝腎功能異常;對照組4例患者腹脹腹痛,2例惡心嘔吐,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2.0%,未見過敏反應、低血糖及肝腎功能異常。治療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χ2=4.583,P<0.05)。
2 型糖尿病多發(fā)于中老年群體,患者胰島素分泌量驟減,甚至喪失胰島素分泌功能,血糖控制效果減弱,從而導致體內(nèi)血糖水平上升[2]。此類終身慢性疾病的臨床治療以口服降糖藥為主。阿卡波糖是常用的降糖口服藥物,其有效成分進入人體后,可對小腸α 葡萄糖苷酶活性產(chǎn)生競爭性抑制作用,從而控制攝入的食物所含蔗糖、多糖分解為葡萄糖,減緩機體對糖的吸收,控制患者餐后血糖水平[3]。本研究對照組患者每餐開始時與食物一同嚼服阿卡波糖,確實收到滿意的降糖效果。但是,阿卡波糖需較長的時間方能被小腸組織吸收,腸內(nèi)留置時間長,容易增加腸內(nèi)氣體,進而使患者產(chǎn)生腹脹、腹痛等系列胃腸反應。阿卡波糖的作用機制是減慢食物中多糖和蔗糖等成分的分解,對以面食、米飯為主食的患者效果較好,但如果患者攝入蛋類、肉類較多,此種藥物臨床效果就會大打折扣[4]。
多數(shù)2 型糖尿病患者有β 細胞分泌缺陷與胰島素抵抗現(xiàn)象,臨床上常使用胰島素來彌補體內(nèi)胰島素分泌量的不足,進而達到控制血糖的目的。不同病程的糖尿病患者治療所需胰島素量不同。胰島素的使用雖然可以較好地控制血糖水平,但也為低血糖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埋下了隱患,老年患者是胰島素治療期間低血糖的高發(fā)群體,這就對胰島素的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合理選擇降糖藥物是穩(wěn)定血糖水平、減輕不良反應的關鍵[5]。
治療組所用的瑞格列奈進入人體后,有效成分可快速結合體內(nèi)的胰島β 細胞膜特異性受體,抑制ATP 依賴性鉀通道開放和鉀離子經(jīng)β 細胞外流,打開鈣通道而促使大量鈣離子內(nèi)流,從而有效增加體內(nèi)胰島素分泌量,控制血糖水平?;颊卟颓翱诜鸶窳心纹?,可快速被胃腸道吸收利用,餐前15 min 服藥可將餐后血藥濃度維持在最佳范圍,從而達到更穩(wěn)定的降糖效果。用藥1 h后,血藥濃度達到峰值,之后快速降低,直至用藥后4~6 h 被機體清除出體外,該藥的使用可很好地模擬人體正常生理性胰島素分泌過程,幫助糖尿病患者恢復受損的餐時第一分泌時相,從而更理想地控制血糖水平。瑞格列奈的降糖作用不受患者飲食習慣的影響,打破了阿卡波糖的用藥局限性[6]。另外,該藥的胰島素釋放作用有一定的葡萄糖依賴性,體內(nèi)葡萄糖濃度越高,則相應的胰島素釋放作用越強,不會增加基礎胰島素分泌量及24 h 總體胰島素釋放量,可在有效控制血糖的同時保護胰島β 細胞的功能,從而盡可能避免低血糖癥狀的出現(xiàn);該藥相關代謝多集中于肝臟,最終經(jīng)膽臟、大腸排出體外,極少數(shù)成分由腎臟排泄,安全性高。目前,瑞格列奈已經(jīng)被歐洲藥物評審委員會認定為腎功能不全的2型糖尿病患者唯一安全口服降糖藥[7]。本研究治療組患者均在餐前15 min 口服0.5~4.0 mg 的瑞格列奈片,治療后的平均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分別為(6.38±1.02)mmol/L、(9.06±1.44)mmol/L、(7.49±1.02)%,各項血糖指標均滿意,且均低于對照組口服阿卡波糖片的同期指標(P<0.05)。
不論單獨使用瑞格列奈,還是與其他藥物聯(lián)合治療,降糖效果均滿意,該藥不僅吸收快、降糖快,血藥濃度降低速度也快,很好地避免了藥物成分在體內(nèi)積蓄的問題[8]。本研究治療組患者連續(xù)口服瑞格列奈治療,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指標均明顯得到控制,與治療前相比變化明顯(P<0.05)。在不良反應方面,2組患者用藥期間均僅出現(xiàn)輕微不良反應,其中,治療組患者2例患者有腹脹、腹痛等胃腸不適現(xiàn)象,對照組4例患者腹脹腹痛,2例惡心嘔吐,2組治療期間均未見過敏反應、低血糖及肝腎功能異常,且治療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證實使用瑞格列奈治療2 型糖尿病僅少數(shù)患者有輕微不適,不會影響正常治療和患者正常生活,安全性高,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1]王娟,李靜.瑞格列奈應用于2 型糖尿病治療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評估[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20):5120-5121.
[2]韓建武,孫慰軍.甘精胰島素聯(lián)合瑞格列奈治療2 型糖尿病的療效[J].廣東醫(yī)學,2013,34(14):2254-2255.
[3]蔡曉凌,周靈麗,羅櫻櫻,等.瑞格列奈在中國2 型糖尿病患者中療效及安全性的薈萃分析[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3,21(10):907-912.
[4]張玉鳳.二甲雙胍與瑞格列奈配伍治療2 型糖尿病60例分析[J].陜西醫(yī)學雜 志,2013(9):1227-1228.
[5]周杰,吳燕梅,劉珊珊,等.糖尿病治療藥物的藥物經(jīng)濟學研究[J].世界中醫(yī)藥,2013,(8):960-962.
[6]楊佳丹,陳慶憲,歐陽凈,等.重慶地區(qū)40 家醫(yī)院2008—2010年抗糖尿病藥利用分析[J].重慶醫(yī)學,2012,41(26):2751-2754.
[7]張玲帆,王艷萍,劉鑫,等.ICP-OES 法快速檢測藥品中催化劑殘留的14種重金屬元素[J].分析測試學報,2012,31(4):475-479.
[8]唐建東,李清楚,康志強,等.地特胰島素聯(lián)合二甲雙胍或加用瑞格列奈治療口服降糖藥血糖控制不佳的2 型糖尿病患者的療效觀察[J].中國糖尿病 雜志,2013,21(4):339-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