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俊明
1.健康的心智 心智是指人們對已知事物的沉淀和儲存,通過生物反應而實現(xiàn)動因的一種能力總和。它涵蓋了人們對已知事物的積累和儲存,結(jié)合了“生物學”的大腦信息處理。健康的心智,就是人達到為實現(xiàn)動因結(jié)果而必須產(chǎn)生的“智”能力和“潛”能力。
人的健康心智,泛指各項思維能量的總和,用以感受、觀察、理解、判斷、選擇、記憶、想象、假設、推理,而后指導其行為。病員之情結(jié)信息在自己心智引擎的驅(qū)動下,就可以進行感覺、聯(lián)想、推理、歸納、回憶與想象等的思維活動。
家庭護理中的健康心智,需要護理者與患病者的雙向互動。生活于家庭護理中的病員,首要的就是具有健康的心智,誘導自己朝著美好、健康的方向延伸,做出積極向上的主管心智思緒,配合護理,主動養(yǎng)護心理生理機體。家庭成員的工作護理,最關(guān)鍵的則是具備健康、主動的心智,替病員感受,為病員理解,多病理觀察,采用健康、正確、主動的護理推斷,為病員康復承擔精心細致的呵護工作。
2.正確的心理 人的心理不是一般物質(zhì)的運動,是人腦組織起來的物質(zhì)的機能、活動過程或運動。神經(jīng)細胞的結(jié)構(gòu)和它們之間的聯(lián)結(jié),它們的分子組成,以及腦中的各種化學物質(zhì),都與特定的心理現(xiàn)象有關(guān)。人通過實踐活動不僅認識客觀世界,也改變客觀世界,而心理就是人對客觀現(xiàn)實的主觀能動反應。
樹立正確的心理,是家庭護理工作的“主軸”。對病員身體、生理狀況的認知,調(diào)養(yǎng)、護理的受益程度,修復機體、恢復健康的護理時間,采用護理、保養(yǎng)的方式方法等,都應有心理上的“鋪墊”準備,有實施中的“對應”細則。病員的自我心理受到家庭護理的健康心理引導,會出現(xiàn)自動的默契、心靈的感知,對心理的康復先一步,由此增加藥效作用的配合效應,對康復性修養(yǎng)會有事半功倍的絕佳效果。
3.開朗的心情 心情者,指無特定、普遍及能夠廣泛影響認知和行為的一種情感狀態(tài)。一般而言,心情會受到外在環(huán)境和因素以及實物和藥品的影響。病員進入家庭護理階段,接受家庭溫馨氛圍的陶冶,取開朗、樂觀心態(tài)之“心藥”,料理心情,打扮心境,對養(yǎng)身、養(yǎng)心、養(yǎng)病無疑是裨益多多。作為家庭護理人員來說,采用開朗、愉悅、樂觀的心情,面對病員,操持家務,就會給病中之人傳遞快樂,輸送信心,增加機體康復動力。
4.美好的心愿 心愿,心中擁有的美好愿望,渴望通過努力,在未來的某一天實現(xiàn)。心愿是對未來美好事物的期盼,是奮斗的原動力。
美好心愿是共同的期盼,作為家庭護理的美好心愿,就是讓病員早日走出痛苦,康復如初。患者祈禱的美好心愿,是擺脫疾病糾結(jié)之痛苦,迅速恢復身體生理機能,美美地過上安康日子。
家庭護理中的美好心愿要分階段確立,以一個療程時段、一種療效預期劃分,設定一段心愿,整體謀劃,分段實現(xiàn)。否則,單憑臆想好高騖遠,奢求手到病除、妙手回春,常常事與愿違,會欲速則不達,令美好心愿逐漸焦慮化,于家庭護理效果不利,于病人康復無益。
患者的家庭護理,從“心”開始,用“心”呵護,以“心”陪護,就是要從善言、善舉起步,讓善心、善意洋溢在家庭的精心護理、悉心照顧里。護理者與患病人協(xié)力過好家庭護理生活,讓健康心智“生就”健康心理,由健康心理“孵育”健康心情,開開心心、平平安安地“喜圓”一大家子健康快樂、幸福祥和的美好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