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琴
冬陽溫暖的午后,只要路過前面大娘家,總能看見都已退休的大娘夫婦,陪著他們的老父親曬太陽。
他們的老父親,已有九十高齡了,身體健朗,思維清晰,記憶力也好。只是會在孩子們面前耍孩子脾氣。如遇到好天氣,兒媳想要他出來曬太陽,有時老人還很聽話,站起來,雙手搭在他兒子肩膀上,和其兒面對面走到門口,坐在凳子上;有時不高興,賴在床上,不肯起來,還要吃零食。這時大娘就會拿出零食和豎笛,溫和地說:“你要起來,讓你兒子攙著到太陽下,就給你吃,還讓你吹最喜歡的笛子,我們都想聽?!崩先艘宦牬竽镞@樣說,立馬無條件的聽從兒媳。大娘告訴我們,長壽公公特能吃。每天早上,大娘不是給他做蛋花,就是做肉絲煨面。爛爛的,到嘴即化的早餐,吃得老人笑咪咪的。要是大娘煮了一鍋稀飯,老人一看,立馬如頑童似的,嘟著嘴,看也不看,轉(zhuǎn)身拿零食來吃。中午不是紅燒肉,就是燉排骨湯,蔬菜只是搭配著吃,要是勸他:“人老了,要多吃素菜,少吃油膩?!彼纯谭瘩g道:“人只有吃葷的才更健康,全吃素的,路更走不動哩,再說,我的退休金千把塊呢,也吃不完?!边@些話總是從缺牙的嘴里說出來,有些變調(diào),逗得眾人捧腹大笑,見大家笑,自個兒也笑個不停。
老人生長于農(nóng)村,和老伴兒養(yǎng)了三兒兩女。一輩子操勞家務(wù),種田養(yǎng)豬,田里收入,都在老人算盤里,精打細(xì)算,用于兒女的成長教育,到各自成家,老兩口一天閑不住。在老人六十歲時,他還要下地種田,說每天往田里跑,成了他長年累月的習(xí)慣和方向,后經(jīng)兒媳多次阻攔,他才答應(yīng),只去田間地頭看莊稼,活動筋骨,伸腰,踢腿,鍛煉。趁兒媳沒看見,他又偷偷地下地忙起來,如他兒子心疼地責(zé)怪他,他又同孩子樣低頭不吭聲了。他的兒子每見老人這樣,更是心疼有加,每天陪其旁,不離步。
長壽老人記性也特好,每到節(jié)日,兒孫們都來拜訪他,有的調(diào)皮孫子想逗他,拿著老人的笛子來吹,吹到一半時故意吹錯,然后看著他們的爺爺,其時,被兒女們圍在中間的老人即刻停止說話,揮著雙手,嘴里不停的說:“吹錯了,拿來我吹給你們聽?!闭f完便迫不及待的拿過笛子放在嘴邊,嘴鼓得圓,臉憋得通紅,顯然在運(yùn)氣,隨后便聽到悠揚(yáng)和笛聲。如果其兒來阻止,他又滿臉嗔怪道:“憑啥不讓我吹,要把它吹完嘛!”聽得又是滿堂大笑,幾十年來,吹笛子一直是老人最喜歡的愛好。老人之所以健康長壽,離不開他開朗、活潑的性格,離不開他飲食有佳、鍛煉適宜的習(xí)慣,更離不開兒孫們對他形同孩子般的寵愛。
其實(shí),孝心的表達(dá)方式多種多樣,適當(dāng)?shù)陌牙先水?dāng)孩寵,既顯孝順,又益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