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李大釗《蒙古民族的解放運動》有關問題探究

        2014-02-12 14:26:17李繼華
        天津法學 2014年3期
        關鍵詞:丹增全集李大釗

        李繼華

        (濱州學院政法系,山東濱州256603)

        ·李大釗研究·

        李大釗《蒙古民族的解放運動》有關問題探究

        李繼華

        (濱州學院政法系,山東濱州256603)

        李大釗《蒙古民族的解放運動》一文,發(fā)表于《北京民國日報》,其發(fā)表時間卻常被注為1925年3月,甚至被注為1925年?!侗本┟駠請蟆烦鰣髢H13天(1925年3月5日至17日),李大釗在此文中又提到“孫中山先生遺留給我們的手寫國民政府《建國大綱》”,故此文的發(fā)表時間應在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逝世至3月17日該報被查封之間,或曰在3月15日前后。此文中提到的“耶邦丹藏”,應為雅布丹增,又被稱為巴丹增、B·丹增,時為蒙古人民革命黨領導人,來華訪問。

        李大釗;蒙古民族的解放運動;北京民國日報;耶邦丹藏;雅布丹增

        李大釗的《蒙古民族的解放運動》一文,闡明了蒙古民族解放運動與中國國民革命運動的關系和中國共產(chǎn)黨對蒙古民族解放運動的基本政策,是中共早期歷史上關于民族問題的重要文獻。對該文的內(nèi)容,有關論著介紹和引用甚多。但對它的文本研究和疏證,則注意較少,因而對其中的一些重要問題還不能做出必要的說明和注釋。拙著《新版〈李大釗全集〉疏證》曾對該文作了一些探究,既有進展,也還有欠缺[1]。最近,筆者又對此作了專題研究,進一步解決了一些關鍵問題,并形成此文,以供有關研究者批評指正。

        一、該文的發(fā)表時間探究

        該文發(fā)表于北京《民國日報》,許多李大釗著作編本對其發(fā)表時間卻只注“1925年3月”[2],甚至只注1925年[3]。中國李大釗研究會編注的《李大釗文集》注釋本和《李大釗全集》注釋本、修訂本,在題解中判斷該文“據(jù)內(nèi)容應寫于1925年3月下旬”,并做了一些分析,在該文的標題下和文末則仍然只注“1925年3月”[4]?!独畲筢撃曜V長編》將其確定為1925年3月“下旬”[5]。有的論著說該文發(fā)表于“1925年5月30日的《國民日報》”,卻未提供進一步的論證[6]。實際上,該文的確發(fā)表于北京《民國日報》,發(fā)表時間則在1925年3月12日至17日期間,或曰在3月15日左右。

        首先,《北京民國日報》是中國國民黨在北京發(fā)行的機關報,1925年3月5日創(chuàng)刊,社址在北京前門外香爐營四條2號,日出對開2張,內(nèi)容分評論、要聞、京外新聞、世界新聞、社會新聞、經(jīng)濟新聞、文藝思潮等,此外還設有《民意欄》特刊。總經(jīng)理黃昌谷,總編輯先后有邵元沖、鄒明初等。特邀吳稚暉、汪精衛(wèi)、李石曾、于右任、戴季陶、楊杏佛、易培基、張溥泉、徐季龍、周鯁生、顧孟余、高一涵、王世杰、燕樹棠、王星拱、魯迅、周作人等撰述論評。每月定價大洋8角,零售每份銅元8枚。創(chuàng)刊后優(yōu)待工人及學生,一律僅收紙費3角。日銷1萬份左右。創(chuàng)刊不久,由于在“民意欄”中刊登《喪權辱國的安福系》一文,于3月17日被北京警察廳以“侮辱國家元首臨時執(zhí)政段祺瑞”的罪名查封。編輯鄒德高(明初)被捕,僅出刊13天[7]。

        順便說一下,魯迅曾應社長邵元沖之約,在《北京民國日報》1925年3月5日至8日發(fā)表短篇小說《長明燈》[8]。據(jù)說李大釗讀完此文后興奮地說:“魯迅先生發(fā)表《長明燈》,這是他繼續(xù)《狂人日記》的精神,已經(jīng)挺身出來了!”[9]“我看這是他要‘滅神燈’,‘要放火’的表示,這是他在《狂人日記》中喊了‘救救孩子’之后緊接上去的戰(zhàn)斗號角”[10]。

        其次,在1925年3月19日《申報》第五版的“公電”欄中,載有“北京民國日報電”:“各報鑒:本報以措辭切直,已被朱深于嘯日派警察多人圍守報社,并以暴力封禁。特聞。北京民國日報嘯”?!皣[”,是18日的電報代碼。

        1925年3月19日的《晨報》也報道:“前晚(17日)外右一區(qū)警署電告民國日報社禁其出版,同時并阻止印刷局印刷。該社編輯即行電告孫行轅,請向內(nèi)務部交涉撤銷停止該報出版之令,而該報仍照常編印。昨晨八時忽有巡警至該報禁止發(fā)行,故該報昨日無報云。又政府對上海民國日報在四五日前即已在車站令行扣留,不許在京發(fā)賣”。

        據(jù)此,《北京民國日報》被封禁的日期應為1925年3月17—18日。

        (北京民國日報)辦好立案、登記手續(xù)后,于1925年3月5日創(chuàng)刊。每天發(fā)行一萬份左右……受到北京各界人士的歡迎。但時間不到半個月,于3月17日,也就是孫中山逝世后的第五天,即被段祺瑞政府查封了。3月17日晚,京師警察廳突令《北京民國日報》???。……第二天上午,……傳達要我去司法科談話?!粋€警官,一個書記員……拿出一張《北京民國日報》給我看,問:“這是你們辦的報紙嗎?”我答:“是的?!彼钢鴪蠹埳稀懊褚鈾凇崩锏囊黄恼抡f:“這是你們刊登的嗎?”我一看題目是《喪權辱國的安福系》,就說:“這是‘民意欄’的來稿,并非報紙的社論,文責由作者自負。我們報館為了發(fā)揚民意,所以刊登了。”這個警官又說:“文中涉及段執(zhí)政,而段執(zhí)政是現(xiàn)在的國家元首,不能這樣來侮辱?!蔽艺f:“是否涉及段執(zhí)政,以及是否侮辱,我們報館不能代作者負責。文中歷數(shù)事實,贊同召開國民會議,這是孫中山先生的主張,也是全國的民意,這并不犯罪。更不能做為停止出版報紙、查封報館、拘留逮捕總編輯的理由。這樣做豈不是摧殘輿論、壓迫人民、實行專制嗎?”警官無詞以對,就宣布說:“這是法律問題,我們警方不能解決,請你到地方法院好了。”于是……由武裝警察把我押送到地方法院看守所[11]。

        從這篇較為詳盡的回憶和相關報道中可以看出:《北京民國日報》于1925年3月17日晚被查封,主編鄒明初于3月17—18日開始被關押。該報的“公電”也于“嘯日”即3月18日發(fā)出。3月“17日”和“18日”兩種說法,應屬基本一致。

        既然《北京民國日報》的出版時間在1925年3月5日到17日之間,李大釗該文的發(fā)表時間也就只能在這一期間,不可能在3月“下旬”。

        最后,李大釗在該文中提到“孫中山先生遺留給我們的手寫國民政府《建國大綱》”和“中國國民黨謹遵中山先生民族主義的遺訓”,表明該文完稿和發(fā)表于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逝世之后。該文還講到:“本月六日,蘇聯(lián)大使照會北京執(zhí)政府,聲明已得蒙古當局之同意,先撤蒙古境內(nèi)的赤軍,希望中國與蒙古人民,藉和平的了解解決兩兄弟民族相互關系的問題”[12]。正是根據(jù)這些論述和相關史料,《李大釗文集》注釋本和《李大釗全集》注釋本、修訂本在該文題解中講到:“1925年3月6日,蘇聯(lián)駐華大使加拉罕照會北京政府外交部,謂1921年出兵蒙古,是為平定白匪?,F(xiàn)‘業(yè)得蒙古當局之同意,開始由外蒙撤兵,目前業(yè)已撤盡’,希望中國乘此機會,解決中蒙關系問題。接著,3月12日孫中山又在京逝世。故此文一為響應蘇聯(lián)的外交舉措;二為悼念孫中山逝世,宣傳其遺訓;三為客觀形勢需要,為北方黨的活動提供重要的理論指導”[13]。這種分析很有道理,據(jù)此完全可以把該文的發(fā)表時間限定在1925年3月12日之后??上У氖?,《李大釗文集》注釋本和《李大釗全集》注釋本、修訂本都沒有這樣做,而是仍然延續(xù)了“1925年3月”或“3月下旬”這一說法。

        綜上所述,李大釗此文的發(fā)表時間,可進一步限定在1925年3月12—17日期間,或曰3月15日前后。據(jù)此,“1925年3月”的說法過于籠統(tǒng),1925年3月“下旬”的推斷則根據(jù)不足。

        二、“耶邦丹藏”應為雅布丹增

        在《蒙古民族的解放運動》中,李大釗還講到:“去年中國國民黨在廣州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時,蒙古國民黨代表耶邦丹藏先生,特至廣東,以中國國民革命與蒙古民族解放的關系諸問題,與中山先生為同志的商榷”[14]。對這個“耶邦丹藏”,除了和李大釗此文相關的論著外,其他論著極少提及。即使提及,也基本上以李大釗所說為本,未見對此人的探究和介紹。在拙著《新版〈李大釗全集〉疏證》中,筆者曾認為“耶邦丹藏,應為恩克巴圖之誤”[15],現(xiàn)在看來也不準確。

        根據(jù)筆者最新檢索到的資料,耶邦丹藏,應為雅布丹增,或被譯為札蓬丹贊[16]、亞蓬·丹增[17]、巴丹尊[18]等。

        1923年12月27日,加拉罕在北京寫信給鮑羅廷說:“蒙古人民革命黨中央委員會主席雅布丹增準備動身,雖然他來不及按時拿到委任狀,但是您可以根據(jù)我的電報開一個證明,上面說明這個丹增確實是蒙古人民革命黨的主席,并要說明他沒有委任狀是因為他取道張家口前來北京時就沒有任何證件,是半合法的,他沒有攜帶任何委任狀和材料,還要說明,關于他的委任狀問題,有人從庫倫給我發(fā)來一份電報,其中談到他作為代表被派到廣州互通情況的。一旦翻譯問題解決,丹增就去上海。我用電話向您打聽過白云梯的情況。這是一個來自哈爾齊的蒙古人①,他好像不久前在廣州,還參加了廣州的國民黨會議。他在這里講述了改組工作情況,說他準備在1月15日前返回廣州參加國民黨的代表大會云云。遺憾的是李還沒有回來②,所以我不能在北京對他進行審查。但如果他所說的都是真的,那么他是丹增再好不過的陪同和譯員了。請您注意:丹增沒有被授權簽署任何協(xié)議或作出任何具體的保證和許諾。他的任務是一般地通報情況。他有權通報蒙古的情況、黨的工作和現(xiàn)狀,在談判時也許他會說蒙古人希望蒙古獨立。我建議您向?qū)O逸仙說明,他們有獨立的要求主要是因為中國的現(xiàn)狀是:如果他們加入中國的版圖,既不能為實現(xiàn)他們的民族愿望提供保證,也不能為他們提供秩序與安寧的保證。所以現(xiàn)在他們堅持獨立的立場,但是您可以設想,如果說中國有一個民主的、廉潔的國民政府,也許蒙古人會同意在某種自治的基礎上加入共和國的版圖。也許孫還會向丹增詢問在蒙古境內(nèi)或在庫侖組織國民黨軍隊向北京遠征的可能性,我在這里已告訴丹增,對這個問題他不要作任何回答”[19]。

        1924年1月25日,鮑羅廷給加拉罕的信中提及:關于國民黨一大的情況,我將寫一份詳細的報告,“不過我借丹增去上海的機會,捎去幾句話”?!拔抑蛔尩ぴ錾尤ミ@些片段的札記和印象,還有一份簡報和綱領”。這表明雅布丹增離開廣州的時間應在1月25日之后的幾天內(nèi)。同年2月16日,《鮑羅廷的札記和通報》中又提及:孫中山“向蒙古人(例如向蒙古黨主席丹增)聲明,國民黨將糾正滿洲人干出的各種不公正的事情,也就是說,國民黨將賦予少數(shù)民族以自決權”[20]。

        1月29日的廣州《民國日報》第三版,刊登了題為《外蒙首領傾向國民黨》的報道,內(nèi)稱:“外蒙獨立,業(yè)經(jīng)七年,與北京政府相抗,北京政府亦無如之何。聞有巴丹增氏,為外蒙民黨首領,素來崇信國民黨主義,以為國民黨主義,果能實現(xiàn),非特為救中華起死回生之良藥,抑且為世界之模范。故巴嘗謂于必要時外蒙古終須取消獨立,以全中華民國領土,而成亞洲大國。但此時北方軍閥,方肆其兇焰,摧殘民國,觀察情形,尚非取消獨立時機。而對于南方政府。則常表極端傾向,日望其統(tǒng)一之成功,唯以遠隔山河,道途間阻,巴氏引為莫大之憾。日前西藏國民黨代表烏勒吉、內(nèi)蒙代表白云梯遄赴廣州,出席國民黨大會,巴氏特請同行,并請抵廣州后,為之介紹,晉謁總理。以烏白二氏系巴舊友,而又為蒙邊國民黨之健者,前星期抵廣州,烏白二氏,遂偕巴同往大本營,晉謁孫總理,面陳外蒙一切情形。并力言外蒙為中華民國領土之一部,生存繁榮,有莫可或離之勢,今日獨立,殆迫于環(huán)境,不得已而出此一時之權宜,果國民黨此后不絕其奮斗,打倒萬惡之北方軍閥,由總理統(tǒng)一民國,則無論何時,吾儕愿會同烏白二君,謹率外蒙全體眾庶,取消獨立云云。陳述畢,總理大為嘉許。巴氏日昨公畢返蒙,特向?qū)O總理辭行”。由此來看,雅布丹增到達廣州的時間為1月29日(星期二)的“前星期”即1月14日(星期一)至20日(星期日)之間,離開廣州的時間則為1月27日的“日昨”,即1月26日前后。

        關于雅布丹增的生平,未檢索到詳盡介紹,只有一些片段的史料。

        國民黨一大開幕當天,孫中山舉行歡迎國民黨各省代表及蒙古代表的宴會,在演說詞中指出:“蒙古巴先生和國民黨各省代表諸君:今晚是本總理來歡迎諸君;本總理又來同諸君共同歡迎巴先生?!薄拔覀兘裢韥須g迎巴先生,巴先生是外蒙古人。……這次巴先生到廣東的來意,還是想蒙古再同中國聯(lián)合,造成一個大中華民國?!薄八砸T君來公祝巴先生一杯”[21]。參加這次大會的山東代表王盡美,在1924年6月間寫的《中俄攜手后的蒙古》中也講到:“我們還記得當國民黨改組的時候,有蒙古國民黨領袖巴先生不遠千里親到廣州,表示蒙古民族希望與中國國民黨攜手,來擔負改造中國的完全責任”[22]。這里說的“巴先生”,應該就是“巴丹增”,即B·丹增,亦即雅布丹增。

        對雅布丹增在廣州的活動,臺灣學者蔣永敬介紹說:民國十三年一月,中國國民黨在廣州舉行一全大會時,外蒙古人民革命黨特派巴丹增(B. Dantzen)來廣州。中山先生指派白云梯和伍朝樞接待,中山先生對于蒙古的自治寄予深切同情,同意白云梯在內(nèi)蒙古另行組織國民黨為中國國民黨之一環(huán)。外蒙代表表示支持,甚至還提到未來內(nèi)外蒙古的統(tǒng)一以及蒙古國民黨與蒙古人民革命黨合并的問題(吳相湘,民國百人傳,第四冊,頁一七O)。一月二十日晚,中山先生在廣州歡宴一全大會代表時,也歡宴巴丹增。在歡宴的致詞中,中山先生也提到外蒙古問題?!诙率巳仗嘏砂自铺菖c庫倫國民黨本部(外蒙古人民革命黨)洽辦黨務,與巴丹增到廣州來的目的“想聯(lián)合成一個大中華民國”,是很有關系的[23]。

        另有論著介紹說:外蒙古民黨首領巴丹增在西藏代表烏勒吉、內(nèi)蒙代表白云梯陪同下,前來廣州,出席國民黨大會。在烏、白二氏引介下,巴丹增到大本營會見孫中山,“力言外蒙為中華民國領土之一部,生存繁榮,有莫可或離之勢,今日獨立,殆迫于環(huán)境,不得已而出此一時之機宜;果國民黨此后不絕其奮斗,打倒萬惡之北方軍閥,由總理統(tǒng)一民國,則無論何時,吾儕愿會同烏、白二君,謹率外蒙全體眾庶,取消獨立”[24]。孫中山對巴丹增大為嘉許。巴氏在廣州期間,曾于20日出席孫中山的歡迎會,孫贊揚他“這次到廣東的來意,還是想蒙古再同中國聯(lián)合,造成一個大中華民國”[25]。2月3日,孫中山演講民族主義,重新提到:“這回我們國民黨在廣州開大會,蒙古派得有代表來,是看我們南方政府對外的主張是否仍用帝國主義(按指大漢族主義——引者)。他們代表到了之后,看見我們大會中所定的政綱是扶持弱小民族,毫無帝國主義的意思,他們便很贊成,主張大家聯(lián)絡起來,成一個東方的大國”[26]。

        李吉奎在《出席國民黨一大之外蒙古巴代表其人其事》中,對“巴代表不是恩克巴圖”、“巴丹增系何方人氏?”“加拉罕為何向廣州派送這位外蒙代表?”等問題做了比較深入細致的探究和質(zhì)疑。但由于資料所限,該文對巴丹增的生平仍無詳細介紹;對巴丹增(B·丹增)和A·丹增、S·丹增的區(qū)別和相互關系,對李大釗提及的“耶邦丹藏”應即雅布丹增,還未注意到[27]。

        日本學者二木博史所著《蒙古的歷史與文化蒙古學論集》一書,對巴丹增的有關情況作了較多的介紹。其中講到:“丹巴道爾吉早在1922年就曾擔任過黨的主席,可是,不久他將這一職權委托給了B·丹增(即所謂的雅布丹增、日本丹增,漢文亦寫作巴丹增)”。在對此句話加的注釋中則說:“丹增從1923年末至1924年春曾訪問過北京、廣州,會見了馮玉祥、孫中山等。某些著述中的有關丹巴道爾吉于1924初會見過孫中山的說法有誤”[28]。

        《蒙古的歷史與文化蒙古學論集》一書還介紹說:蒙古人民革命黨“第3次代表大會是在業(yè)已確立改稱人民共和國這一方針之后的1924年8月舉行的。當時雖然由B·丹增擔任黨的主席,但黨的中央委員會的報告卻由丹巴道爾吉所作。會議主要是由丹巴道爾吉、仁欽諾、札姆察朗諾等主持。B·丹增和總理策仁道爾基在此次會議上極少發(fā)言”。丹巴道爾吉“在黨的第3次代表大會上(1924年8~9月)再度當選為主席”[29],B·丹增則改任蒙古駐蘇聯(lián)大使。

        1924年,蒙古外交部在給蒙古駐蘇聯(lián)新任大使B·丹增的指示中交給他這樣一項任務:“您在莫斯科市任職期間要和外國的大使們、代表們結(jié)識,通過宴請等方式以示友好。與此同時,您要親自結(jié)識德國大使,詳細了解他們國家的政治狀況以及他們?nèi)绾慰创晒?。您還要結(jié)識一些出版過有關蒙古書籍的(德國)學者,了解他們的想法,并應該把他們編寫的書籍帶回來”[30]。

        《中蘇歷史懸案的終結(jié)》一書中介紹說:“雅布是蒙古語‘日本’的音譯,因B丹增早年游歷日本,得日本丹增綽號”[31]。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翻譯的《共產(chǎn)國際、聯(lián)共(布)與中國革命檔案資料叢書》第4卷(《聯(lián)共(布)、共產(chǎn)國際與中國國民革命運動》(1926—1927)下)的“人名索引”中講到:“雅布丹增(1875—1932)——1922至1923年任蒙古人民黨中央委員會副主席。1923至1924年任主席。1924至1925年任蒙古人民共和國駐蘇聯(lián)全權代表。后從事經(jīng)濟工作。遭非法鎮(zhèn)壓,死于審訊期間”[32]。這個介紹雖然不夠詳盡,還算較為完整。

        綜上所述,有關論著對雅布丹增(B·丹增、巴丹增)的生平經(jīng)歷介紹得還不夠詳盡,但從現(xiàn)在所能見到的資料來看,這個雅布丹增,可以肯定就是李大釗所提及的“耶邦丹藏”。

        在二木博史著《蒙古的歷史與文化蒙古學論集》中,除了B·丹增外,還提及A·丹增和S·丹增。根據(jù)該書的介紹:A·丹增曾出席1921年初的遠東人民代表大會,在1923年間曾任蒙古人民黨的總書記、主席團委員,S·丹增(1884—1924)曾被選為蒙古人民革命黨的“書記”、“蒙古代表團團長”,參與過《蒙古真理》報的編輯出版發(fā)行,1923年前后除為蒙古人民革命黨的主席團委員外,還曾任蒙古共和國的全軍司令官和副總理。1924年在蒙古人民革命黨的內(nèi)部斗爭中失敗,被判處死刑[33]。

        S·丹增,又被稱為索·丹增,1921年3月至1924年被害前,擔任蒙古人民黨(蒙古人民革命黨的前身)中央委員會主席,政府財政部長,全軍總司令。在蒙古走什么道路、對外政策等問題上與喬巴山一派之間存有嚴重分歧。1924年8月蒙古人民黨第三次代表大會舉行期間,喬巴山等人發(fā)動突然襲擊,于8月26日深夜將丹增等許多重要官員逮捕,并迅速處決[34]。

        對這三個“丹增”的生平和相互關系,有關論著講得還不夠清楚,至少提示了今天的人們注意他們各自的存在。

        最后,順便說一下,《蒙古民族的解放運動》一文中提及的“思琴”[35],應為恩琴[36]。對此,在《李大釗全集》中亦應加注說明。這種差誤,是由于李大釗的筆誤,還是出自報刊發(fā)表或其后的李大釗著作收錄,也應進一步查證。

        綜上所述,李大釗發(fā)表于《北京民國日報》的《蒙古民族的解放運動》一文,其發(fā)表時間應在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逝世至3月17日該報被查封之間,或曰在3月15日前后。此文中提到的“耶邦丹藏”,應為雅布丹增,又被稱為巴丹增、B·丹增。有關的李大釗著作編本,對該文的發(fā)表時間只注到“月”,甚至只注到“年”,對李大釗提及的“耶邦丹藏”這一人物長期不做探究,真是令人遺憾。

        注釋:

        ①白云梯(1894—1980),蒙古族,內(nèi)蒙古昭烏達盟克喀喇旗人。

        ②李,應指李大釗。李大釗于1923年12月15日左右從廣州回到北京。12月23日和30日在天津?qū)W術講演會和直隸法政專門學校十八周年紀念會上發(fā)表講演。此處說“李還沒有回來”,應指李大釗從天津還沒有回到北京。

        [1]李繼華.新版《李大釗全集》疏證[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469—471.

        [2]中國李大釗研究會.李大釗全集(注釋本,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7,49.朱文通等.李大釗全集(第四卷)[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577.姚維斗,楊芹.李大釗遺文補編[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9.50,52.中共北京市委黨史研究室.李大釗文集(續(xù))[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71,73.

        [3]中共中央統(tǒng)戰(zhàn)部.民族問題文獻匯編(1921.7-1949.9)[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69.郝維民等.內(nèi)蒙古通史綱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85.

        [4]中國李大釗研究會.李大釗文集(注釋本,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0,42,401.中國李大釗研究會.李大釗全集(注釋本,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7,49,483.中國李大釗研究會.李大釗全集(修訂本,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57,59.

        [5]朱文通等.李大釗年譜長編[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535—536.

        [6]趙雅琴,田正慧.第一次國共合作推動了少數(shù)民族革命斗爭[J].中央民族學院學報,1985,(2).

        [7]方漢奇.中國新聞事業(yè)編年史(中)[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1014—1015.

        [8]朱正.魯迅論集[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187.

        [9]魯迅博物館魯迅研究室編.魯迅年譜(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178—179.

        [10]韓一德,王樹棣.李大釗研究論文集[M].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84.330—331.

        [11]中共北京市委黨史研究室.北京革命史回憶錄(第一輯)[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1.254—258.

        [12]中國李大釗研究會.李大釗全集(注釋本,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7.48.

        [13]中國李大釗研究會.李大釗文集(注釋本,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01.中國李大釗研究會.李大釗全集(注釋本,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83.中國李大釗研究會.李大釗全集(修訂本,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59.

        [14]中國李大釗研究會.李大釗全集(注釋本,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8.中國李大釗研究會.李大釗全集(修訂本,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58.

        [15]李繼華.新版《李大釗全集》疏證[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469—470.

        [16]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蘇聯(lián)、共產(chǎn)國際與中國革命的關系新探[M].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95.260.

        [17]李玉貞.聯(lián)共、共產(chǎn)國際與中國(1920—1925)(第1卷)[M].臺北: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316.

        [18]民國日報[N].1924-01-31.

        [19]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聯(lián)共(布)共產(chǎn)國際與中國國民革命運動1920-1925(第1卷)[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7.389—390.433.

        [20]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聯(lián)共(布)共產(chǎn)國際與中國國民革命運動1920-1925(第1卷)[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7.404.405.433.

        [21]孫中山全集(第九卷)[M].北京:中華書局, 1986.104.107.

        [22]濟南師范學校.王盡美遺著與研究文集[M].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9.53—54.

        [23]孫中山先生與近代中國學術討論集編輯委員會.孫中山先生與近代中國學術討論集(第3冊國民革命與對外關系史)[M].臺灣:孫中山先生與近代中國學術討論集編輯委員會,1985.200—201.

        [24]李吉奎.孫中山的生平及其事業(yè)[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1.223—224.

        [25]孫中山全集(第九卷)[M].北京:中華書局,1986.200.

        [26]民國日報[N].1924-01-28.

        [27]林家有.孫中山研究[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2008.202—212.李吉奎.龍?zhí)飳W思瑣言[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11.56—66.

        [28](日)二木博史.蒙古的歷史與文化蒙古學論集[M].呼和浩特:內(nèi)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219.220.233.

        [29](日)二木博史.蒙古的歷史與文化蒙古學論集[M].呼和浩特:內(nèi)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220.

        [30]陳崗龍,額爾敦哈達.奶茶與咖啡東西方文化對話語境下的蒙古文學與比較文學[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108—109.

        [31]徐曰彪.中蘇歷史懸案的終結(jié)[M].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10.108—109.

        [32]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聯(lián)共(布)、共產(chǎn)國際與中國國民革命運動1926-1927(下)[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8.571.

        [33](日)二木博史.蒙古的歷史與文化蒙古學論集[M].呼和浩特:內(nèi)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163.164.130.147. 210—211.154.207.161.193.164.165.167.132.163.

        [34]史習成.蒙古國現(xiàn)代文學[M].北京:昆侖出版社, 2001.92.

        [35]中國李大釗研究會.李大釗全集(注釋本,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7.中國李大釗研究會.李大釗全集(修訂本,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57.

        [36]李玉貞譯.聯(lián)共、共產(chǎn)國際與中國(1920—1925)(第一卷)[M].臺灣:東大圖書公司,1996.652.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沙俄侵華史(第4卷,下)[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278—281.

        Probing into Questions about Li Dazhao's Mongolia National Liberation Movement

        LI Ji-hua
        (Department of Politic Science and Law of Binzhou University,Binzhou Shandong 256603,China)

        Li Dazhao's Mongolia National Liberation Movement was published in Beijing Republic Daily.But its publishing time was only noted in March 1925,even only in 1925.Beijing Republic Daily has been published only for 13 days(March 5,1925 to 17).In this article Li Dazhao also mentioned"Mr.Sun Zhongshan bequeathed to us handwritten Outline of National Government".So the publishing time of this article was between the death of Sun Zhongshan in March 12,1925 and the date of Beijing Republic Daily being closed in March 17,1925 or before and after March 15th.In this article"Lian Bang Dan Zang"was mentioned,which should be the"Ya Bu Dan Zeng",alsoknown as"Ba Dan Zeng","B.Dan Zeng".

        li dazhao;mongolia national liberation movement;beijing republic daily;lian bang dan zang;ya bu dan zeng

        D2-0

        A

        1674-828X(2014)03-0107-06

        (責任編輯:張穎)

        2014-04-07

        李繼華,男,濱州學院政法系教授,主要從事中共黨史人物研究。

        猜你喜歡
        丹增全集李大釗
        嚴復全集
        李大釗《青春》
        金橋(2022年9期)2022-09-20 05:51:36
        與李大釗一起就義的路友于烈士
        文史春秋(2022年3期)2022-06-15 01:48:48
        李大釗
        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1-13 08:56:04
        青藏公路上的等待
        中共早期領導人李大釗英勇就義前后
        文史春秋(2019年11期)2020-01-15 00:44:30
        青藏公路上的等待
        青藏公路上的等待
        青藏公路上的等待
        潤·文摘(2018年10期)2018-05-14 09:01:44
        上海人民出版社 章太炎全集
        藝術評論(2017年12期)2017-03-25 13:47:30
        调教在线播放黄|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三区| 爆操丝袜美女在线观看| 夜夜躁狠狠躁日日躁视频| 国产精品丝袜久久久久久不卡| 美女黄18以下禁止观看| 激情五月婷婷久久综合| 亚洲av极品尤物不卡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18p| 男女做爰高清免费视频网站| 亚洲精品黑牛一区二区三区| 乱人伦中文字幕在线不卡网站|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69堂| 91九色熟女潮喷露脸合集| 18禁止看的免费污网站|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日韩6页| 国产精品99久久久精品免费观看| 日韩av一区在线播放| 少妇高潮精品在线观看| 日本久久久久亚洲中字幕| 国产99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日本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大片|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播下| 青青草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八戒网站免费观看视频| 精品人妻av区乱码| 国产自拍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放he| 狠狠干视频网站| 日本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日韩一区二区超清视频| 免费av在线视频播放| 青青草在线免费视频播放| 中文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 熟妇无码AV| 日韩人妻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97cp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一本无码av中文出轨人妻| 中文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