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勇
在一則寓言故事中,熟透的木瓜“咕咚”一聲掉進湖里,結(jié)果動物們以訛傳訛,變成“咕咚來了”的驚恐。這個故事想必很多人都熟悉。最近在成都、廣州等地,“砍人”傳言引發(fā)的“咕咚效應”,同樣很是值得深思。
有心理學者分析,一個傳言唬得不少人撒腿就跑,這種行為屬于集體無意識恐慌蔓延??只诺谋澈螅墙箲]與不安。越是面對負面情緒和消極心態(tài)的風浪,越需要有關部門保持定力、鎮(zhèn)靜施策。不實傳言“遇真即化”,密織公共安全防護網(wǎng),用事實擊碎傳言;迅速提供權威信息這顆“定心丸”,用真相跑贏謠言,就能有力遏制“咕咚效應”蔓延。在成都,“街上砍人”的網(wǎng)帖出現(xiàn)半個小時內(nèi),當?shù)毓膊块T就用官微辟謠,使公眾情緒逐漸平復。
另一方面,謠言之下的“跟風跑”現(xiàn)象也不容忽視。三人成虎,一旦沒有冷靜的思考、缺乏理性的判斷,就難免被傳言裹挾。邪不勝正,假不成真,最可怕的是自亂陣腳。不要聽風就是雨,把得住方向、守得住底線,我們的社會才會有足夠的定力,才不會有“咕咚來了”的恐慌。同時,對那些故意制造謠言的人也要堅決打擊。
(摘自《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