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亞:每天都吃英吉拉
文/ 自駕房車環(huán)游澳洲及生活
在埃塞俄比亞的10天,我痩了。原因就是每天都吃同樣的飯菜--英吉拉。
英吉拉是個什么樣的東西呢?在我看起來就像一塊臟兮兮的抹布,初吃起來呢,酸不溜秋的,覺得像是放壞了。第一次吃的時候只好奇地嘗了一小口,便笑笑放棄了,只啃些專門為我配的干面包。可是每餐看見導游和司機吃起來津津有味的樣子,我于是也再嘗試一下,漸漸地習慣起來。從剛到時候只啃咬一口,到走之前也可以吃下半張餅作主食了。也許跟北京人喝豆汁吃麻豆腐有點類似吧,需要時間去適應。同樣類似的是發(fā)酵出來的酸味。
英吉拉可以以各種形式上來,有時卷著有時鋪著。但吃法是一樣的,撕一小塊餅,把肉或菜卷抓卷進去,塞到嘴里即可。我很快發(fā)現(xiàn)了這種菜式的好處,就是說餐具只需要一個大盤子,什么刀叉筷子勺之類的都是浮云,一只手足夠。我去吃的地方還都算當?shù)乇容^有檔次的,用好看點的盤子盛起來,要是在家,一般就是一大家子人共用一個超級大的盤子,吃完都不用刷碗嘛,對于我這個痛恨刷鍋洗碗的人來說簡直是一大福音。
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5c5286110100sa63.html
坦桑尼亞:不要錢的蝗蟲和白蟻
文/ 維多利亞
說起坦桑尼亞美食,我首先要推薦海鮮。坦桑尼亞瀕臨印度洋,是非洲海岸線最長的國家,海產(chǎn)品相當豐富,龍蝦、螃蟹、石斑魚、魷魚等應有盡有。但是,這還不是我要推薦的理由,更主要的是這里的海鮮便宜得嚇煞人,一斤左右的螃蟹約合人民幣3元,石斑魚20元搞定,大蝦每公斤不到100元……達雷斯的海鮮市場里,摩肩擦踵的大主顧基本上都是黃皮膚的亞洲人,小販們高聲用中國話叫賣:“螃蟹,都是母的……石斑魚,便宜給你……大蝦活的……”
除了海鮮還有湖鮮,坦桑尼亞北部的維多利亞湖盛產(chǎn)鱸魚、羅非魚等二百多種魚類,其中所產(chǎn)的尼羅河鱸魚由于富含對心腦血管有利的不飽和脂肪酸而倍受歡迎,產(chǎn)量的80%出口歐盟,為環(huán)湖國家每年創(chuàng)匯4億美元。鱸魚的價格在當?shù)刂缓蛧鴥?nèi)的鯉魚、草魚相當,羅非魚連國內(nèi)胖頭魚的價格也賣不上,真是便宜。
還有不要錢的呢!每年雨季來臨的11月份的夜晚,大量的蝗蟲、白蟻就會到燈火通明處聚集交配,只要花點時間,一會就抓個盆溢缽滿,簡單一收拾,用油一炸,香啊!蝗蟲味如小蝦,白蟻則滿口異香,真是“誰吃誰知道啊”。
博客地址:http://mwzf.blog.163.com/blog/static/19510013620118279358314/
埃及:“大餃子”里包干果
文/ cappuccino
埃及菜以燒烤煮拌為主,多用鹽、胡椒、辣椒、咖喱粉、孜然、檸檬汁和番茄醬調(diào)味,口感偏重。
在埃及,不同的宗教節(jié)日里有不同的節(jié)日食品,如齋月里要吃燜蠶豆和甜點;開齋節(jié)要吃魚干和撒糖的點心;聞風節(jié)吃咸魚、大蔥和蔥頭;宰牲節(jié)要吃烤羊肉和油烙面餅。
埃及的食品制作帶有濃郁的北非色彩和阿拉伯風情。一種在面粉中添加蜂蜜、維生素、調(diào)味料的機制發(fā)酵面餅,備受各階層人士歡迎,政府對其也給予補貼,售價低于面粉。
當?shù)卮竺纵^少,要實行定量分配。埃及人還特別喜歡吃甜食,這些美味食品不僅是齋日必備,而且平時朋友聚餐請客時也必不可少。其中最著名的是“庫納法”。其做法是把白面調(diào)成糊狀,把大盤子或平底鍋上放好奶油,然后放在火上;再把調(diào)好的面糊放在漏勺里,均勻搖晃,震動勺把,使面糊從勺孔中下落成細絲,落在加熱的平底鍋上,將面絲煎至微脆,就制成了“庫納法”。
齋月里受歡迎的另一種甜食叫“蓋塔伊夫”,這是類似我國餃子的食品,不同的是它的個兒大,3倍于我國的餃子,而且“餃子餡”是由葡萄干等干果制成的,包好之后不蒸不煮而是下油鍋炸。
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b03b260100ad3s.html
印尼:芭東牛肉熱情如火
文/ 黃凡
提起印尼美食,我的鼻子就聞到了咖喱和椰汁的香味。雖然在許多餐廳都能吃到印尼風味,但像林叔這家餐廳,讓許多印尼華僑慕名而來的還不多見。林叔本身是印尼華僑,餐廳主理是來自印尼的陳女士,主廚來自印尼萬隆,做的是地道的印尼美食。
這家店的芭東牛肉的香艷在于火紅的賣相,讓人忍不住垂涎。這道芭東牛肉僅調(diào)料就用了近10種:印尼青桔子(這是一種有檸檬清香的青桔子)、香葉、香茅、桔子葉、南姜、洋蔥、辣椒、咖喱等。先將洋蔥和咖喱爆香后,將牛肉和各種香料放入爆炒,再倒入椰醬將牛肉煮至軟熟。上盤的芭東牛肉因為辣椒醬的緣故熱情如火,入口仍然保持一樣的熱情火辣,而牛肉很嫩,多種香料糅合在牛肉之中形成獨有的香味。如果要求按照印尼當?shù)氐男晾背潭茸?,那種火辣更爽。
另一道特別的牛肉大餐是“牛肉格卜”。先將大塊的牛肉煮熟后,切成厚片,然后用刀背輕輕將牛肉片打松散。接著將打松散了的牛肉和香葉、蔥、芫荽粒、沙姜等原料一起下鍋煮,直至整塊牛肉充分入味。將入味的牛肉撈起來后,還要放到平底鍋雙面煎至微焦,才上碟。上碟后灑上一些炸洋蔥片,就是一道香氣襲人的“牛肉格卜”了?!芭H飧癫贰庇悬c像牛肉干,但又比牛肉干要香軟一些。
博客地址:http://news.xinhuanet.com/food/2007-01/04/content_4933975.htm
古巴:“混血”混出美食
文/ 異域的豐收
幾個世紀以來,古巴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烹飪和甜食制作方法。正如古巴著名詩人尼古拉斯·紀廉所寫:“混血、混血,一切都被同化……”色、香、味俱全的古巴烹飪和甜食像古巴民族的形成一樣,可謂集諸民族之大成而又獨具自己的特色。
古巴人烹飪出各色各樣的菜肴,擺在大理石餐桌、雪松木餐桌抑或水晶餐桌上,看上去令人胃口倍增;誘人的香味、鮮嫩艷麗的色彩、名貴的佐料,一道道蔬菜和腌肉都是美味佳肴。
西班牙伊比利亞的小鍋湯,非洲的佐料與冷拌莧菜、馬齒莧、糖蘿卜,中國美味的糖醋魚、肉、糯米食品和種植在郊外菜園里品種繁多的大量蔬菜……都成為了古巴美食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阿希亞科湯菜則是古巴美食的象征。
博客地址:http://travel.sina.com.cn/guba-gaishu-lvyou/
愛沙尼亞:土豆當主食
文/ 阿茲貓
“愛沙尼亞的特色美食是什么呢?”這是貪吃的貓經(jīng)常思考的問題。由于歷史的原因,愛沙尼亞的日常飲食非常接近德國。
到了那里以后,發(fā)現(xiàn)果然有著德國菜肴的風味,肉類、面包和土豆比較普遍,不過愛沙尼亞最常見的是黑面包,味道很好,是貓貓每餐的主食。而德國是一個“大塊吃肉,大口喝酒”的民族,豬牛雞肉的消耗都很大,愛沙尼亞的菜譜上也以這些為主,記得第一頓餐是在連鎖餐廳“Lido”解決的,以自助為主。
因為靠海,海鮮自然也是愛沙尼亞人的桌上客,比如腌鯡魚、鰻魚、波羅的海酸汁魚、烤魚……配的主食通常是馬鈴薯,烹調(diào)的花樣千變?nèi)f化,除了炸薯條外,還有水煮馬鈴薯、烤馬鈴薯、馬鈴薯泥以及炸馬鈴薯餅。貓貓最愛的當然是炸薯條了,土豆非常新鮮。而超市里一年四季都賣土豆,生土豆都是干干凈凈的,用密封的紙口袋包裝,上面打印著保鮮期。
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396c770100n2o9.html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