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婧 王惠
以財務報告為目的的無形資產評估新探
——基于層次分析法的研究
金婧 王惠
為了沖破目前對以財務報告為目的的無形資產評估的局限性研究,突破以財務報告為目的的無形資產評估難點問題,重點對收益法進行了研究,基于層次分析法提出對預期收益額的調整思路,為財務報告為目的的無形資產評估提供了一個有效的參考。
無形資產評估;層次分析法;預期收益額
在當今復雜多變的經濟形勢面前,企業(yè)合并已經成為企業(yè)快速占領市場、把企業(yè)做大做強的重要途徑。在我國,非同一控制下企業(yè)合并的經濟業(yè)務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確定合并對價分攤。具體來說將無形資產區(qū)分為可辨認無形資產與不可辨認的商譽,兩者此消彼長。由于這兩者在以后年度的后續(xù)會計處理存在很大的差異(可辨認無形資產在后續(xù)處理時需要進行攤銷,而商譽不進行攤銷,每年采用減值測試的方式進行后續(xù)計量),這樣會對以后年度的資產、負債、以及利潤等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其初始價值的確定特別關鍵,有可能直接影響以后年度提供會計信息的質量。
同時,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fā)展,出現了一些新興的無形資產,如客戶關系、期權價值、銀行信貸違約率、網絡域名等,這些無形資產可能未在賬面上完整反映,對于這些復雜無形資產公允價值的確定,就必須借助資產評估中的估值模型,這樣才能保證公允價值的確定更加科學、更加精確,其評估結論也更經得起市場的檢驗。同時,以此為參考編制的企業(yè)財務報告才能夠更加真實、客觀的反映會計要素的信息。
2006年12月頒布的新企業(yè)會計準則重新強調了公允價值,將它不同程度地運用在19個具體會計準則中,這樣以公允價值為紐帶,資產評估與會計報告就成功地聯系在了一起。
2007年,我國在參照國際會計準則、國際資產評估準則以及我國《資產評估準則——基本準則》的基礎上,制定了《以財務報告為目的資產評估指南》。《指南》中的第二條指出:“本指南所稱以財務報告為目的的評估,是指注冊資產評估師基于企業(yè)會計準則或相關會計核算、披露要求、運用評估技術、對財務報告中各類資產和負債的公允價值或特定價值進行分析、估算并發(fā)表專業(yè)意見的行為和過程?!辟Y產評估作為一種中介行業(yè)為企業(yè)會計要素的計量服務,對企業(yè)財務報告中的資產和負債的價值進行鑒定。
在以財務報告為目的無形資產評估中,成本法和市場法的具體應用是比較簡單的,本文主要分析收益法在評估中的難點問題。收益法對資產公允價值進行評估的數學公式可表示為:
式中:Ri表示被評估無形資產未來第i年的預期收益額;
i表示收益期限序號;
r表示折現率;
n表示預期收益期限。
預期收益額是收益法評估無形資產時一個至關重要的參數指標,以財務報告為目標的無形資產預期收益額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確定評估價值時應該綜合考慮所有影響因素,但是在實務中資產評估師常忽略了一些看似不重要但實則產生重大影響的因素,概括起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評估目的的特殊性對預期收益額的影響。傳統(tǒng)的無形資產的評估依據主要為資產評估準則和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而以財務報告為目的的無形資產評估,,在遵循傳統(tǒng)依據的基礎上,還要參照相關會計準則的規(guī)定,以滿足會計信息的需要。其中《企業(yè)會計準則》提出的會計信息質量的要求就對無形資產預期收益額的評估有較大的影響。因此,在確定預期收益額時,應滿足實質重于形式的會計信息質量要求,對偏離實際的預期收益額進行調整,使其真實客觀地反映會計信息。
其二,無形資產自身的特殊性也對預期收益額產生較大的影響。一方面,無形資產的技術生命周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該項無形資產的更替。因而,在對無形資產價值進行評估時,應結合該無形資產所處的階段對收益額做出一定程度的調整。
此外,無形資產的市場供求關系也是評估過程中被忽略的一個重要因素。價值是由其給使用者帶來的效用決定的,所以在評估的實踐中并不是科技價值高、技術含量高,其資產價值就一定高。
基于上面的分析,在以財務報告為目的無形資產評估時,預期收益額是需要經過修正的,把偏離實際的收益額修正為客觀的收益額。在這里需要定義一個修正系數,通過修正系數,把收益額調整為綜合了主要影響因素后的客觀收益額。修正系數的數學定義為:
C=Пni=1(1±wi),其中,n表示共有n個因素會影響預期收益額;wi表示第i個影響因素對預期收益額影響的權重,且w1+w2+……+wn=1;根據因素的帶來的正負影響,相應的取+或者-。
顯然最終客觀預期收益額P0就可以通過P*C得到。這種方法的難點就在于預期收益額影響權重wi的確定,對此,可借鑒層次分析法分中確定準則層因素對目標層因素的相對權重的思想,得到我們需要的預期收益額影響權重的相對大小。層次分析法確定準則層因素的相對權重的步驟為:
(1)根據實際情況建立層次結構模型,模型分為三個層級,即目標層、準則層和方案層。同一層次的因素既對上層因素有影響,又支配下層因素,如圖所示:
(2)根據準則層構造判斷矩陣A,A中的元素aij表示準則層因素 i與因素j對上目標層因素的重要性之比,且。對于矩陣A中的元素aij的取值,Saaty等建議引用數字1至9及其倒數作為標度(如表1)。
表1.aij的取值說明表
(3)計算判斷矩陣A的特征值與特征向量,其中令λmax為A的最大特征值,W為對應于λmax的單位特征向量,那么W的各個分向量就是準則層元素對于目標層元素的相對權重。
(4)由于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往往具有片面性,因此憑借經驗構造判斷矩陣,并在此基礎上計算出來的相對權重,可能與實際并不完全一致。所以在對一個判斷矩陣進行層次單排序后,還需要對其進行一致性檢驗,一致性指標(n為上述判斷矩陣的階數)。當CI=0時,為完全一致,CI值越大,判斷矩陣的一致性越差?,F實中,一般只要CI≤0.1,判斷矩陣的一致性就可以接受。
經過以上的步驟,就可以得出準則層對目標層,這兩個層級之間的的影響程度的大小,筆者認為這樣的模型完全可以用來解決上文提到的四類影響因素對預期收益額影響權重wi的確定。
近些年來,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fā)展,AHP軟件應運而生,使用該軟件能避免繁雜的模型計算,大幅提高工作效率,使人們更容易獲得層次分析法的各個步驟的計算結果。下文將詳細論述層次分析法在財務報告為目的的無形資產評估預期收益額調整中的具體運用步驟,由AHP軟件能夠自動生成各個判斷矩陣并計算一致性,所以本文目的在于介紹收益額調整的過程,其中具體數據沒有實際參考意義。此外,文中探討的均為各影響因素對預期收益額的正影響,負影響同理可得,文中不再做特別說明。
首先,基于前文的分析構造目標層與準則層,其中目標層為預期收益額,準則層分別為推廣宣傳力度;評估人員謹慎性;技術生命周期;和客觀經濟環(huán)境??杀硎緸橄聢D:
其次,構造成對判斷矩陣A。比如第一行第三列a13表示相對于目標層預期收益額以及加大推廣宣傳力度與在市場供求關系中為優(yōu)勢方的重要性之比;第一行第二列a12表示相對于預期收益額以及加大推廣宣傳力度與該項無形資產處在成長期或者成熟期的重要性之比。具體的數值則需要資產評估師加以判斷,如果評估師認為在加大推廣宣傳力度和市場供求關系中為優(yōu)勢方兩個因素中,后者比前者明顯重要,再根據表1中的數值含義,a13就可取值5或者6。a12取者,表示對于目標層來說,加大推廣宣傳力度比無形資產處在成長期或者成熟期略顯不重要。以此類推可以得到其他的數值。
將矩陣A的每一個元素取值輸入到AHP軟件中,系統(tǒng)就會自動計算出該矩陣最大特征值λmax以及與其對應的單位特征向量W。
同時,系統(tǒng)還會對上述判斷矩陣進行一致性檢驗,如果CI≤0.1,那么W的各個分量就依次是推廣宣傳力度、技術生命周期、市場供求關系以及客觀經濟環(huán)境對預期收益額的影響程度的權重。如果CI>0.1,評估師就需要重新調整矩陣中的數值,重新計算特征值、特征向量并進行一致性檢驗,直到CI≤0.1。
至此,就求得了預期收益額的修正系數:
C=∏ni=1(1±wi)
最后,綜合未來現金凈流量的數值P和預期收益額的修正系數C,就可以得到最終的以財務報告為目的的無形資產客觀預期收益額P0=P*C=P*∏ni=1(1±wi)。
[1]余炳文,王梅婷.以財務報告為目的的特許經營權評估探析[J],財會學習,2013.10.
[2]李小明.議以財務報告為目的的資產評估[J],當代經濟,2013.1.
[3]楊凱.以財務報告為目標的資產評估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3.3.
[4]尹賢平.基于層次分析法的中小企業(yè)財務風險評價探討[D],江西財經大學,2012.6.
[5]鄧雪、李家銘.層次分析法權重計算方法分析及其應用研究[J],數學的實踐與認識,2012.4.
(作者單位:長安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