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思
紅軍的故鄉(xiāng)將軍的搖籃
□成思
美麗山城——梅山鎮(zhèn)一角
當你乘車沿著崎嶇的山路進入大別山腹地的安徽省金寨縣城——梅山鎮(zhèn),首先眏入你眼簾的就是鎮(zhèn)北青翠的山崗上那聳立入云的革命烈士紀念塔,塔頂紅五星下,開國元帥劉伯承題寫的“燎原星火”四個金色大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昭示著我的故鄉(xiāng)是一片紅色的土地。
那松柏掩眏的紀念塔,記載著金寨人民英雄的業(yè)績,在整個土地革命時期,金寨境內(nèi)先后組建了11支主力紅軍隊伍,是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四方面軍的主要發(fā)源地。在烽火連天的戰(zhàn)爭歲月,全縣有十多萬優(yōu)秀兒女投身革命參加紅軍,多數(shù)為國捐軀,解放后有10618人被追認為革命烈士,占安徽省革命烈士總數(shù)的五分之一。他們的英靈呼喚著華夏的崛起,他們的精神感召著祖國億萬人民。
這片紅色的土地為共和國培育出洪學智、皮定均等59位開國將軍,200多名省、軍級以上高級領(lǐng)導干部,12名歷屆中共中央委員,在全國各地工作和休息的紅軍老首長達700多人,是全國著名的“將軍縣”,被譽為“紅軍的故鄉(xiāng),將軍的搖籃”。
這片紅色的土地,近年來成為紅色旅游的勝地。這里除有劉伯承元帥題名的“燎原星火”革命烈士紀念塔外,還有鄧小平題名的“金寨縣革命博物館”,有江澤民題名的“金寨縣烈士紀念館”,館內(nèi)陳列有金寨革命史、烈士事跡和59位金寨籍共和國將軍的業(yè)績。有洪學智上將題名的“金寨縣紅軍紀念堂”。金寨烈士陵園被國務院批準為“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被團中央確定為“全國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縣有285處革命遺址,有8處革命歷史陳列室。
一任任國家領(lǐng)導人,惦念革命老區(qū),心系紅土地。鄧小平、劉伯承、胡耀邦、楊尚昆等黨和國家領(lǐng)導人都先后來到這里視察,傾注深深的關(guān)愛之情;一批批全國各地優(yōu)秀青年干部到這里瞻仰革命遺址,接受革命文化的洗禮;一隊隊準備為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奮斗終身的新黨員到這里宣誓;一年年的清明節(jié),成千上萬的學生、軍人和各界人士來烈士塔、烈士陵園憑吊先烈,敬獻花圈,撫慰英靈。
啊,梅山——我的故鄉(xiāng),是綠色的山城,也是血染的土地。那盛開的花,那碧綠的草,那挺拔的松,無不成為撼人心魄的力量。
革命曾在這里吃苦受難,革命也曾在這里輝煌燦爛。因而,這里才生長出崇高,生長出敬仰,生長出許多偉大和不朽。
這里珍藏的不只是忠骨、傳說和故事,這里還珍藏著催人奮進的鼙鼓金號,還珍藏著照徹心靈的熊熊火光。
每到春天,那滿山綻放的映山紅,似烈士的鮮血浸染,似紅軍的五星閃爍,又似火紅的戰(zhàn)旗催征,激勵著后人奮斗不息,去創(chuàng)造那更加美好的明天!
(編輯 鄭賀)
鄧小平題寫?zhàn)^名的“金寨縣革命博物館”(李忠國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