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航,石建輝,黃麗巧,劉秀榮
從2013年3月底開始,上海、安徽、江蘇、浙江等省市相繼發(fā)現(xiàn)人感染H7N9禽流感確診病例,2013-04-13凌晨,經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復核,北京市綜合判定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確診病例[1]。2013年4月17—19日鑒于當時北京市的防控形勢和已經開展的健康教育工作,本研究針對北京市成年人群進行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認知和態(tài)度的快速調查。了解在發(fā)生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情況下北京市成年人群對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相關知識的知曉情況、態(tài)度狀況、相應的行為改變情況以及相關知識的需求情況,為北京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工作和相應的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參考。
1.1 調查對象 2013年4月17—19日以在讀中小學生的家長代表北京市成年居民作為調查對象。依據2010年北京市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城、鎮(zhèn)、村的人口大致比例,在全市18個區(qū)(縣)中,按分層隨機抽樣方法每區(qū)縣各抽取1所小學(1~6年級)、1所初中(初一至初三年級)和1所高中(高一至高三年級);全市共抽取42所位于城市、3所位于鄉(xiāng)鎮(zhèn)和9所位于農村的學校;在選中的學校中,每年級隨機選擇兩個班級,所有選中班級中每1位學生的1名家長(對學生影響最大的)填寫問卷進行調查。全市共抽樣432個班級,涉及學生家長總數量為17 287人。
1.2 調查內容 主要包括基本情況、對人感染H7N9禽流感相關知識的知曉情況與態(tài)度、膳食和洗手行為的變化、對政府目前采取防控措施的滿意度、對此次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緊張程度、希望了解的禽流感內容等?;厩闆r包括性別、年齡、文化程度、職業(yè)等;北京市當時是否已經出現(xiàn)禽流感確診病例(是、否、不知道),已經確診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多數是如何感染的(與禽接觸、與豬接觸、與患者接觸、不知道),傳播途徑有哪些(呼吸道傳播、接觸傳播、消化道傳播、血液傳播、不知道),易感人群有哪些(禽類養(yǎng)殖人員、禽類貯運人員、禽類銷售人員、禽類宰殺人員、禽類加工人員、1周之內接觸禽鳥的人、不知道),對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關注程度(非常關注、比較關注、一般關注、不太關注、不關注);出現(xiàn)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后,食用禽類食品的變化情況(不吃、少吃和以前一樣、多吃),出現(xiàn)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后,洗手習慣有何改變(比以前多和以前一樣、比以前少);對政府目前采取防控措施的滿意度(疫情信息發(fā)布、醫(yī)院診療水平、密切接觸者的疾病排查、防控知識普及、可疑禽鳥的處理、診療費用納入醫(yī)保、對以上舉措均不滿意);對此次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緊張程度(不緊張、有點緊張、緊張、很緊張、非常緊張);希望了解的禽流感內容(最新疫情動態(tài)、政府防控舉措、個人預防措施、發(fā)病原因、傳播途徑、主要癥狀、診療方法、疫苗進展、病毒變化等內容)。
1.3 調查方法 各區(qū)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員經過統(tǒng)一培訓后作為調查員開展調查工作。由調查員進入所選擇的班級對學生進行問卷填寫的講解和說明,學生將問卷帶回家由家長在一定時間內填寫完成,第二天由學生帶回上交班主任。區(qū)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員收集各調查班級的調查問卷后返還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統(tǒng)一進行數據清理和分析。回收的問卷中人口統(tǒng)計學部分性別或年齡缺失以及調查部分20%題目缺失計為無效問卷。
2.1 基本情況 涉及的學生家長總數為17 287人,實際回收問卷17 074份,最終納入分析的有效問卷16 954份,有效率為99.30%。納入分析的北京市成年人群中,男6 698人(占39.51%),女10 256人(占60.49%);平均年齡為(40.4±5.6)歲;文化程度:16 831人填寫,其中初中及以下4 135人(占24.57%),高中、中專和職高5 535人(占32.88%),大學??萍耙陨? 161人(占42.55%);職業(yè):16 844人填寫,其中企事業(yè)單位6 010人(占35.68%),工人2 507人(占14.88%),農民2 331人(占13.84%),醫(yī)務人員、教師、公務員、學生和其他5 996人(占35.60%)。
2.2 對于人感染H7N9禽流感相關知識知曉情況與態(tài)度 對于北京市2013-04-13確診的1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89.15%的人群表示已經知道;90.86%的人群知道已經確診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多數是與禽接觸感染;71.19%的人群和66.08%的人群知曉傳播途徑為接觸傳播和呼吸道傳播;86.06%的人群和81.34%的人群選擇易感人群為禽類養(yǎng)殖人員和禽類宰殺人員(見表1)。
2.3 膳食和洗手行為的變化 北京市成年人群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少吃和不吃禽類食品人群達50.12%和37.80%,同時71.58%的人群洗手比以前多(見表2)。
表1 北京市成年人群對人感染H7N9禽流感相關知識知曉情況與態(tài)度〔n(%)〕
Table1 The knowledge and attitude of human H7N9 avian influenza infection among adult population in Beijing
相關知識與態(tài)度應答數正確北京市當時是否已經出現(xiàn)禽流感確診病例1688515053(89.15)已經確診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多數是與禽接觸感染1669315167(90.86)傳播途徑 呼吸道傳播1691411176(66.08) 接觸傳播1691512041(71.19) 呼吸道傳播+接觸傳播169148401(49.67)易感人群 至少1項正確1694216381(96.69) 6項全正確169425226(30.85) 禽類養(yǎng)殖人員1694214580(86.06) 禽類貯運人員169429505(56.10) 禽類銷售人員169429382(55.38) 禽類宰殺人員1694213780(81.34) 禽類加工人員169427438(43.90) 1周之內接觸禽鳥的人169427560(44.62)對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關注程度(非常關注+比較關注)1686714272(84.61)
表2 北京市成年人群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行為變化情況〔n(%)〕
Table2 The behavior changes of adult population in Beijing in preventing human H7N9 avian influenza infection
行為應答數選擇數食用禽類食品16720 少吃8380(50.12) 不吃6320(37.80) 和以前一樣1961(11.73) 多吃59(0.35)洗手16866 比以前多12073(71.58) 和以前一樣4620(27.39) 比以前少173(1.03)
2.4 對政府目前采取防控措施的滿意度 16 869人應答對政府目前采取防控措施的滿意度,14 057人(83.33%)滿意疫情信息發(fā)布;12 189人(72.26%)滿意防控知識普及;10 371人(61.48%)滿意密切接觸者的疾病排查;9 237人(54.76%)滿意可疑禽鳥的處理;8 187人(48.53%)滿意診療費用納入醫(yī)保;8 064人(47.80%)滿意醫(yī)院診療水平。
2.5 對此次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緊張程度 16 838人應答對此次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緊張程度,其中選擇不緊張和有點緊張的分別為5 920人和7 892人,占35.16%和46.87%,選擇緊張及以上共3 026人,占17.97%。而對于緊張的原因,在做出回答的10 892人中,8 028人(73.71%)緊張的最主要原因是擔心疫情擴大,進而影響正常生活,而對于自身感染(5 650人,占51.87%)以及感染后的病死率(4 071人,占37.38%)等問題擔心程度相對較低。
2.6 希望了解的禽流感內容 16 903人應答希望了解的禽流感內容,其中最新疫情動態(tài)12 817人(占75.83%)、個人預防措施10 576人(占62.57%)、傳播途徑10 444人(占61.79%)、政府防控舉措10 214人(占60.43%)和疫苗進展7 519人(占44.48%)。
2.7知識、態(tài)度與行為的關系 北京市出現(xiàn)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后對禽類食品不吃或少吃14 700人,不變和多吃2 020人,兩組對傳染源的知曉情況、對此次疫情的關注程度和緊張程度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北京市出現(xiàn)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后洗手比以前多12 073人,比以前少或和以前一樣4 793人,兩組對傳染源的知曉情況、對此次疫情的關注程度和緊張程度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3 不同禽類食品使用者傳染源的知曉情況、對此次疫情的關注程度和緊張程度比較〔n(%)〕
Table3 Comparison of awareness,the degree of concern and tension among different poultry eaters
不吃或少吃(n=14700)不變或多吃(n=2020)χ2值P值傳染源34.1750.000 知曉13242(90.08)1734(85.84) 不知曉1458(9.92)286(14.16)關注程度*526.3060.000 非常關注和比較關注12735(86.89)1355(67.18) 一般關注及以下1921(13.11)662(32.82)緊張程度*144.1710.000 緊張及以上2819(19.27)167(8.31) 不緊張和有點緊張11811(80.73)1843(91.69)
注:*部分數據缺失
表4 不同洗手情況者傳染源的知曉情況、對此次疫情的關注程度和緊張程度比較〔n(%)〕
Table4 Comparison of awareness,the degree of concern and tension among different hand-washing population
比以前多(n=12073)比以前少或和以前一樣(n=4793)χ2值P值傳染源17.6800.000 知曉10878(90.10)4213(87.90) 不知曉1195(9.90)580(12.10)關注程度*801.2670.000 非常關注和比較關注10772(89.58)3451(72.12) 一般關注及以下1253(10.42)1334(27.88)緊張程度*234.7390.000 緊張及以上2498(20.80)513(10.75) 不緊張和有點緊張9509(79.20)4261(89.25)
注:*部分數據缺失
3.1 北京市成年人群對禽流感疫情的態(tài)度和認識 現(xiàn)有研究表明,人感染H7N9禽流感多數病例以重癥肺炎為主要特征,并出現(xiàn)了較多的死亡病例[2],而人群的認知和心理都會影響到疫情的預防效果。本調查結果顯示,北京市成年人群對于北京市出現(xiàn)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疫情了解情況比較好,北京市成年人群對于人感染H7N9禽流感相關知識的知曉情況已達到一定程度,對于傳染源的正確認知率達到90%以上;對于呼吸道傳播和接觸傳播作為傳播途徑也有了一定的認識,認知率均達到60%以上,但仍需進一步提高;對于此次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北京市成年人群非常關注和比較關注的占到80%以上,這也是相關知識知曉程度較高的一個重要原因。一方面表明北京市成年人群對于自身健康環(huán)境比較關注,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北京市成年人群具備一定程度的健康素養(yǎng)[3]水平,而且在特定疫情傳播時期對所需了解的知識和所需關注的內容有比較清晰的認識。
3.2 人群對于健康相關行為的改變 本調查結果顯示,在面對突發(fā)疫情時,北京市成年人群的自身健康行為有所改變,對于禽類食品少吃和不吃的比例接近90%,而洗手行為比以前多的則占到70%以上。綜合考慮傳染源的知曉情況、對疫情的關注程度和對疫情的恐慌程度,可見知識、態(tài)度和行為之間的密切關系,對傳染源的知曉情況越好、對疫情的關注程度和恐慌程度越高,相應的采取健康行為的比例也就越高。
3.3 對政府目前采取防控措施的滿意情況 總體而言,北京市成年人群對于疫情信息的發(fā)布以及防控知識普及的滿意度還是很高的,均處于70%~80%的程度;而對于密切接觸者處理、醫(yī)院診療能力、可疑禽鳥的處理和費用納入醫(yī)保等措施,則由于接觸機會較少,更多的是由于不了解而無法對其滿意度做出評價。
3.4 緊張程度分布與原因 本調查中成年人群選擇緊張及以上的只占17.97%,而大多數人群不緊張或有點緊張并更多地關注疫情的進展,反映出近幾年經歷過多種新發(fā)突發(fā)傳染病疫情[4-6]的北京市成年人群對于政府應對傳染病的能力已經有了信心,自身的心態(tài)也比較平穩(wěn)。另一方面,通過對感到緊張人群的進一步分析可以看出,更多的是擔心疫情擴大,進而影響正常生活,而對于自身感染以及感染后的病死率等問題擔心程度相對較低。本調查表明,北京市成年人群在疫情流行早期就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健康行為的改變,而這也是和恰當程度的緊張有關系的(既沒有恐慌的情況出現(xiàn),又表現(xiàn)出對疫情的密切關注),反映出北京市成年人群面對疫情時良好的防控意識和相對較高的健康素養(yǎng)水平,也說明在進行疫情健康教育時,應該恰當地把握宣傳力度。
3.5 人群抽樣與代表性 如何在較短時間內盡快了解人群對于突發(fā)疫情的態(tài)度和行為改變是疾病預防控制工作者很可能面對的問題,需要最大限度地提高人群抽樣的科學性和可行性。本次調查在實際可行的情況下,為在短時間內最大限度地避免職業(yè)偏倚,選擇從小學一年級到高中三年級的學生家長替代總體成年人群進行抽樣。相對而言,既能在短時間內完成調查,又能夠基本代表北京市成年人群。
后記:2013 年3 月,我國上海、安徽率先發(fā)現(xiàn)不明原因重癥肺炎病例,后經確診感染H7N9 禽流感病毒。截至2013-05-31 我國內地共報告確診病例131 人,其中康復痊愈78 人,在院治療14人,死亡39 人,病例分布于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山東、河南、湖南等10 個省市、39 個地市,主要集中在華東沿海一帶,均為散發(fā)病例。除中國大陸外,中國臺灣地區(qū)也確診1 例H7N9 病例。我國2013年H7N9 禽流感疫情于4 月份達到了高峰,5 月份新增確診病例明顯下降,僅新增4例病例,6—10月包括回顧性診斷病例在內,我國共新增5例H7N9 禽流感確診病例。由于進一步關注疫情的發(fā)展本文未及時發(fā)表,但本文對今后H7N9 禽流感疫情的預防仍有價值,值得關注。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wèi)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4月13日北京市新增1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EB/OL].[2013-04-13].http://www.moh.gov.cn/yjb/yqxx/201304/62d503dc3c0149f9bdc1037b8a8a76a3.shtml.
2 中國-世界衛(wèi)生組織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聯(lián)合考察組.中國-世衛(wèi)組織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聯(lián)合考察報告[EB/OL].[2013-04-24].http://www.moh.gov.cn/ewebeditor/uploadfile/2013/05/20130518162131295.pdf.
3 Lynn NB,Allison MP,David AK.Health literacy:a prescription to end confusion [M].New York: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2004:31.
4 北京市防治非典聯(lián)合領導小組、信息組.北京市SARS 流行病學分析[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3,24(12):1096-1099.
5 李航,曹若湘.北京市居民甲型H1N1流感認知調查[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10,26(4):394-395.
6 向妮娟,周蕾,懷揚,等.2005—2009年中國人禽流感(H5N1)病例流行病學特征分析[J].實用預防醫(yī)學,2012,17(6):1070-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