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毅
(封川中學,廣東 封開 526500)
如何利用隨堂小測驗提高物理教學質量
劉 毅
(封川中學,廣東 封開 526500)
隨堂小測是提高物理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它對提高教師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起著重要的作用。針對隨堂小測及利用隨堂小測提高物理教學質量,本文從課前復習性小測、新課針對性小測、新課鞏固性小測、新課拓展性小測、綜合性小測展開討論。
物理教學;小測;新課;新課拓展
有的教師認為單單靠認真?zhèn)湔n,上好課就可以提高物理教學質量。筆者認為不夠全面,從遺忘規(guī)律看,既然是記憶需要多次反復刺激,就應該靠多練來強化記憶。在物理教學中,測試可以及時的對課堂知識進行鞏固,對提高教學質量有很大幫助。在各類測試中,隨堂小測作為教學中最常使用的一種測試方式,形式多樣,方式靈活,可繁可簡,可多可少。對提高教師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起著尤為重要的作用。
為了了解學生對隨堂小測的認識,筆者開展過關于“你喜歡什么樣的隨堂小測”的問卷調查,從數(shù)據(jù)得知大部分學生都喜歡隨堂小測,而大多數(shù)學生喜歡在每節(jié)新課后對本節(jié)課所學的內容以書面方式進行10分鐘的小測。
筆者就如何合理組織與利用隨堂小測的方法,談一些自己的感悟。
1.小測內容應結合學生的能力水平,難易適中。
2.小測內容要根據(jù)教學所需精選精練,切忌羅嗦重復。
3.小測內容應與所使用的小測方式相適應,體現(xiàn)實效性。
隨堂小測的方式多種多樣,例如課前復習性小測、新課針對性小測、新課鞏固性小測、新課拓展性小測、綜合性小測等。不同方式的小測,在內容、時機、時間、方法等方面的要求大不一樣,以上幾個問題不能統(tǒng)一模式、一概而論,應隨小測方式的不同而定。
1.課前復習性小測:可以利用課前10分鐘左右對上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點進行,先獨立完成再合作交流。
課前復習性小測應注意三點:(1)小測的組織與實施要安排有序。通常安排在課前,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是教學的重要一環(huán),不容忽視。在學期初教師就應該做好計劃,每學期準備測幾次,每單元測幾課,怎樣測等等,并做好小測計劃。(2)小測內容和形式要豐富多彩。可以采用口頭提問的形式,也可以采用筆答的形式,題型也應豐富多樣,包括選擇題、簡答題、圖表題、漫畫題、開放題等。(3)小測過程要嚴謹無遺,注重實效。尤其是經(jīng)過課間休息,許多學生剛上課時注意力還沒有轉移到課堂上,聽課精力不集中,課前小測有利于及時地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入到學習狀態(tài)。教師課前應做好隨堂小測的準備,包括分發(fā)測試卷、板書和提前開啟多媒體等。
2.新課針對性小測:可以利用課堂中后部分15分鐘左右對本課所學的知識點進行小測,可獨立完成或合作交流。
新課針對性小測應注意以下幾點:(1)要把握好課堂教學的時間。教師應根據(jù)小測題的難易程度,學生的接受能力來安排時間。(2)要改變傳統(tǒng)的備課方式。在備課時,教師應精心選擇小測題,其內容應與所授新知相符,把握好問題的難易梯度,考慮到學生可能會出錯的題及出錯的原因。(3)要提高教學組織能力。學生在做小測題的時候,教師應該觀察課堂的氣氛,調動好學生做題的積極性,組織好班級紀律,注意學生做題的專注度、緊張度。(4)要提高自身的應變能力。學生在做小測題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xiàn)老師沒預想到的錯誤,對此問題,教師應靈活變通及時應對,幫學生找出出錯的原因。(5)要考慮到學生的差異??筛鶕?jù)學生的基礎和接受能力,提出不同的學習目標和學習要求。
3.新課鞏固性小測:可以利用課堂后10分鐘左右的時間,對本課所學的知識點進行小測,獨立完成。
新課鞏固性小測要注意三點:(1)小測內容要具有實效性。新課鞏固性小測要求起點低,緊扣所學知識,抓住重點內容,及時進行鞏固練習,使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完成大部分檢測內容,這樣既鞏固了當堂所學的知識,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學能力。注意明確不同層次學生的要求,在檢測時要分層設計習題,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促使學生將剛剛學過的知識加以應用,在應用中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2)小測指導要具有針對性。針對性強的指導,貼近學生實際,學生易于接受,樂于接受。因此,在學生做小測題時,教師要不斷從學生的練習中,及時、全面地獲得反饋信息,找出出錯的原因,及時指導,幫學生走出理解的誤區(qū),自我矯正,自我完善,并形成自我激勵,產(chǎn)生“我能行”“我一定行”的情感體驗。學生在鞏固知識的基礎上,非智力因素也得到了有效提升。(3)小測使用要具有連續(xù)性。從遺忘規(guī)律看,記憶需要多次鞏固練習,不能寄希望于一兩次就讓學生完全掌握,這不符合學習與遺忘的規(guī)律。教師在教學中要堅持連續(xù)使用小測,經(jīng)常易錯的知識點每隔一段時間測一次,直至完全掌握。通過不斷地重復再現(xiàn)、概括、歸納、對比等方法,將知識系統(tǒng)化,構建學生的知識網(wǎng)絡,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消化所學的知識。
4.新課拓展性小測:可以利用課堂后10分鐘左右的時間,對與本課有關的拓展延伸知識點進行小測,小組合作交流。
新課拓展性小測應注意四點:(1)讓拓展性小測扎根課本。課本是拓展延伸的根本,離開了課本,拓展延伸小測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教師在鉆研教材過程中要精心選點、設點,把握好拓展的面,將點與面有機結合,讓學生既理解了課本知識又豐富了生活閱歷,做到學習課本知識與課外延伸相統(tǒng)一。(2)讓拓展性小測跳出課堂。課堂起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在拓展訓練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自身在家庭、學校、社會的經(jīng)歷來設計小測題,把學生帶到更廣闊的課外世界,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經(jīng)驗。(3)讓設計生動活潑。教師可以試著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小記者、郵遞員、人大代表、班長、總理、主持人等,每扮演一個角色,教師就把教室布置成相應的場景,給學生身臨其境的感覺,使訓練生動活潑,富有趣味性。(4)讓思維更開放。拓展性小測是一種體驗式學習方法和訓練方式,它的答案不拘泥于一種,往往涉及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很大的開放性,它的出現(xiàn)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讓學生觸類旁通,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5.綜合性小測:可以利用課堂后10分鐘左右的時間,對本課復習的知識點進行小測,先獨立完成再合作交流。
綜合性小測應注意三點:(1)內容應具有代表性、針對性、實用性。(2)要注重應用的靈活性。(3)要注意使用的時機。
客觀正確的評價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信心和興趣。對于不同的檢測方式,評價的形式也不一樣。對于利用試卷方式的檢測,通常采用百分制或“優(yōu),良,合格,不合格”來評價,若學生評價為不合格,或對評價的結果不滿意可再次檢測,重新給予評價,以達到學生老師均滿意為止。對于利用口頭表達的檢測,評價可以在檢測學生的過程中及時給與,如用“滿分,優(yōu)秀,非常棒,你真了不起”等來評價,同時要及時鼓勵,提高學習的興趣。對于利用動手操作來檢測的,評價的方式常常是讓做得最好的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給大家,或把優(yōu)秀作品張貼到教室墻壁讓學生觀看。問題式小測采取小組綜合打分闖關的形式,評出優(yōu)秀小組、優(yōu)秀答題人并與班級百分考評結合起來。
隨堂小測是對學生學習效果進行檢驗的有效手段,隨堂小測只要組織和利用恰當,確實能有效的提高教學質量。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讓效果好起來,打造快樂、高效的成功課堂。這是新時期新課程標準對課堂教學的一個本質要求。
(責任編輯:李方滿)
劉毅,女,廣東省封開縣封川中學,物理中學二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