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玉國
(南陽日報社,河南 南陽 473000)
記者的重要職責在于“走”
□關玉國
(南陽日報社,河南 南陽 473000)
基層是新聞事業(yè)的沃土,也是新聞記者聯(lián)系群眾、了解群眾、宣傳群眾、服務群眾的重要平臺。作為一名新聞記者,其重要職責就在于“走”,只有“走”,才能把新聞事業(yè)的根牢牢扎在基層,“沉下去”、“接地氣”才能寫出不辜負時代的新聞作品。
自2011年8月中宣部等五部門部署開展“走轉改”活動以來,河南南陽日報社堅持新聞源于實踐,堅持領導帶頭集體走、專題策劃重點走、開設欄目經常走、提供條件鼓勵走,讓新聞記者在貼心交流中了解民意,傾聽民聲,捕捉時代最真實的脈動、最真切的感動,讓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一切服務群眾化為實際行動,讓新聞報道飽含質樸情感、散發(fā)泥土芬芳,真正實現(xiàn)“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
通過一個“走”字,讓新聞記者做到下得去、蹲得住、摸得透、理得清、寫得好。走進農村,貼近新農民;走進社區(qū),貼近新生活;走進企業(yè),貼近新變革;走進工地,貼近新面貌。在宣傳陣地上,我們打造“三?!陛d體,做到周有??纭墩ㄖ芸?、《新農村周刊》、《文化周刊》等;日有專版,如《新聞調查》、《視覺新聞》、《建設看臺》、《輿論監(jiān)督》等;版有專欄,如“一線快遞”、“現(xiàn)場直擊”、“南陽人務工創(chuàng)業(yè)走四方”等,彰顯報紙獨特的風格。在經費撥付、車輛配備、采訪器材等方面為記者“走”提供必要條件,重點支持下農村、訪企業(yè)、進社區(qū)、到外地。報社領導班子帶領編輯記者,前后共組織10余組近300人次,分赴南召、西峽、鄧州、臥龍等縣市區(qū)采風,派出骨干記者到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沿線、丹江口庫區(qū)移民安置區(qū)、前六屆農運會舉辦城市、全國生態(tài)建設先進地區(qū)、中原經濟區(qū)沿濟鄭渝發(fā)展軸開展采訪活動,固定記者專題采訪在外務工經商的南陽人,源源不斷地推出一組又一組系列報道,有效地提升了黨報的吸引力、傳播力、服務力和競爭力。
著力圍繞新聞傳播、服務社會和輿論引導“三個能力”的培育,設計科學的制度體系,讓記者走得出、走得勤、走得遠、走得深,讓記者開辟新天地、報道新境界、寫出新精彩、釋放新能量。沿著南水北調中線干渠,從南陽走到京津冀?!澳纤闭{中線行”采風活動歷經39天,行程6000多公里,既宣傳“南水北調”的重大意義,又宣傳南陽的文化、經濟、民情等,破解新聞正面宣傳難題。采寫的系列報道榮獲了中國新聞獎。沿著全國農運會舉辦軌跡,從南陽走到前六屆舉辦地?!熬兽r運會借智六城行”系列報道為南陽市籌辦第七屆全國農運會提供了有益借鑒。沿著生態(tài)經濟崛起帶,從南陽走到蘇魯贛。在黨的十八大確定生態(tài)文明建設等“五位一體”發(fā)展戰(zhàn)略前夕,策劃開展了“蘇魯贛生態(tài)考察萬里行”活動,從不同側面挖掘、總結、介紹了江蘇省無錫市、山東省德州市和江西省贛州市發(fā)展生態(tài)經濟的好經驗、好做法,對南陽建設高效生態(tài)經濟示范市具有較強的指導意義。沿著直通西南發(fā)展軸,從南陽走到濟鄭渝?!爸性洕鷧^(qū)沿濟鄭渝發(fā)展軸紀行”報道了濟南、聊城、濮陽、鄭州、平頂山、重慶六市發(fā)展的新思路、新措施,為南陽提供了有益借鑒。沿著南水北調中線源頭,從南陽走到豫鄂陜。“南水北調中線探源”采風活動集中展示核心水源地三省五市人民聯(lián)合治污、保護水質的成果,為確保“一庫清水送京津”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沿著務工創(chuàng)業(yè)者的足跡,從南陽走向全國各地?!澳详柸藙展?chuàng)業(yè)走四方”專欄已刊發(fā)50多期,擴大宣傳了南陽在全國叫得響的勞務品牌,也為務工創(chuàng)業(yè)人員搭起了解家鄉(xiāng)、熱愛家鄉(xiāng)、回歸建設家鄉(xiāng)的平臺。
只有“走”,才能求真。深入基層,才能了解廣大群眾真正的所思所想,才能感受時代的脈搏,才能發(fā)現(xiàn)百姓身邊的鮮活事例,才能發(fā)現(xiàn)和挖掘典型,才能更好、更可信地展現(xiàn)時代進步和社會發(fā)展。南陽日報社通過記者一次又一次走進基層、挖掘先進典型,王金山、武文斌、孫天帥、柴小女、唐祖宣、“編外雷鋒團”等一批又一批典型從南陽“走”向全國。如李華玲典型的報道,報社記者通過深入基層、走訪群眾,掌握大量的真實素材,以《滿腔熱忱為群眾》為題刊發(fā)近15000字的長篇通訊,全面報道了李華玲的先進事跡。一個普通的黨員干部,一個平凡的工作崗位,以驚人的毅力堅持十八年如一日,在獼猴桃產業(yè)上,撲下身子、沉入基層、傾心為民、忘我工作,以實際行動踐行了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民、務實、清廉”的主題要求,展現(xiàn)了李華玲對群眾的一種純真的感情,時刻想著群眾、密切聯(lián)系群眾、真心為了群眾;一種務實的作風,知實情、辦實事、求實效;一種有效的方法,示范引導、科技創(chuàng)新、服務推動;一種過硬的本領,書本里鉆、請專家教、實踐中練;一種崇高的境界,樂于一個“苦”字、舍棄一個“私”字、恪守一個“廉”字。充分反映出南陽人“全民向善、人心思進、大愛報國、忠誠擔當”的精神追求,提升傳統(tǒng)媒體的公信力、影響力。
走進基層,傾聽人民群眾的心里話,記者不僅是在了解情況,更是面對面拜人民群眾為師,在接受一堂堂無比生動的教育課。群眾的講述、呼聲,給記者帶來的是深深的感動、震撼和思考。典型引路,從“點”上解剖經驗做法。推出的深度報道《小村莊猶如大都市——從朱營實踐看鄧州“新農村模式”》,引起中央黨校專題調研組的關注?!段鲘{企業(yè)家現(xiàn)象探析》等報道影響深遠。溯本求源,從“線”上解析機制創(chuàng)新。推出的“全民健身·共享農運”特別報道引起南陽市主要領導的關注批示。宏觀把握,從“面”上解釋成功之路。圍繞南陽市委、市政府階段性工作重心,南陽日報社開創(chuàng)性地抽調業(yè)務骨干組成課題組,開展大型課題攻關。《南陽日報》整版推出課題文章《聚合發(fā)展正能量共鑄美麗新南陽》和《奮力譜寫南陽新篇章》,在南陽上下引起了強烈反響。特別是在新聞評論和宛言文章的寫作上領導高度重視,新聞評論的數(shù)量和質量有了明顯的進步,成為《南陽日報》一大特色和亮點,目前已結集出版兩本評論集近70萬字。三年來,《南陽日報》先后獲得中國新聞獎、中國地市報新聞獎、中國城市黨報新聞獎和河南省新聞獎等省級以上新聞獎400多項,獲獎等級和數(shù)量居全國地市黨報前列,其中言論占相當分量。
通過“走”,《南陽日報》最近被評為中國地市黨報品牌創(chuàng)新力十強,入圍中國品牌媒體百強。2012年記者節(jié)當天,中國地市報貫徹十八大精神、交流“走轉改”經驗新聞宣傳與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南陽日報》以《堅持“四個三”、深化“走轉改”》為題作了“走轉改”活動典型發(fā)言。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黨組書記蔣建國前不久對南陽日報社的經驗作出批示,要求《中國新聞出版報》進行總結推廣。南陽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兩年來30余次作出批示?!缎侣剳?zhàn)線》、《中國新聞出版報》、《中國地市報人》、《河南報刊審讀》多次刊發(fā)文章給予高度評價。
(作者為河南南陽日報社黨委書記、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