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榮俠
(沛縣朱寨鎮(zhèn)中心小學,江蘇 沛縣 221625)
讓小學語文課內(nèi)外閱讀與作文教學有機結(jié)合起來
秦榮俠
(沛縣朱寨鎮(zhèn)中心小學,江蘇 沛縣 221625)
閱讀與寫作互為表里,相輔相成。脫離了閱讀的寫作如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難以形成良好體系。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注重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積累素材,更應當重視閱讀對學生寫作的重要作用,充分發(fā)揮其在作文教學中的積極性。但就目前來看,閱讀教學與作文教學大多呈分離趨勢,老師指導課內(nèi)閱讀時更關注對文章的理解,指導課外閱讀時放任學生思索,使得作文教學喪失資源。在此就課內(nèi)外閱讀教學與作文教學的結(jié)合進行淺要分析,以使作文教學更好地開展。
小學語文 課內(nèi)外閱讀 作文教學
閱讀與寫作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閱讀與寫作自古以來就密不可分。唐代詩人杜甫在《奉贈韋左承丈二十二韻》中提到“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韓愈在《昌黎先生集·上兵部李侍郎書》中說道:“性本好文學,困困厄悲愁,無所告語,遂得究窮于經(jīng)傳史記百家之說,沈潛乎訓義,反復乎句讀,碧磨乎事業(yè),而奮發(fā)乎文章。”這些都言明讀書與寫作的重要聯(lián)系。讀書對之與寫作正如風之輪、鳥之翼,但是受長期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忙于題海,無暇顧及閱讀書籍,造成學生知識面寬度、深度不夠,使得學生的作文水平和寫作思維愈加局限化,文章語言越來越匱乏,表達方式單一化、枯燥化。葉圣陶先生曾說:“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傾吐能否合乎法度,顯然與吸收有密切關系?!币虼嗽谌粘W魑慕虒W中我們不僅應當注重對作文素材生活化的關注,還應當注意對寫作技巧、寫作語言、寫作構(gòu)思的積累,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而要做到這一點,閱讀發(fā)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近些年“套話作文”是小學生寫作中一個不良現(xiàn)象。所謂套話作文,指作文材料的爛熟化、結(jié)構(gòu)的模式化、主題的大眾化。這就出現(xiàn)一系列作文笑話。對于寫事的作文,學生大多寫拾錢包交給失主,或者公交車上給老大爺讓座;寫最敬佩的人,大多寫周恩來、雷鋒、魯迅、愛迪生等名人。因為內(nèi)容的泛化使得這些人的出現(xiàn)讓老師產(chǎn)生多篇文章同一人的印象。那么如何避免套話作文的出現(xiàn)呢?這便需要老師帶領學生在閱讀方面下工夫,在閱讀中注重閱讀的泛化和精化。泛化指要大量地積累素材,廣泛吸收。當前作文中歷史名人單一化和固定化便是由于學生所知內(nèi)容的狹隘造成的,因此在引導學生閱讀時我們應當注重讓學生廣泛涉獵,各取所長。但同時我們應注意到學生名人事跡重復的原因是讀書不精細所致,因此我們強調(diào)注重泛讀的同時應當讓學生注意精讀,注重領會文章的精髓。如高年級的文章中更易出現(xiàn)名人事跡,那么談魯迅時,應當讓學生注意魯迅那個年代的時代背景,又如我們熟知的陶淵明,在說陶淵明歸隱南山的閑適、安逸時,應當顧及他“惜哉劍術(shù)疏,奇功遂不成。其人雖己沒,千載有余情”的無奈,和政治抱負無法實現(xiàn)的心酸。引導學生從另一個角度寫歷史人物,寫出的作文便會給人耳目一新的效果。
韓愈曾說:“學以為耕,文以為獲。”由此可以看出閱讀是寫作的先驅(qū)。因此教學中我們應當注意讓學生積累閱讀素材。這種素材不僅包括好詞佳句的積累,還包括事例、故事、作者寫作方式和寫作思路等的積累,這樣學生寫作時便可以思如泉涌。但是小學階段由于學生的閱讀水平有限,學生的思維能力相對較弱,加上小學階段的學生玩樂心理要強于學習心理,難以有較強的自制力進行學習和積累,這時老師當發(fā)揮其作用?!岸惶祓B(yǎng)成一個習慣”,開始可以采取強制性方式讓學生積累,可以讓學生寫讀書筆記或日記以積累素材和鍛煉語言組織能力?!案褂性姇鴼庾匀A”,通過不斷積累和語言運用,可避免閱讀中不知所云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如看《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時,可以讓學生先將文章的經(jīng)典語句摘抄下來,然后讓學生闡述自己的感觸,最后讓學生根據(jù)這些寫一篇讀后感;學完《濫竽充數(shù)》后,可以讓學生發(fā)散思維續(xù)寫《濫竽充數(shù)》。
傳統(tǒng)閱讀教學中,我們更注重對文章的背誦記憶、對文章主題的理解、對段落的劃分和對段落大意的思考,對于文章語言組織的藝術(shù)性、文章段落之間的邏輯關系和文章用詞的精美性沒有過多關注,這樣學生在課堂上難以形成寫作思維,將課文中的精化部分提取出來化為己用,難以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令學生很難關注閱讀細節(jié),進而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其實不管是課內(nèi)閱讀還是課外閱讀都包含作者大量的生活感悟和生活體會,有著嚴謹?shù)慕Y(jié)構(gòu)和優(yōu)美的語言,對于細節(jié)的處理和邏輯關系的運用是小學階段的學生不會關注的。因此我們在讓學生閱讀時應當注意讓學生吸收這些有益之處。正如葉圣陶老先生所言:“課文無非是例子,憑著例子讓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成閱讀和寫作的熟練技能?!比缭诮虒W《天游峰的掃路人》一課時可以讓學生思考以下幾個問題:(1)文章是從哪些方面寫天游峰的掃路人的?(2)這是一篇寫人的文章,為什么作者花了不少筆墨來寫天游峰的高與險?(3)在文中作者將豐富的情感融入于句中,給人以深刻的體會,你從中學到了什么?(4)小組討論,從這篇課文中你學到了什么有利于你作文提升的東西?這樣一讓學生對作者的思想感情進行更深一步的把握,二讓學生對文章中的情感表達方式和寫作方法有進一步了解,使得他們在寫作時對情感的把握和語句的運用甚至寫作方法更加得體,同時小組討論的方式也使得他們可以運用集體智慧進行思考,有利于他們思維的拓展和作文水平的提升。然后,在引導學生進行課外拓展閱讀時,讓學生從課外書籍或網(wǎng)絡中尋找與《天游峰的掃路人》相關的內(nèi)容或在寫法上與之相類似的文章進行閱讀,再讓學生進行人物寫作。這樣,讓學生由“所學課文”到“所找例文”,由“課內(nèi)”到“課外”進行閱讀,逐步思考,將閱讀中的知識運用到寫作中,既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又在閱讀中提高寫作能力。具體辦法:(1)仿寫,小學生模仿能力強,心理學研究表明模仿是兒童的天性,能使兒童變無意識為有意識。張志公曾說:模仿是寫作的必由之路。由此可見,仿寫是閱讀與寫作的交集,對課文中的佳作進行仿寫是引導學生作文的有效途徑,不僅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而且能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可先仿寫句式,再仿寫段落,最后仿寫全文。(2)補寫,由于作者謀篇布局的需要,寫作中常常會留下許多“空白”,如對話空白、情節(jié)空白、故事內(nèi)容省略等,均給學生留下了廣闊的想象空間。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運用這些空白讓學生補寫,為學生的隨文練筆搭建平臺。如教學《掌聲》時,針對課文中“英子演講內(nèi)容省略”的空白,可讓學生展開想象進行補寫:如果你是英子,你會講什么?有學生寫得非常精彩。如:“同學們,你們是多么的幸福!因為你們可以邁著輕快的腳步走進校園,可以隨著音樂翩翩起舞,可以與父母一起開心地逛公園……這一切對我來說僅僅是個夢想,因為我是一個身有殘疾的孩子。我非常感謝我的父母,多年來他們?yōu)榱宋一ūM了所有的血汗錢……”這樣深情的補白,必會深深打動學生。(3)續(xù)寫,文章結(jié)尾處的空白,可以讓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實際,以結(jié)尾為起點進行續(xù)寫練筆,從而延伸閱讀文本。(4)擴寫,小學語文課文中有一些地方?jīng)]有展開,這給寫作提供了想象空間。教師可以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引領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進行擴寫,從而使原文內(nèi)容更生動、具體,也使閱讀的意義更深。
茅盾曾說:“一個作家閱讀古今中外的名著而能深刻領會其構(gòu)思、剪裁、塑造形象的好處,并且每讀一遍會有新的心得,這就意味著他的欣賞力在一步步提高;而欣賞力的步步提高反過來會提高表現(xiàn)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讓學生樹立正確的閱讀觀,在提升閱讀水平的同時,為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礎??傊?,小學語文課內(nèi)外閱讀水平的高低直接關乎學生寫作能力的強弱,我們在日常閱讀教學中應當注重對學生作文的訓練,尋找他們之間的關聯(lián)點,實現(xiàn)閱讀與作文的有機結(jié)合。
[1]曹翠芳.回歸文本——語文學習高效的切入點.小學語文教學參考,2011,5.
[2]王志彬.二十一世紀中國寫作理論史.南京大學出版社,2012.
[3]于漪,周風等主編.名家行家作文訓練設計.寧夏人民年出版社,1986.
[4]黃偉.語文教學的核心目標與相關目標.語文世界,2013,5.
[5]教育部師范教育司組織編寫.韓軍與新語文教育.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6]高子陽.正式走進“多讀多寫、日積月累”時代.小學語文教師,2012,3.
[7]人文性強的文章怎么教.小學語文教師,2011,2:13.
[8]瑞.看重教材、看透教材、鉆透教材、用足教材.小學教學參考,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