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朝斌
反思,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的釋義是:“思考過去的事情,從中總結經驗教訓”。由此可見,反思是為了以后做事不再犯錯誤,不再走彎路,能更好地、更有效率地做事,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作為老師的我們,為了更好地進行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就更應該進行教學反思了。美國學者波斯納認為:“沒有反思的教學經驗是狹隘的經驗,意識性不夠、系統(tǒng)性不強、理解不透徹,容易導致教師產生封閉的心態(tài),不僅無助于而且可能阻礙教師的專業(yè)成長。如果一個教師僅僅滿足于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的反思,那么他的教學水平的發(fā)展將停滯不前,甚至有所滑坡。即便有多年的教學經驗,也只能是一項工作的多次重復?!鄙虾煼洞髮W博士生導師王榮生教授告訴我們,語文老師如何進行有效的反思。一、教學反思:核心是對學科教學知識的反思;二、帶著問題:以成功課例為參照進行反思;三、自我會診:以理論知識為支架進行反思。從王教授的觀點來看,教學反思的第一點是要我們首先反思教學的知識是否正確,是否深入淺出、淺顯易懂,我們的學生是否能夠接受等,如果有不足之處,在以后的教學中怎樣去改進;然后再來反思我們的教學過程及方法是否正確,和成功的課例相比還有多大的差距,要怎樣改進我們的教學方法才能算是完美;最后就是從我們自身的知識結構進行反思,反思我們的知識是否符合今天新的教育教學需要,是否能夠支撐今天新教改的教學工作需求等。
通過這些反思,我們將會有針對性地對我們的教學方法、知識結構進行重新整合,以適應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
記得十多年前我在教學馬志遠的《天凈沙·秋思》時,將原稿中的“斷腸人在天涯”中的“在”解釋成“到”,課后我在進行反思的時候,才想到“在”的解釋是錯誤的,不符合詩人的思想感情。從那以后,我對自己的專業(yè)知識要求更高了,同時也迫使自己更加努力地去鉆研自己的專業(yè)知識。試想,如果沒有課后的反思,那么可能到今天我還會將“去”解釋為“到”,那不是誤人子弟嗎?因此,教學必有反思,反思必能進步。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