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矗輝
(西安理工大學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科研部,陜西 西安 710054)
加強民漢師生思想交流 努力構建和諧民漢合校
——以烏魯木齊市某中學為例
高矗輝
(西安理工大學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科研部,陜西 西安 710054)
本文以烏魯木齊市某中學為例,具體分析了烏魯木齊市民漢合校后的變化。通過對民漢教師、民漢學生、民漢師生的調查,更加深入了解了民漢師生的思想情況。同時,本文簡要概括了民漢合校后的成功與不足,以求能給新疆民族教育的發(fā)展提供借鑒和啟示,并且能夠成功推進新疆社會穩(wěn)定和長治久安。
民漢合校;交流;思想;和諧校園
民漢合校,是在民漢雜居地區(qū),根據(jù)社區(qū)人口的民族構成及所使用的語言狀況設立學校的教學形式,因而在同一學校內部的不同班級采用少數(shù)民族語言或漢語言為教學語言,而與漢語授課學校及民語授課學校相區(qū)別。坐落于烏魯木齊市團結路中段的烏魯木齊市某中學,是一所歷史悠久、學風純正、師資雄厚、成績斐然的區(qū)、市兩級重點中學和自治區(qū)級示范性高中,始建于1946年?,F(xiàn)烏魯木齊市某中學將所有的教學班分為兩部分管理,分別是以維語言授課為主的民語系和以漢語言授課的漢語系,在編教師300余人,在校學生3000余人。
學校教師是學??焖侔l(fā)展的主力軍,教師在學校的教育教學意識和行為習慣可以直接影響其教學產生的結果。由于語言、文化等多方面的差異,民漢教師思想觀念、行為方式的不同,會造成他們工作態(tài)度、教學方法的差異。因此,烏魯木齊市某中學開展多種方法促進民漢教師的溝通和交流。第一,民漢教師互幫互助,師師結對;第二,學校積極鼓勵民語系雙語教師的教案與板書用漢語書寫,不僅能夠積極提升民語系教師漢語教學水平與能力,而且還能夠積極推動教師專業(yè)的綜合成長;第三,認真組織過好少數(shù)民族節(jié)日,學校利用開齋節(jié)、古爾邦節(jié)等具有民族習俗的重大節(jié)日,有效地促進民漢教師之間的溝通和交流;第四,學校加大民漢教師的培訓力度,有計劃、有步驟地派民漢教師參加學習和培訓,擴寬視野,增長才干,從而提高民漢教師的綜合素質。
推進民漢教育教學是自治區(qū)黨委、政府做出的戰(zhàn)略決策,意義重大而深遠。烏魯木齊市某中學為了努力提高民漢教育教學質量,結合現(xiàn)行教育部針對少數(shù)民族高考的照顧政策與我校民漢教學的實際情況,學校做到民漢學生一視同仁,民漢教育同步發(fā)展,融合發(fā)展,突出辦學特色,共同提升,優(yōu)化教育資源;特別提出進一步加強民漢教育教學管理,優(yōu)化民漢教師隊伍結構,這將有效提高民漢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尤其是民語系的教育教學水平。這種形勢無論是對民漢教師個人的發(fā)展,還是對學校的發(fā)展都是有利的。
深入開展民族團結教育,對鞏固民族地區(qū)的民族團結,維護國家統(tǒng)一,維持社會穩(wěn)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烏魯木齊市某中學在民漢學生交流的過程當中,特別注重培養(yǎng)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過硬的學生干部隊伍,讓學生干部樹立模范帶頭作用,大力開展民族團結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民漢合校不僅促進了民族地區(qū)的民族團結,而且能夠有效加強青少年的民族團結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烏魯木齊市某中學作為新疆民漢合校的旗艦,在日常的教育教學過程中,烏魯木齊市某中學能夠利用主題班會等形式組織學生學習有關黨的民族政策,了解民族學生的風俗習慣等;同時在日常學習與生活中深入貫徹馬克思主義祖國觀和民族觀,在貫徹祖國觀和民族觀的同時增強了各族學生對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民族認同感和自豪感。案例一:小紅是一名漢族女生,她的同桌是一名維吾爾族男生,名叫庫迪亞爾,他倆屬于特別要好的朋友,每當庫迪亞爾同學過年時(指古爾邦節(jié)),他就會叫上小紅到他家里一起過年,小紅和庫迪亞爾同學都認為,他們之間除了生活習慣不同以外,其余都差不多。我們都會相互尊重各民族的風俗習慣。
通過調查顯示,60%的民族學生在民漢合校后,通過與其他民族同學的交往和接觸,對民漢融合相處樹立了正確的認識,在與其他民族同學一起學習生活時會更加自覺地注意自己的行為規(guī)范。不僅有利于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和民族觀,客服狹隘的民族情緒和意識,更有利于增強民族凝聚力,使各民族同學能夠更快更好地適應不同民族的多元文化,更好地融于社會。
民漢師生都是烏魯木齊市某中學這個民族大家庭的成員。而“民漢合?!钡暮诵哪繕司褪菫榱颂岣邔W校的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各民族之間的共同發(fā)展,增進民漢師生之間的情誼。這不僅有利于加深民漢師生之間的了解和溝通,更有利于構建美麗的民漢和諧校園。案例一:每當一年一度的教師節(jié)來臨之際,學校組織民漢師生共同度過教師節(jié)。民漢老師們在一起過節(jié),民漢學生們在一起排演節(jié)目,共同為民漢教師們送上了一場節(jié)日盛宴。學校通過這些有效的娛樂方式,進一步增進了民漢師生間的相互溝通與了解,民漢師生之間的凝聚力得到了快速增強。構建一個平安和諧的校園,對一所民漢合校是十分重要的。為此,烏魯木齊市某中學的全體師生們始終堅持“三個離不開”(即漢族離不開少數(shù)民族,少數(shù)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shù)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的思想,高度強化“四個認同”(即對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認同)。學校始終強調:我們一定要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淡化民族意識,強化公民意識與法律意識;講民族,就講中華民族;講利益,就講國家利益,就講學校的整體利益。
新疆多民族、多宗教的區(qū)情決定了加強民漢師生的思想交流是民漢合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新疆這樣有著多元文化背景的地區(qū),民漢合校這種新型辦學形式是民族教育的現(xiàn)實的選擇,民漢合校的辦學模式是有利于新疆教育發(fā)展的,民漢合校對少數(shù)民族文化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起到了積極作用。但是,民漢合校也存在部分問題。
1.師資問題。學校受部分民族教師和學生的漢語水平限制沒能實施雙語授課,因此,民族教師的漢語水平、專業(yè)水平及教學方法的提高與改善是民族教育發(fā)展的關鍵。
2.民語系民族同學的漢語水平問題。民語系的少數(shù)民族同學漢語基礎有一定的差別。
3.民族文化差異問題。在民漢合校里,不同民族的學生對于異族文化還是會存在一定的不了解,因此民漢同學之間會產生一些誤解。
4.民漢合校管理問題。由于民漢合校里的民族成分是多種多樣的,因此民漢合校里也會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這對于學校管理者的管理來說難度還是很大的。學校的管理者更應該注意平衡民漢師生的機會、待遇和分配問題。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烏魯木齊市某中學推廣民漢合校、加強“雙語”教育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大事業(yè)。自2004年民漢合校以來,學校各項工作順利推進,日趨規(guī)范。廣大家長的顧慮逐步消除。學校堅信,在烏魯木齊市委、市政府和烏魯木齊市教育局的正確領導下,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烏魯木齊某中學的民漢合校工作一定會順利開展。學校將會在今后的工作中大力加強民漢師生之間的民族團結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以推動新疆社會穩(wěn)定和長治久安。
[1]李曉霞.新疆民漢合校的演變及其發(fā)展前景[J].新疆大學學報,2001,29(2).
[2]張耀燦,鄭永延.現(xiàn)代思想政治教育學[M].北京:紅旗出版社,2002.
G641
A
1674-9324(2014)40-0110-02
高矗輝(1991-),男,新疆烏魯木齊人,碩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