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耀宗,許保華
(廣州南華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廣東 廣州 510230)
無填料振沖法利用振沖器提升過程中砂基本身的坍落自由填滿振孔,不外加填料,將砂基振密[1],具有施工簡便、工期短和造價低等優(yōu)點[2]。本文結合安哥拉某堆場地基處理工程,介紹了無填料振沖法在回填砂密實加固處理中的應用,介紹相應的質量控制方法與應用體會。
無填料振沖法無粗顆粒填料,處理后地基內沒有豎向排水通道,加固效果有振密和預振。
在振沖器的作用下,地基土特別是松散砂土的顆粒會重新排列,體積縮小,表現(xiàn)為振沖過程中地面下陷。經(jīng)過振沖處理的密實度Dr值都可以達到0.7以上,一般為0.75左右。砂土振沖密實后孔隙減小,提高砂土的強度和砂基承載力。
振沖施工過程中會造成地基土強烈震動,從而對液化砂土產(chǎn)生預振作用,提高砂基抗液化能力[3]。多次試驗表明,相對密度54%(受過預振)的砂樣抗液化能力相當于相對密度為80%(未受過預振)的砂樣。
振沖施工的相應參數(shù)主要包括:振沖點分布方式與間距、振沖器功率與密實電流、成孔速度、提升間距和留振時間等。相應參數(shù)的確定基本上是借鑒成功的工程經(jīng)驗,并且根據(jù)正式施工前的現(xiàn)場試驗確定的。
1) 施工準備
清理、平整施工場地,檢查現(xiàn)場水、電供應,并根據(jù)確定好的分布形式與孔距布置振沖點。
2) 振沖施工
振沖施工主要步驟為:振沖器就位→成孔→振沖器下放至設計標高→緩慢提升并振密→移機至下一點位,施工整體流程如圖1。
成孔時,振沖器下放造孔速度不應過慢,保持2~3 m/min為宜,直至設計標高。如遇到難以穿透的砂層或振沖器被砂層抱死時,振沖器瞬時電流會持續(xù)升高,此時應減緩振沖器下放速度、加大射水水壓,待電流減小后再繼續(xù)下放。
到達設計標高后,振沖器應在孔底保持振沖一段時間(2 min左右),使孔內振沖器周圍和上部的砂層逐漸塌陷直至振密(達到密實電流)。接著,緩慢提升振沖器一段距離(約30~50 cm),保持這一高度將砂土振密實,留振一段時間后再次提升。如此,“提升-振密-提升”由下而上逐段振密,直至樁頂設計標高。
需要注意的是,如自由坍落的砂不足以填滿振孔,應在提升過程中適當向孔內補充砂料。
振沖施工質量控制主要是對水、電的控制,以及對振密施工過程的把握[4],其中,以水、分段振密和密實電流三個因素的控制最為關鍵。
1)水
由于飽和能降低砂土的抗剪強度,因此水量大小是影響振沖效果的因素之一。合適的水量是保證砂土充分飽和的條件,使其受到振動后能夠液化。有助于振沖器的造孔效率,提高振沖效率。一般出口水壓 500~700 kPa,水量 300~500 L/min,可保證振沖器的正常成孔速度與振密效果。
2) 分段振密
分段振密的效果主要取決于每段提升距離與留振時間兩個方面。首先,振密過程應嚴格控制提升速度,而且每段提升距離不應過大,應控制在30~50 cm,以免造成局部虛振、漏振。其次,在振沖加固過程中,留振時間的延長,可以使砂土完全液化并增大影響范圍。實際施工中,為了保證加固效果,通常均延長留振時間。
3) 密實電流
密實電流是振沖密實穩(wěn)定后反映在儀器上的電流值,一般情況下,每次留振一段時間后工作電流會達到穩(wěn)定的密實電流值,然后可進行下一步操作。當振沖器下放、提升速度過快或在基礎中遇到較堅實的夾層時,可能會出現(xiàn)瞬時電流虛高,故現(xiàn)場應密切注意電流值變化,避免將瞬時虛高的電流值當作密實電流,過早移動振沖器[5]。
另外,很多其他因素對保證振沖施工的質量也很重要。如振沖前要定位準確,振沖過程中不漏孔、不漏振等,均是振沖施工質控工作的重點。
振沖加固效果檢測主要采用現(xiàn)場試驗為主,也可根據(jù)實際情況輔以室內試驗,室外試驗主要包括標準貫入度試驗(SPT)、動力觸探試驗(DPT),室內試驗主要包括密實度試驗和內摩擦角檢測。
安哥拉某碼頭堆場面積約為13.5萬m2,其中6.5萬m2區(qū)域采用吹砂形式回填,回填厚度最大處達13 m,回填砂為天然海砂,中細砂,級配較好。經(jīng)檢測,堆場吹填后標準貫入擊數(shù)N為10擊左右,屬于松散狀態(tài)。本文以其中M區(qū)振沖施工為例,本區(qū)回填砂厚度平均為7.5 m。
按照設計要求,采用振沖法進行回填砂地基處理,處理后回填砂地基承載力達到300 kPa。
1) 振沖參數(shù)
根據(jù)已有工程振沖施工的成功經(jīng)驗,本工程選用75 kW振沖器(ZCQ-75型),并選擇2 m、2.5 m、3 m三種孔距進行典型施工[6]。
根據(jù)試驗結果,本工程決定采用2 m振點間距,正三角形布置,密實電流為75 A。振沖過程中,每次提升距離30~50 cm,留振時間10~20 s。
2) 振沖施工
施工過程中,質控工作主要圍繞振沖各分步進行,具體的措施有:
振點定位:將振沖區(qū)分為若干小區(qū),設置控制坐標點,每個小區(qū)按孔距定出點位,用醒目的標志標示。
振深控制:對各小區(qū)不同的振深,在振沖桿上描出控制線,以便操作中檢查,確保振沖深度。
提升距離:在振沖桿上按50 cm一格做上標記,每次提升高度控制在一格以內。
密實電流、留振時間:參照控制臺的電流表,當電流值穩(wěn)定達到75 A左右后,留振10~20 s即可再次提升。
及時補料:每次振沖桿提升時,安排專人在周圍觀察,如發(fā)現(xiàn)砂基坍落不足則及時補料,以防產(chǎn)生孔洞。
3) 檢驗效果
振沖完成后,本區(qū)采用動力觸探試驗(DPT)、標準貫入試驗(SPT)對振沖施工的效果進行檢測。
動力觸探試驗:在回填砂層1~6 m范圍內最小擊數(shù)為10擊,平均擊數(shù)為22擊,回填砂層地基承載力標準值為320 kPa。
標準貫入試驗:除表層較松散外,最小標準貫入擊數(shù)為32擊,平均標準貫入擊數(shù)為44擊,回填砂層地基承載力標準值為300 kPa。
經(jīng)過綜合檢測,M區(qū)內回填砂層地基承載力特征值為300 kPa,滿足設計要求。
港口工程較其他類型工程特殊之處,其中之一就是潮汐對工程施工的影響。在本工程施工中,高潮位時大部分砂層處于水位以下,振沖器貫入砂層較易,施工效率也較高,而遇到低潮時情況則相反。因此,同類工程可充分利用這一特點,盡可能利用高潮位的優(yōu)勢,事半功倍。
振沖過程中,有時會碰到電流長時間無法達到密實電流值的情況,往往該孔位存在淤泥夾層或黏土層,這種情況下應考慮采用碎石樁法加固該振孔,向孔內添加碎石填料,將其振密。
砂基振沖最普遍的問題是砂層表層難以振密,主要表現(xiàn)在砂面層以下1 m左右,由于上覆荷載較小,振沖后密實程度較下方要差。一般情況下,可以考慮在設計點位之間增加孔位進行補振,同時大量澆水,表面密實度會有一定改善。另外,也可以考慮采用表層振動碾壓改善表層密實情況,或在砂層表面設置碎石層以增加其承載力。
在較常見的軟基處理方式(如:排水固結法,強夯法和復合地基法等)中,雖然無填料振沖法適用范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用其加固砂基具有施工簡便、加固效果好、施工效率高和投入產(chǎn)出率高等特點,宜推廣使用。
根據(jù)無填料振沖的特點,歸納振沖口訣:
砂基礎,增承載,密實振沖為首選;場整平,孔布勻,移機到位對準點;足水壓,穩(wěn)供電,振沖先至孔下限;后提升,速度減,分段留振是關鍵;密實電,作檢驗,確保砂層振得嚴;補充料,莫忘添,如此循環(huán)至地面;換方位,下一點,按部就班全搞掂。
[1] 葉觀寶,萇紅濤,徐超,等.無填料振沖法加固吹填粉細砂現(xiàn)場試驗研究[J].勘察科學技術,2009(4):3-6.YE Guan-bao,CHANGHong-tao,XUChao,et al.Local test study of vibroflotation on hydraulic backfilled silty and fine sand without additional backfill materials[J].Site Investig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9(4):3-6.
[2]曹承濱.振沖法在大厚度回填砂基處理的應用[J].港工技術,2007(6):47-48.CAOCheng-bin.Application of punchingmethod in unconventionally thick backfilled sand foundation[J].Port Engineering Technology,2007(6):47-48.
[3]王惠中.振沖法加固碼頭風化砂回填地基 [J].中國港灣建設,2005(2):47-49.WANGHui-zhong.Strengtheningof weathered sand fill foundation with vibroflotation method[J].China Harbour Engineering,2005(2):47-49.
[4]周日仔,周偉.回填砂振沖密實加固處理[J].華南港工,2005(1):29-32.ZHOU Ri-zai,ZHOU Wei.Consolidation treatment with backfill vibro-compaction method[J].South China Harbour Engineering,2005(1):29-32.
[5] 馮強,孔麗艷.水下深層振沖法在港口工程中的應用[J].水運工程,2000(7):54-58.FENG Qiang,KONG Li-yan.Application of underwater vibrocompaction method in port engineering[J].Port&Waterway Engineering,2000(7):54-58.
[6] 吳胤斌.地基原位測試試驗報告[R].廣州:廣州港灣工程質量檢測有限公司,2010.WU Yin-bin.Report on foundation in-situ test[R].Guangzhou:Guangzhou Harbor Engineering Quality Examination Co.,Ltd.,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