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 王亞鳳 張識博 楊蕾
30例慢性傳染病患者的心理特點分析及護理體會
王慧 王亞鳳 張識博 楊蕾
目的 分析慢性傳染病患者的心理特點, 總結(jié)心理護理措施。方法 對30例傳染病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總結(jié)。結(jié)果 慢性傳染病患者的心理特點為:①恐懼、焦慮、敏感、脆弱;②孤獨、寂寞、自卑、抑郁;③內(nèi)疚、急躁、情緒不穩(wěn);④過度擔憂及放任心理。護理措施是加強與患者的溝通,根據(jù)不同的患者及不同的心理特點, 采取個性化的心理疏導。結(jié)果 通過護士的心理護理, 所有患者都能以最佳的心理狀態(tài)接受治療, 均好轉(zhuǎn)出院。結(jié)論 根據(jù)傳染病患者的心理特點采取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可以改變患者的不良思想情緒, 使其以最佳的心情配合治療, 縮短康復進程, 早日康復。
慢性傳染??;心理特點;護理措施
慢性傳染病患者治療時間漫長, 易反復, 難治愈, 患者的內(nèi)心是極其脆弱和敏感的。心理護理對這類特殊的人群來說極其關(guān)鍵?,F(xiàn)隨機抽取30例慢性傳染病患者, 對其心理特點進行分析, 并對心理護理措施進行歸納總結(jié)。
1.1 一般資料 本組選取的30例慢性傳染病患者, 為2013年1月~2014年2月在本院住院治療。其中男患20例, 女患10例, 年齡17~75歲。其中包括乙型肝炎18例, 肝硬化12例。所有患者經(jīng)過護士與其交談或通過問卷調(diào)查的形式,發(fā)現(xiàn)這些患者都存在一些心理問題。
1.2 心理特點分析 ①恐懼、焦慮、敏感、脆弱。這些是慢性傳染病患者普遍存在的心理特點。因為傳染病具有傳染性, 必須對這類患者進行隔離, 而部分患者對隔離不能完全理解, 感覺醫(yī)護人員及親朋好友是因為嫌棄而故意疏遠他們,這種孤獨的心境嚴重影響了治療的進程和效果。②孤獨、寂寞、自卑、抑郁。病情嚴重的患者需要長時間隔離治療, 長久地與親人、同事分離, 難免會孤獨、寂寞。由于患的是傳染病, 擔心自己的病不小心就會傳染給他人, 怕被人瞧不起,不愿與別人交往, 又希望有親友前來探視, 出現(xiàn)自卑、抑郁的心理。③內(nèi)疚、急躁、情緒不穩(wěn)。由于慢性傳染病病程長,易反復, 在治療上不僅是耗費了大量的時間, 經(jīng)濟的支出讓患者對家人有內(nèi)疚感, 感覺自己是一個累贅, 思想負擔極重,患者表現(xiàn)為焦慮、煩躁、情緒不穩(wěn), 嚴重者會出現(xiàn)輕生的念頭。④過度擔憂及放任心理。有些患者對傳染病過度擔憂, 擔憂被傳染上其他的傳染病, 不敢接觸病房內(nèi)的其他物品, 不敢活動, 顯得過分小心和疑慮。還有些患者由于缺乏對傳染病的了解, 表現(xiàn)出放任的心理, 不遵守消毒隔離制度, 生活隨便, 互竄病房。
1.3 護理措施 ①患者入院時主動熱情接待, 用真誠、溫暖的語言打動患者, 縮短護患之間的距離, 建立良好的護患關(guān)系, 在親人不能長期陪伴的情況下醫(yī)護人員應成為患者精神支柱。滿足患者的合理需要, 消除其恐懼、孤獨的心理。②在患者面前不要談論傳染病的不良預后, 更不要談論某患者得此病去世的話題。耐心、細致地做好疾病知識宣教, 勸導患者對疾病有正確的認知, 讓患者了解傳染病的發(fā)展過程及隔離治療的必要性, 并不是對他的疏遠與冷淡, 更不是歧視, 消除患者的自卑心理, 積極配合治療。③護士除了多與患者溝通之外, 在病情允許時還要鼓勵患者多參加有益于健康的組織活動, 例如鍛煉、散步、聽音樂、聊天、讀書、看報、下棋、打牌等, 但要注意勞逸結(jié)合。④對于過度擔憂的患者,耐心講解患者的消毒方法及采取的措施, 對不相信者可讓其親眼目睹, 以消除疑慮。對于過度放任的患者要加強管理,組織學習有關(guān)傳染病的一般知識, 如傳染源、傳播途徑及流行性的概念, 舉一些例子, 使其深刻認識到消毒、隔離的重要性及其行為的危害性[1]。
通過護士的心理護理, 所有患者都能以最佳的心理狀態(tài)接受治療, 均好轉(zhuǎn)出院。
作為一名慢性傳染病患者, 不僅需要承受來自疾病本身的折磨, 更痛苦的是自己成了傳染病的傳染源, 對周圍的人群造成不可想象的危害[2]。傳染病的隔離治療方式使患者感覺脫離了社會, 缺少了與親朋好友的溝通與交往, 沒有了愛與歸屬感, 還有些患者面臨手術(shù)、死亡的威脅, 導致一系列的心理問題的出現(xiàn)。做好這些患者的心理工作對疾病恢復的進程及預后至關(guān)重要。護士必須具備以人為本的道德素質(zhì),具有強烈的責任心及同情心, 了解患者所需, 不歧視傳染病患者, 工作中重視與患者的溝通與交流, 既要具備一定的心理學知識, 又要善于洞察患者的心理, 用敏銳的觀察力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 根據(jù)不同的患者及不同的心理特點, 采取個性化的心理疏導, 改變其不良的思想情緒, 以最佳的心情配合治療, 縮短康復進程, 早日回歸家庭及工作崗位, 提高生活自信心。
[1] 李今女,田宇,許善玉.傳染病人的心理特點及心理護理.吉林醫(yī)學, 2005,26(11):1178.
[2] 李桂華.傳染病人心理護理的心得體會.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半月刊), 2008,10(10):131.
2014-04-04]
163461 大慶市第二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