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坤華 王雪霞
子宮位置與藥物流產的關系及臨床處理
朱坤華 王雪霞
目的 探討藥物流產效果與子宮位置之間的關系, 并對藥物流產不全患者的情況進行及時科學的處理。方法 對在本站診治的自愿要求行藥物流產終止妊娠的早期妊娠婦女256例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 256例藥物流產婦女中, 完全流產228例, 不完全流產26例, 流產失敗2例。其中, 子宮位置為前傾位完全率93.62%, 后傾位完全流產率95.00%, 水平位完全流產率96.36%, 前屈位完全流產率88.89%, 后屈位完全流產率58.06%。結論 藥物流產效果與子宮位置有一定的關系, 子宮前屈位及后屈位不全流產率高,尤以后屈位最高。
子宮位置;藥物流產;臨床處理
藥物流產終止妊娠由于其具有方便、安全、有效、副作用小等優(yōu)點被廣泛的應用于避孕失敗的補救措施中, 但在實際臨床使用過程中常有不完全流產和流產失敗的情況發(fā)生,如果不及時處理, 將嚴重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健康。究竟是哪些因素導致藥物流產不完全或流產失敗, 本文主要研究子宮位置與藥物流產的關系,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1月~2014年2月在本站診治的自愿要求行藥物流產終止妊娠的早期妊娠婦女256例, 年齡19~35歲, 平均年齡25.9歲, 停經時間≤49 d, 經B超檢查均為宮內妊娠, 所有患者均無剖宮產史、藥物過敏反應及宮內節(jié)育器放置。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終止早期妊娠。患者于清晨空腹口服米非司酮50 mg, 間隔12 h后再服用25 mg, 連續(xù)2 d, 第3天后空腹口服米索前列醇600 μg。服藥后觀察患者腹痛及排胎情況。
1.3 觀察內容根據藥物流產效果, 把患者服藥后情況分為完全流產、不完全流產和流產失敗。完全流產:服用藥物1 d內, 可觀察到完整的孕囊排出體外,或未見明顯孕囊但經超聲檢查宮內無妊娠物, 陰道流血量不大;不完全流產:孕囊排出后, 超聲檢測在宮腔內有脫膜樣物殘物, 陰道流血時間長;流產失?。河盟? d后未見孕囊排出, 在宮內繼續(xù)發(fā)育。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統(tǒng)計學方法選用SAS8.0統(tǒng)計軟件, 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56例藥物流產婦女中, 完全流產228例, 不完全流產26例, 流產失敗2例。其中, 子宮位置為前傾位47例, 完全流產44例, 不全流產3例, 完全流產率93.62%;后傾位60例, 完全流產57例, 不全流產2例, 流產失敗1例, 完全流產率95.00%;水平位55例, 完全流產53例, 不全流產2例,完全流產率96.36%;前屈位63例, 完全流產56例, 不全流產7例, 完全流產率88.89%;后屈位31例, 完全流產18例,不全流產12例, 流產失敗1例, 完全流產率58.06%。子宮位置不同的患者其藥物流產效果不同, 子宮前屈位及后屈位不全流產率高,尤以后屈位最高, 與水平位置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是臨床常用的終止早期妊娠的藥物, 據報道, 該藥物在用于終止早期妊娠的完全流產率達到90%以上, 本站在研究中也證實了這一點, 但在使用的過程中仍存在10%左右的患者存在流產不完全或流產失敗。究其原因除了患者年齡、既往分娩方式及孕次數等因素外,患者子宮的位置對于藥物流產的效果有密切的關系。當子宮后傾時, 因宮腔與宮頸口形成一定角度, 孕囊不能及時排出,從而導致子宮位置后傾的患者容易出現不完全流產或流產失敗的現象。對于不完全流產或流產失敗的情況要進行及時科學的處理。在藥物服用后經B超檢驗孕囊消失, 但陰道仍然流血者不要急于做清宮手術;對于子宮位置是水平位、前后傾位者, B超檢查宮腔內有中、強回聲光≥1.5 cm時, 應盡早清宮術, 若<1.5 cm應服用中藥生化湯促進殘留組織的排出;對于藥物流產失敗的患者要盡早的行清宮術。
綜上所述, 在選擇藥物進行流產時, 要根據子宮的位置,對患者子宮位置為前屈或后屈位時, 要把可能不完全流產或流產失敗的后果告知患者, 以減少不必要的醫(yī)療糾紛。
[1] 田大彤,武昕.影響藥物流產的多因素分析.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 2008,24(2):149-150.
[2] 賈麗.藥物流產后不全流產的發(fā)生與子宮位置關系探討.中國當代醫(yī)藥, 2010,5(17):55-58.
2014-03-17]
833400 新疆省博樂市達勒特鎮(zhèn)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站(朱坤華);新疆省博樂市計劃生育技術宣傳指導站(王雪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