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淑萍,俞詩娃,孫誠,王秀菊,符蔚
海南省人民醫(yī)院 護理部,海南 ???570311
屏障技術在消毒供應中心設備管理中的應用
周淑萍,俞詩娃,孫誠,王秀菊,符蔚
海南省人民醫(yī)院 護理部,海南 ???570311
運用屏障技術對消毒供應中心大型設備使用的環(huán)境、人員、制度等進行管理,使操作人員得到規(guī)范化培訓,保證物品的清洗消毒、包裝、滅菌質量,不斷促進消毒供應中心的質量改進和設備的規(guī)范化管理。
屏障技術;消毒供應中心;消毒設備;設備安全管理;交叉感染
隨著現代醫(yī)學對醫(yī)院感染控制的日益重視和護理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近年來國內醫(yī)院的中心供應室得到了迅速的發(fā)展,特別是各種先進設備的引進,大幅度提高了醫(yī)用器材消毒滅菌處理的質量和效率,但同時對設備的依賴性也增強。如果滅菌器、清洗消毒機等重要的大型設備不能正常運行,則可導致消毒供應中心工作不能正常的開展或成批量的醫(yī)用器材消毒滅菌不合格[1]。屏障技術是指用來保護目標免受傷害的措施[2],包括物理屏障和管理屏障。物理屏障是指聲、光、電、物品等實質防護設施;管理屏障包括制度、操作流程、監(jiān)控體系、人員培訓等防護方法。為了保證消毒供應中心大型設備的正常運行,構建安全生產文化,我院消毒供應中心2011年以來將屏障技術用于大型設備的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重點介紹管理屏障的應用,而對物理屏障不做探討。
我院消毒供應中心于2011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面積約1100 m2,整體設計按照2009年12月1日起實施的最新消毒供應中心技術規(guī)范,即《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行業(yè)標準》WS310-2009的各項要求承建,區(qū)域劃分合理。中心現有護理人員28名,主要設備包括:1臺STERIS單腔清洗機SYNERGY、1臺STERIS串聯(lián)式四腔清洗機VISION、5臺世紀型高溫高壓蒸汽滅菌器CENTURY V-160H、1臺3M低溫環(huán)氧乙烷滅菌器、1臺強生過氧化氫低溫等離子滅菌設備、1臺天創(chuàng)純水處理機。
2.1 監(jiān)控體系及制度屏障
(1)構建大型設備安全使用監(jiān)控網絡。打破以往由護士長垂直管理設備的模式,組建護士長領導下的設備安全管理小組,組長由質控員擔任,讓更多的工作人員參與到管理當中。小組負責設備檔案資料保存、操作培訓考核計劃及實施、設備維護保養(yǎng)工作等。質控員每日對設備的安全使用及監(jiān)測進行抽查,護士長每周檢查。質控小組每月對設備使用及培訓情況進行總結,用PDCA方法持續(xù)改進。
(2)健全各項安全管理制度。按ISO9000標準[3]完善設備使用與維護的程序文件。包括設備管理及維護制度、設備操作規(guī)程、設備故障應急處理預案、操作人員的崗位職責等。根據設備說明書以及廠家工程師的指導,對每臺設備制定了詳細的標準作業(yè)書,內容包括規(guī)范化操作、注意事項、安全風險、操作流程等,如《壓力滅菌器標準作業(yè)書》、《環(huán)氧乙烷操作標準作業(yè)書》等。
(3)實施專人管理、專人操作、專人維護。設備購回后由護士長和專管人員與設備處和廠方人員一起按訂購清單驗收,記錄設備名稱、型號、生產廠家、購買日期、價格等相關資料,對每臺設備進行編號并建立電子資料。
(4)環(huán)氧乙烷氣體為易燃易爆的劇毒氣體,但科室無環(huán)境中環(huán)氧乙烷濃度監(jiān)測儀器,為保證安全,要求廠方人員每年至少對環(huán)境中環(huán)氧乙烷濃度監(jiān)測1次并有記錄。對環(huán)氧乙烷氣罐實施雙鎖雙人管理,同時規(guī)定發(fā)生緊急情況時,由消毒員負責將氣罐帶走,避免發(fā)生有毒氣體泄漏。
2.2 日常使用及維護、維修屏障
(1)根據不同設備的特性,制定個性化的《日常清潔及保養(yǎng)記錄本》。每日設備開機前檢查各開關是否處于安全狀態(tài),設備的水、電、蒸汽、壓縮空氣供應參數是否達到要求,設備運轉時的參數是否達標,水處理機要檢查鹽桶量是否充足。對于有腔體的設備,如滅菌器、清洗消毒機等做好腔體內部清潔,檢查是否有異物,并認真填寫保養(yǎng)記錄。
(2)建立大型設備維護及維修檔案并存檔。如制定《消毒供應中心設備維修及維護記錄表》,記錄每次設備的故障原因、維修內容及維修后狀態(tài)、維修人、維護保養(yǎng)時間等內容。做到出現問題時有據可查,有據易查,縮短了故障排除時間。加強與廠方維護工程師的溝通,便于設備的維修、日常維護保養(yǎng)事項的進行。
(3)設備處對消毒供應中心設備設有專人管理。如有設備故障情況立即聯(lián)系維修員,維修員如果無法解決問題,再聯(lián)系廠家技術員進行維修。院內人員及廠方技術人員定期對設備進行預防性維修[4]。
(4)做好設備使用狀態(tài)標識牌及各種警示標語的懸掛,提供相應的個人防護設施。處在功能障礙的設備懸掛“送修/故障”標識,在高壓蒸汽滅菌器及清洗消毒機的出口懸掛“小心燙傷”“高溫”等標識,環(huán)氧乙烷滅菌器張貼劇毒氣體標識,提供防毒面具,在清洗消毒機及高壓蒸汽滅菌器的出口處提供防燙的中長手套、防噪音耳塞等。
(5)由于科室的大型設備均為進口設備,操作按鈕及故障原因提示均是英文顯示,故將操作按鈕的中文打印后貼在相應的按鍵處,縮短了單獨培訓英文單詞的時間。另外,將操作規(guī)程、故障提示的中英文對照、解決措施等張貼在設備旁,以起到指導作用,杜絕錯誤的操作。
2.3 人員安全培訓屏障
(1)實施“準入制度”。新購入設備先由廠家技術人員對設備安全管理組人員進行培訓,培訓內容包括儀器原理、操作規(guī)程、使用注意事項、配件保養(yǎng)、日常維護等,經廠方人員評估合格后方可有資格使用儀器,然后再由這部分人員負責科內其他人員的培訓,培訓合格后方能上崗。
(2)采取規(guī)范化和多樣化的培訓方法。制訂培訓計劃,對操作人員進行系統(tǒng)化的培訓,并建立培訓檔案,定期檢查評價。除了內部培訓,還定期請廠家對設備使用人員進行全體培訓。應用教學查房方法于設備操作培訓中,即組成5~6人的團隊,評價操作員的現場操作,同時提出問題,拓展到行業(yè)標準內容,提高學習效果。
(3)加強對重點崗位人員的培訓。壓力蒸汽滅菌器操作員缺乏護理專業(yè)知識的培訓,因此除了參加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的培訓,獲得特種設備人員上崗證外,還在科內設置了崗位培訓計劃,內容包括消毒滅菌的基礎知識、無菌技術觀念、滅菌監(jiān)測標準等,并每季度進行考核。
2.4 落實設備風險防范措施
(1)對高危風險進行評估,并制定風險管理措施。如常見物品清洗消毒方式選擇不正確導致消毒失敗或物品損壞,滅菌方式選擇不正確導致滅菌失敗,不規(guī)范的裝載、卸載、滅菌參數達不到滅菌要求導致滅菌失敗,濕包導致的滅菌失敗,物理、化學、生物監(jiān)測不合格導致滅菌失敗等,根據這些高危風險制定風險管理措施,將風險控制至最低。
(2)制定應急事件處理流程,如地震、火災、停水、停汽等突發(fā)事件發(fā)生時對設備的處理方法和程序,設備故障時的報告步驟及緊急處理,定期對人員進行培訓及考核,每年至少演練1次??己藘热轂闇缁鹪O施的使用、滅火器的位置、應急事件的處理流程等。
3.1 屏障技術提高了操作人員的綜合能力
由于實施屏障前工作人員只注重操作技能的培訓,而忽視了操作原理、常見故障排除、突發(fā)事件處理能力的培訓,以及培訓師資的培訓能力欠佳。其次,常見故障排除及突發(fā)事件處理并不是常遇狀態(tài),因此操作人員在這方面掌握能力會低于每日都須操作的日常維護及操作流程。實施屏障后雖然對設備的使用進行全方位的培訓,但為保證培訓效果,突發(fā)事件的應急能力還需進行演練,從而增加實踐能力。
3.2 屏障技術使管理操作水平得到提高
在設備操作中,有近20%故障屬于“偽故障”,其產生原因可能是沒有接受相關培訓或沒有嚴格按照操作流程操作[5]。屏障前的培訓不規(guī)范,缺乏系統(tǒng)性,無“準入制度”,只是采用現場手把手帶教方法,教學重點在于設備的操作。在實施“準入制度”后,避免了因培訓不到位而操作不當引起的設備故障。屏障技術完善了安全管理制度,詳細地列出設備操作人員每日每月的工作事項;制定標準作業(yè)書,使操作人員操作標準得到規(guī)范,工作流程得到改善,保障工作的安全運轉[6-7]。
總之,屏障技術應用于消毒供應中心大型設備的安全管理中,可使管理更加規(guī)范,設備使用更加安全,保障物品的清洗消毒、包裝、滅菌質量,不斷地促進消毒供應中心持續(xù)質量改進[8],對促進高科技技術人才與高精尖設備的有機結合,形成先進技術與現代管理相互配合的產、學、研優(yōu)勢意義重大。
[1] 魏靜蓉,李斌,張渝.中心供應室設備使用與維護的管理[J].醫(yī)療設備信息,2004,19(12):62,73.
[2] 張干清,張力,王以群.人誤屏障分析技術[J].中國安全科學報,2005,15(3):13.
[3] 楊建國.護理行業(yè)實施ISO9000實踐與指南[M].廣州:廣東科技出版社,2001.
[4] 褚軍,盧維民.重視預防性維修、充分發(fā)揮醫(yī)學工程人員在現代醫(yī)院中的作用[J].中國現代醫(yī)院管理雜志,2004,2(9):92-93.
[5] 成定勝,謝鳳鳴,仲輝,等.醫(yī)療設備使用人員準入制度實踐[J].中國醫(yī)療設備,2013,28(3):107-108.
[6] 崔玉英,陳愛香.消毒供應室的質量管理體會[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0,(27):6650-6651.
[7] 王艷敏,劉英霞.供應室的質量管理及對策[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14):3392-3393.
[8] 袁清,袁烈,袁曉莉.持續(xù)環(huán)節(jié)管理在消毒供應中心質量管理中的價值[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24):5979-5980.
Application of Barrier Technology in the Management of Equipment in Sterilization and Supply Center
ZHOU Shu-ping, YU Shi-wa, SUN Cheng, WANG Xiu-ju, FU Wei
Department of Nursing, Hainan Central Hospital, Haikou Hainan 570311, China
Barrier technology was used to manage the environment, staff and system of sterilization and supply center, in order to make operators get standardization training as well as ensure the cleaning, disinfection, packaging and sterilization quality of goods,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sterilization quality and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of equipment.
barrier technology; sterilization and supply center; sterilizing equipment; equipment safety management; cross infection
R187
C
10.3969/j.issn.1674-1633.2014.09.034
1674-1633(2014)09-0096-02
2014-05-07
2014-07-30
本文作者:周淑萍,海南省人民醫(yī)院麻醉手術供應中心副主任,科護士長,副主任護師。
作者郵箱:zspl_j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