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華 朱麗敏
(遼寧省興城市人民醫(yī)院,遼寧 興城125100)
生育年齡婦女較為常見婦科疾病為子宮內膜異位癥,盆腔以內是其主要出現(xiàn)的部位,也可出現(xiàn)在上下肢肌肉、心包膜等遠離盆腔多種組織中[1]。近年來其發(fā)病率逐漸呈上升的趨勢。我院對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采取相應臨床護理措施,取得較好臨床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資料選自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就診的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60例,皆為女性,年齡為20~43歲,平均年齡為(29.6±0.3)歲,皆具剖宮產史,其中41例合并嚴重的痛經。將60例患者分為兩組,每組30例,皆行腹腔鏡手術的治療,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予以護理干預。兩組患者的病程、年齡等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
對照組予以常規(guī)護理,包括完善相關的檢查,對生命指征進行監(jiān)測,三查七對,術前腸道的準備、禁水以及禁食,清潔皮膚,陰道的準備工作,且為了使患者緊張的心情可以放松,給予其基本心理疏導護理。
研究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予以術前護理、術中護理以及術后護理等護理干預,主要包括如下。
1.2.2.1 術前護理
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大部分具有不善于與人交往、性格內向、做事認真、心情焦慮等共同之處。此外,當患者初次到醫(yī)院,對周圍環(huán)境較為陌生,再加上受自身疾病的折磨,導致其較為焦慮以及痛苦。因此,護理人員在患者入院后要對其進行熱情主動的接待,將住院須知、護士以及主管醫(yī)師、病區(qū)環(huán)境介紹給患者。幫助患者對同病房其他患者以及科室的工作人員進行熟悉,對患者實行必要輔助的檢查,將各種檢查注意事項、方法以及目的等向患者說明,并讓其配合檢查。責任護士針對目前患者心理特點,對其進行良好溝通以及交流,對患者傾訴要認真傾聽,引導患者把內心煩惱以及痛苦講出,減輕其心理的壓力。此外,護理人員要同患者建立持續(xù)護患的良好關系。
1.2.2.2 術中護理
術中護理人員應該協(xié)助醫(yī)師將患者的體位擺好,依據醫(yī)囑給予患者鎮(zhèn)靜劑之后,對患者尿量、呼吸以及面色等指標進行嚴密的觀察。對患者進行導尿以及氣管插管時應該嚴格的執(zhí)行無菌操作原則,且動作要輕柔,以免出現(xiàn)人為損傷的現(xiàn)象,還要對引流袋中尿量的情況進行注意觀察。在手術結束之前為了降低術后感染率,護理人員應使用無菌生理鹽水對患者的腹腔進行徹底的沖洗。
1.2.2.3 術后護理
術后護理人員應了解患者術中的一些基本信息,對其生命的體征進行密切的觀察。在患者回到病房之后,護理人員要使其保持去枕平臥姿勢,使其頭部盡量偏往一邊。由于術后患者疼痛的癥狀較為明顯,因此應密切觀察患者疼痛性質、部位、時間,且采取有效、合理止痛措施。對于留置導尿管的患者,護理人員要按時清洗尿道口,確保外陰皮膚干燥以及清潔。此外,向患者反饋手術的效果,并且對患者講解一些注意的事項,增加患者信任感,以致其對今后護理可以更加積極且有效配合?;颊叱鲈汉?,應對其講明出院后治療的計劃與一些注意的事項,叮囑其按時返院復查。叮囑其注意在日常的生活中培養(yǎng)良好習慣,盡量維持平和心態(tài),不可出現(xiàn)過度緊張情緒。要進行適量的運動以增強機體免疫力,忌食用蓮藕、茄子、竹筍等寒涼的食品,可適當食用具祛風散寒功效的蔥白、木耳。
數(shù)據采用SPSS 17.0軟件包進行處理,組間計量資料用(x-±s)表示,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χ2檢驗,如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腹痛、切口疼痛、感染、出血等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件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n(%)]
研究組護理滿意率為96.67%,高于對照組83.33%,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如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情況[n(%)]
較為常見的一種婦科疾病為子宮內膜異位癥,30~40歲是本病發(fā)生高峰期。正常的情況之下,子宮內膜是覆蓋在子宮體的腔面,但是由于一些因素導致子宮內膜生長在除子宮腔外身體其他的部位,例如盆腔內其他部位、卵巢或者子宮肌層,就導致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發(fā)生[2]。在組織學上此種異位內膜不僅具內膜腺體,而且具內膜間質的圍繞。其功能隨著雌激素的水平即月經周期的變化而變化,然而只有部分受孕激素的影響,可以產生少量月經導致臨床種種現(xiàn)象,其患者受孕后異位內膜亦可能具蛻膜樣的改變。
子宮內膜異位癥主要的癥狀包括周期性膀胱刺激癥狀、周期性直腸刺激癥狀、性交疼痛、不孕以及痛經。周期性膀胱刺激癥狀指內異癥病變累及膀胱腹膜侵犯膀胱肌層或者反褶時,導致經期、尿急癥狀的出現(xiàn)[3]。進行性加劇周期性直腸刺激癥狀同其他婦科疾病相比較為罕見,其為對本癥診斷最有價值癥候。大便次數(shù)增多、里急后重感、墜痛、外陰部墜脹,肛門、直腸是其主要的表現(xiàn)。性交疼痛是發(fā)生在陰道直腸隔、子宮直腸窩的子宮內膜異位癥。月經不調屬于內在性子宮內膜的異位癥,患者經期通常延長且月經量增多,多伴有卵巢功能的失調。大約50%左右的內異癥患者通常伴有不孕癥,是由病變導致排卵障礙、輸卵管堵塞、卵泡發(fā)育不好、粘連、盆腔腫塊而引起。子宮內膜異位癥較為常見且突出特征為漸進性的痛經,通常發(fā)生于月經前、中以及月經后。
將內膜異位病灶、卵巢或子宮切除的手術治療法是子宮內膜異位癥臨床治療主要的手段。近年來,微創(chuàng)手術不斷的發(fā)展,其同傳統(tǒng)手術相比較,具有切口較小、恢復較快以及痛苦較小等優(yōu)點。但是由于較多患者不了解微創(chuàng)技術導致其具有較大精神壓力。因此,采取相應護理措施,緩解患者心理壓力,使其對手術有更多的了解,最終提高手術治療效果意義重大。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組腹痛、切口疼痛、感染、出血等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研究組護理滿意率為96.67%,高于對照組83.33%,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予以護理干預可以顯著降低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以及復發(fā)情況,值得臨床推廣與使用。
[1]馮瑞.婦科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臨床護理體會[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2,29(17):319-320.
[2]莫崇愛.重癥心肌梗死患者的護理體會[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2,55(22):5217-5218.
[3]錢惠.對59例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的臨床護理體會[J].求醫(yī)問,2013,11(2):382-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