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崇蘭
(景東縣畜牧獸醫(yī)局畜牧站,云南思茅 676299)
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已經(jīng)成為國內外豬病防控重點,其可引起呼吸道感染、繁殖障礙、仔豬死亡等,同時,也能抑制免疫系統(tǒng),繼發(fā)多種疾病,帶來經(jīng)濟損失。
本病的病原體是豬繁殖與呼吸綜合癥病毒,其是動脈炎病毒科、動脈炎病毒屬的單股正鏈RNA病毒屬。
病體原在動物界中豬感染幾率最高。不分品種、年齡、性別的豬只都有易感性,母豬與仔豬的易感性最強,此時感染,臨床癥狀甚為嚴重。本病的主要傳染源為病患豬及隱性感染帶菌豬,患豬的分泌物、排泄物等都可成為病毒的寄宿主,進行間接傳染,此外耐過豬也可長期帶毒。呼吸道為最主要的傳染途徑,精液、胚胎等也可傳染。傳染方式為空氣和機械流動,健康豬與病患豬直接接觸,如,同欄飼養(yǎng)、頻繁調運、高密度養(yǎng)殖等都可導致此病的病發(fā)。研究結果表明,病患豬感染后43 d和3~27 d,可從精液中分離出病毒。其后的1~2周時間內可檢測出病毒,所以,要注意精液傳播。
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呈現(xiàn)臨診和亞臨診癥狀,日常發(fā)病率與管理條件、機體免疫力、病毒侵害能力等密切相關。
母豬:感染后體溫升高,高達40℃,伴有精神沉郁、食欲廢絕、嚴重咳嗽、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難等癥狀。母豬可見不孕,有早產癥狀,后期可見流產、死胎、木乃伊胎等。
仔豬:初生后,會伴有呼吸困難、運動失調等癥狀。少數(shù)豬只有青紫色斑塊,部分伴有產后無乳、胎衣不下、陰道分泌物增多等癥狀。
仔豬尤其是在1月齡左右的仔豬,易感性最為明顯。典型癥狀為體溫驟升,高達41℃,伴有呼吸困難、食欲廢絕、嚴重腹瀉,同時,離群、相互擁擠一團、皮毛粗亂、漸進性消退、眼瞼水腫等癥狀。有的還出現(xiàn)結膜炎、眼分泌物增多,部分豬只在耳根部出現(xiàn)淤血,部分生長發(fā)育受限。
育肥豬:易感性較差,有的伴有厭食癥狀、輕度咳嗽,有的可見耳根部、腹部等處出現(xiàn)淤血,發(fā)紺等癥狀。
公豬:發(fā)病率甚低,一旦感染可表現(xiàn)出厭食、呼吸困難、逐漸消瘦,有性欲,但是配種質量較差,射精數(shù)量有限,且品質低下。部分豬只還會伴有雙耳及皮膚變色等癥狀。
(1)材料:死仔或初生仔豬的心、腦、腎、肝、肺等組織;哺乳仔豬、保育仔豬及育成豬,采集肺、脾、腦、扁桃體、白細胞、氣管周圍淋巴結;母豬和公豬,則可用血清、血漿和白細胞;木乃伊胎難以分離到病毒;
(2)細胞培養(yǎng):原代豬肺巨噬細腦、MARCl45和CL2621細胞系等,病料組織懸液接種細胞,盲傳2~3代,才可見細胞病變,分離病毒后進一步鑒定。
(3)RT-PCR具有高度特異性:能檢測出在細胞培養(yǎng)物中,或精液中30個感染單位(TCID)的PRRSV。對精液的檢驗,PCR法比PAM法敏感10倍。
(1)間接熒光抗體試驗:感染早期可檢測到抗體,血清抗體≥1∶20判為陽性;≥1∶64判為PRRS病毒活動性感染期。
(2)間接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美國IDEXX公司已有試劑盒作為商品出售。該試劑盒可同時檢出美國原型和歐洲原型,敏感性高,特異性強,使用方便。其判斷標準為:當S/P比值大于或等于0.4,樣品為陽性,帶有PRRS抗體。
(3)免疫過氧化物酶單層細胞試驗:抗體效價達1∶100以上時,判為陽性。
(4)血請中和試驗:敏感性較差。
病患畜一旦感染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自恢復期即可產生免疫效力,產生免疫效力后的母豬和育成豬對于再次感染有很強的抗體作用。試驗結果表明,可從患病后6~7 d的病患畜體內監(jiān)測出相應的病毒抗體。這些病毒抗體可在病患畜體內,自恢復期維持達到1年以上。但是,感染豬病毒血癥一般要持續(xù)4周或更長。病毒從癥狀減輕后,至少要在體內存活6個月之久。因此,經(jīng)常見到抗體和病毒血癥同時存在的現(xiàn)象??贵w的抗病毒能力主要是通過貼附或穿過敏感細胞,或促進感染細胞的破壞消滅病毒。血清中和抗體產生很慢,一般要在感染后6~8周才出現(xiàn),而且消散快,導致病毒血癥持續(xù)時間長。PRRS病毒可能具有如下特性:即需要較高的抗體與病毒粒子的比率或新鮮補體才能發(fā)生中和反應。
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流行甚為廣泛,必須要采取嚴格有效的防控措施,才能有效遏制病毒的擴散和傳入,以便盡快達到控制疫情的作用。
堅持自繁自養(yǎng),嚴禁自外引進豬只。必須要從外地引進種豬時,需詳細調查引進地豬只健康無嚴重病患。新引進豬只加強檢疫措施,必要時可隔離單獨進行。對于新引進的種豬,可首先安排在風力感染較小的地方隔離飼養(yǎng)8周左右的時間。隔離飼養(yǎng)期間,借助敏感檢測的方法進行,期間間隔2周時間采取血清進行病毒抗體監(jiān)測,只有兩次監(jiān)測都顯示為陰性的情況下,方可確保引進地健康程度。地方也有采用將日常養(yǎng)殖易感染豬群與新購進豬進行混合飼養(yǎng)的方法,在此期間,如果沒有出現(xiàn)此類病癥癥狀,確保健康無病患之后方可安排進場混合飼養(yǎng)。
此外,除了上述措施之外,日常加強飼養(yǎng)管理、做好衛(wèi)生清潔消毒工作、做好鼠害清滅工作等,都是較好的綜合性防治措施。
病患畜有病死癥狀的要及時清理,殘留尸體必須做無公害處理;嚴格控制飼養(yǎng)密度,根據(jù)地方養(yǎng)殖情況,有針對性地控制養(yǎng)殖規(guī)模,必要時可出售部分仔豬做預控之用;做好仔豬斷尾、剪牙、去勢工作,必要時,可推遲出售日期;疾病治療期間,可在飼料中添加適量的抗生素類藥物,對于預控細菌性疾病大有裨益;做好緊急免疫接種措施,種豬可接種PPRS滅活疫苗或者是PPRS弱毒疫苗,仔豬可與12~20日齡接種PPRS弱毒疫苗,做好緊急防控措施;藥物治療期間,要做好繼發(fā)病和并發(fā)病的防控措施;同時,有感染癥狀出現(xiàn),應該在第一時間內進行隔離、治療等,以加快此病康復日程。
[1] 張棟,王善輝,王振勇.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的臨床癥狀與鑒別診斷[J].河北畜牧獸醫(yī),2005,(6):17-19.
[2] 吳洪濤.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的防制[J].現(xiàn)代畜牧獸醫(yī),2009,(5):41-42.
[3] 胡恒龍,王強,左瑞華.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豬藍耳病的診斷與防制[J]. 畜牧與飼料科學,2009,(Z1):2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