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福建省三明市第二醫(yī)院,福建 永安 366000;2.福建中醫(yī)藥大學第五臨床醫(yī)學院,福建 永安 366000
痔瘺術后便秘原因分析及護理干預
葉秀萱1陳雪玉2
1.福建省三明市第二醫(yī)院,福建 永安 366000;2.福建中醫(yī)藥大學第五臨床醫(yī)學院,福建 永安 366000
目的探討痔瘺術后便秘的原因以及護理干預措施。方法回顧性分析280例行痔瘺手術患者的臨床資料。對其手術后并發(fā)便秘的原因進行分析,并采取相關護理措施。結果經過我院的精心治療與相應護理,患者均在2~6日內恢復正常排便,糞便不再干硬、排便次數和時間間隔正常。結論經過我院飲食護理、心理護理,加強健康教育,改變排便環(huán)境,積極處理并發(fā)癥等護理干預后,患者術后便秘癥狀明顯改善。
痔瘺;術后;便秘;護理
痔是指直腸末端黏膜下和肛管皮膚下的直腸靜脈叢發(fā)生擴大、曲張所形成的柔軟靜脈團,占所有肛腸疾病的87.25﹪。肛瘺是指肛管直腸與肛門周圍皮膚相通的感染性管道,是臨床上十分常見的一種肛腸病,它與痔、肛裂并稱肛腸科三大常見疾病[1]。手術是治療痔瘺的常用方法。痔瘺術后由于各種原因容易并發(fā)便秘,影響患者術后傷口愈合及臨床治療。
回顧性分析2012 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280例行痔瘺手術的患者的臨床資料, 280例患者中有96例術后并發(fā)便秘,男性46例,女性50例,年齡15~62歲,平均年齡30.5歲,有5例手術前常有便秘癥狀。
2.1 手術原因 手術損傷、手術中麻醉藥的使用、手術后肛管敷料填塞止血、使原有的肛門排便環(huán)境改變,排便反射降低,大便閉而不出成便秘。
2.2 心理因素 一個人排泄形態(tài)的改變與情緒有關[2]。手術患者需要住院治療,期間容易出現各種心理反應,例如:焦慮,擔心手術傷口的愈合,害怕排便時傷口出血、疼痛,想“忍”住排便。心理障礙尤其是焦慮可增加盆底肌群的緊張度,引起排便時肛門直腸矛盾運動[3]。久之形成便秘。
2.3 飲食因素 飲食知識缺乏,不了解飲食對排便的影響。護士雖然在患者住院時交代要多食蔬菜、水果,多飲水,避免煙酒、煎炸燥熱之品。但還是有患者不以為然,認為手術傷身,就是要多食肉類補身體,還有的患者認為多食蔬菜、水果大便多,排便時傷口疼痛就少食或拒食蔬菜、水果。這樣腸蠕動減弱,糞便在腸腔內停留過長,水分被吸收,導致排便困難,引起便秘。
2.4 術后并發(fā)癥因素 痔瘺術后容易并發(fā)切口疼痛、出血,腹脹等。手術造成患者不同程度的創(chuàng)傷,胃腸功能減弱,輕微的刺激即可引起疼痛或出血,稍進食不當即可出現腹脹?;颊邽榱吮苊馔纯?、排便時小心翼翼、不敢出力導致大便排不出。
3.1 加強健康教育、重視飲食護理 手術前責任護士應主動向患者詳細介紹病情、手術醫(yī)師、手術名稱和方式、麻醉方式、術后可能出現疼痛的幾個環(huán)節(jié),使患者有充分的思想準備。手術后認真交代術后體位、飲食等注意事項。一般局麻手術患者手術當日即可進半流質飲食,次日改普食。囑患者進食規(guī)律、勿過飽或進食過少。鼓勵患者多食蔬菜、水果、每日飲水大約2000ml,避免進食辛辣、燥熱食物及煙酒,避免過多進食糖類、奶類、豆類等易致腸脹氣的食物,防止腹脹。告知患者飲食調理的重要性、以便更好地配合治療。
3.2 心理護理干預 隨時與患者溝通、了解其心理狀態(tài),針對不同的心理問題給予耐心疏導、安慰、解釋。對個別精神高度緊張患者,可在術前請恢復期患者現身說法、介紹經驗,必要時按醫(yī)囑給予鎮(zhèn)靜劑。保持手術環(huán)境溫和輕松、光線柔和、溫濕度適宜。手術中工作人員應準備充分、態(tài)度和藹,操作動作輕柔、流暢、快穩(wěn)以減少刺激。手術后囑患者家屬在旁陪護,尋找輕松的話題交談、盡可能轉移患者注意力,以減輕術后傷口疼痛等不適。
3.3 并發(fā)癥護理干預 密切觀察有無切口疼痛、滲血及術后大便情況。向患者解釋手術后出現疼痛的正常性、以及術后排便的必要性,打消其顧慮。輕度疼痛無需特殊處理,劇烈疼痛可按醫(yī)囑及時給予止痛劑。發(fā)現患者肛管內敷料填塞過緊,應及時報告醫(yī)生給予松解。保持肛周清潔,每日排便后用溫水或1:5000高錳酸鉀溶液坐浴5~10min。告知患者術后出現少許大便擦血不用緊張,如果出現下腹脹痛、肢體無力、心慌、出冷汗等應立即報告醫(yī)務人員。
3.4 排便護理干預 向患者解釋保持大便通暢對疾病恢復的重要性,以及長期使用通便藥物的危害。鼓勵患者養(yǎng)成定時自主排便的習慣。保護患者隱私,提供隱蔽的排便環(huán)境,需要床上排便者應指導床上排便方法及注意事項。對手術前就經常發(fā)生便秘者可指導進行一些自我按摩腹部的保健方法,以雙手食指、中食、無名指相重疊,以患者的臍周為中心,從結腸向橫結腸,再由降結腸到乙狀結腸進行環(huán)行按摩[4]。
經過我院的精心治療與護理,30例術后便秘患者2日內恢復正常排便、50例3~4日恢復排便、16例5~6日恢復排便,96例術后便秘患者全部痊愈出院。
排便是人類基本生理需要,便秘不僅給患者帶來生理痛苦、影響手術切口愈合,還危害患者身體健康。痔瘺是臨床常見疾病,一般采取手術治療的方法,但由于各種原因術后極易發(fā)生便秘,如何防治痔瘺手術后便秘,護理人員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治療過程中針對患者術后便秘發(fā)生的原因,采取相應的護理干預,使患者積極、主動配合治療護理、盡早解除便秘,對于促進患者愈合,減少住院日都有非常積極的作用。
[1]趙剛,鞠應東,孫風華.中西醫(yī)結合肛腸病診治[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189.
[2]鄭修霞主編.護理學基礎[M].北京:北京醫(yī)科大學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聯(lián)合出版社,1998:196
[3]李巖.功能性便秘與精神心理因素[J]. 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04,24(4):196
[4]黃招美,周金梅.痔瘡術后便秘的護理干預[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8,5(4):63-64
R473.6
A
1007-8517(2014)10-0110-01
2014.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