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敏儀 鄧印輝
(廣州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放射治療科,廣東 廣州 510260)
手術切除被認為是腦轉移首選的治療方式,但是手術治療的限制較多〔1〕,目前多以配合放療、化療聯(lián)合的綜合治療為主。近十多年來,伽瑪?shù)兑殉蔀槟X轉移瘤的主要治療方法,尤其對于多發(fā)性病變,伽瑪?shù)吨委煘槭走x;但是,伽瑪?shù)吨委熞泊嬖谝恍┎蛔?,尤其對于病變個數(shù)較多、顱內(nèi)病變發(fā)展太快的病變,急需尋求一種能配合伽瑪?shù)吨委?、加強伽瑪?shù)动熜У母行У姆椒ㄖ委燂B內(nèi)多發(fā)性轉移瘤。
1.1資料 綜合治療組(伽瑪?shù)?替莫唑胺)16例,男9例,女7例,原發(fā)灶均為肺癌,均為多發(fā)病灶,病變個數(shù)2~5個,共67個病灶,均行伽瑪?shù)吨委煵⒙?lián)合替莫唑胺正規(guī)療程。所有患者KPS評分≥70分。對照組(單純伽瑪?shù)?35例,男19例,女16例,原發(fā)灶亦均為肺癌,多發(fā)病灶,病變個數(shù)總158個。所有患者年齡55~75歲,中位年齡67歲。
1.2治療設備 采用瑞典醫(yī)科達公司B型伽瑪?shù)叮妙^架固定、1.5t MR掃描定位,治療計劃系統(tǒng)為gamma-tPS。
1.3治療方法及用藥方法
1.3.1伽瑪?shù)?固定LEKSELL頭架,從顱底到顱頂,以3 mm/層薄層全腦掃描。選擇較大準直器,寬松適形包裹,最后將患者安置在伽瑪?shù)吨委煷采线M行照射。兩組病例伽瑪?shù)吨委煑l件一致,無顯著差別,腫瘤中心劑量29~42 Gy,平均(38±5.6)Gy;周邊劑量14~18 Gy,平均(16.1±2.8)Gy。
1.3.2替莫唑胺用藥方法 伽瑪?shù)吨委? d后使用替莫唑胺單藥化學治療,嚴格按照第一療程藥量150 mg·m-2·d-1, 第二療程開始藥量200 mg·m-2·d-1,1次/d,連用5 d為1個療程,每4 w重復1次,共6個療程。
1.4療效評價 伽瑪?shù)吨委熃Y束后每3個月進行顱內(nèi)病灶影像學評價,按照WHO標準分為:完全緩解(CR):可見的病變完全消失,至少維持4 w以上;部分緩解(PR):病變縮小50%以上,至少維持4 w且無復發(fā)病灶出現(xiàn);穩(wěn)定(SD):無變化,腫瘤消退不足50%或增大不足25%;進展(PD):腫瘤增大超過25%或出現(xiàn)新的病灶。
1.5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15.0軟件行χ2檢驗。
兩組均在伽瑪?shù)吨委熃Y束后9個月復查時取得最高的有效率:綜合治療組CR 18個、PR 38個、SD 9個、PD 2個,有效率(CR+PR)為83.5%(56/67);對照組CR 30個、PR 67個、SD 45個、PD 16個,有效率為61.39%(97/158)。對照組于伽瑪?shù)逗?個月開始觀察到有進展病例,12個月時進展率15%(25/158);綜合治療組9個月開始有進展病例,12個月時進展率為5.9%(4/67)。綜合治療組獲得更高的有效率,并且進展病例出現(xiàn)的時間明顯延后,發(fā)生比例明顯減少。
伽瑪?shù)吨委熐?1例患者中45例有不同程度的臨床癥狀和體征(頭痛、頭暈、嘔吐及肢體活動障礙),其中綜合治療組13例,對照組32例,伽瑪?shù)逗蟀Y狀得到明顯改善,其中綜合治療組改善率為92.3%,對照組為90.6%,兩組無明顯差異。
服用替莫唑胺期間的不良反應均集中在血液學及胃腸道不良反應上,配合胃復安等,防止嘔吐,偶見血常規(guī)偏低患者,予升白細胞藥注射后可逆,繼續(xù)療程。
隨訪12個月期間,對照組病例中9個月統(tǒng)計時生存人數(shù)為 33例,12個月統(tǒng)計時31例生存;綜合治療組在12個月統(tǒng)計期內(nèi)16例無1例死亡。
具有腦轉移的大多數(shù)患者生存預后極差,未經(jīng)治療的多發(fā)腦轉移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僅1個月〔2〕,腦轉移瘤比原發(fā)腦腫瘤發(fā)病率高10倍,腫瘤患者發(fā)生腦轉移,說明疾病病程已進入晚期,絕大多數(shù)患者在短時間內(nèi)出現(xiàn)腦水腫,繼之出現(xiàn)顱內(nèi)高壓癥狀,嚴重影響生存期,其中一部分病情發(fā)展迅速,常因腦疝死亡〔3〕。目前對于腦轉移瘤的治療多以手術、放療、化療聯(lián)合的綜合治療為主。然而由于轉移瘤的部位、系統(tǒng)疾病和其他因素等,50%的單發(fā)腦轉移瘤患者無法接受外科手術治療,這些患者和多發(fā)腦轉移瘤患者只能接受立體定向放療和全腦放療。但近年有文獻報道,腦轉移瘤病人的預后生存期與是否接受全腦放療的關系不大,因此,為減少治療并發(fā)癥,不主張首選全腦放療。而頭部伽瑪?shù)吨委熌X轉移瘤具有安全性高、并發(fā)癥少、療效確切、治療過程簡捷、痛苦性小的特點〔4~6〕。而替莫唑胺是一種小分子、脂溶性的烷化劑-咪唑四嗪類衍生物,具有抗全身及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惡性腫瘤的作用,能較好透過血腦屏障,在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血藥濃度高,口服給藥方便、副作用少,并且替莫唑胺的毒性蓄積對骨髓抑制影響較小。有研究表明,不到5%的患者會在治療過程中出現(xiàn)骨髓抑制,因此在治療過程中極少有患者需要推遲治療時間及調(diào)整用藥劑量〔7〕。
在替莫唑胺治療各種腦轉移瘤的兩個Ⅱ期臨床研究中,均顯示了較好的安全性、耐受性及臨床抗癌活性〔7〕。當替莫唑胺與放療同時應用時,被證明具有增敏作用。
本文通過統(tǒng)計,聯(lián)合替莫唑胺用藥的伽瑪?shù)吨委煟苁盏捷^好的近期的局控率,但仍未能最有效地阻止腫瘤進展,未能將近期的局控獲益轉化為遠期的生存獲益,推測可能是由于晚期肺癌本身的生物學行為所致,替莫唑胺的潛在獲益被全身性疾病的控制失敗所抵消。因此,通過對本文病例的分析,我們可以總結出以下幾點:①頭部伽瑪?shù)杜c口服替莫唑胺對顱內(nèi)多發(fā)轉移瘤的治療都是可行性很高的措施;②伽瑪?shù)堵?lián)合替莫唑胺應用,對顱內(nèi)轉移瘤的治療與預防新發(fā)病灶的療效較確切而且安全性高,可以有效地大幅度提高伽瑪?shù)兜挠行?,推遲腫瘤進展的發(fā)生。③替莫唑胺惡心、嘔吐的發(fā)生率較高,但大部分患者可耐受,不用藥或?qū)ΠY用藥后基本可以緩解,且在每療程結束停藥后癥狀即消失,因此可接受人群較廣,KPS評分>70分即可接受治療。
4 參考文獻
1王鐵君,懷淑君,等,立體定向放射治療在腦轉移治療中的作用〔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0;30,2430-2.
2張清琴,岳軍艷,等.老年腦轉移瘤患者短程全腦放療的效果及預后因素〔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2388-9.
3羅 斌,劉阿力,等.腦轉移瘤的伽瑪?shù)吨委煛睯〕.中華神經(jīng)外科雜志,2008;24,348-51.
4徐偉民,楊立群,潘 力,等.153例腦轉移瘤伽瑪?shù)动熜嚓P因素分析〔J〕.中華神經(jīng)外科雜志,1998;14:148-50.
5Aoyama H,Shirato H,Tago M,etal.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 plus whole-brain radiation therapy vs 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 alone for treatment of brain metastase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JAMA, 2006;295:2483-91.
6Diluna ML,King JTJr,Knisely JP,etal. Prognostic factors for survival after 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 vary with the number of cerebral metastases〔J〕.Cancer, 2007;109:135-45.
7崔向麗,武迎磊,孫 爽,等.替莫唑胺治療腦轉移瘤的研究進展〔J〕.藥物與臨床,2010;16: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