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利用ACE2受體的蝙蝠SARS樣冠狀病毒的分離和鑒定
2002年3月由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SARS-CoV)導致的疫情大流行無疑是當代最受關注的公共衛(wèi)生事件。近來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疫情的爆發(fā)表明這類病毒仍然具有很大威脅,而且其分布比預期的更加廣泛。盡管蝙蝠被認為是這2種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但是目前仍未能從蝙蝠中分離出SARS-CoV的祖先病毒(progenitor virus)。據(jù)報道,在中國、歐洲和非洲的蝙蝠中曾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多種SARS樣冠狀病毒(SARS-like coronaviruses,SL-CoVs),但是它們都不是SARS冠狀病毒的直接祖先,因為其系統(tǒng)發(fā)生與SARSCoV不一致,而且其突起蛋白都不能利用SARS-CoV的細胞受體分子,即人類血管緊張素轉換酶Ⅱ(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I,ACE2)。戈興弋等報道了在中華菊頭蝠(生活在中國云南的一種菊頭蝠科蝙蝠)中新發(fā)現(xiàn)的2種冠狀病毒的全基因組序列:RsSHC014和Rs3367。這2種病毒遠較以前發(fā)現(xiàn)的病毒與SARS-CoV的關系更加密切,尤其是病毒突起蛋白的受體結合域與SARS-CoV非常相似。最重要的是,他們用Vero E6細胞從蝙蝠糞便中分離出一種活的SL-CoV(蝙蝠SL-CoV-WIV1)。該病毒有典型的冠狀病毒形態(tài),其基因序列與Rs3367的一致性達99.9%,并且可以利用人類、果子貍和中華菊頭蝠的ACE2作為侵入細胞的受體。初步體外試驗表明該病毒有廣泛的物種嗜性。該實驗組的研究結果有力地證明了中華菊頭蝠是SARS-CoV的自然宿主,而且某些蝙蝠SL-CoVs很可能并不需要中間宿主就能直接感染人類。他們強調(diào)在流行病多發(fā)地區(qū)的野生動物病原體研究工作對流行病的預防與控制十分重要。
Nature,2013,503(7477):535-538(楊文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