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春巖
(商丘市中醫(yī)院,河南 商丘 476000)
門脈高壓性胃病引發(fā)上消化道出血的護理措施研究
申春巖
(商丘市中醫(yī)院,河南 商丘 476000)
目的 通過研究找到有效的護理途徑,提高對門脈高壓性胃病引發(fā)的上呼吸道出血患者的護理質量,降低該疾病的病死率。方法 選取2012年6月至2013年4月醫(yī)院收治的門脈高壓性胃病引發(fā)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34例,對患者進行出血情況進行有針對的檢查和護理。結果 所選病例中1例患者因發(fā)生嚴重的失血性休克而死亡,其他患者均得到了有效的治療和護理,患者病情得到控制或是能夠康復出院。結論 對門脈高壓性胃病引發(fā)的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護理人員要根據患者病情,時刻觀察患者的心理和病情變化,從臨床用藥護理到對患者的生活飲食護理,從病情監(jiān)測到對患者的心理疏導等,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提高護理質量。
門脈高壓性胃病;上消化道出血;肝硬化
近年來隨著人們物質生活質量的提高,越來越多的消化系統(tǒng)疾病也開始出現,據臨床研究證明,門脈高壓性胃病引發(fā)的上呼吸道出血已成為近年來常發(fā)的消化道系統(tǒng)疾病之一。一般來說由于肝硬化門脈高壓引起胃黏膜可以淤血、水腫和糜爛,呈馬賽克或蛇皮樣改變叫門脈高壓性胃病。怎樣對該病患者進行有效的護理是消化內科護理人員的所面臨的重要問題之一[1]。
1.1 一般資料
筆者選取2012年6月至2013年4月醫(yī)院收治的門脈高壓性胃病引發(fā)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34例,患者年齡為33~72歲,平均年齡為54歲,其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3例。所選患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吐血、便血和休克癥狀[2]。
1.3 一般方法
對所選取34例門脈高壓性胃病引發(fā)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進行出血情況檢查和護理,根據患者病情分別采取傳統(tǒng)的藥物治療、壓迫止血、內徑下止血等治療方法,根據患者病情,時刻觀察患者的心理和病情變化,從臨床用藥護理到對患者的生活飲食護理,從病情監(jiān)測到對患者的心理疏導等進行全面的護理[3]。
通過對患者護理措施的研究,找到了有效的護理措施,在此護理措施下,有1例患者因發(fā)生失血性休克而死亡,其他患者均得到了有效的護理而病情得到控制或是康復出院。
臨床上,上消化道出血時一種常見的消化內科疾病,而門脈高壓性胃病引發(fā)的上消化出血更是由于其出血量大和發(fā)病兇險而成為一種高發(fā)、高危險性疾病。幾年來對其治療和護理措施的研究不少見,傳統(tǒng)的藥物治療和其他壓迫止血技術都有較顯著的治療效果,對其護理措施也有了進一步的發(fā)展。一般來說,對患者實施飲食控制、最好心理護理、基礎護理、用藥護理等,都會對患者的病情控制和康復起到重要的臨床作用[4]。
3.1 門脈高壓性胃病定義及發(fā)病機制
①門脈高壓性胃病的定義:一般來說,我們將門靜脈高壓時引發(fā)的胃壁淤血、水腫,胃黏膜下層的動靜脈交通支被廣泛開放,使胃黏膜中的微循環(huán)發(fā)生障礙,胃黏膜防御功能降低等這一系列的癥狀統(tǒng)稱為門靜脈高壓性胃病,又稱充血性胃病。臨床研究發(fā)現,門脈高壓性胃病多會出現少量嘔血、黑便,伴隨有貧血癥狀,少數會出現上消化道的大出血,引發(fā)患者的失血性休克。一般來說,門脈高壓性胃病多會誘發(fā)肝硬化等肝部疾病或是肝腎綜合等,增加出血率。②門脈高壓性胃病的發(fā)病機制:門脈高壓性胃病的發(fā)病機制比較復雜,但是研究證明,其主要是由于血流動力學的改變而引起。當患者血流動力改變時,胃黏膜血流減少,胃黏膜上皮細胞遭到毀壞,其本身的修復能力降低,由此一來,人體胃部黏膜的天然保護屏障受到損傷,抵抗力變弱,易受到多種致病因子的侵襲,門脈高壓性胃病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發(fā)生的。臨床山對其診斷主要依據胃鏡的檢測,通過胃鏡檢查,我們可以看到患者胃部黏膜出現廣泛性的紅斑和馬賽克癥狀,特別是胃底黏膜出現散在的紅點或是重染紅點,自發(fā)性出血。
3.2 門脈高壓性患者引發(fā)上呼吸道出血的護理措施
①一般護理:對門脈高壓性胃病患者引發(fā)的上消化道出血護理來說,首先要做好對其的一般護理,即從整體方面做好基礎[5]。在這里可以減少患者的探視時間,保證患者的休息。此外要做好病房的環(huán)境護理,保持病房安靜,空氣暢通,給患者體統(tǒng)一個良好的病房環(huán)境。對于患者要嚴格要求其臥床休息,使患者身體平臥,頭部要面向一側,防止因消化道出血而引起窒息。對出血嚴重的患者要將其下肢抬高30°,時刻準備采取抗休克處理,。嚴重吐血或是出血量大的患者,要杜絕患者飲食,在24~48 h內若沒有繼續(xù)出血,才可以給于溫的易消化的流體的食物。另外要做好患者口腔護理,在患者出血后,及時做好口腔清理,保證患者身體和床鋪的清潔[6]。②心理護理:由于患者面臨著多次的嘔血等癥狀,使患者在心理和生理上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折磨,容易對疾病充滿恐懼和緊張心理,長時間受折磨而產生痛苦感[7]。此時,護理人員要在日常護理中,注意患者心理變化,與患者多談心,多親近,給患者提供溫暖,使他們感受到自己被重視著。在護理工作實施時,護理人員要用穩(wěn)練的護理技術和沉著冷靜的態(tài)度來使患者增加信任感,提高對疾病的治療信心,進而更積極的配合醫(yī)師的治療和護理人員的護理。③用藥護理:用藥護理時護理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護理人員要正確指導患者在服藥時間內服藥,保證降門脈壓藥物和抑制胃酸分泌藥物、保肝藥物等的使用,要囑咐患者服用時間和服用計量,避免藥物被忘記使用或是頻繁濫用。此外,在靜脈滴注用藥時要注意觀察患者的血壓,是血壓值維持在90~100/60~80 mm Hg(1 mm Hg=0.133 kPa),倘若出現血壓過高或是過低時,要及時調整藥物濃度和滴速。某些并發(fā)冠心病等患者,要急用降壓藥,可口服凝血酶,使用時要先稀釋,服用后要使患者左右輕翻身,改變體位,保證藥物與出血面的充分接觸。④飲食起居護理:在對患者飲食護理時要根據患者病情來令其健康飲食。首先要引導患者形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定時定量進食、少食多餐、細嚼慢咽,這樣可以使胃酸分泌規(guī)律,減少胃黏膜的損傷,有益于消化酶的分泌。從而減輕胃部負擔。其次,要拒絕患者飲食刺激性食物。減少辛辣、生冷、粗糙、過燙過硬等食物,少食土豆等淀粉性食物,杜絕飲酒、抽煙。最后,可以給患者提供營養(yǎng)食譜,調節(jié)患者飲食。如多選擇高蛋白、低脂肪、高熱量的碳水化合物,使用溫軟易消化的食物等。在飲食護理的同時做好患者的起居護理,使患者早睡,按時起床,不能熬夜,避免分體的過度勞累,給治療加重負擔,還要適當的進行有益的鍛煉,保證身體的回復能力。⑤病情監(jiān)測護理:門脈高壓胃病引發(fā)的上消化道患者,特別是肝硬化患者,容易出現非單一性的病癥,上腹不適、腹痛、腹脹、反酸、惡心、嘔吐等,此類癥狀有時候易被肝硬化的病癥所掩飾,所以在護理時要嚴格檢測患者的各種病情,詢問患者的身體狀況,一旦發(fā)現不適要及時處理。此外,由于上消化道的出血特征,可能會大量嘔血或隱藏性慢性出血,所以要嚴密檢測患者的病情變化和各項生命指標,保證患者的生命。還可以引導患者學習自我監(jiān)控的方法,掌握日常檢測的步驟和方法,實施自我檢測,學會識別出血的情況分析,及時向護理人員反映自身狀況等。從護理人員和患者本身入手,做好護理工作,提高護理質量。
門脈高壓性胃病引發(fā)的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內科常見的一種疾病,要做好患者的護理工作,就要以患者為中心,根據其病情進行分析和有針對性的護理,在保障患者得到有效治療的同時,通過護理提高患者的康復率,降低因疾病發(fā)現不及時,或是護理不及時及其他非疾病因素而引起的病死率。
[1] 董青,任建林.門脈高壓性胃病[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05,13(21): 2610-2614.
[2] 葉任高,陸再英.內科學[M].6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482.
[3] 唐建榮,師秀梅.54例門脈高壓性胃病臨床分析[J].醫(yī)藥論壇雜志,2003,24(11):58-59.
[4] 李素霞.上消化道出血的西醫(yī)進展[J].護理研究,2002,16(8):450.
[5] 童利珍.門脈高壓性胃病并發(fā)胃出血的護理對策[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7,16(22):3259-3260.
[6] 張鳳玉,陸敏,巴善鐸.門脈高壓癥所致門脈高壓性胃病119例分析[J].新疆醫(yī)學,2004,34(6):77-78.
[7] 王紅,方興國,牟海軍,等.門脈高壓性胃病并發(fā)出血的臨床觀察[J].遵義醫(yī)學院學報,2005,28(5):436-437.
R473.5
:B
:1671-8194(2014)05-023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