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璇
(廣東省潮州市潮安區(qū)彩塘衛(wèi)生院,515644)
白頭翁湯輔助治療慢性結腸炎的臨床療效研究
謝 璇
(廣東省潮州市潮安區(qū)彩塘衛(wèi)生院,515644)
目的 探討白頭翁湯輔助治療慢性結腸炎的臨床效果。方法 將212例慢性結腸炎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06例,兩組均給予西藥柳氮磺胺吡啶口服治療,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加用白頭翁湯灌腸治療,兩組均連續(xù)治療3個療程。結果 觀察組顯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χ2=4.931,P<0.05),1年復發(fā)率顯著低于對照組(χ2=5.143,P<0.05);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1.169,P>0.05)。兩組患者治療期間均未出現(xiàn)明顯藥物不良反應。結論 白頭翁湯輔助治療慢性結腸炎,安全性高,能顯著提高治療效果,降低復發(fā)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慢性結腸炎;輔助治療;白頭翁湯
慢性結腸炎又稱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病因不明的炎性腸病,與自身免疫系統(tǒng)紊亂有關,單純西醫(yī)治療有時效果并不理想。筆者在西醫(yī)治療基礎上加用白頭翁湯治療慢性結腸炎,實施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取得較好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212例慢性結腸炎患者,全部患者均符合《潰瘍性結腸炎的診斷及療效標準》[1],結合臨床表現(xiàn)、電子纖維腸鏡和鋇劑灌腸檢查確診。臨床癥狀主要有腹瀉、腹痛、腹脹、排膿血、里急后重、消瘦、納呆、疲乏無力、脈象濡數(shù)、舌質紅、舌苔黃膩等。病理變化主要為腸黏膜充血水腫和淺表潰瘍。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06例。觀察組:男65例、女41例;年齡(49.1±13.7)歲;病程(15.7±3.6)個月。對照組:男63例、女43例;年齡(49.3±13.5)歲;病程(15.4±3.5)個月。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均給予西藥柳氮磺胺吡啶口服治療,1.2 g/次,1次/7.5 h。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加用白頭翁湯灌腸治療,方劑組成:白頭翁、黃芪各28 g,秦皮、炮姜炭、黃連、木香、黃柏各5 g,丹皮、大黃炭、當歸、苡仁各7 g,虎杖、山楂炭、銀花炭各12 g;加水800 mL煎至120 mL,患者睡前排空大便,用注射器和導管將藥劑注入患者直腸,1次/d。1周為1個療程,兩組均連續(xù)治療3個療程。
1.3 療效判定標準[2]顯效:患者臨床癥狀完全或基本消失,便鏡檢和結腸鏡檢查完全或基本正常。有效:患者臨床癥狀、便鏡檢和結腸鏡檢查有明顯改善。無效:患者臨床癥狀、便鏡檢和結腸鏡檢查無明顯改善或病情加重??傆行?顯效率+有效率。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2.0統(tǒng)計軟件處理相關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顯效87例(82.1%)、有效12例(16.0%)、無效2例(1.9%),總有效率98.1%;對照組顯效72例(67.9%)、有效28例(26.4%)、無效6例(5.7%),總有效率94.3%;觀察組顯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931,P<0.05);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1.169,P>0.05)。觀察組治療后1年復發(fā)1例,復發(fā)率0.9%;對照組復發(fā)9例,復發(fā)率8.5%;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143,P<0.05)。兩組患者治療期間均未出現(xiàn)明顯藥物不良反應。
慢性結腸炎屬中醫(yī)“痢疾”“泄瀉”“腸風”等范疇[3],病因為外感六淫,暑濕熱毒侵入大腸,腸絡損傷,濕熱與積滯蘊結腸腑,黏液和膿血膠固,驟難排解所致[4]。治療原則主要為涼血止痢、活血行氣、利濕清熱解毒??道惖萚5]對大鼠的動物實驗研究顯示,白頭翁湯能有效抑制白細胞介素-2、核因子-κB和抗炎因子IL-10等表達,發(fā)揮抗炎作用。白頭翁湯方中,白頭翁味苦性寒,可涼血治痢,清熱解毒;黃連、黃柏、秦皮清熱化濕;當歸養(yǎng)血活血。本研究采用灌腸療法,可使藥物起效更快,停留于病變區(qū)的時間更長,有效藥物濃度更高,還可避免藥物通過肝臟代謝所導致的不良反應。柳氮磺胺吡啶為水楊酸與磺胺吡啶的偶氮化合物,口服后在腸內分解成磺胺吡啶和氨基水楊酸,在結腸內與腸上皮接觸,在抗菌、消炎和免疫抑制等方面均可發(fā)揮作用,能夠較為迅速地緩解慢性結腸炎癥狀,但有時治療效果并不明顯,加之病因并未消除,復發(fā)的現(xiàn)象較為明顯[6]。所以,筆者考慮采用中西藥結合的方法治療本病,可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
本研究顯示,觀察組顯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1年復發(fā)率顯著低于對照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顯示了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本病具有更好的治療效果。兩組患者在治療期間均未出現(xiàn)明顯藥物不良反應,提示白頭翁湯具有較好的安全性??傊P者認為,白頭翁湯輔助治療慢性結腸炎,安全性高,能顯著提高治療效果并降低復發(fā)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張林國.結腸炎[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0:219.
[2] 梁紅.白頭翁湯加減灌腸治療潰瘍性直腸炎101例[J].陜西中醫(yī),2005,26(9):912-914.
[3] 張云娥,劉瑤.白頭翁湯加味配合柳氮磺吡啶腸溶片治療潰瘍性結腸炎38例[J].陜西中醫(yī),2014,35(1):5-6.
[4] 樊慧麗,陳玉梅.潰瘍性結腸炎的發(fā)病機制和治療進展[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5(12):228-230.
[5] 康坤麗,曹勤,鄭舜華.七味白頭翁湯對大鼠實驗性全結腸炎的研究[J].中華消化內科雜志,2009,29(6):422-424.
[6] 汪遠平.白頭翁湯治療潰瘍性結腸炎48例[J].實用中醫(yī)內科雜志,2007,21(5):49.
1672-7185(2014)11-0045-02
10.3969/j.issn.1672-7185.2014.11.025
2014-04-10)
R57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