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志輝
(朝陽市中心醫(yī)院,遼寧 朝陽 122000)
2型糖尿病患者實施臨床護理路徑的效果觀察
羅志輝
(朝陽市中心醫(yī)院,遼寧 朝陽 122000)
目的 研究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實施臨床護理路徑的效果。方法 隨機抽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50例,隨機分成對照組和實驗組。給予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給予實驗組臨床護理路徑,分析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 兩組患者進行護理后顯示,實驗組總有效率為92.0%,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6.0%,實驗組護理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臨床護理路徑,其護理效果顯著,有利于促進患者滿意度的提高,減少了護理不良情況的發(fā)生,有利于保障患者的護理質量,具有一定的臨床價值。
2型糖尿?。慌R床護理路徑;效果觀察
糖尿病屬于一種慢性終身性疾病,要全面有效的控制糖尿病,就要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采取相關護理措施,例如注意患者的血糖波動情況、囑咐患者用藥事項、正確使用胰島素注射、注意飲食運動等護理知識[1,2]。國外對于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臨床護理路徑模式的運用已經(jīng)非常成熟,病種由內科轉向外科、急性病轉向慢性病、單純臨床管理轉向醫(yī)院管理、院內轉向社會醫(yī)療服務等方向發(fā)展[3]。本研究對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5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護理情況進行研究分析,相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抽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50例,隨機分成對照組和實驗組,平均每組患者25例。實驗組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齡段為27~68歲,平均年齡為(47.28±2.46)歲,病程為1~26年,平均病程為(17.26±1.37)年;對照組男性16例,女性9例,年齡段為26~64歲,平均年齡為(49.34±1.47)歲,病程為2~24年,平均病程為(18.23±3.36)年。所有患者均為發(fā)生糖尿病并發(fā)癥,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程等一般資料無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給予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的傳統(tǒng)護理。給予實驗組臨床護理路徑模式護理。實驗組護理方式有以下幾方面:其一,根據(jù)患者和醫(yī)院的實際情況制定出臨床護理路徑表。在表格中記錄各種階段的護理要點。其二,護理路徑實施的要點。①患者入院當天,由臨床護理路徑小組人員負責實施護理措施。②臨床護理路徑小組人員在4 h之內,要對患者進行入院護理評估,建立健康檔案資料,包括常規(guī)評估內容、用藥情況、血糖情況、糖尿病知識了解程度等。③從入院當天開始,護理人員需向患者和家屬講述臨床護理路徑的內容和目標,使其配合護理,對患者進行風險評估,做好記錄后轉交給交接班人員。④入院2~4天,對患者進行2型糖尿病相關知識教育,讓患者了解2型糖尿病的病因、臨床癥狀、并發(fā)癥以及治療方法等。針對需要進行胰島素治療的患者,尤其要注意低血糖的癥狀、防治方法、飲食的重要性等。⑤準備出院時,評估每位患者的治療效果,根據(jù)其治療效果及問題,有針對性的囑咐患者注意事項。
1.3 護理評價標準。顯效:患者血糖、膽固醇、體質量、等各項指標明顯下降,接近正常指標,熟練掌握藥物用法、正確使用胰島素注射方法、自測血糖方法,飲食與運動合理。有效:患者血糖、膽固醇、體質量等各項指標有所改善,了解藥物用法、正確使用胰島素注射方法、自測血糖方法,但不夠熟練,飲食和運動比較合理。無效:患者血糖、膽固醇、體質量等各項指標未發(fā)生改變,對藥物用法、正確使用胰島素注射方法、自測血糖方法不夠了解,飲食和運動不合理。
1.4 統(tǒng)計學分析:本研究所涉及到的所有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21.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所涉及到的計量數(shù)據(jù)局采用平均數(shù)±和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組間單因素方差表示,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4]。
兩組患者進行護理后顯示,實驗組總有效率為92.0%,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6.0%,實驗組護理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效果情況[n(%)]
對糖尿病進行治療的目的是控制患者的血糖指數(shù),以及減少糖尿病的并發(fā)癥及其發(fā)生率,促進患者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方式[5]。在對患者進行治療時候,如果不注意用藥、飲食、運動、醫(yī)囑、胰島素注射方式等都會引起血糖波動,極易產生低血糖的現(xiàn)象,如果低血糖未進行及時正確的處理,會導致嚴重的后果,甚至會危及生命安全。傳統(tǒng)的護理模式在重要環(huán)節(jié)中極易忽視糖尿病護理與知識教育,不利于患者與醫(yī)護人員之間的交流,護理風險較高。對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臨床護理路徑護理,能夠有效的改善傳統(tǒng)護理的缺陷。確?;颊呤炀毸幬镉梅?、正確使用胰島素注射、自測血糖方法等,告知患者復診時間。出院后,繼續(xù)跟蹤患者的病情,如有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給予指導。
本研究分析我院2型糖尿病50例患者的護理效果顯示,實驗組總有效率為92.0%,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6.0%,實驗組護理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表明對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臨床護理路徑護理,其護理效果顯著,這一結果與相關文獻報道相吻合。因此,我們認為對2型糖尿病患者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具有較好的臨床效果。
綜上所述,對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臨床護理路徑,其效果顯著,有利于促進患者滿意度的提高,減少了護理不良情況的發(fā)生,有利于保障患者的護理質量,其具有一定的臨床價值。
[1] 梁梅,張建娣.臨床護理路徑的研究進展[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76(16):175-176.
[2] 李建華,劉俊嵐,陳四萍,等.臨床路徑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贛南醫(yī)學院學報,2011,29(9):160-161.
[3] 磨琨,黃茜.臨床護理路徑管理模式的運用及效果評價[J].中華醫(yī)院管理雜志,2011,18(32):170-172.
[4] 付立華,駱海燕.臨床路徑在我國的應用及其進展[J].家庭護士,2010,54(11):153-156.
[5] 王建輝,馬小萍.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觀察與評價[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1,26(51):192-194.
R473.5
B
1671-8194(2014)36-0296-02
10.15912/j.cnki.gocm.2014.36.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