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佳
58例胃癌患者圍術期的健康教育
呂佳
目的探討健康教育在胃癌圍術期的意義。方法對58例胃癌手術患者, 給予詳細的健康教育, 進行術前宣教、指導, 術后康復指導和出院時指導。結果58例患者經(jīng)過圍手術期護理均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結論良好的健康教育, 有利于疾病控制, 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
圍手術期;護理;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為患者解決健康問題的手段之一, 是整體護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1]。通過健康教育使人們對疾病的認識能力提高, 自我保健意識得到強化, 達到防病治療的目的。對從2011年12月~2013年10月患者科58例胃癌手術患者實施圍手術期健康教育, 減輕了患者不良心理反應, 對促進疾病的早日康復起到重要意義, 現(xiàn)報告如下。
本組58例, 其中男36例, 女22例, 年齡在32~76歲,平均為55歲, 胃癌姑息性切除術6例, 胃癌短路手術6例及胃癌根治性切除術46例。
2.1入院宣教 入院時, 熱情接待患者, 介紹醫(yī)護人員和病友, 引導患者熟悉病區(qū)環(huán)境, 了解住院規(guī)則, 使其較快的適應環(huán)境, 以最佳的心理狀態(tài)接受治療。
2.2術前健康教育
2.2.1飲食指導 針對患者不同的體質(zhì)給予不同的指導。能進食的患者給予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熱量飲食, 且定時定量, 少食多餐, 告知患者禁食辛辣油炸刺激性的食物。
2.2.2呼吸道的準備 絕對禁煙, 教會患者練習深呼吸、吹氣球、咳嗽、排痰的方法。
2.2.3消化道的準備 術前禁食容易產(chǎn)氣類食物, 給予流質(zhì)飲食, 防止術后發(fā)生腹脹。
2.2.4心理指導 根據(jù)患者個人心理與手術特點, 采取針對性心理護理。加強溝通, 術前介紹病情, 闡明手術的重要性及治療的安全性, 講解醫(yī)護的技術力量和對該手術的重視程度, 消除患者的恐懼心理。教會患者如何放松 , 有效地對抗焦慮和減輕術中疼痛。
2.3術后健康教育
2.3.1臥位與活動指導 麻醉清醒前給予平臥位頭偏向一側, 清醒后, 生命體征平穩(wěn)改半臥位休息術后1 d可坐起, 2~3 d可下床活動。
2.3.2疼痛的護理 除保持患者舒適體位外, 患者及家屬應知道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及正確的起床方法, 咳嗽時要保護切口, 盡量消除引起疼痛的因素。必要時應用止痛藥物。
2.3.3管道的護理 胃管和營養(yǎng)管給予雙重固定, 腹腔引流管與尿管均應妥善固定, 以防脫出, 避免受壓、扭曲、打折。
2.3.4飲食指導 腸鳴音恢復后可給予營養(yǎng)管內(nèi)要素飲食,在胃管拔除、肛門排氣后可給予清流食, 漸過渡到流食、半流食、軟食, 遵循少量多餐的原則, 主食與配菜宜選營養(yǎng)豐富、易消化的食物。若進食后患者出現(xiàn)惡心、腹脹等癥狀,應暫停進食。
2.3.5并發(fā)癥的觀察與指導 告知患者及陪護可能出現(xiàn)的并發(fā)癥及臨床表現(xiàn)。①胃腸吻合口破裂或瘺:此時應禁食,有效胃腸減壓, 給予胃腸外營養(yǎng)。②術后出血:若胃管內(nèi)吸出大量鮮紅血液或嘔吐血塊, 早期表現(xiàn)為脈搏增快, 血壓下降, 患者出虛汗, 可能為胃出血, 應通知醫(yī)師, 采取必要措施。③切口裂開:對體質(zhì)差的患者, 創(chuàng)口處腹帶包扎位置正確,幫助患者咳嗽, 減輕腹壓, 患者首次通便時給予開塞露處理。④傾倒綜合征:進食后, 特別是甜食后10~20 min, 存在上腹痛、心慌、出汗、無力、嘔吐, 腹瀉等癥狀, 可能為傾倒綜合征, 應選用低糖、高蛋白、高脂肪食物, 緩慢進食, 飯后靜臥20~30 min, 可預防術后傾倒綜合癥的發(fā)生。
2.4出院健康教育 告知院外應情緒穩(wěn)定, 運動適當, 休息規(guī)律, 形成良好衛(wèi)生習慣。飲食以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熱量、低脂、低鹽易消化為主, 堅持少量多餐, 避免辛辣油炸刺激性的食物, 遵醫(yī)囑定期復查。
通過對58例胃癌患者圍手術期的健康教育, 患者滿意度得到提高, 對健康教育的滿意率出院時達99.5%;護士主動為患者解決問題, 患者及家屬與護士增進溝通, 建立了良好的護患關系。做好患者圍手術期健康教育工作, 不僅能減輕胃癌患者的不良情緒反應, 提高自我護理的能力, 更是促進手術患者早日康復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1] 黃津芳.醫(yī)院健康教育的科研方向.中華護理雜志, 1998, 3(11): 676.
453000 南陽醫(yī)專第一附院普通外科一病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