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利均
浙江省桐鄉(xiāng)市第三人民醫(yī)院 桐鄉(xiāng) 314501
大成湯加味治療無脊髓損傷型胸腰椎骨折后腹脹
周利均
浙江省桐鄉(xiāng)市第三人民醫(yī)院 桐鄉(xiāng) 314501
胸腰椎骨折;無脊髓損傷型;腹脹;大成湯
脊柱骨折是臨床較常見的疾病,大多數(shù)是由于高處墜落或行走時跌倒,臀部或足跟部著地,因傳達暴力而致病,多發(fā)生于脊柱活動與靜止交界處即胸腰椎交界處骨折[1],因胸腰椎骨折后腹膜后血腫刺激及臥床等因素致腸蠕動減弱,故腹脹是胸腰椎骨折普遍存在的并發(fā)癥[2]。筆者應用大成湯治療無脊髓損傷型胸腰椎骨折后腹脹,療效滿意,現(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2008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無脊髓損傷型胸腰椎骨折后腹脹72例,隨機分為治療組36例,男22例,女14例,年齡22~65歲,平均(38.2±5.8)歲;病程4~45h,平均(23.3±7.2)h;其中胸11骨折2例,胸12骨折8例,腰1骨折17例,腰2骨折9例。對照組36例,男23例,女13例,年齡21~63歲,平均(37.4±6.1)歲;病程5~43h,平均(23.1± 7.4)h;其中胸11骨折2例,胸12骨折9例,腰1骨折15例,腰2骨折10例。兩組性別、年齡、骨折部位及病程等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臨床表現(xiàn) 患者自覺腹部脹滿,全腹脹痛,不思飲食,進食后腹脹加劇或嘔吐酸腐胃內容物,肛門停止排氣排便。查體:腹部膨隆,部分患者高出劍突,無腸形及腸蠕動波,全腹壓痛,無反跳痛,叩診呈鼓音,無移動性濁音,腸鳴音明顯減弱,甚至不能聞及,無氣過水聲,舌質紅或紫,舌苔厚膩,有口臭,脈弦。既往無慢性便秘病史,均為單節(jié)段骨折,無合并其它部位損傷,雙下肢肌力及感覺無異常改變,小便自解,脊柱CT未見椎管狹窄及脊髓受壓迫。
骨折均采用非手術治療。72例患者均在腹脹出現(xiàn)、肛門停止排氣排便時即采取干預措施,治療組采用大成湯為基本方:大黃(后下)、芒硝(沖服)、厚樸、枳殼各12g,紅花9g,蘇木、當歸、木通、陳皮、甘草各6g。腹痛較劇者加元胡、乳香、沒藥;氣血虛弱者加黃芪、山藥;陰虛加麥冬、沙參。水煎后取汁200mL,加入芒硝后沖服,早晚各服藥1次,1天1劑。注意事項:①年高體弱者減少大黃與芒硝用量,大黃不后下,與其它藥同煎;②腎功能不良者不宜使用木通;③服藥后出現(xiàn)明顯稀便或腹瀉時停止服藥。對照組給予溫生理鹽水500mL加開塞露40mL灌腸,1天1次。治療期間床上多翻身,促進腸蠕動,3天后觀察治療效果。
3.1療效標準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的標準[3]。治愈:服藥后3天內肛門排氣便通,腹脹、腹痛消失,腸鳴音恢復;顯效:服藥后3天內肛門排氣、排便,腹痛腹脹減輕;無效:服藥后3天后仍無排便、排氣;或少量大便排出,但腹痛腹脹無明顯改善或加重??傆行?治愈率+顯效率。
3.2結 果 治療組36例中治愈16例,顯效18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4.4%;對照組36例中治愈6例,顯效20例,無效10例,總有效率72.2%,治療組療效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治療過程中,血壓、心率等生命體征無異常改變,無明顯不良反應及毒副作用。
胸腰段是脊柱應力集中點和生理彎曲銜接點,所以胸腰椎骨折是脊柱骨折的常見部位,其早期臨床癥狀除腰背部疼痛外,普遍存在腹脹合并癥,其痛苦程度高于創(chuàng)傷后表現(xiàn),較腰背部疼痛更難以忍受。研究認為,胸腰椎骨折后腹脹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①脊柱骨折突發(fā)創(chuàng)傷造成患者緊張、焦慮等心理,使消化功能減弱,刺激產(chǎn)生過多胃酸,產(chǎn)生腹脹,同時患者疼痛呻吟吞入過多空氣加重腹脹。②腰椎椎體為松質骨,骨折后出血多,出血后形成腹膜后、椎前血腫,血腫刺激胸腰段后交感神經(jīng)節(jié),使其節(jié)后纖維調節(jié)副交感神經(jīng)對胃腸壁肌運動的控制功能紊亂,造成胃腸道收縮、蠕動、推動減弱,即消化道動力降低,致使胃腸道內容物貯留、積液、積氣產(chǎn)生腹脹[4]。③患者骨折后需臥床,活動量減少,胃腸蠕動也減慢,另一方面患者臥床失去正常排便體位而不習慣,同時患者用力排便時引發(fā)腰背部疼痛而不愿意排便從而引起腹脹。
中醫(yī)認為,人體是一整體,胸腰椎局部損傷則全身經(jīng)絡氣血受損,離經(jīng)之血內蓄,督任二脈氣機不暢,影響臟腑功能,腑氣不通,傳化物受阻,糟粕壅塞形成腹部脹滿。大成湯出自唐·藺道人《仙授理傷續(xù)斷秘方》,書中記載此方專治傷重瘀血不散,腹脹便秘,有攻下逐瘀之功[5]。方中大黃攻逐瘀積,芒硝軟堅散結,厚樸、枳殼、陳皮行氣破滯,當歸、蘇木、紅花活血通經(jīng),木通行氣利水,加乳香、沒藥、元胡加強化瘀活血止痛作用,黃芪、山藥補益氣血,麥冬、沙參滋陰增液,能迅速祛除胸腰椎骨折早期出現(xiàn)的腹脹癥狀,并符合骨折早期用藥原則。諸藥配合使用,補中有泄,補正不留邪;泄中有補,泄邪不傷正,具有治療原發(fā)病骨折及并發(fā)癥腹脹的雙重療效,減輕患者疼痛,增強其康復信心。
[1]潘志軍,陳海嘯.臨床骨科創(chuàng)傷疾病學[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0:280.
[2]程杰.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胸腰椎骨折后腹脹臨床體會[J].中國中醫(yī)急診雜志,2012,21(1):110.
[3]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S].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2.
[4]于濤,孫力.足三里穴位注射新斯的明治療胸腰椎骨折后腹脹腹痛74例[J].實用中醫(yī)內科雜志,2011,25(11):95.
[5]夏均青,趙穎林,姚紅梅.中醫(yī)內外兼治治療胸腰椎骨折68例[J].陜西中醫(yī),2009,30(5):541-542.
修回日期:2013-10-11
2013-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