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2013年國家審定品種(續(xù)前)

        2014-01-22 15:17:47
        種業(yè)導刊 2014年8期
        關鍵詞:病指產(chǎn)油量菌核病

        2013年國家審定品種(續(xù)前)

        導 語:第三屆國家農(nóng)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第三次會議(2014年1月17日)審定通過揚麥21、油研57等48個小麥、油菜品種,本刊自2014年第5期起陸續(xù)刊登。

        油 菜

        審定編號:國審油2013001

        品種名稱:油研57

        選育單位:貴州禾睦福種子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YD0848A×YD57R

        特征特性:甘藍型半冬性隱性核不育兩系雜交品種。全生育期218天,比對照南油12號晚熟2天。幼苗半直立,葉綠色,頂葉長圓形,葉緣鋸齒狀,裂葉3~4對,有缺刻,葉面有少量蠟粉,無刺毛;花瓣黃色、復瓦狀重疊排列;籽粒黃褐色。株高193.3厘米,上生分枝類型,一次有效分枝數(shù)7.71個,單株有效角果數(shù)347.9個,每角粒數(shù)19.9粒,千粒重3.51克。菌核病發(fā)病率3.78%,病指2.04,病毒病發(fā)病率0.95%,病指0.39,低抗菌核??;抗倒性強。籽粒含油量46.44%,芥酸含量0.35%,餅粕硫苷含量25.86微摩爾/克。

        產(chǎn)量表現(xiàn):2011-2012年度參加長江上游油菜品種區(qū)域試驗,平均每667m2產(chǎn)油量81.56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10.4%;2012-2013年度續(xù)試,平均每667m2產(chǎn)油量93.78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15.0%;兩年平均每667m2產(chǎn)油量87.67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12.7%。2012-2013年度生產(chǎn)試驗,平均每667m2產(chǎn)油量87.81千克,比對照南油12號增產(chǎn)22.0%。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家油菜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四川、重慶、云南、貴州和陜西漢中、安康冬油菜區(qū)種植。

        審定編號:國審油2013002

        品種名稱:德5油319

        選育單位:四川正達農(nóng)業(yè)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來源:33A×HR19

        特征特性:甘藍型核不育兩系雜交品種。全生育期216天。苗期葉片半直立,子葉腎形,葉柄中長,裂葉3~4對,頂葉橢圓形、較寬大,葉緣鋸齒狀,葉面蠟粉較多?;ò挈S色、側疊,角果較粗,中偏長,籽粒黃褐色。株高189.9厘米,中生分枝類型,一次有效分枝數(shù)7.59個,單株有效角果數(shù)339.3個,每角粒數(shù)17.4粒,千粒重4.19克。菌核病發(fā)病率3.94%,病指1.76,病毒病發(fā)病率0.20%,病指0.11,低感菌核?。豢沟剐暂^強。籽粒含油量45.62%,芥酸含量0.35%,餅粕硫苷含量29.42微摩爾/克。

        產(chǎn)量表現(xiàn):2011-2012年度參加長江上游油菜品種區(qū)域試驗,平均每667m2產(chǎn)油量80.81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13.7%;2012-2013年度續(xù)試,平均每667m2產(chǎn)油量92.74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13.8%;兩年平均每667m2產(chǎn)油量86.78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13.7%。2012-2013年度生產(chǎn)試驗,平均每667m2產(chǎn)油量89.00千克,比對照南油12增產(chǎn)23.6%。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家油菜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四川、重慶、云南、貴州和陜西漢中、安康冬油菜區(qū)種植。

        審定編號:國審油2013003

        品種名稱:種都油998

        選育單位:南充市農(nóng)業(yè)科學院

        品種來源:南A6×66R

        特征特性:甘藍型半冬性細胞質雄性不育三系雜交品種,全生育期218天,子葉腎臟形,幼苗半直立,苗期葉暗綠色,蠟粉多,裂葉3~4對,頂裂近圓形,葉緣缺刻?;ò甏螅S色,側疊,籽粒黑褐色、近圓形。株高201.7厘米,勻生分枝類型,一次有效分枝數(shù)8.34個,單株有效角果數(shù)481.1個,每角粒數(shù)18.4粒,千粒重3.81克。菌核病發(fā)病率6.44%,病指2.78,病毒病發(fā)病率0.58%,病指0.33,中感菌核??;抗倒性中等。籽粒含油量39.29%,芥酸含量0.05%,餅粕硫苷含量16.67微摩爾/克。

        產(chǎn)量表現(xiàn):2009-2010年度參加長江上游油菜品種區(qū)域試驗,平均每667m2產(chǎn)量193.2千克,比對照油研10號增產(chǎn)11.9%;2011-2012年度續(xù)試,平均每667m2產(chǎn)量186.4千克,比對照南油12增產(chǎn)6.3%;兩年平均每667m2產(chǎn)量189.8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9.1%。2012-2013年度生產(chǎn)試驗,平均每667m2產(chǎn)量189.6千克,比南油12增產(chǎn)9.3%。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家油菜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四川、重慶、云南、貴州和陜西漢中、安康冬油菜區(qū)種植。

        審定編號:國審油2013004

        品種名稱:渝油28

        選育單位:西南大學

        品種來源:T72×L546

        特征特性:甘藍型半冬性化學殺雄兩系雜交品種。全生育期219天,比對照南油12號晚熟2天。幼苗半直立,葉片較大,葉深綠色,裂葉1~2對,頂裂片近圓形,葉緣淺鋸齒,無缺刻,蠟粉較厚,葉片無刺毛;花黃色,花瓣較大,覆瓦狀排列,籽粒黃褐色。株高189.4厘米,勻生分枝類型,一次有效分枝數(shù)7.25個,單株有效角果數(shù)339.4個,每角粒數(shù)19.3粒,千粒重3.75克。菌核病發(fā)病率2.37%,病指0.76,病毒病發(fā)病率0.67%,病指0.22,低感菌核?。豢沟剐暂^強。籽粒含油量43.35%,芥酸含量0.0%,餅粕硫苷含量21.54微摩爾/克。

        產(chǎn)量表現(xiàn):2011-2012年度參加長江上游油菜品種區(qū)域試驗,平均每667m2產(chǎn)油量72.05千克,比對照南油12號增產(chǎn)10.3%;2012-2013年度續(xù)試,平均每667m2產(chǎn)油量83.42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6.8%;兩年平均每667m2產(chǎn)油量77.73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8.5%。2012-2013年度生產(chǎn)試驗,平均每667m2產(chǎn)油量88.36千克,比南油12號增產(chǎn)20.0%。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家油菜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四川、重慶、云南、貴州和陜西漢中、安康冬油菜區(qū)種植。

        審定編號:國審油2013005

        品種名稱:同油雜2號

        選育單位:安徽同創(chuàng)種業(yè)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9758A×2376R

        特征特性:甘藍型半冬性細胞質雄性不育三系雜交品種。全生育期218天,與對照中油雜2號熟期相當。苗期半直立,子葉腎形,頂裂葉中等大,葉深綠色,側疊葉3對以上,裂葉深,葉脈明顯,葉緣有小齒,波狀。花瓣黃色,側疊狀,籽粒黑色。株高183.9厘米,勻生分枝類型,一次有效分枝數(shù)6.79個,單株有效角果數(shù)247.3個,每角粒數(shù)21.2粒,千粒重3.25克。菌核病發(fā)病率5.72%,病指3.60,病毒病發(fā)病率0.54%,病指0.33,低感菌核??;抗倒性強。籽粒含油量41.47%,芥酸含量0.3%,餅粕硫苷含量24.79微摩爾/克。

        產(chǎn)量表現(xiàn):2011-2012年度參加長江中游油菜品種區(qū)域試驗,平均每667m2產(chǎn)量167.5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9.1%;2012-2013年度續(xù)試,平均每667m2產(chǎn)量220.5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8.8%。2012-2013年度生產(chǎn)試驗,平均每667m2產(chǎn)油量83.13千克,比對照中油雜2號增產(chǎn)12.9%。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家油菜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湖北、湖南、江西冬油菜區(qū)種植。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農(nóng)業(yè)部公告第1674號,該品種還適宜上海、浙江、江蘇和安徽兩省淮河以南的冬油菜區(qū)種植。

        審定編號:國審油2013006

        品種名稱:常油雜83

        選育單位:湖南湘穗種業(yè)有限公司、常德職業(yè)技術學院

        品種來源:6918A×2578C

        特征特性:甘藍型半冬性雙低油菜雜交品種。全生育期215天。子葉腎臟形,苗期葉圓形、綠色,頂葉中等,裂葉2~3對;黃花,花瓣重疊;籽粒黑褐色、近圓形。株高172.5厘米,一次有效分枝數(shù)7.7個,單株有效角果數(shù)335.3個,每角粒數(shù)21.0粒,千粒重3.5克。菌核病發(fā)病率6.71%,病指4.65,病毒病發(fā)病率0.37%,病指0.29,低感菌核?。豢沟剐詮?。籽粒含油量43.20%,芥酸含量0.15%,餅粕硫苷含量17.17微摩爾/克。

        產(chǎn)量表現(xiàn):2011-2012年度參加長江中游油菜品種區(qū)域試驗,平均每667m2產(chǎn)量154.9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8.5%;2012-2013年度續(xù)試,平均每667m2產(chǎn)量210.4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3.8%;兩年平均每667m2產(chǎn)量182.7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6.2%。2012-2013年生產(chǎn)試驗,平均每667m2產(chǎn)量178.3千克,比對照中油雜2號增產(chǎn)4.4%。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家油菜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湖北、湖南、江西冬油菜區(qū)種植。

        審定編號:國審油2013007

        品種名稱:圣光87

        選育單位: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武漢聯(lián)農(nóng)種業(yè)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來源:8087A×6105

        特征特性:甘藍型半冬性溫敏型波里馬細胞質雄性不育兩系雜交品種。全生育期218天,比對照早熟2天。苗期半直立,頂裂葉中等大,葉綠色,有蠟粉,葉片長度中等,側疊葉2對以上,裂葉深中等,葉脈明顯。花瓣黃色、側疊狀;籽粒黑色。株高180.3厘米,中生分枝類型,一次有效分枝數(shù)6.6個,單株有效角果數(shù)234.5個,每角粒數(shù)20.3粒,千粒重3.52克。菌核病發(fā)病率9.27%,病指4.96,病毒病發(fā)病率0.37%,病指0.23,低感菌核病;抗倒性強。籽粒含油量41.88%,芥酸含量0.00%,餅粕硫苷含量22.74微摩爾/克。

        產(chǎn)量表現(xiàn):2011-2012年度參加長江中游油菜品種區(qū)域試驗,平均每667m2產(chǎn)量157.5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10.4%;2012-2013年度續(xù)試,平均每667m2產(chǎn)量216.5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6.3%;兩年平均每667m2產(chǎn)量187.0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8.3%。2012-2013年度生產(chǎn)試驗,平均每667m2產(chǎn)量173.8千克,比對照中油雜2號增產(chǎn)1.83%。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家油菜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湖北、湖南、江西冬油菜區(qū)種植。

        審定編號:國審油2013008

        品種名稱:珞油雜101

        選育單位:武漢國英種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品種來源:G10A×G501

        特征特性:甘藍型半冬性隱性核不育兩系雜交品種。全生育期220天,比對照晚熟1天。苗期半直立,葉綠色,有蠟粉,葉片中等大小,側疊葉2~3對,葉緣有鋸齒、波狀,花瓣黃色、側疊狀;籽粒黑褐色、近圓形。株高190.9厘米,中生分枝類型,一次有效分枝數(shù)6.12個,單株有效角果數(shù)228.8個,每角粒數(shù)20.2粒,千粒重3.88克。菌核病發(fā)病率6.55%,病指3.94,病毒病發(fā)病率0.31%,病指0.18,低感菌核??;抗倒性強。籽粒含油量43.79%,芥酸含量0.3%,餅粕硫苷含量20.52微摩爾/克。

        產(chǎn)量表現(xiàn):2011-2012年度參加長江中游區(qū)油菜品種區(qū)域試驗,平均每667m2產(chǎn)量159.3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6.5%;2012-2013年度續(xù)試,平均每667m2產(chǎn)量213.2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4.7%;兩年平均每667m2產(chǎn)量186.2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5.6%。2012-2013年度生產(chǎn)試驗,平均每667m2產(chǎn)量188.0千克,比對照中油雜2號增產(chǎn)9.9%。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家油菜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湖北、湖南、江西冬油菜區(qū)種植。

        審定編號:國審油2013009

        品種名稱:油研924

        選育單位:貴州省油菜研究所

        品種來源:802A×J24

        特征特性:甘藍型半冬性細胞核雄性不育兩系雜交品種。全生育期220天,比對照中油雜2號晚熟2天;幼苗子葉腎型,心葉微紫色,苗期半直立,頂裂葉較大,有蠟粉,葉片長度中等,裂葉2~4對,裂葉深,葉脈明顯,葉緣有小齒,波狀?;ò挈S色、復瓦狀排列;籽粒淺黃色。株高179.7厘米,一次有效分枝數(shù)6.71個,單株有效角果數(shù)217.2個,每角粒數(shù)19.9粒,千粒重3.76克,菌核病發(fā)病率5.24%,病指3.28,病毒病發(fā)病率0.44%,病指0.37,低感菌核??;抗倒性較強。籽粒含油量46.63%,芥酸含量0.25%,餅粕硫苷含量20.27微摩爾/克。

        產(chǎn)量表現(xiàn):2011-2012參加長江中游油菜品種區(qū)域試驗,平均每667m2產(chǎn)量155.1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8.6%;2012-2013年度續(xù)試,平均每667m2產(chǎn)量204.4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1.9%;兩年平均每667m2產(chǎn)量179.7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5.2%。2012-2013年生產(chǎn)試驗,平均每667m2產(chǎn)量182.7千克,比對照中油雜2號增產(chǎn)6.7%。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家油菜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湖北、湖南、江西冬油菜區(qū)種植。

        審定編號:國審油2013010

        品種名稱:灃油679

        選育單位:湖南省作物研究所

        品種來源:20A×ZHR2

        特征特性:甘藍型半冬性細胞質雄性不育三系雜交品種。全生育期217天,比對照中油雜2號早熟2天。葉深綠色,葉柄較短,裂葉3~4對,葉緣呈鋸齒狀,花黃色、覆瓦狀重疊。角果斜生,籽粒黑色、圓形。株高167.7厘米,一次有效分枝數(shù)6.5個,單株有效角果數(shù)264.7個,每角粒數(shù)19.7粒,千粒重3.81克。菌核病發(fā)病率8.17%,病指5.89,病毒病發(fā)病率0.81%,病指0.55,中感菌核病;抗倒性較強。籽粒含油量42.16%,芥酸含量0.0%,餅粕硫苷含量17.32微摩爾/克。

        產(chǎn)量表現(xiàn):2011-2012年度參加長江中游油菜品種區(qū)域試驗,平均每667m2產(chǎn)量161.0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7.6%;2012-2013年度續(xù)試,平均每667m2產(chǎn)量201.8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5.1%;兩年平均每667m2產(chǎn)量181.8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6.3%。2012-2013年度生產(chǎn)試驗,平均每667m2產(chǎn)量177.9千克,比對照中油雜2號增產(chǎn)4.0%。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家油菜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湖北、湖南、江西冬油菜區(qū)種植。

        審定編號:國審油2013011

        品種名稱:谷神油5號

        選育單位:湖北谷神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來源:135A×116

        特征特性:甘藍型半冬性細胞核雄性不育兩系雜交品種。全生育期220天,比對照中油雜2號晚熟1天。幼苗半直立,子葉腎形,葉濃綠色,有蠟粉,葉片較大,葉緣鋸齒狀,裂葉2~3對。花瓣黃色、側疊狀。籽粒黑褐色、近圓形。株高176.1厘米,一次有效分枝數(shù)6.9個,單株有效角果數(shù)231.8個,每角粒數(shù)21.3粒,千粒重3.72克。菌核病發(fā)病率4.61%,病指2.82;病毒病發(fā)病率0.59%,病指0.38,低感菌核病;抗倒性較強。籽粒含油量44.57%,芥酸含量0.8%,餅粕硫苷含量28.08微摩爾/克。

        產(chǎn)量表現(xiàn):2011-2012年度參加長江中游油菜品種區(qū)域試驗,平均每667m2產(chǎn)量152.4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6.8%;2012-2013年度續(xù)試,平均每667m2產(chǎn)量209.5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9.1%;兩年平均每667m2產(chǎn)量180.9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7.9%。2012-2013年度生產(chǎn)試驗,平均每667m2產(chǎn)量187.1千克,比對照中油雜2號增產(chǎn)9.3%。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家油菜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湖北、湖南、江西冬油菜區(qū)種植。

        審定編號:國審油2013012

        品種名稱:希望699

        選育單位: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品種來源:8908B/R1

        特征特性:甘藍型半冬性中早熟常規(guī)品種。全生育期215天。苗期半直立,葉濃綠色,頂裂葉片較大,橢圓形,側裂葉3對以上,裂葉深,葉脈明顯,葉緣波狀;花瓣黃色、側疊狀;籽粒黑色。株高170.0厘米,一次有效分枝數(shù)7.0個,單株有效角果數(shù)215.0個,每角粒數(shù)19.5粒,千粒重4.46克。菌核病發(fā)病率7.71%,病指5.47,病毒病發(fā)病率1.42%,病指1.39,低抗菌核病;抗倒性較強。籽粒含油量45.86%,芥酸含量0.05%,餅粕硫苷含量18.51微摩爾/克。

        產(chǎn)量表現(xiàn):2010-2011年度參加長江中游油菜品種區(qū)域試驗,平均每667m2產(chǎn)油量74.93千克,比對照減產(chǎn)0.39%;2011-2012年度續(xù)試,平均每667m2產(chǎn)油量67.47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12.3%;兩年平均每667m2產(chǎn)油量71.20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6.0%。2012-2013年度生產(chǎn)試驗,平均每667m2產(chǎn)油量85.34千克,比對照中油雜2號增產(chǎn)14.0%。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家油菜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湖北、湖南、江西冬油菜區(qū)種植。

        審定編號:國審油2013013

        品種名稱:中油雜19

        選育單位: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品種來源:中雙11號×zy293

        特征特性:甘藍型半冬性化學誘導雄性不育兩系雜交品種。全生育期230天。幼苗半直立,裂葉,葉緣無鋸齒,葉片綠色,花瓣黃色,籽粒黑褐色。株高162.7厘米,一次有效分枝數(shù)6.57個,單株有效角果數(shù)277.7個,每角粒數(shù)22.3粒,千粒重4.09克。菌核病發(fā)病率28.5%,病指16.15,病毒病發(fā)病率5.09%,病指2.83,低抗菌核?。豢沟剐詮?。籽粒含油量49.95%,芥酸含量0.15%,餅粕硫苷含量21.05微摩爾/克。

        產(chǎn)量表現(xiàn):2011-2012年度參加長江下游油菜品種區(qū)域試驗,平均每667m2產(chǎn)油量95.63千克,比對照秦優(yōu)10號增產(chǎn)15.5%;2012-2013年度續(xù)試,平均每667m2產(chǎn)油量99.51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9.9%;兩年平均每667m2產(chǎn)油量97.57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12.7%。2012-2013年度生產(chǎn)試驗,平均每667m2產(chǎn)油量96.24千克,比對照秦優(yōu)10號增產(chǎn)9.8%。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家油菜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上海,浙江,江蘇和安徽兩省淮河以南的冬油菜區(qū)種植。

        審定編號:國審油2013014

        品種名稱:滬油039

        選育單位:上海市農(nóng)業(yè)科學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

        品種來源:9715/柵048//滬油16

        特征特性:甘藍型半冬性常規(guī)品種。全生育期228天,比對照秦優(yōu)10號晚熟1天。幼苗半直立,葉淡綠色,葉緣有波狀缺刻,蠟粉較厚,花瓣鮮黃色,籽粒黑色。株高147.4厘米,中生分枝類型,一次有效分枝數(shù)7.6個,單株有效角果數(shù)298.7個,每角粒數(shù)22.3粒,千粒重4.17克。菌核病發(fā)病率25.58%,病指14.36,病毒病發(fā)病率2.25%,病指1.34,低感菌核??;抗倒性較強。籽粒含油量44.36%,芥酸含量0.0%,餅粕硫苷含量18.70微摩爾/克。

        產(chǎn)量表現(xiàn):2011-2012年度參加長江下游油菜品種區(qū)域試驗,平均每667m2產(chǎn)量184.0千克,比對照秦優(yōu)10號增產(chǎn)3.1%;2012-2013年度續(xù)試,平均每667m2產(chǎn)量202.5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2.6%;兩年平均每667m2產(chǎn)量193.3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2.9%;2012-2013年度生產(chǎn)試驗,平均每667m2產(chǎn)量211.2千克,比對照秦優(yōu)10號增產(chǎn)8.9%。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家油菜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上海,浙江,江蘇和安徽兩省淮河以南的冬油菜區(qū)種植。

        審定編號:國審油2013015

        品種名稱:浙雜903

        選育單位:浙江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作物與核技術利用研究所

        品種來源:G1A×T3

        特征特性:甘藍型半冬性隱性核不育兩系雜交品種。全生育期230天,與對照秦優(yōu)10號熟期相當。幼苗半直立,葉綠色,葉緣鋸齒狀,裂葉2~3對,有缺刻,葉被蠟粉,無刺毛?;ò挈S色、復瓦狀重疊排列;籽粒黑褐色。株高165.6厘米,一次有效分枝數(shù)7.75個,單株有效角果數(shù)321.1個,每角粒數(shù)24.5粒,千粒重3.88克。菌核病發(fā)病率24.65%,病指12.89,病毒病發(fā)病率3.01%,病指1.48,低感菌核??;抗倒性較強。籽粒含油量47.42%,芥酸含量0.35%,餅粕硫苷含量21.30微摩爾/克。

        產(chǎn)量表現(xiàn):2011-2012年度參加長江下游油菜品種區(qū)域試驗,平均每667m2產(chǎn)油量88.74千克,比對照秦優(yōu)10號增產(chǎn)11.7%;2012-2013年度續(xù)試,平均每667m2產(chǎn)油量102.0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13.0%;兩年平均每667m2產(chǎn)油量95.39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12.0%。2012-2013年度生產(chǎn)試驗,平均每667m2產(chǎn)油量99.68千克,比對照秦優(yōu)10號增產(chǎn)13.8%。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家油菜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上海,浙江,江蘇和安徽兩省淮河以南的冬油菜區(qū)種植。

        審定編號:國審油2013016

        品種名稱:寧雜1818

        選育單位:江蘇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經(jīng)濟作物研究所

        品種來源:寧油18號×088018

        特征特性:甘藍型半冬性化學誘導雄性不育兩系雜交品種。全生育期229天,比對照秦優(yōu)10號晚熟2天。子葉腎形,葉片淡綠色,蠟粉少,葉緣波狀,裂片3~4對,裂刻較深;花瓣黃色、重疊;籽粒黑褐色。株高178.7厘米,中生分枝類型,一次有效分枝數(shù)6.48個,單株有效角果數(shù)257.6個,每角粒數(shù)22.1粒,千粒重4.09克。菌核病發(fā)病率18.82%,病指7.43,病毒病發(fā)病率0.81%,病指0.45,低感菌核??;抗倒性較強。籽粒含油量45.54%,芥酸含量0.50%,餅粕硫苷含量23.44微摩爾/克。

        產(chǎn)量表現(xiàn):2011-2012年度參加長江下游油菜品種區(qū)域試驗,平均每667m2產(chǎn)油量91.16千克,比對照秦優(yōu)10號增產(chǎn)10.1%;2012-2013年度續(xù)試,平均每667m2產(chǎn)油量97.68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4.5%;兩年平均每667m2產(chǎn)油量94.42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7.3%。2012-2013年度生產(chǎn)試驗,平均每667m2產(chǎn)油量93.69千克,比秦優(yōu)10號增產(chǎn)6.9%。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家油菜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上海,浙江,江蘇和安徽兩省淮河以南的冬油菜區(qū)種植。

        審定編號:國審油2013017

        品種名稱:浙油51

        選育單位:浙江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作物與核技術利用研究所

        品種來源:9603/寧油10號

        特征特性:甘藍型半冬性常規(guī)品種。全生育期230天,比對照秦優(yōu)10號晚熟3天。幼苗直立,葉片綠色,葉柄中長,葉緣波狀,裂葉2對,有缺刻,被蠟粉。花瓣黃色,角果斜生,籽粒黑色、圓形。株高151.4厘米,一次有效分枝數(shù)8.81個,單株有效角果數(shù)279.5個,每角粒數(shù)21.2粒,千粒重3.93克。菌核病發(fā)病率22.74%,病指13.37,病毒病發(fā)病率1.21%,病指0.81,中感菌核??;抗倒性較強。籽粒含油量48.54%,芥酸含量0.3%,餅粕硫苷含量22.68微摩爾/克。

        產(chǎn)量表現(xiàn):2011-2012年度參加長江下游油菜品種區(qū)域試驗,平均每667m2產(chǎn)量185.9千克,比對照秦優(yōu)10號減產(chǎn)0.8%;2012-2013年度續(xù)試,平均每667m2產(chǎn)量217.5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5.7%;兩年平均每667m2產(chǎn)量201.7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2.4%;2012-2013年度生產(chǎn)試驗,平均每667m2產(chǎn)量209.4千克,比秦優(yōu)10號增產(chǎn)7.9%。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家油菜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上海,浙江,江蘇和安徽兩省淮河以南的冬油菜區(qū)種植。

        審定編號:國審油2013018

        品種名稱:綿新油38

        選育單位:綿陽市新宇生物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036A×18C

        特征特性:甘藍型半冬性隱性核不育兩系雜交品種。全生育期229天,與對照秦優(yōu)10號熟期相當。幼苗半直立,葉青綠色,微顯蠟粉,葉緣淺齒,花淡黃色,花瓣側疊,籽粒褐色。株高178.3厘米,勻生分枝類型,一次有效分枝數(shù)7.74個,單株有效角果數(shù)305.1個,每角粒數(shù)22.9粒,千粒重3.69千克,低抗菌核??;抗倒性較強。籽粒含油量43.83%,芥酸含量0.0%,餅粕硫苷含量23.87微摩爾/克。

        產(chǎn)量表現(xiàn):2011-2012年度參加長江下游油菜品種區(qū)域試驗,平均每667m2產(chǎn)量211.2千克,比對照秦優(yōu)10號增產(chǎn)12.7%;2012-2013年度續(xù)試,平均每667m2產(chǎn)量212.7千克,比秦優(yōu)10號增產(chǎn)3.3%;兩年平均每667m2產(chǎn)量212.0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8%。2012-2013年度生產(chǎn)試驗,平均每667m2產(chǎn)量195.9千克,比秦優(yōu)10號增產(chǎn)2.2%。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家油菜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上海,浙江,江蘇和安徽兩省淮河以南的冬油菜區(qū)種植。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農(nóng)業(yè)部公告第1118號,該品種還適宜陜西省南部的漢中和安康、云南省、貴州省、四川省、重慶市的冬油菜區(qū)種植。

        審定編號:國審油2013019

        品種名稱:華油2號

        選育單位:合肥豐樂種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U3-3/03-32

        特征特性:甘藍型半冬性常規(guī)品種。全生育期230天,比對照秦優(yōu)10號晚熟2天。幼苗半直立,頂裂葉較大,葉深綠色,有少許蠟粉,側疊葉4對以上,裂葉深,葉脈明顯,葉緣有小齒,波狀;花瓣黃色、側疊狀;籽粒黑色。株高160.6厘米,勻生分枝類型,一次有效分枝數(shù)8.5個,單株有效角果數(shù)272.3個,每角粒數(shù)22.5粒,千粒重4.27克。菌核病發(fā)病率22.70%,病指12.51,病毒病發(fā)病率3.93%,病指2.38,中感菌核病;抗倒性中等。籽粒含油量43.75%,芥酸含量0.05%,餅粕硫苷含量21.08微摩爾/克。

        產(chǎn)量表現(xiàn):2011-2012年度參加長江下游油菜品種區(qū)域試驗,平均每667m2產(chǎn)量192.3千克,比對照秦優(yōu)10號增產(chǎn)2.6%;2012-2013年度續(xù)試,平均每667m2產(chǎn)量213.1千克,比秦優(yōu)10號增產(chǎn)3.5%;兩年平均每667m2產(chǎn)量202.7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3.1%。2012-2013年度生產(chǎn)試驗,平均每667m2產(chǎn)量207.5千克,比秦優(yōu)10號增產(chǎn)8.3%。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家油菜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上海,浙江,江蘇和安徽兩省淮河以南的冬油菜區(qū)種植。菌核病重病區(qū)慎用。

        審定編號:國審油2013020

        品種名稱:中油雜18

        選育單位: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品種來源:86A×74155

        特征特性:甘藍型半冬性波里馬細胞質雄性不育三系雜交品種。全生育期228天,葉片深綠色、缺刻型,葉緣鋸齒狀,葉柄較長,花瓣淡黃色,籽粒黑色。株高153.5厘米,一次有效分枝數(shù)7.81個,單株有效角果數(shù)355.0個,每角粒數(shù)20.5粒,千粒重4.19克。菌核病發(fā)病率22.62%,病指10.28,病毒病發(fā)病率1.90%,病指2.25,中感菌核?。豢沟剐詮?。籽粒含油量48.71%,芥酸含量0.0%,餅粕硫苷含量23.39微摩爾/克。

        產(chǎn)量表現(xiàn):2008-2009年度參加長江下游油菜品種區(qū)域試驗,平均每667m2產(chǎn)油量83.97千克,比對照秦優(yōu)7號增產(chǎn)13.6%;2011-2012年度續(xù)試,平均每667m2產(chǎn)油量86.47千克,比對照秦優(yōu)10號增產(chǎn)10.3%。2012-2013年度生產(chǎn)試驗,平均每667m2產(chǎn)油量101.7千克,比秦優(yōu)10號增產(chǎn)18.4%。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家油菜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上海,浙江,江蘇和安徽兩省淮河以南的冬油菜區(qū)種植。

        審定編號:國審油2013021

        品種名稱:卓油058

        選育單位:貴州卓豪農(nóng)業(yè)科技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U33A×X6-1

        特征特性:甘藍型半冬性隱性核不育兩系雜交品種。全生育期223天,比對照秦優(yōu)10號晚熟1天。幼苗半直立,子葉腎形,深裂葉,裂葉3~4對;葉綠色,有蠟粉,葉緣有鋸齒,花黃色;籽粒黑色,有少數(shù)黃籽。株高161.6厘米,一次有效分枝數(shù)7.42個,單株有效角果數(shù)259.9個,每角粒數(shù)22.9粒,千粒重3.82克。菌核病發(fā)病率20.9%,病指9.48,病毒病發(fā)病率3.33%,病指1.43,低感菌核病;抗倒性較強。籽粒含油量44.66%,芥酸含量0.15%,餅粕硫苷含量18.17微摩爾/克。

        產(chǎn)量表現(xiàn):2010-2011年度參加長江下游油菜品種區(qū)域試驗,平均每667m2產(chǎn)油量75.63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7.3%;2011-2012年度續(xù)試,平均每667m2產(chǎn)油量82.37千克,比對照秦優(yōu)10號增產(chǎn)3.7%;兩年平均每667m2產(chǎn)油量79.0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5.5%。2012-2013年度生產(chǎn)試驗,平均每667m2產(chǎn)油量90.19千克,比秦優(yōu)10號增產(chǎn)4.9%。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家油菜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上海,浙江,江蘇和安徽兩省淮河以南的冬油菜區(qū)種植。

        審定編號:國審油2013022

        品種名稱:秦油88

        選育單位:陜西省雜交油菜研究中心

        品種來源:YD2013A×CY1168

        特征特性:甘藍型半冬性化學殺雄不育兩系雜交品種。全生育期243天,與對照秦優(yōu)7號熟期相當。幼苗半直立,幼莖和心葉微紫色,葉綠色、裂葉型,葉緣淺鋸齒狀,花瓣黃色;籽粒黃褐色。株高174.8厘米,一次有效分枝數(shù)7.76個,單株有效角果數(shù)253.8個,每角粒數(shù)23.1粒,千粒重3.68克,菌核病發(fā)病率9.61%,病指8.1,病毒病發(fā)病率1.19%,病指2.1,低感菌核??;抗倒性較強。籽粒含油量46.37%,芥酸含量0.05%,餅粕硫苷含量18.65微摩爾/克。

        產(chǎn)量表現(xiàn):2011-2012年度參加黃淮區(qū)油菜品種區(qū)域試驗,平均每667m2產(chǎn)油量101.8千克,比對照秦優(yōu)7號增產(chǎn)11.7%;2012-2013年度續(xù)試,平均每667m2產(chǎn)油量106.2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12.5%;兩年平均每667m2產(chǎn)油量104.0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12.1%。2012-2013年度生產(chǎn)試驗,平均每667m2產(chǎn)油量108.2千克,比秦優(yōu)7號增產(chǎn)11.7%。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家油菜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江蘇和安徽兩省淮河以北,河南,陜西關中,山西運城,甘肅隴南的冬油菜區(qū)種植。

        審定編號:國審油2013023

        品種名稱:青雜9號

        選育單位:青海省農(nóng)林科學院春油菜研究所

        品種來源:105A×33R

        特征特性:甘藍型春性波里馬細胞質雄性不育三系雜交品種。全生育期131天,比對照青雜5號早熟3天。幼苗半直立,葉深綠色,裂葉2~3對,葉緣波狀,蠟粉少,無刺毛;花瓣黃色、側疊。株高167.0厘米,勻生分枝類型,一次有效分枝數(shù)4.65個,單株有效角果數(shù)214.5個,每角粒數(shù)26.7個,千粒重3.75克。菌核病發(fā)病率19.07%,病指10.30,低感菌核病;抗倒性中等。籽粒含油量46.98%,芥酸含量0.00%,餅粕硫苷含量22.97微摩爾/克。

        產(chǎn)量表現(xiàn):2011年參加春油菜晚熟組品種區(qū)域試驗,平均每667m2產(chǎn)油量130.1千克,比對照青雜5號增產(chǎn)9.4%;2012年續(xù)試,平均每667m2產(chǎn)油量120.4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12.1%;兩年平均每667m2產(chǎn)油量125.3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10.7%。2012年生產(chǎn)試驗,平均每667m2產(chǎn)油量87.98千克,比青雜5號增產(chǎn)14.2%。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家油菜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甘肅、青海低海拔區(qū)及內(nèi)蒙古、新疆春油菜區(qū)種植。

        (完)

        猜你喜歡
        病指產(chǎn)油量菌核病
        2021年稻瘟病防控藥劑有效性監(jiān)測試驗報告
        甘藍型油菜的產(chǎn)油量分析
        作物研究(2021年4期)2021-09-05 08:48:52
        桑葚菌核病綜合防治技術綜述
        績溪縣水稻紋枯病發(fā)生特點及防治意見
        玉米銹病防治藥劑篩選試驗
        空心病
        東西南北(2017年1期)2017-02-22 18:21:44
        液態(tài)地膜+甲基硫菌靈對桑椹菌核病的防效試驗
        蠶桑通報(2015年1期)2015-12-23 10:14:28
        鄂爾多斯盆地合水地區(qū)長8段裂縫發(fā)育特征及其對產(chǎn)油量的影響
        2012年津市地區(qū)油菜菌核病發(fā)生實況調查及原因分析
        作物研究(2014年6期)2014-03-01 03:39:09
        基于電阻電容模型的產(chǎn)油量模型的應用及改進
        色se在线中文字幕视频| 亚洲色在线v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99| av一区无码不卡毛片| 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大片| 99久久婷婷国产一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天然素人在线| 色欲av自慰一区二区三区| 2022国内精品免费福利视频| 青青草视频在线观看视频免费| 亚洲中文字幕av天堂自拍 | 全球中文成人在线| 国产精品偷伦免费观看的| 在线播放偷拍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二区二区视频| 毛片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午夜| 欧美成人在线A免费观看| 日韩av中文字幕一卡二卡| 日韩精品人妻久久久一二三| 男女爽爽无遮挡午夜视频| 日韩中文在线视频| 国产熟女露脸大叫高潮| 最美女人体内射精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视频| 午夜无码亚|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二区| 亚洲图片日本视频免费| 熟妇人妻AV中文字幕老熟妇| 中文字幕人妻丝袜成熟乱| 校园春色日韩高清一区二区| 风流老熟女一区二区三区| 91在线在线啪永久地址| 久草视频在线播放免费| 97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d啪蜜芽 | 国产精品女丝袜白丝袜| 日本美女在线一区二区| 久久99国产精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香蕉尹人综合在线观| 蜜桃视频成年人在线观看| 五月综合激情婷婷六月| 欧美日韩不卡视频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