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麗
(黑龍江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哈爾濱150080)
松花江干流通河縣新增堤防方案比選
張慧麗
(黑龍江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哈爾濱150080)
通河縣太陽溝及西部澇區(qū)堤防為新增堤防,屬哈爾濱市郊縣堤防,工程位于松花江干流左岸,上游起點為濃河鎮(zhèn)西側的濃河左岸,下游終點為雙河屯。文章根據堤防布置原則,結合地形、地質條件、防洪、區(qū)域環(huán)境、本江段洪水位、河勢、流態(tài)及施工等條件,對太陽溝及西部澇區(qū)段堤線布置進行比選和分析,選取出最經濟合理的堤線布置方案。
新增堤防;水面線;投資;保護效益
太陽溝及西部澇區(qū)地處堤防黑龍江省通河縣境內。本次新增堤防工程位于松花江干流左岸,上游起點為濃河鎮(zhèn)西側的濃河左岸,下游終點為雙河屯。新增堤防保護二甲溝水庫大型灌區(qū),總面積2.90萬 hm2,耕地面積2.47萬 hm2。
堤線布置原則有以下6項:①堤線應與河勢流向相適應,并與大洪水的主流線大致平行,兩堤間距應大致相等;②堤線應力求平順,各堤段應平緩連接,不得采用折線或急彎;③干流堤距除個別堤段外,一般≥3 km。堤身與江岸距離≥100 m,否則將考慮堤線后退至安全地帶或采取保護措施;④堤防工程應盡可能利用現有有利地形,修筑在土質較好、比較穩(wěn)定的灘岸上,盡可能避開軟弱地基、深水地帶、老河道、強透水地基[1];⑤堤線應布置在少占耕地、拆遷房屋等建筑物少的地帶,利于防汛搶險和工程管理;⑥由于受到干流洪水頂托,為使堤線閉合,在富拉渾河與松花江干流交匯處修筑一定長度的回水堤,回水堤長度按干流設計洪水位水平延伸來確定。
對太陽溝及西部澇區(qū)段堤線布置提出5種方案進行比選。每種方案均由太陽溝、西部澇區(qū)兩段堤防組成。堤線布置見圖1。各方案布置中太陽溝堤防堤線基本不變,上游起點濃河鎮(zhèn)西側的濃河左岸,沿濃河左岸直至濃河入松花江河口后,平行于松花江左岸向東行走,到前高臺子后沿富拉渾河右岸直至四站屯,堤線長16.948 km。西部澇區(qū)堤防堤線復雜,擬定5個方案,布置如下:①方案Ⅰ:西部澇區(qū)堤線起點富拉渾河左岸110等高線,沿富拉渾河至其入松花江河口后,平行松花江主河道,穿越東王家屯、武家屯、孫家店、聯合屯后轉東北方向7.6 km后,轉向正北直至雙河屯。堤線長27.00 km。②方案Ⅱ:西部澇區(qū)堤線起點為富拉渾河左岸110 m等高線,沿富拉渾河至其入松花江河口后,平行松花江主河道,經過東王家屯、武家屯、孫家店、聯合屯后轉東北方向7.6 km后,轉向正北直至雙河屯。堤線長24.985 km。③方案Ⅲ:西部澇區(qū)堤線起點為富拉渾河左岸110 m等高線,沿富拉渾河至其入松花江河口后,平行松花江主河道,經過武家屯、孫家店、聯合屯后轉東北方向7.6 km后,轉向正北直至雙河屯。堤線長24.485 km。④方案Ⅳ:西部澇區(qū)堤線起點為富拉渾河左岸110 m等高線,沿富拉渾河至其入松花江河口后,平行松花江主河道,經過孫家店、聯合屯后轉東北方向7.6 km后,轉向正北直至雙河屯。堤線長24.285 km。⑤方案Ⅴ:西部澇區(qū)堤線起點為富拉渾河左岸110 m等高線,沿富拉渾河至其入松花江河口后,平行松花江主河道,在聯合屯處轉東北方向7.6 km后,轉向正北直至雙河屯。堤線長23.785 km。
圖1 堤線布置圖
各堤線方案的堤防斷面型式相同,各方案比較見表1。
5種堤線方案均位于松花江江灘上,地形、地質條件相差不大,因此水面線影響、投資和保護效益成為衡量工程方案的重要因素。
雖然方案Ⅰ、方案Ⅱ、方案Ⅲ保護面積大、人口多,但在滿足工程任務、功能的前提下,盡量降低76斷面對灘地的壓縮面積,降低工程修建后所在河段河道水位雍高的增加值,使松花江干流河道上下游平順銜接,確保松干堤防安全渡汛,及對水面線影響、投資和保護效益多種因素綜合考慮,本次設計推薦方案四為選定方案。
表1 堤線方案比較表
通河縣松花江干流段的堤防增建是完全必要的。經綜合比較,堤線Ⅳ為推薦堤線,總投資為21 019萬元,多年平均防洪效益為2 398萬元,其中國民經濟內部收益率為12.49%,經濟凈現值為13 599萬元,效益費用比為1.61,本項目經濟上可行,技術上合理。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GB50286—2013堤防工程設計規(guī)范[S].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13.
TV871
B
1007-7596(2014)06-0097-02
2013-11-21
張慧麗(1982-),女,河北唐山人,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