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鴻
在對湖北省荊門市東寶區(qū)教育系統(tǒng)中小學校會計監(jiān)督檢查中,筆者發(fā)現(xiàn)部分學校在固定資產管理方面普遍存在資產管理范圍不清、管理崗位缺失、新增(減)固定資產審核登記不及時、清查制度虛設等問題,究其原因是由于學校領導對資產管理意識淡薄、管理體制不健全、會計人員業(yè)務水平有限等多種原因并存所造成的。要加強中小學校固定資產管理,就必須按照 《中小學財務管理制度》“加強資產管理,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建立健全財務規(guī)章制度”的要求,通過加強領導與監(jiān)督,完善內控管理制度,規(guī)范核算方式等措施,使中小學的固定資產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
根據財教《中小學財務管理制度》規(guī)定,中小學校固定資產指使用期限超過一年,單位價值在1000元以上,并在使用過程中有物質形態(tài)的資產,或單位價值雖未達到規(guī)定標準,但耐用時間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類物資,也作為固定資產進行核算和管理。但在實際工作中,多數財務人員理解不到位,將單位所有實物都登記,作為固定資產,納入固定資產核算。如某中學將本應列入“專用材料費”的實驗用酒精燈、試管,學生用秒表、羽毛球等體育用品,都納入固定資產管理,這樣徒增了固定資產管理的工作量。還有學校劃分錯誤,普遍存在低值易耗品與固定資產不分的狀況,有些學校將部分低值易耗品(如將固定資產的配件)也列入固定資產進行管理,造成大量低值易耗品納入資產管理,導致學校固定資產賬實不符。另外,中小學校每年都有大量的危房改造資金,是對危房進行房屋維修或裝修,投入資金較多,維修的地方多而零散,每處資金不大,按規(guī)定應增加固定資產,學校卻沒有將增值的資產增加。如某小學辦公樓維修支出39.9萬元,完工經驗收合格,交付使用。財務沒增記固定資產,而該辦公樓原值121.3萬元,維修金額是原值的33%,達到了大修標準,導致單位對資產的核實不真,會計信息失真。
按規(guī)定學校應配備專職財產保管員,保管員應對固定資產建立財產登記清冊,記錄所分管財產的品名、規(guī)格、數量、單價、價值等,做到賬冊記錄齊全,賬物相符,賬賬相符。東寶區(qū)中小學規(guī)模都不大,財務管理人員本來不穩(wěn)定,且一人兼任多種職位、一人單獨從事某項管理的現(xiàn)象普遍存在,加之領導的重視程度不夠,對固定資產管理人員更換過于頻繁,交接手續(xù)過于簡單,甚至沒有,不能保持工作的連貫性。新手對固定資產登記、領用、保管等手續(xù)不完備、不及時,對個別體積較小而價值較大的固定資產(如購置的數碼相機、手提電腦等)在保管使用上,不能正確斷定其是在校內使用還是已被私人占用,形成資產管理的失控。
特別是納入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計劃的學校,省教育廳大量教育器材無償調入,大部分固定資產(實驗器材)是量少、值小、易損壞的物品,有體育類、音樂類、實驗類等教學設備,學校有意或無意間對這些物品有時登記或有時不登記固定資產,保管人到班不具體到人,造成登記手續(xù)不全。有些學校固定資產購入后已過一個記賬時期,甚至在一個會計年度里還未記賬,使固定資產賬物嚴重不符。部分學校在處置資產時隨意性強,一方面對單位價值低的資產,不經審批,隨意核減;另一方面對價值大應經區(qū)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審批要處置的資產,也是自行處置后再補辦核減手續(xù),處置資產的過程失去了監(jiān)控,存在舞弊行為。
按規(guī)定中小學校應當對固定資產進行定期(暑假或年末)或者不定期 (管理人員或保管人變動)的清查盤點,做到賬、卡、物相符。對盤盈、盤虧的固定資產,應當及時查明原因,按照規(guī)定處理,實際上這項制度大部分學校沒有執(zhí)行,很少實地盤點,往往賬是賬,物是物,賬物不符經常發(fā)生,年末直接向上報送賬表。東寶區(qū)行政事業(yè)在2005年建成了網上固定資產申報、登記、處置報廢系統(tǒng),學校的資產要和網上一致,學校為了和上級主管部門的固定資產總價值相符合(兩者因漏記、入賬價值不準確或處置登記不及時造成的誤差),而不按通過實地盤點的盈虧進行調整,二者失去一致性,使得真正的家底不清楚,失去了互相監(jiān)督、互相制約的作用。
根據財教《中小學財務管理制度》規(guī)定,中小學校固定資產指使用期限超過一年,單位價值在1000元以上,并在使用過程中有物質形態(tài)的資產,單位價值雖未達到規(guī)定標準,但耐用時間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類物資 (如體育用品、課桌、圖書),也作為固定資產進行核算和管理。并規(guī)定固定資產分為六類:房屋及構筑物,專用設備,通用設備,文物和陳列品,圖書、檔案,家具、用具、裝具及動植物等。雖然財務管理制度對學校固定資產作出了規(guī)定,但在實際中財務處理中會遇到難判定的資產(或者是低值易耗品),如多少數量、多大價值的算是大批同類物資、耐用時間是怎樣的標準、一般設備與專用設備怎么進行區(qū)分,這些模糊的概念讓財務人員有了隨意性。
多數中小學只有《財務管理制度》,沒有具體針對固定資產制訂固定資產購置、驗收、清查處置、報損等財產管理制度,在管理中無章可循,沒有認識到固定資產管理是很重要的工作。一些中小學資產管理人員在工作變動時,只進行賬務交接,未及時進行現(xiàn)場盤點、清查核實等工作;大部分學校對固定資產管理實行的是賬物分管的方式,如校舍管理員管理教學樓、辦公樓、住宿樓清潔保潔,圖書管理員管理學校圖書、雜志的借閱登記,儀器管理員管理設備、儀器的收發(fā)登記,財務會計負責固定資產的核算(登記資產的增減)等等,而各管理員(基本是兼職)又忙于教學等主要事務,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管理模式,導致學校固定資產存在賬實不符、資產流失等嚴重問題。
一方面,學校領導對固定資產管理不重視,認為設置固定資產管理崗位只是上級的要求,在安排管理人員時也就有隨意性,讓快要退休或年齡較大、工作責任心不強、業(yè)務素質較低、亞健康人員從事學校后勤工作,其接受新知識、新技術的能力較差,不能熟練地利用資產管理網絡從事管理工作;大部分學校重視外部形象和上級領導的意見,輕視內部管理;重視財務經費收支,輕視物產管理,學校的工作重點都在抓教學改革上,自學校都實行區(qū)級會計集中核算以后,削弱了學校領導對固定資產管理的意識。另一方面,財會人員怕麻煩,不愿在資產管理系統(tǒng)中操作,認為登記固定資產容易,處置報廢程序煩瑣,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現(xiàn)行《中小學校會計制度(試行)》和《中小學校財務制度》對中小學固定資產管理只是指導性的部署文件,對圖書、用具、陳列品等并沒有規(guī)定什么樣的數量、什么樣的學校購置多少才算是大批同類物資,具體什么樣的資產、怎么使用才能達到一年以上,哪些資產納入固定資產管理,標準不夠明朗。建議省、市一級財政部門和教育部門細化出臺不同類型、規(guī)模學校之間的資產管理制度,一是學??蓜澐譃檗r村小學、農村中心小學、鄉(xiāng)鎮(zhèn)中學、城區(qū)小學、城區(qū)中學或縣(區(qū))屬學校、市屬學校、省屬學校等,分別實行細化各自的參考標準;二是對專用設備和通用設備可以按教學用途作出界定,專用設備分為藝術設備、體育設備、教學儀器、電教設備,通用設備分為交通設備、生活設備、家具設備、安全設備;三是明確固定資產與低值易耗品的區(qū)別,杜絕工作中區(qū)分的隨意性。低值易耗品是不納入固定資產管理的教學材料、辦公用品,各學校要對使用時間短、一次性使用、價值不超過500元的批量物品只作臺賬管理。
單位從購置固定資產到報廢處置,現(xiàn)行財務規(guī)定要經歷九項手續(xù):購置申請、領導審批、政府采購、登記入賬、落實管理人、清查盤存、報廢申請、處置或報廢、回收下賬。教育主管部門應根據《中小學校財務制度》、財政部門對固定資產管理具體細則的規(guī)定,結合本地區(qū)的具體情況,制定固定資產內部控制制度,這些制度包括固定資產的采購制度、領用保管制度、清查盤存制度、處置報廢制度、資產損失懲罰制度等。各中小學校要建立以校長為核心,財務管理人員為主體,財產管理員為骨干的管理體系,做到校長監(jiān)督制約,會計人員有賬有表,保管人員有表有卡,三者互相制約,便于各自掌握、監(jiān)督清查核對,保證財產物資的安全。
隨著教育現(xiàn)代化的不斷深入,每年都有大量的固定資產購入和處置報廢,要求財務人員除做好日常核算工作外,還應協(xié)助本單位領導管好、用好固定資產,發(fā)揮出固定資產的最佳效益,這對財務人員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學校領導要讓中小學財務人員從教學任務中脫離出來,專職從事學校的財務管理工作;其次,基層教育部門和財政部門要加強對學校財務人員與固定資產管理人員的業(yè)務培訓、組織財務人員到各學校交叉檢查,提供借鑒和學習的機會;在發(fā)現(xiàn)問題、糾正問題的過程中互相探討科學的管理辦法,在交流中雙方的能力都得到提高。要將固定資產管理考核制度,納入年度考核中,促進學校固定資產管理隊伍的專業(yè)化、知識化、規(guī)范化。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fā)揮其在固定資產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確保學校固定資產的安全、完整、真實。
目前,大部分地區(qū)實行了學校財務以縣(區(qū))為單位的集中核算制度,學校的固定資產的增減變動核算中心基本已掌握;對學校財務人員沒有填寫固定資產增加清單,核算中心工作人員根據增加物品憑證要提醒單位財務人員及時增補手續(xù);對學校正常減少或報廢的固定資產,單位會計在清理過程中若不上報 (或從不清理),核算中心在日常管理中就無法監(jiān)督。為進一步加大監(jiān)管力度,上級主管部門應將固定資產的管理環(huán)節(jié)列入它的內控制度中,建立審計制度,完善統(tǒng)一管理模式。一是建立審計制度,完善統(tǒng)一管理模式,從制度上保障內部審計工作的規(guī)范運行;二是組建審計隊伍,實現(xiàn)常規(guī)動態(tài)監(jiān)督;三是規(guī)范審計程序,開展扎實有效審計。從年初制定審計計劃,到進點審計,出具審計報告,下達審計整改通知書,落實結論,最后到審計檔案歸檔,都要有一套程序來規(guī)范,使固定資產投資審批、購建、完工驗收、成本結轉、固定資產的日常管理,報廢管理等均應掌控,確保固定資產各個管理環(huán)節(jié)都在上級主管部門有效控制之中。
中小學固定資產管理有其自身的特點,目前在固定資產管理中存在著的問題,主管部門要通過檢查和檢查通報引起中小學學校領導的重視,使其努力改進固定資產管理模式,有效加強固定資產的管理,這樣才能真正維護中小學固定資產的完整性和真實性,為教學工作發(fā)揮出最大的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