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王芳
未來中國電影還需要進一步市場化,逐步取消進口電影配額制,放開各項管制,通過稅收減免刺激電影企業(yè)的創(chuàng)作積極性,引入競爭,推動電影的分級管理。
1997年,電影《甲方乙方》的上映,掀起了中國賀歲片的風(fēng)潮。自此,馮氏賀歲片也成了國人每年期待的賀歲大餐?!百R歲片”這一說法由香港傳入內(nèi)地,是指在元旦、春節(jié)期間上映的影片。盡管很多觀眾“年年看賀歲 歲歲罵不?!保R歲片市場卻越來越紅火。目前,中國賀歲檔泛指每年11月下旬開始,到次年2月中下旬結(jié)束的電影檔期。
經(jīng)歷了近20年的發(fā)展,這個被看作是中國內(nèi)地電影進行市場化運作最為成功的一個檔期,在各種力量的博弈下,目前也衍生出各種問題。
電影混戰(zhàn)賀歲檔
2014年的賀歲檔,少了以往的擁擠不堪,不僅賀歲片的數(shù)量大大縮水,而且搶檔的熱情也減少許多?!稈叨尽?、《無人區(qū)》、《控制》、《私人訂制》、《警察故事2013》等電影在2013年12月扎堆入市,而2014年1月份,除了還沒有確定具體上映日期的《賭城風(fēng)云》以外,剩下的反而是一堆動畫片當?shù)?。?014年2月,也會有諸如《西游記之大鬧天宮》、《霍比特人2:史矛革荒漠》等多部大片搶占銀幕。因此,此賀歲檔的排片被媒體解讀為“兩頭撐死,中間餓死”。
“事實上,影片檔期的背后有一套商業(yè)運作模式,包括影片類型選擇、宣傳計劃安排、競爭者的考量甚至是公司整年戰(zhàn)略布局。”華誼兄弟總裁王中磊說。
院線人士認為,根據(jù)目前的狀況來看,如果2014年1月沒有新的大片加入,那么將對整個市場造成極大傷害。
回顧2012—2013的賀歲檔,大約有60部影片在國內(nèi)公映,創(chuàng)造了近65億元的票房,全年票房突破170億元。而高票房則意味著需要有好的影片來支撐。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網(wǎng)站公布的票房數(shù)據(jù)顯示,2012年,《人再囧途之泰囧》票房達到了116978 萬元(約12 億元),加上《十二生肖》 的73597 萬元(約7億元),2012—2013的賀歲檔影片因為這兩部電影輕松達到近20億元。
而蛇年的賀歲檔,“千呼萬喚始出來”的《無人區(qū)》和被寄予厚望的《掃毒》兩部重頭電影單品周票房不足億元?!端饺擞喼啤芬怀霰阍诰W(wǎng)絡(luò)上招來罵聲一片,認為馮導(dǎo)吸金沒有誠意。
據(jù)EBOT(藝恩日票房智庫)數(shù)據(jù),2013年12月20日票房前三為,《私人訂制》6737 萬元,累計1.47 億元;《風(fēng)暴》939 萬元,累計2.36 億元;《無人區(qū)》216萬元,累計2.41 億元。截至2013年12月20日,賀歲檔總票房只報收8.9億元,比上年同期的10億元票房縮水了11%。
市場需要多樣化
如今,隨著市場需要和觀眾口味的變化,賀歲檔的競爭越來越激烈。雖然對于賀歲檔的影片類型沒有明確的規(guī)定,但喜劇似乎更加符合觀眾的娛樂心里,尤其是趕在了賀歲時節(jié)。
一項針對蛇年賀歲檔影片的摸底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57.03%的觀眾準備和家人一同觀影,而期待看到喜劇片的人占比高達82.89%。
作為當前賀歲檔少有的喜劇影片之一,《私人訂制》一上映就陷入了褒貶兩極分化的境地。有影評指出“這部片子最大的良心是沒有做成3D”。早前被看做是沖擊高票房的主力軍,面對如此尷尬境地,著實讓人唏噓。
即便如此,《私人訂制》卻是今年賀歲檔的一部豪華廣告盛宴。13個植入品牌,超過8000萬元的植入廣告收入,讓華誼和馮小剛再次刷新了國產(chǎn)大片商業(yè)合作的新紀錄。然而,面對被植入的廣告,很多觀眾似乎并不樂意。“《私人訂制》就是個連情節(jié)都沒有的段子大集合,而且植入廣告太多,太明顯了?!庇浾咴诒本┎┘{國際影城中觀影后隨機采訪的楊小姐說。被采訪的很多觀眾也都有類似的感受。
賀歲檔不利好,電影本身的好壞退居其次,話題效應(yīng)或許才是最好的營銷手段。正如馮導(dǎo)所言:“罵的太厲害了反而讓觀眾想去電影院看看,這到底是部什么樣的電影!”
“事實上,現(xiàn)在很多人逐步認識了一個現(xiàn)實,電影是產(chǎn)品,它要承擔(dān)收益等多方面的功能。只有不斷地拓寬回收渠道,才能有更多的錢投入到新電影的制作中?!蹦澄幕瘋髅焦矩撠?zé)人對本刊記者表示。因此,對于觀眾和片方來說,植入廣告注定成為了一場永遠的博弈。
市場繁榮的背后
時值歲末,正是國產(chǎn)電影收獲的黃金期。截至2013年12月8日,2013 全國電影票房已突破200億元,同比增長34.63%,觀影人次超過5.73 億。而12月19日《私人訂制》的上映,似乎意味著又一波票房大潮來襲。然而,在國產(chǎn)電影票房一路高歌的背后,值得關(guān)注的是全年票房超過兩億元的國產(chǎn)片和進口片相比,競爭力低下,而且國產(chǎn)影片質(zhì)量參差不齊、口碑與票房也不對稱。
“盡管入世已久,但中國的電影市場并未完全開放,對進口片一直實行配額制,加上國家廣電總局的審查制度及行政干預(yù),使得每年進入國內(nèi)影院的外國影片數(shù)量極其有限?!蹦吃壕€人士說。
在政策的庇護下,外國大片在賀歲檔基本消失,影院也就成了國產(chǎn)片的天下。然而,溫室里的花朵是無法長大的。
2012年2月18日,中美雙方就WTO電影問題諒解備忘錄達成協(xié)議,在每年20部海外分賬電影配額的基礎(chǔ)上再增加14部,但必須是3D或IMAX電影,且票房分賬比例也由此前的13%提高到25%。這一協(xié)議使得2012年上半年國產(chǎn)電影票房下降到30%,凸顯了進口片對國產(chǎn)電影票房的分流效應(yīng)。
“中國電影市場對美國開放,毀掉的是那些靠僥幸、靠所謂的明星陣容、靠黑手操作市場取得某種成功的電影制作者,對提高中國電影的整體制作水準、對符合電影規(guī)律的制作者是幸事。”導(dǎo)演高群書表示,“中國電影雖暫有疼痛,長遠來說,是好事?!?/p>
據(jù)了解,截至2013年12月15日,全年34部進口分賬片名額已用完,其中7月和10月引進片數(shù)量最多,各五部。賀歲檔基本無進口片。
業(yè)內(nèi)人士認為,未來中國電影還需要進一步市場化,逐步取消進口電影配額制,放開各項管制,通過稅收減免刺激電影企業(yè)的創(chuàng)作積極性,引入競爭,推動電影的分級管理。
2010年-2013年賀歲檔影片票房排行排名 影片 票房(萬元) 成本 上映時間1 阿凡達 139120 約5億美元 2010.01 2 人再囧途之泰囧 126474 約3000萬 2012.12 3. 西游·降魔篇 124603 約1.3億 2013.02 4 十二生肖 87991 約3 億 2012.12 5 讓子彈飛 67430 2000萬美元 2010.12 6 碟中諜4 64883 1.45億美元 2012.01 7 金陵十三釵 59657 2億 2011.12?
國外電影進入中國的方式
分賬片(優(yōu)秀影片):一部電影大片在別的國家放映票房收入按分成分配。一般僅對好萊塢開放?!芭保簢鴥?nèi)電影公司以買斷版權(quán)的形式進入國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