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在經(jīng)濟上的唯一適當價值就是“市場價值”,它可以在有意愿的買主和賣主之間交換。如果沒有能夠將其兌換為職能貨幣的交易所,那么比特幣的價值就是零。
如果你有1萬比特幣(Bitcoin),你可以干什么?2010年5月21日,一位昵稱為laszlo的人在論壇上發(fā)帖,想出售1萬比特幣,要價50美元。但沒有人買,最后這1萬比特幣被人用價值25美元的比薩餅優(yōu)惠券換走了。
但到了2013年后,情況就大不一樣了。這一年是比特幣名聲大噪的一年,這既因為它是一種不同于傳統(tǒng)貨幣的“貨幣”,也因為它的價格在短期內的持續(xù)暴漲而創(chuàng)造了眾多財富神話。2013年12月19日,1萬比特幣可以讓你有能力購買一棟價值500萬美元的別墅。
正是因為價格的大幅上漲,比特幣成為了眾多普通老百姓關注的熱門事物之一。
“你挖礦了嗎?”某位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wǎng)絡信息中心前員工在與本刊記者聊比特幣時打趣地問記者:“你挖到零點幾個幣了?”據(jù)他介紹,他身邊幾乎所有同事都在用電腦“挖礦”。如今,比特幣的名聲早已從計算機圈擴展至全社會,就連只會上網(wǎng)聊QQ的大爺大媽也加入了炒比特幣大軍。
各國對比特幣的態(tài)度
德國:2013年8月,德國聯(lián)邦財政部承認比特幣為“記賬單位”。作為記賬單位,比特幣和外匯一樣可具有結算功能,但不具備充當法定支付手段的功能。
美國:2013年11月美國政府舉行了兩場聽證會,認為比特幣是一種合法的金融工具。美銀美林也宣布正式將比特幣納入研究范圍,并發(fā)布了首份研究報告。
法國:2013年12月5日,法國央行法蘭西銀行表示,目前比特幣不是一種可信的投資渠道,并沒有對金融穩(wěn)定性造成實質影響。但其對持有者確實構成了風險。
荷蘭:2013年12月3日,荷蘭中央銀行稱比特幣存儲無安全保證,沒有中央發(fā)行者對其負責,其價格存在極大波動性。
印度:印度希望在制定比特幣行業(yè)相關規(guī)則前任其發(fā)展。
比特幣是個洋貨,最初興盛也是在國外。但是,它的來源說不清道不明。一般說法是一個自稱“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的人或團體在2009年創(chuàng)造了它。最初,要想獲得它,只能通過高性能計算機的復雜算法搜索——也就是“挖礦”來獲取。但是,對于電腦配置較低或者不懂電腦的人來說,也可以直接在比特幣交易所購買比特幣。
“中本聰”曾在P2P 基金會(P2P foundation)的網(wǎng)站上這樣介紹比特幣:它不需要一個“中央銀行”性質的機構,它是一個開源P2P(點對點)的電子現(xiàn)金系統(tǒng),完全去中心化,沒有中央服務器或者托管方,所有一切都是基于參與者。
只要下載比特幣錢包獲取錢包地址,并注冊一個“礦池”,在運行挖礦客戶端之后,任何人都可以通過計算機的運算獲得比特幣。到2140年之前,比特幣的總量為2100萬個。如果有需要,每個比特幣還可以被分割為10的8次方份,所以不會出現(xiàn)因總量不夠通貨緊縮的情況。
比特幣被譽為人類對去中心化、不再基于對中央發(fā)行機構信任的貨幣系統(tǒng)的第一次嘗試,這也使它曾被眾多人視為貨幣的未來。
但是現(xiàn)在,比特幣的前途卻變得撲朔迷離。
由于比特幣交易市場的存在,以及其與美元“匯率”說法的流行,人們很容易將其與“貨幣”聯(lián)系在一起,再加上在全球各地都出現(xiàn)了接受比特幣支付的商家,這種誤會就更容易發(fā)生了。
對于比特幣的性質,中國人民銀行在2013年12月5日于其官方網(wǎng)站上作出了如下解釋:雖然有人把比特幣稱為“貨幣”,但由于其不是由貨幣當局發(fā)行,不具有法償性與強制性等貨幣屬性,并不是真正意義的貨幣。中國人民銀行表示,從性質上看,比特幣是一種特定的虛擬商品,不具有與貨幣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且不應作為貨幣在市場上流通使用。
中國建設銀行高級經(jīng)濟師孫兆東認為,目前比特幣只是一種帶有證券性質的,具有轉移、交換和投機功能的投資產(chǎn)品,尚不具有貨幣的一般等價物屬性及價值尺度、支付手段、結算手段、儲藏手段和世界貨幣的全功能。
而且,從其當前極不穩(wěn)定的價格來看,其也不具備成為“貨幣”的基礎。
根據(jù)比特幣中國(BTC China)的數(shù)據(jù),比特幣的價格在一天內的波動幅度從數(shù)百至數(shù)千人民幣不等??峙聸]有人愿意將這種過一天可能貶值一半的東西當做貨幣儲存。
《比特幣雜志》(Bitcoin Magazine)專欄作家杰森·泰亞(Jason M. Tyra)表示,比特幣在經(jīng)濟上的唯一適當價值就是“市場價值”,它可以在有意愿的買主和賣主之間交換。如果沒有能夠將其兌換為職能貨幣的交易所,那么比特幣的價值就是零。所以,至少從目前來看,比特幣的商品屬性更強。
進入2013年下半年,多個國家的政府開始關注比特幣。有的國家對其表示接受其作為合法的金融工具,有的國家依然保持觀望態(tài)度,而有的國家則明確表示其不具備合法貨幣地位,例如中國。
2013年10月14日,百度加速樂推出了支持比特幣支付的業(yè)務。可這項服務還沒活到兩個月,百度就在2012年12月6日暫停了比特幣支付業(yè)務,直接原因是中國人民銀行在12月5日發(fā)布的《關于防范比特幣風險的通知》不承認比特幣的合法地位。
隨后,在2013年12月中旬,中國人民銀行召集包括支付寶、財付通在內的十余家第三方支付機構,就比特幣風險防范的問題進行座談。這被解讀為監(jiān)管層希望所有國內第三方支付機構結束同比特幣交易平臺的合作,否則或將按照反洗錢標準進行處罰。之后,第三方支付公司中斷了和包括比特幣中國在內的多家比特幣交易網(wǎng)站的人民幣充值通道。
對此,火幣網(wǎng)CEO 李林2013年12月17日表示,這已經(jīng)基本宣布中國比特幣市場的終結,網(wǎng)站將逐漸清退投資者資金,選擇關閉或遷往國外。
但是,由于比特幣交易有較好的私密性,只要交易者不主動透露信息,就很難被追蹤到。加上只要有鏈接互聯(lián)網(wǎng)的電腦,就可以進行交易,這種極端的便捷性給它帶來了極大的覆蓋范圍。因此,比特幣的未來還是個問號。
比特幣交易風險
1.投機風險。比特幣交易市場容量較小,交易24小時連續(xù)開放,沒有漲跌幅限制,風險極大。
2.洗錢風險。由于比特幣交易具有匿名性和不受地域限制的特點,其資金流向難以監(jiān)測,為洗錢和恐怖融資活動提供了便利。
3.被違法犯罪分子或組織利用的風險。2013年10月,美國毒品交易網(wǎng)站“絲路”(Silk Road)被美國聯(lián)邦調查局(FBI)查封。有報道稱,通過“絲路”網(wǎng)站流通的比特幣總價值約12億美元,該網(wǎng)站從中獲得的傭金接近8000萬美元。受此消息影響,比特幣價格暴跌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