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冰
阿風得了肺炎,醫(yī)生說要吊水。阿風是第一次吊水。
輸液室內充斥著哭聲,阿風眼中泛起了恐懼,小小的身體不由地貼緊了我。
我抱緊他,和他解釋:“阿風的身體里有很多壞蛋細菌,它們讓阿風發(fā)燒了、咳嗽了?,F在,醫(yī)生叔叔要派警察細菌進去消滅它們,讓阿風快點好起來。一會兒護士阿姨會用一根針插在阿風手背上,然后接上管子,讓警察細菌進到阿風的身體里。會有點痛,但是一會兒就好。”
阿風猶豫不定地問我:“很痛嗎?”
我說:“有點,但哎呦一下就好了。你能堅持一下嗎?”
阿風看著我鼓勵、期待的目光,口氣不那么肯定:“能的?!?/p>
護士阿姨把針往阿風手背上扎的時候,他還是忍不住,帶著哭腔叫了起來,我趕緊說:“媽媽知道你有點疼,等護士阿姨貼上膠布就好了!”
阿風的情緒慢慢平復了。我馬上夸他:“阿風配合得真好,現在警察細菌能快快到你身體里消滅壞蛋細菌了!”
遇到困難,遭遇苦痛,情緒低落,生氣不滿,我們都很難避免,孩子也一樣。有時候,我們面對幼小的孩子,會努力地隱瞞真相,動用謊言來安慰孩子,希望孩子不緊張、不害怕、不生氣。但是,虛假安慰的后果往往會讓孩子感受到更加殘酷的現實,引發(fā)更多的緊張、害怕與生氣。
和孩子一起面對真實和現實,才是真正幫助孩子,因為面對困境,孩子最最需要的是產生戰(zhàn)勝它的勇氣。
首先,冷靜客觀地告訴孩子,他面臨的是什么樣的困境。
告訴阿風吊水這件事情對他的治療很重要,而痛是無法避免的,但一會兒就好。孩子還是會哭鬧,會害怕,但他清楚了自己的境遇,面對困境會有比較充分的心理準備。更重要的是,事實會告訴他:媽媽說的是真的。下次面臨其他困境時,他會信任媽媽,愿意接受媽媽的建議和幫助。這其實就是給了孩子實實在在的安全感。
其次,認可接納孩子的各種情緒。
不要急著安撫或糾正,說一堆空洞無力的安慰話。認可孩子的情緒比安慰管用得多:媽媽知道你很痛,媽媽知道你很生氣。當孩子知道你與他是感同身受的時候,這份認同感會讓孩子獲得心理上的滿足,情緒也更容易得到平復,他也就能更冷靜地傾聽你的解釋和安撫。
再次,發(fā)現和肯定孩子在這過程中所做的各種努力。
不要用成人心中的“完美表現”去要求孩子,要善于觀察發(fā)現孩子所做的各種努力,并給予肯定??隙òL好的表現,我刻意不去說哭這件事情,盡管有哭腔,但阿風的手是配合護士的。媽媽的肯定會幫助孩子明確意識到自己什么做對了、什么是好的行為。
爸媽要相信孩子,相信他有面對真實的勇氣和能力。
爸媽更要讓孩子相信,無論遇到什么困難,爸媽都會站在他的身后、給予他全力的支持。
觀點:
對于真相,孩子的表現,遠比我們成人預想的要堅強。
成人不應該站在困境這一邊,自以為是地去尋找虛幻的理由、輕描淡寫地回避,甚至謊言連篇地作出不可能的保證。
失去孩子對你的信任,反而會使孩子產生更多的恐懼。
和孩子一起,經歷各種困境,幫助他形成屬于自己的勇氣,這才是真正地幫助孩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