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宏
永平縣人民醫(yī)院急診科,云南大理 672600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節(jié)奏的不斷加快,以急性冠脈綜合癥為主的冠心病疾病種類病發(fā)率和致死率出現(xiàn)明顯上升趨勢,并且急性冠脈綜合癥患者年齡呈現(xiàn)下降趨勢。盡早診斷對于急性冠脈綜合癥患者的診療效果具有重要意義。為了探討急性冠脈綜合癥患者高敏C 反應蛋白及肌鈣蛋白水平檢測對于急性冠脈綜合癥臨床診療的價值,文章選取2012年2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冠脈綜合癥患者50例和健康人25 名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分析,結(jié)果報道如下。
資料來源于2012年2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冠脈綜合癥患者50例和健康人25 名。根據(jù)患者心電圖和臨床癥狀,將50例患者分為不穩(wěn)定性心絞痛和急性心梗兩組,分別簡稱為UA 組、AMI 組。UA 組患者共27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9例;年齡范圍40~75歲,平均年齡52.5歲。AMI 組患者共有23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13例;年齡范圍是42~78歲,平均年齡54.5歲。將健康人25例設為正常組,其中男性17例,女性8例;年齡范圍是41~74歲;沒有心臟病、糖尿病、腎病以及肝病等病史。
采集75例實驗對象靜脈血,并且立即進行血清分離操作,然后逐一進行高敏C 反應蛋白、心肌肌鈣蛋白血清水平檢測。
1.2.1 高敏C 反應蛋白水平檢測 本次試驗中高敏C 反應蛋白水平檢測選用設備為BN100 特種蛋白儀(德國進口),檢測方法選用ITA 法(免疫散射比濁法),檢測過程中所需試劑全部采用設備配套試劑。
1.2.2 心肌肌鈣蛋白水平檢測 本次試驗中心肌肌鈣蛋白水平檢測試劑盒選用標準心肌肌鈣蛋白檢測試劑盒,檢測方法選用ELISA法進行定量檢測。
采用SPSS 10.0 軟件進行χ2統(tǒng)計學檢驗,α=0.05 為檢驗水準,P<0.05 說明差異統(tǒng)計學意義。
正常組、AMI 組(急性心梗組)以及UA 組(不穩(wěn)定性心絞痛組)三組血清中高敏C 反應蛋白水平檢測結(jié)果差異顯著,P<0.05;UA 組與正常組血清中肌鈣蛋白含量水平差異不明顯,AMI 組血清中肌鈣蛋白含量水平明顯高于正常組含量水平,兩組水平差異顯著,P<0.05。結(jié)果見表1。
表1 正常組、AMI 組以及UA 組高敏C 反應蛋白、心肌肌鈣蛋白檢測水平比較
目前我國冠心病病發(fā)率和致死率迅速上升,作為冠心病疾病種類中的急診,急性冠脈綜合癥的迅速、準確診療對于患者的康復效果具有很大影響。隨著醫(yī)學研究的深入發(fā)展,臨床中又根據(jù)患者病情危險度對急性冠脈綜合癥進行層次劃分,根據(jù)患者臨床癥狀對急性冠脈綜合癥進行類型的劃分。本次試驗中,將50例急性冠脈綜合癥患者分為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和急性心?;颊邇纱箢愋?。
根據(jù)相關醫(yī)學研究結(jié)果,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以及發(fā)展過程中必定有炎癥伴隨,并且對動脈粥樣硬化患者病情變化具有很大影響。特別是急性冠脈綜合癥中,患者血管內(nèi)皮功能因受到細胞因子刺激而發(fā)生異常,這些細胞因子就是由局部炎癥組織形成、釋放出的;同時斑塊也會因炎癥釋放的細胞因子對細胞基質(zhì)合成的損傷而破裂[1]。另有醫(yī)學研究結(jié)果證明,高敏反應蛋白能夠特異性結(jié)合死亡或者損傷細胞、修飾過的低密度脂蛋白以及低密度脂蛋白[2],結(jié)合后能夠活化補體,所以急性心梗和動脈粥樣斑塊中都會出現(xiàn)高敏反應蛋白。
心肌肌鈣蛋白是一種心臟生化指標,處于心肌纖維蛋白中,屬于心肌收縮調(diào)節(jié)蛋白種類之一,對心肌損傷具有很強的靈敏度和特異性[3]。當心肌細胞膜沒有破裂時,心肌肌鈣蛋白不能夠穿過膜進入血液循環(huán)中[4],因而健康人血清中肌鈣蛋白水平非常低,而心肌梗塞患者(含非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細胞膜受到損傷[5],與LDH、CK-MB 相比,心肌肌鈣蛋白在病變早期即進入血液中,所以心肌肌鈣蛋白對于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診斷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有醫(yī)學研究結(jié)果顯示,心肌肌鈣蛋白在心肌損傷中能夠長時間存在。所以可以說,心肌肌鈣蛋白血清水平是心肌梗塞等心肌損傷疾病的最佳早期診斷指標。
本次試驗中,正常組、AMI 組以及UA 組三組血清中高敏C反應蛋白水平檢測結(jié)果差異顯著;UA 組與正常組血清中肌鈣蛋白含量水平差異不明顯,AMI 組血清中肌鈣蛋白含量水平明顯高于正常組含量水平。實驗結(jié)果與以上各種醫(yī)院研究理論結(jié)果相符合。實驗結(jié)果同時也證明了肌鈣蛋白血清水平檢測對于急性心梗的臨床診療具有重要應用價值,綜合高敏C 反應蛋白血清水平檢測,能夠有效促進不穩(wěn)定性心絞痛和心肌梗塞兩種臨床癥狀相似的急性冠脈綜合癥的分型診斷。
[1]顏京瑞.肌鈣蛋白、高敏C 反應蛋白在急性冠脈綜合癥中的應用[J].哈爾濱醫(yī)藥,2012,29(1):8-9.
[2]王臨光,王海波,付強,等.急性冠脈綜合癥診斷中檢測心肌肌鈣蛋白Ⅰ肌紅蛋白及肌酸激酶同工酶及超敏C-反應蛋白的意義[J].河北醫(yī)學,2011,12(1):1-3.
[3]何真,鄭遠明,張曉東,等.老年急性冠脈綜合癥高敏C 反應蛋白變化的臨床意義研究[J].華西醫(yī)學,2011,19(2):264.
[4]楊敬,華琦,徐東,等.高敏C 反應蛋白在急性冠脈綜合征中的臨床意義[J].首都醫(yī)科大學學報,2011,30(4):556-559.
[5]龔瑞瑩,劉明,龐永誠,等.急性冠脈綜合癥中三種炎性因子水平變化的分析[J].云南醫(yī)藥,2010,13(2):157-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