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針對住宅小區(qū)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技術展開了探討,結合了具體的工程實例,詳細介紹了底板、側墻和頂板的防水施工工藝,并提出了一系列防水施工的措施,以期能為有關方面的需要提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技術
目前,地下室工程正迅猛發(fā)展,但由于地下室工程多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一旦出現(xiàn)滲水,極易影響高層建筑主體結構的穩(wěn)定性和使用壽命。因此,必須對地下室防水工程要有足夠的重視,并運用先進的施工技術加以保證防水工程的施工質量?;诖?,本文就住宅小區(qū)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技術進行了探討,并結合了具體的工程實例,相信對地下室防水工程的施工有一定的幫助。
1 工程概況
某工程建筑,地下室埋深-10.2m,局部-13.1m,基坑支護采用周邊支護樁與兩道內支撐(鋼管混凝土立柱)相結合的支撐系統(tǒng)。
工程設計地下室底板厚1000mm,強度等級C35;側墻厚600mm,強度等級為C30,底板與側墻抗?jié)B等級均為P10。底板采用3mm厚濕鋪自粘防水卷材外防外貼法防水施工,外側墻采用2.0mm厚雙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外防法施工,防水設防等級為Ⅱ級。底板及側墻防水做法,見圖1。地下室頂板防水做法,見圖2。
2 防水設計與選材
地下室共分5個施工段:1)工程底板墊層施工完后,即開始濕鋪防水卷材,卷材上翻至磚胎膜上;2)工程基坑采用內支撐,在完成-4層地下室結構,并做好-4層外墻防水及回填土后,在-3層梁板結構標高處澆筑500mm厚C25素混凝土加強帶,待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的75%后拆除第2道內支撐后,再施工-3層結構;3)完成地下室-3層和-2層結構,對側墻基層進行處理,刷涂聚氨酯涂膜,貼好聚苯擠塑板保護層,再對側墻周邊進行6%水泥石屑回填,在-2層和-1層梁板結構標高處澆筑500mm厚C25素混凝土加強帶,待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的75%后再拆除第1道內支撐,施工-1層結構;4)施工完-1層地下室結構后施工外側墻防水。
本工程選用的防水材料主要有三種:1)DAL濕鋪雙面自粘防水卷材是由聚酯膜、高分子自粘膠料及隔離材料組成,可用水泥砂漿作為粘結層,省去傳統(tǒng)的水泥砂漿找平層。內含特殊的活性物質能與水泥砂漿或素水泥漿實現(xiàn)反應,達到與基面或結構主體實現(xiàn)滿貼的效果。其性能指標執(zhí)行標準GB/T23457—2009《預鋪/濕鋪防水卷材》;2)雙組分固化反應型聚氨酯防水涂料,執(zhí)行標準GB/T19250—2003《聚氨酯防水涂料》;3)SBS改性瀝青耐根穿刺防水卷材是一種添加有特殊抗根劑和銅胎基的聚合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執(zhí)行標準GB18242—2008《彈性體改性瀝青防水卷材》。
3 地下室底板防水
地下室底板防水采用外防外貼法施工,先在墊層上(原漿抹光)鋪貼防水卷材,四周高出底板500mm,待底板混凝土立面混凝土澆筑完畢,將立面卷材防水層直接鋪設在防水結構的外墻表面,最后做保護層。
3.1 底板防水施工工藝流程
基層清理→濕潤基層→節(jié)點部位附加層→定位、試鋪→涂刮水泥砂漿→粘貼大面積卷材→滾壓、排氣、粘合→卷材搭接粘結及封閉→卷材收頭固定、密封→檢查、整修。
3.2 基層清理
確?;鶎颖砻媲謇砀蓛簦秸?,無明顯突出部位?;臃e水較多時,先打好墊層,待墊層完全固化后,在防水施工前把水清理干凈,然后進行局部堵漏處理,至無明水。
3.3 大面積卷材施工
潤濕基面,然后涂刮水泥砂漿,揭掉卷材下表面的隔離膜,并將卷材鋪展在水泥砂漿上。卷材長邊搭接寬度為100mm,短邊搭接寬度為100mm,搭接帶要完全密合。大面卷材短邊錯開不少于1.5m。
鋪貼卷材時,應注意與基準線對齊,卷材與相鄰卷材之間平行對接。粘貼后,隨即用壓輥從卷材中部向兩側滾壓,排出空氣,使卷材牢固粘貼在基層上。卷材背面搭接部位的隔離帶不要過早揭掉,以免污染粘結層或誤粘,應在后幅卷材粘貼之前或同時,將上一幅卷材背面的搭接部位隔離帶揭起,以便搭接。
3.4 地下室底板節(jié)點防水處理
3.4.1 底板與立柱樁節(jié)點
卷材遇立柱樁時,采取實鋪施工并在鋼管立柱周邊做加強層,卷材與立柱間采用密封膠多遍涂刷密實,在鋼管柱上下承臺及底板范圍內設上下兩道止水鋼板。
3.4.2 底板后澆帶防水大樣(圖3)
3.4.3 底板集水坑防水大樣(圖4)
4 地下室側墻防水
4.1 側墻防水施工工藝流程
基層清理→涂刷基層處理劑→節(jié)點部位加強處理→大面積分層涂刮(刷)防水涂料→檢查、修整→厚度檢測與驗收。
4.2 基面清理
清掃基層灰塵及雜物,并將凹凸不平的突起物鏟除,基層有質量缺陷應修補。
4.3 涂刷基層處理劑
采用棕毛刷或羊毛滾筒將專用基層處理劑均勻涂刷于基層表面。
4.4 裂縫處理
首先,查找出寬度大于0.4mm裂縫,做好標記。將裂縫鑿成“V”型槽,孔距300~500mm,采取壓力注漿注入改性環(huán)氧樹脂漿液,再用聚合物砂漿進行抹平,上涂2mm厚雙組分聚氨酯防水涂膜(加鋪無紡布)一道,然后再滿鋪DAL防水卷材。
4.5 側墻細部節(jié)點處理
4.5.1 側墻水平施工縫防水處理
側墻水平施工縫兩邊250mm范圍內增設防水層一道。
4.5.2 外墻后澆帶防水處理
因地下室每施工完成一層并做好防水后,需對外墻進行回填,而地下室側墻后澆帶則需在兩側混凝土結構澆筑60d后補澆C35/P10膨脹混凝土,所以施工時,在外墻后澆帶外大于600mm處澆筑400mm厚混凝土擋土墻,使400mm厚擋土墻正對護壁樁,擋土墻配筋10@200,水平筋一端錨入地下室外墻,另一端植筋植入護壁樁中?;靥钔燎皯葘跬翂ν鈧确浪┕ね瓿?,待外墻后澆帶混凝土澆筑后再施工擋土墻內側防水。
4.6 大面分層涂刮防水涂料
大面分層涂刮聚氨酯防水涂膜(每層厚度不超過0.6mm),上層應在底層表干后才能進行涂刮,上下層間隔時間常溫條件下8~10h,具體應根據(jù)施工現(xiàn)場的溫度與通風條件確定,一般以不粘手即可。涂刮時上下層涂刮方向要求垂直,涂層均勻,厚度滿足設計規(guī)范要求。
5 地下室頂板防水
5.1 頂板防水施工工藝流程
基面清理→基層干燥→卷材定位、彈線及試鋪→滾鋪卷材→接縫口處理、加熱卷材熱熔膠→接縫口、卷材末端收頭及節(jié)點密封→檢查、修整。
5.2 基層處理
將基層凸出的水泥砂漿余渣塵土及雜物鏟刨并清掃干凈。陰陽角抹成弧形,對管根排水口等特珠部位應增設附加層。
5.3 卷材鋪設與粘結
首先進行預鋪施工,盡量減少接頭,接頭部位宜錯開50cm左右,然后把SBS改性瀝青耐根穿刺防水卷材按輪廓展開布置在基層上。卷材長邊搭接10cm,短邊對接,并用寬20cm的復合卷材覆蓋連接。
6 注意事項
(1)相鄰兩排卷材的短邊接頭應相互錯開1/3幅寬以上,以免多層接頭重疊而使得卷材粘貼不平。
(2)滾鋪卷材時,后澆混凝土或水泥砂漿不能污染卷材邊緣的自粘膠面;防水涂料配料不宜過多,防止涂料未用完前固化而造成浪費。
(3)卷材鋪貼程序為:先節(jié)點,后大面;先低后高;先遠后近。
(4)防水層施工完畢后盡快隱蔽,不宜長時間暴曬。通常驗收合格后24h內隱蔽,特殊情況下(如地下室外墻等部位)可稍延遲,但也不宜超過72h。
7 結語
綜上所述,地下室防水工程是關系著建筑物結構主體自身的穩(wěn)定性和使用壽命,因此,在具體施工時應控制好每一環(huán)節(jié),特別是對工程中節(jié)點部位的施工,并引進先進的施工技術進行施工,以期能做到最佳的施工質量,從而保證地下室的防水功能。
參考文獻:
[1]陳強.小高層住宅地下室防水施工技術探討[J].工程建設與設計.2009(10).
[2]司興春.高層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技術分析[J].科技傳播.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