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性別差異在當代電影海報設計實踐中的應用為研究目的,深入探討了電影海報中性別差異對視覺要素的構圖意義的影響。通過對2008-2013年傳記類電影海報的總體趨勢的統(tǒng)計分析和案例的研究,總結出兩點因性別差異而造成的不同設計形式。最后,對現(xiàn)今的傳記類電影海報設計規(guī)律性的概括總結,可以明確地指導我們的設計實踐活動。另一方面,由于視覺信息的經驗性傳達的局限,根據其規(guī)律性,還可以很好地避免設計的雷同,增加電影海報的視覺趣味。
關鍵詞:電影海報設計;性別差異;構圖意義;視覺平衡
性別差異與電影海報設計
社會經濟文化的繁榮發(fā)展,使得市場的細分人群更加明確。由于生理上的差別,以及社會傳統(tǒng)觀念導致下的心理效應的不同,男性與女性對待同一事物在使用習慣和心理感受上有著不同的情感體驗。性別差異在電影海報設計中的體現(xiàn),主要在于對不同性別主體形象,使用了不同的視覺語言組合方式,并非針對電影海報的受眾的不同性別來展開的設計。以展現(xiàn)主人公的性格與經歷為主旨的傳記類電影海報中,性別的差異特征尤為明顯。(如表1所示)
近年傳記類電影海報中人物構圖性別差異比較研究
為了較好的研究電影海報中男女的性別差異,本文選取了以描述男女主人公為主旨的傳記類別的電影題材,并對2008年至2013年,國內外已上映或即將上映的傳記類電影海報進行統(tǒng)計分析。下表(表2)是對近五年內傳記類電影海報的主體形象表現(xiàn)形式的分類數(shù)據。
對近五年的數(shù)據進行比較,可以看出以寫實人物來展現(xiàn)傳記類電影是一個大的趨勢,同時寫實的單體男女性為主體的海報多于以群體人物為主體的海報。所以研究對于單體的男性與女性的在海報構圖意義上的差異,對于實際的海報設計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1.性別主體形象在構圖平衡形式上的差異研究
一般情況下,視覺要素在圖像中的相對位置決定其傳遞信息的重要性。具體來說,視覺要素在整體畫面中的角色取決于它是被放置在圖像的左邊還是右邊,上方還是下方或者中間還是邊緣。
視覺要素的構圖意義,不僅由主體形象在畫面中所處的位置決定,還被視覺要素的平衡方式影響。視覺平衡,是以主體形象為視覺中心,通過一定的視覺指向,產生一種對畫面元素進行補充的視覺傾向,以達到簡化平衡的心理需要。男性與女性題材的傳記類電影海報在主體形象的位置和各要素的平衡方式上有著明顯的差異。通過對傳記類電影海報的研究分析,筆者將視覺要素的平衡方式分為對稱平衡和對比平衡的兩種平衡構圖方式。
對稱平衡的構圖方式,顧名思義,即以構圖中央水平垂直的線為對稱軸,軸線兩側的圖形在尺寸、形狀和位置上相似。當對稱達到極致的時候,構圖的左右兩個部分一模一樣。更常見的情況是,兩個部分十分近似,但不是嚴格地一致——這種情形有時叫做準對稱。由數(shù)據分析可知:就單個男性主體形象而言,在電影題材海報設計中,有59.0%(82/139)的電影海報的主體形象處在中軸線上且大多采用對稱平衡的構圖方式。其主要通過將特寫臉的正面或者將相對穩(wěn)定的主體形象置于中軸線上,達到簡單的平衡。(如下圖1所示)總體感受為:穩(wěn)定、莊嚴、平淡。
對比平衡的構圖方式,是一種非對稱的非平衡方式,即通過視覺分量(visual weight)的對比來達到心理上的平衡需要。視覺分量,是指構圖中經過組織的形式各自呈現(xiàn)出“重”或“輕”的感覺,判定的標準是他們持續(xù)吸引觀眾目光的時間長短。當視覺分量平分在一個存在于感覺中或暗含的重心兩側時,我們就會覺得構圖是平衡的。由數(shù)據分析可知:與之相反,在女性主體形象的電影海報設計中,有70.3%(45/64)的電影海報的主體形象處于中央水平垂直中軸線的一側,且大多采用對比平衡(非對稱平衡)的構圖方式。其主要通過元素在位置或體量上的對比、元素與心理空間距離的對比、動態(tài)與靜態(tài)元素的對比,來達到視覺分量上的平衡。(如下圖2所示)總體感受為:活潑、跳躍、繁雜。
以2008年全年的傳記類電影海報為例,分析性別差異在構圖平衡方式的差異。當年上映的《小布什傳》,(如圖1所示)海報上的電影主體形象置于中軸線上,且以中軸線為中心,畫面的元素鏡像對稱,各個元素在尺寸、形狀和位置上基本相同,故其暗線的視覺指向是在水平方向相也互抵消的。女性題材的電影海報,以《巴士女王的女兒》電影為例,(如圖2所示)其電影人物主體形象置于中軸線的右側,通過視覺分量來平衡中軸線兩側的元素。圖中的小女孩和雨傘形成了從右上對角線延伸下來的動勢線,而左側平行于小女孩腿部高度的幾行文字,在分量上平衡了動勢暗線的傾斜感,把傾斜下來的動勢分解成了垂直向上和水平向右的力,最終達到視覺和心理的平衡。
2.男性與女性主體形象在對比平衡的構圖方式上的差異比較
從數(shù)據分析可以得知采用對比平衡方式的情況中,男性題材多傾向于通過元素在位置和體量上的對比(35/57),達到視覺和心理的平衡。女性題材的電影在這三種不同的對比平衡方式中的使用情況比較均衡。
元素在位置和體量上的對比平衡,即以中軸線為中心,在距離中心約同等距離的位置,以同等體量(面積或色彩質量)對比來營造平衡之勢。(如圖3所示)這部電影是2009年上映的《沙漠之花》,在中軸線的右側是電影海報的主體形象,而左側是與主體形象形成鮮明對比的黃色色塊和疏密結合的幾行文字。在位置上,左側的視覺元素與右側的主體形象在幅面上都與中軸線距離相等。在體量上,文字在黃色色塊上的附加,增加了左側的視覺分量,最終和右側層次豐富的人物形象達到平衡。
元素在心理空間的對比平衡,即通過視覺指向形成延伸的心理空間與主體形象形成的虛實對比,由于視線的流動與延伸,產生一種對畫面元素進行補充的視覺傾向,以達到心理上的平衡感。(如圖4所示)以2009年上映的《小外星人》為例,側面的主體人物形象位于中軸線的左側,而右側是大量的空白背景,隨著左側人物的眼神的視覺指向,從心理上可以感覺到右側空間的延伸,似乎能從右側的空白處得到了更多的心理聯(lián)想,于是在視覺和心理,虛和實對比的同時,達到了平衡的效應。
動態(tài)與靜態(tài)元素的對比平衡,通過強化定向傾斜的手段,營造動勢,不僅增加了視覺體量,還可以獲得視覺的優(yōu)先捕捉。同時,主體形象或背景的不同動勢分解下視覺力量之間的相互平衡、制約,獲得飽滿、豐富的視覺效果。(如上圖圖2所示)
3.性別主體形象與背景關系的差異研究
寫實的單體人物形象常常作為傳記類電影海報的主體形象,由于性別的差異,主體形象作為重要的視覺信息,在與背景的關系上大相徑庭,從而滿足特定的性別聯(lián)想。根據格式塔理論,我們可以知道,觀者常把封閉的、有規(guī)律的、較小面積的視覺元素作為主體,反之則作為背景。在傳記類的電影海報設計中,主體人物常常作為畫面的主體,而文字、圖案、場景和其他元素等作為畫面的背景。筆者在此基礎上將性別主體形象與背景的構圖關系分為以下兩種基本類型:
純粹型構圖關系,純粹型的主體背景構圖關系中,主體形象有明確的形狀,且在構圖中處于平衡穩(wěn)定的狀態(tài),不受背景和其他視覺要素的影響。背景則是單純的、消極被動的。而在這樣的構圖關系中,主體清晰可見,并且與背景分離。此類電影海報的畫面層次簡單清晰,表達直觀,易于實現(xiàn)。(如圖5所示)
曖昧型構圖關系,相對于純粹型,其主體形象的形狀處于一種變化的狀態(tài),無法明確分辨出構圖中的主體和背景,卻任然能夠讓人完全理解圖像的意義。曖昧型的電影海報設計,主要可以細分為:主體與背景相對不確定的狀態(tài)以及主體和背景在一定條件下相互反轉的狀態(tài)。主體與背景相對不確定的狀態(tài),即畫面中沒有確定的主體和背景,由于主體人物形象在大小和色彩飽和度上沒有特別突出于周邊的元素,或者除去主體人物形象外,還有在大小、位置或色彩上較之突出的其他視覺元素與主體人物形象相互映襯抵消。(如圖6a所示)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主體與背景相對沒有確定的狀態(tài),都處于一種曖昧的關系中。主體與背景在一定條件下相互反轉的狀態(tài),即當主體被當作背景,而背景被當作主體時,形成一種顛倒的關系。(如圖6b所示)有些條件下,其形狀的界限模糊,主體和背景會共享同一個邊緣和輪廓。圖像的反轉關系受觀者的視覺經驗影響。在電影海報中明確的主體背景的反轉關系,必須建立在大部分觀者現(xiàn)有的視覺經驗可認知的基礎上。一旦有了對觀者視覺經驗較好的把握,創(chuàng)造出較好的主體背景的反轉關系,可以有效地活化中性空白空間,營造出有趣的視覺體驗。
在傳記類的電影海報設計中,男女性題材的電影海報多采用純粹型的主體背景構圖關系。其中,只有占總數(shù)的3.12%(2/64)的女性題材采用了曖昧型的主體背景構圖關系;而男性題材的電影卻有占男性題材電影總數(shù)的13.67%(19/139)的電影海報采用了曖昧型的構圖關系。
結語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到以下兩個設計規(guī)律:
1.男性題材在傳記類電影海報中,多以對稱平衡的構圖形式出現(xiàn),女性題材多通過對比來形成平衡的構圖。其原因可能由于男女的生理差異,女性的生理特征本來就富于曲線美,不適宜過于穩(wěn)定和莊重的構圖特征,通過視覺的對比更加能體現(xiàn)女性的柔性美。
2.男女性題材的電影海報設計中主體與背景的構圖關系,兩者皆以涇渭分明,對比明快的純粹型構圖關系為主,與此同時,男性題材的主體也有一部分采用了曖昧型的構圖關系,而女性題材的主體卻幾乎很少使用曖昧型的構圖關系。其原因可能是女性形象本身具有豐富層次關系,也能夠給予觀者愉悅性的視覺體驗,而男性形象的電影海報則同時需要在其他的元素組合上或背景上創(chuàng)作出更多的視覺效果,借以吸引觀者的注意。
隨著視覺信息經驗的積累,我們通過程式排除了一定的視覺噪音,簡化眼睛所理解的程度,消弭觀看的多義性和釋讀的歧義性,減少了信息熵值,形成了諸如此類的模式化設計形式而這樣有著很強的規(guī)律性的模式化設計,可以明確地指導我們的設計實踐活動。
但是,視覺經驗不僅讓大腦把視覺信息按基本單位分類整理,讓我們可以輕松迅速地分析它們,同時也會導致了我們過早地對同類事物形成預判。視覺信息的經驗性傳達也常與新世界發(fā)生沖突,長此以往秉持固有經驗而形成的模式化形象會導致乏味的視覺體驗,極大的減少了此類電影海報的視覺趣味。所以,我們也要勇于打破模式化思維和視覺感受,嘗試新鮮且難忘的視覺交互體驗。在明確電影海報的受眾范圍的基礎上,我們可以加大觀者與電影海報之間的交互體驗,選擇性地刪減信息,注銷某些固有的解讀,巧妙的利用的視覺噪音和合理的偏見,讓其激發(fā)觀者的興趣,激發(fā)觀者想象力參與度,,補足信息的缺失,從“晦澀——略懂——懂——難忘”這四次觀者與電影海報之間的交互中,得到一個難忘是視覺體驗,從而出奇制勝。
(作者單位:北京交通大學建筑與藝術學院)